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80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部件,特别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已有的门把结构是以固定螺栓4穿过门体5的适当处,使固定螺栓4的栓头41顶掣于门体5上,并于固定螺栓4的两端分别设有握把51、52。
其中与栓头41套接的握把51搭配设有止挡组件53,借以使握把51、52结合于门体5的适当处,以供使用者施力于握把51、52,以达对门体5的开、关的功效。
虽然上述已有的门把结构可结合于门体5的适当处,以供使用者施力于握把51、52,以达对门体的开、关的功效,但是由于握把51、52实际上仅以固定螺栓4锁固于握把52的一端。因此,当握把51、52被施以拉、推力一段时间之后,常会产生松动的现象,尤其是握把52端更较易产生松动,而使握把51、52无法稳固与门体5结合。
再者由于门体有厚、薄之分,因此,当使用于较厚的门体时需运用较长的固定螺栓4,而当使用于较薄的门体时则需运用较短的固定螺栓4,造成固定螺栓4并无法一体适用于所有的门体,所以当组装时,需准备数种不同尺寸的固定螺栓4才能对应符合所有不同厚、薄门体的需要,进而导致成本的增加,且组装时,又必须于数种不同尺寸的固定螺栓4找出适合的尺寸,因而造成组装人员的不便及困扰。故一般已有的门把结构于实际使用上并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固结合于门体上、适用范围广的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
本实用新型包含设置于门体穿孔中的固定结构及把手;固定结构包含锁固件、套筒及顶掣于套筒一端的固定件;锁固件设有挡止部,锁固件一端及挡止部设置于门体穿孔中;套筒一端与锁固件套接,其另一端顶掣于门体一面;把手由两个握把组成,一个握把的一端具有与锁固件另一端固接的穿孔;另一握把的一端具有与套筒一端固接的穿孔及连通穿孔的直孔。
其中锁固件止挡部两端分别设有具有外螺纹的第一螺接部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接部。
套筒设有具内螺纹的螺合部。
套筒的另一端具有外径大于门体穿孔孔径的锁合部。
与锁固件另一端固接的握把的穿孔内具有内螺纹。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含设置于门体穿孔中的固定结构及把手;固定结构包含锁固件、套筒及顶掣于套筒一端的固定件;锁固件设有挡止部,锁固件一端及挡止部设置于门体穿孔中;套筒一端与锁固件套接,其另一端顶掣于门体一面;把手由两个握把组成,一个握把的一端具有与锁固件另一端固接的穿孔;另一握把的一端具有与套筒一端固接的穿孔及连通穿孔的直孔。组装时,将锁固件与一个握把固接,并使止挡部顶靠握把上穿孔的周缘,而使锁固件稳固地锁合于握把;再将锁固件的另一端及挡止部由门体的一面穿设于门体的穿孔中,且将套筒一端由门体的另一面穿设于门体的穿孔中,并使套筒与锁固件对应固接;可使套筒一端顶掣于门体的另一面上;之后,再将另一握把的穿孔套接于套筒另一端,并于与穿孔连通的直孔中锁入固定件,并使固定件顶掣于套筒一端。如此,即可使把手利用固定结构而达到与门体稳固结合的功效;用于不同厚度的门体时,仅需自行调整套筒与锁固件固接行程;不仅稳固结合于门体上,而且适用范围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已有的门把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组装于较厚门体上)。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组装于较薄门体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供设置于门体1上,它包含固定结构2及把手3,可使把手3利用固定结构2而达到与门体1稳固结合的功效。
门体1适当处设有穿孔11。
固定结构2设置于门体1的穿孔11中,固定结构2包含锁固件21、套筒22及固定件23。
锁固件21设有止挡部211、设置于止挡部211一端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一螺接部212及设置于止挡部211另一端且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接部213。
套筒22设有具内螺纹的螺合部221,使套筒22可借由其螺合部221螺接于锁固件21一端的第一螺接部212上,且套筒22的一端具有外径大于门体1穿孔11孔径的锁合部222。
固定件23可供顶掣于套筒22锁合部222的侧缘,并可使锁固件21一端的第一螺接部212及止挡部211与套筒22的螺合部221设置于门体1的穿孔11中,而套筒22一端的锁合部222顶掣于门体1的面上。
把手3由两个握把31、32组成,其中一个握把31的一端具有与锁固件21另一端的第二螺接部213固接的穿孔311,而穿孔311内具有内螺纹,借以使握把31与锁固件21的第二螺接部213螺接。另一握把32的一端具有与套筒22一端固接的穿孔321,且与套筒22一端固接的握把32具有与穿孔321连通的直孔322,以使固定件23借由直孔322顶掣于套筒22一端的锁合部222上。
如是,借由上述的结构构成全新的门把。
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握把31、32的两端呈对应的状态,且于组装时是配合两套固定结构2。现以两个握把31、32的一端组装状态为例加以表示。
组装时,如图3所示,将锁固件21借由其上第二螺接部213与握把31上具有内螺纹的穿孔311螺接,并使止挡部211顶靠螺紧于握把31穿孔311的周缘,而使锁固件21稳固地锁合于握把31。
如图4所示,止挡部211的外径设为小于门体1上的穿孔11而大于握把31上穿孔311的尺寸,再将锁固件21的第一螺接部212由门体1的一面穿设于门体1的穿孔11中,且将套筒22的螺合部221由门体1的另一面穿设于门体1的穿孔11中,并使套筒22的螺合部221与锁固件21的第一螺接部212对应螺接。
如图5所示,由于锁合部222的外径大于门体1上穿孔11的孔径,因此,可使套筒22一端的锁合部222顶掣于门体1的另一面上。
如图6、图7所示,之后,再将另一握把32的穿孔321套接于套筒22一端的锁合部222上,并于与穿孔321连通的直孔322中锁入固定件23,并使固定件23顶掣于套筒22一端的锁合部222上。如此,即可使把手3利用固定结构2而达到与门体1稳固结合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2使用时并不局限门体的材质及厚度。如图8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欲运用于较薄的门体1a时,仅需在套筒22与锁固件21的第一螺接部212螺接时,自行调整套筒22的螺合部221与第一螺接部212螺合的行程,即门体较厚时,套筒22的螺合部221与第一螺接部212螺合的行程较短。而门体较薄时,套筒22的螺合部221与第一螺接部212螺合的行程较长。如此,即可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较薄的门体1a,而使本实用新型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改善已有门把的种种缺点,可使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结构而达到与门体稳固结合的功效,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进步、更实用、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它包含设置于门体穿孔中的固定结构及把手;固定结构包含锁固件及固定件;把手由两个握把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固件设有挡止部,其一端套设套筒,挡止部及套设套筒端设置于门体穿孔中;套筒一端顶掣于门体一面;固定件顶掣于套筒一端;一个握把的一端具有与锁固件另一端固接的穿孔;另一握把的一端具有与套筒一端固接的穿孔及连通穿孔的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固件止挡部两端分别设有具有外螺纹的第一螺接部及具有外螺纹的第二螺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设有具内螺纹的螺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的另一端具有外径大于门体穿孔孔径的锁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锁固件另一端固接的握把的穿孔内具有内螺纹。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门把。为提供一种稳固结合于门体上、适用范围广的门窗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含设置于门体穿孔中的固定结构及把手;固定结构包含锁固件、套筒及顶掣于套筒一端的固定件;锁固件设有挡止部,锁固件一端及挡止部设置于门体穿孔中;套筒一端与锁固件套接,其另一端顶掣于门体一面;把手由两个握把组成,一个握把的一端具有与锁固件另一端固接的穿孔;另一握把的一端具有与套筒一端固接的穿孔及连通穿孔的直孔。
文档编号E05B1/00GK2764874SQ20042011867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9日
发明者巫鹏飞 申请人:巫鹏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