折合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81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合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合椅,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展开及收合的折合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以往的折合椅7,包括一脚架8及一座垫9。脚架8具有两支交叉设置的脚框81,每一脚框81均具有一水平的座垫固定段82,以及自座垫固定段82的前、后端向下延伸的两脚杆83、84而组成一倒U型的支撑构造。座垫9是架设在脚架8的座垫固定段82上,且两前脚杆83间与两后脚杆84间分别借一支点组件85枢接成一体后,两脚杆83、84能以支点组件85为支点靠合或展开,以供使用者坐在座垫9上。两前脚杆83间与两后脚杆84间于支点组件85下方还分别装有一支撑件86,此支撑件86可随折合椅7枢转折合,并于展开成直线时,把脚杆81固定在一展开位置。
但是,上述折合椅7的支撑件86在折合过程中,容易因使用不当而夹伤使用者,确实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轻易展开及收合的折合椅。
本实用新型折合椅包括一框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
该框架可套设一椅套以形成一承载部;该第一支架具有两个第一支杆,平行且间隔地以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每一第一支杆设有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滑槽,且于邻近该滑槽第二端处设有一定位销,每一定位销包括一施力端及一贯穿支杆并可弹性伸缩地突伸于该滑槽内的活动端;该第二支架具有两个第二支杆,平行且间隔地以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每一第二支杆设有可滑移于该滑槽内的滑杆;当该折合椅处于收合状态时,该滑杆均位于各相对应滑槽的第一端处,当该折合椅处于一展开状态时,该滑杆均由该第一端滑移至该第二端并与该活动端产生作用而限位于该第二端,且该支架将该框架撑离于地面,以供乘坐。
本实用新型折合椅中每一第一支杆还设有倒U形杆,该倒U形杆的两端部连接于该第一支杆上,并与第一支杆共同界定出该滑槽。
本实用新型折合椅中每一第一支杆相反于该倒U形杆的另一侧形成有可供该定位销插设的套筒,且每一套筒内设置一个可供定位销穿套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折合椅还包括一个拉杆,该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销的施力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折合椅所述框架的底缘设置有可供该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一端枢接的四个U形枢接件。
本实用新型利用拉动拉杆来带动滑杆和定位销的配合,使折合椅达到收合或展开时防止使用者不慎受伤;此外,由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长度不同,使框架以一倾斜角度间隔于地面,让使用者能更舒服地乘坐。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折合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折合椅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合椅的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于一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收合状态的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于收合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折合椅1包括框架21、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及拉杆5。
框架21为环状管体,将椅套23套设于框架21即可形成一可供人乘坐的承载部2,且框架21的底缘间隔相对应地设置有四个倒U形枢接件22。
第一支架3及第二支架4均为一体成形的U形管体。第一支架3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杆31与连接两个第一支杆31的连接杆34,以形成前述的U形管体。同样的,第二支架4也具有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二支杆41及连接两个第二支杆41的连接杆43,两个第一支杆31及两个第二支杆41的一端分别与框架21相对应的四个倒U形枢接件22相枢接。又,由于第一支架3的两个第一支杆31间隔的宽度略大于第二支架4的两个第二支杆41间的宽度,且两个第一支杆31的长度是大于两个第二支杆41的长度,在组装后,第一支架3的两个第一支杆31分别位于第二支架4的两个第二支杆41外侧,且展开时,椅套23呈一倾斜面,以便使用者乘坐。
在第一支架3的两个第一支杆31上还分别焊设一倒U形杆32。每一倒U形杆32皆是以其两侧杆来焊接于其所对应的第一支杆31上,并与第一支杆31共同界定出一滑槽323。在此,为说明方便,定义滑槽323具有第一端321与第二端322。而第二支架4的两个第二支杆41则分别向外凸设两个可滑移于滑槽323中的滑杆42。
配合图3,第一支架3的两个第一支杆31在异于设有倒U形杆32的另一侧焊有可供定位销33穿设的套筒311,且套筒311的位置是位于滑槽323的第一端321与第二端322间并较为邻近第二端322,套筒311与滑槽323的第二端322间距离是不小于滑杆42的直径。另外,两个定位销33是分别套接一弹簧333后,始插置于对应的套筒311中。本例中,两个定位销33均为圆杆状,并都具有位于套筒311内的施力端331、一杆径较施力端331大并突伸出滑槽323的活动端332以及一位于施力端331与活动端332交界处的肩部334,当定位销33插入其所对应的套筒311内时,弹簧333套设于施力端331,并顶抵于定位销33的肩部334,而迫使定位销33突伸出滑槽323的活动端332顶抵于倒U形杆32。因此,在平时,两定位销33的活动端332是突伸于滑槽323,以抵压倒U形杆32。当需使定位销33的活动端332不再位于滑槽323中时,仅需对两定位销33的施力端331施力,以令活动端332移动至套筒311内即可。另外,当施力移动活动端332时,肩部334会对应压缩弹簧333,因而当使用者不再对施力端331施力时,被压缩弹簧333所储存的回复力,会推动活动端332移回滑槽323中。
另外,为方便使用者操作,两定位销33的施力端331分别与一拉杆5的两端连接,使用者在操作时只需往后拉动拉杆5,便可带动两定位销33的施力端331,同时使突伸于滑槽323的活动端332,暂时缩回第一支杆31内。
如图4,当折合椅1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架3相对第二支架4展开并呈交叉状态,此时,滑杆42是位于滑槽323的第二端322,且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4共同配合将框架21撑离地面,同时,框架21是被以一倾斜角度撑离于地面,以便于使用者乘坐。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滑杆42位于第二端322时,会因为定位销33活动端332的阻挡而被限位于第二端322,使得折合椅1可保持于展开状态。
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欲收合折合椅1时,先往后拉动拉杆5,以对两个定位销33的施力端331施力,使原本突伸于滑槽323中的活动端332,由于拉力的作用,往后缩回第一支杆31内,并解除定位销33对滑杆42的限制,滑杆42便可顺利朝滑槽323的第一端321移动,同时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4也朝接近框架21的方向移动,直至如图6的收合状态,第一支架3与第二支架4皆靠合于框架21,使得折合椅1折合成一扁平形状而收存备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此一收折及展开定位机构不同于以往折合椅利用暴露于外的支撑件86(如图1所示)来使展开的折合椅的两脚杆定位的机构,而是利用拉动拉杆5来带动滑杆42和定位销33的配合,以使折合椅达到收合或展开的目的,不但可防止使用者不慎受伤,此外,由于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长度不同,在将框架21撑离地面时,可使框架21同时以一倾斜角度间隔于地面,不但让使用者能更舒服地乘坐,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外观更为悦目的新颖构造。
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椅,其特征在于该折合椅包括框架,套设一椅套形成一承载部;第一支架,具有两个第一支杆,平行且间隔地以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每一第一支杆设有具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滑槽,以及一邻近该滑槽第二端的定位销,且每一定位销包含一施力端及一贯穿支杆并可弹性伸缩地突伸于该滑槽的活动端;以及第二支架,具有两个第二支杆,平行且间隔地以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每一第二支杆设有一可滑移于该滑槽内的滑杆;当该折合椅于一收合状态时,该滑杆均位于各相对应滑槽的第一端处,当该折合椅由该收合状态转换至该展开状态时,该滑杆均由该第一端滑移至第二端且与该活动端产生作用而限位于该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折合椅,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杆还设有倒U形杆,该倒U形杆的两端部连接于该第一支杆上,并与第一支杆共同界定出该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折合椅,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杆相反于该倒U形杆的另一侧形成有可供该定位销插设的套筒,且每一套筒内设置一个可供定位销穿套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折合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拉杆,该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销的施力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折合椅,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的底缘设置有可供该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一端枢接的四个U形枢接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合椅,包括框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该框架可套设一个椅套而成为承载部。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与该框架枢接,且该第一支架设有两个滑槽及两个定位销,每一滑槽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支架设有两个可滑移于上述滑槽并与上述定位销产生作用的滑杆。本实用新型利用拉动拉杆来带动滑杆和定位销的配合,使折合椅达到收合或展开时防止使用者不慎受伤;此外,由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长度不同,使框架以一倾斜角度间隔于地面,让使用者能更舒服地乘坐。
文档编号A47C5/00GK2749370SQ200420118738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5日
发明者谢端正 申请人:禾财记兴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