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01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这样的椅子,它具有一个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架、一 个安放在底架上的机构、 一个安放在机构上的坐部和一个固定在机构上 的靠背。该靠背具有一个靠背框架,它支承一个具有背板的可弹性变形 的靠背部件,其中该背板具有一个背部分, 一个头枕与该背部分连接。 该靠背围绕第一旋转轴可以从一个基本上竖直的零位一直偏转到一个向 后偏移的倾斜位置。坐部和靠背的运动是相互同步的。
背景技术
例如在EP1 039 816 Bl中公开了一种上述形式的椅子。 发明内容以迄今已知的现有技术为基座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建议一种上述 形式的具有完善的人机功能的椅子。尤其是在靠背位于向后运动的倾斜 位置上要改善使用者肩部和头的支承。所述椅子具有一个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架、 一个安放在底架上的机构、 一个安放在机构上的坐部(Sitz)和一个固定在机构上的靠背。该靠背具 有一个靠背框架,它支承一个具有背板的可弹性变形的靠背部件。该背 板具有一个背部分, 一个头枕与该背部分连接。该靠背围绕第一旋转轴 可以从一个基本上竖直的零位一直偏转到一个向后偏移的倾斜位置。坐 部和靠背的运动是相互同步的。在由于力向倾斜位置的方向的作用而使 背部分弹性变形到靠背框架的自由的中间空间中而有大体上向着使用者 后背凹下的趋势时,设有用于使肩部和使头枕反向抬起(Aufrichten)的 机构,所述肩部作为背部分向头枕的过渡区。下面的特征涉及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所述背板的背部分和头枕一 体地相互过渡。所述头枕划分成一安置在背部分上的下部的第一头部段和一上部的第二头部段,其中第一头部段与第二头部段的相邻部分一起 形成脖颈部位。在脖颈部位中设有第四对接部件。所述背部分划分成一 安置在脖颈部位上的上部的第一后背段和一下部的第二后背段,其中第 二后背段与第 一后背段的相邻部分一起形成腰部位。在腰部位中设有第 二对接部件。首先,穿过靠背框架延伸一个第四旋转轴,该第四旋转轴位于腰部位的高度水平上并且在第四旋转轴上第一成形部件与第一对接部件铰 接,其中第一对接部件与第二对接部件相连接。此外, 一个第五旋转轴穿过靠背框架延伸,该第五旋转轴位于脖颈部位的高度水平上并且在第 五旋转轴上第二成形部件与第三对接部件铰接,其中第三对接部件与第 四对接部件相连接。所述靠背框架是刚性的并且由两个侧面支撑以及侧 面支撑之间的连接件组成,所述侧面支撑分别在其下端部上具有一个延长部(Fortsatz )。第一连接件是设置在延长部附近的横梁。第二连接件 是一个中间的横支撑,第四旋转轴与铰接在其上的第一成形部件穿过该 中间的横支撑延伸。第三连接件是一个上部的横支撑,第五旋转轴与铰 接在其上的第二成形部件穿过该上部的横支撑延伸。所述横梁由 一个从所属的侧面支撑延伸的接管和一个桥接件组成, 它插到两个相互对准的接管中。所述中间的横支撑由一个从所属的侧面 支撑延伸的接管和一个轴杆组成,它插到两个相互对准的接管中并且支 承第 一成形部件。所述上部的横支撑由 一个从所属的侧面支撑延伸的延 长部和一个轴杆组成,它插到两个相互对准的延长部中并且支承笫二成 形部件。所述第 一对接部件与第二对接部件以及第三对接部件与第四对 接部件通过锁止机构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第一对接部件和第三对接部件 设计成插接件。第二对接部件和第四对接部件设计成套筒件,它们从背 板的背面延伸。在背板的下部区域内,在其正面上设置一个可垂直移动 的腰支撑。在背板的背面上设有加强筋和一个用于接纳调整杆的盒体 (Zelle),调整杆用于调整腰支撑。在背板的正面上存在用于导引腰支撑 的垂直槽,其中该垂直槽依随加强筋的走向并且在腰部位上延伸。所述机构由一个安放在底架上的固定的基座和一个与基座连接的坐部支架组成。在基座与坐部支架之间的连接首先在第 一 固定的旋转轴上 和第二活动的旋转轴上实现,该旋转轴面对坐部后棱边。最后,基座与 坐部支架在第三活动的旋转轴上连接,该旋转轴面对坐部前棱边。靠背 框架的一个延长部分别固定在一个相应的框架连接件上,它一端铰接在 第一旋转轴上而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旋转轴上。在机构中, 一个弹簧组件产生预紧力(Vorspannung ),它致力于使靠背保持在竖直的零位。所述背板由塑料组成。该背板的腰部位具有外侧面,其具有大体上 包围使用者胯部的趋势。所述头枕在垂直横截面中具有一个弯曲部,它 具有大体上向着使用者凸起的趋势。第五旋转轴朝坐部前棱边的方向位 于头枕的上棱边前面和笫四旋转轴前面。所述背板由包裹物、最好是塑 料泡沫材料包围。该包裹物由覆层覆盖,其中对于头枕的覆层最好采取 可单独更换的部件的形式。


附图中图1A以立体正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办公转椅形式的椅子,具有位 于竖直零位的靠背;图1B以立体分解图示出按照图1A的椅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1C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1A的椅子,没有靠背,处于零位; 图1D示出图1C的视图,具有坐部、靠背框架和靠背部件的位置指示;图1E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1A的椅子,没有扶手,在最大的倾斜位置;图1F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1E的椅子,具有坐部、靠背框架和靠背部件的位置指示;图2A以从上方的立体正视图示出图1B的机构,具有一侧安装的扶手;图2B以从下方的立体后视图示出图1B的机构,具有一侧安放的遮盖罩;图2C以从下方的立体后视图示出图1B的机构的可偏转的坐部支架的原理图,具有靠背框架的靠近的侧面支撑;图2D以垂直局部剖面图示出按照图2C的原理图;图2E以垂直局部剖面图示出按照图2D的原理图,具有完整的机构和完全悬挂在其中的侧面支撑;图3A以立体正视图示出图1B的靠背,没有包裹物; 图3B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3A的靠背;图3C以立体分解图示出按照图3A的靠背,具有示出的靠背部件包 裹物;图3D以立体正视图示出组装好的按图3C的靠背框架;图3E以立体后视图示出按照图3D的靠背框架,具有靠近的靠背部件和独立的腰支撑;图3F以立体后视图示出图3E的背板,具有部段划分;图3G以侧视图示出按照图3F的背板,具有部段划分;图3H示出图1C的放大的靠背部件,具有部段划分,处于竖直零位;图3J示出图1E的放大的靠背部件,具有部段划分,处于最大倾斜位置;图3K示出图3B的放大细部X1;以及 图3L示出图3B的放大细部X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椅子的实施例。 下面的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其它描述。如果在一个附图中为了图示的 清晰性目的包括标记符号,但是在直接相关的描述文字中没有解释,则 参照在前面附图描述中提到的内容。为了清晰起见,在下面的附图中大 多省去结构部件的重复标记,只要可以图示地明确识别,这涉及到"重复 出现"的结构部件。 图1A至1D一个舒适的办公转椅主要由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架1、位于其上的机构 2 (在其上装配坐部3 )、 一个靠背7以及最好可调整的扶手4组成。所述 底架1 一般具有一个支脚10,例如一个5星支脚,它安放在地面部件12、最好是滚轮上。为了调整坐部3的水平,同时调整弹性, 一个高度气体 弹簧13在一个竖管11中同心地垂直安装在支脚10中,该气体弹簧支承 机构2,它由固定的基座20和可偏转的坐部支架21组成。所述靠背7 分成一个靠背框架5和一个靠背部件6,靠背部件构造成背部分60和在 上面连接的头枕(Kopfansatz:头部附件)61。在靠背部件6上限定正 面607和背面608。该转椅能够围绕垂直旋转轴V通常旋转360°并且在 不承载状态保持在竖直的零位,该零位通过机构2中的弹簧结构组件211 的预紧力强迫产生并且通过一个止挡在向前倾斜的方向上受到限制。 通过下面的位置定义竖直的零位-坐部3:位置Sn,即,坐部3的表面至少大体上是水平的;-靠背框架5:位置Ro,即,靠背框架5的侧面支撑51以其主要的 部段大体上处于垂直;和-靠背部件6:位置Bo,即,靠背部件6包括背部分60和头枕61 大体上处于垂直并由此与使用者的竖直坐姿互补。所述靠背框架5由两个弓形的、多重弯曲的侧面支撑51组成,它们 在下面分别固定在机构2的由肘形部件构成的框架连接件22上。这些框 架连接件22 —端铰接在位于固定的基座20上的第一旋转轴Dl上,而另 一端铰接在可偏转的坐部支架21后部区域上第二旋转轴D2上。在第一 旋转轴Dl上方并且靠近坐部3的前棱边30, 一个固定的第三旋转轴D3 位于基座20中,在第三旋转轴上铰接两个连接板23,它们在另一端在滑 板导轨212中运动。在坐部支架21的侧面分别设有一个承接接管25,用 于在期望构成具有扶手4的椅子时使扶手固定在接管上面。在坐部支架 21的一个凹部中设置一个用于产生机构2的复位力的弹簧结构组件211。 在坐部支架21上限定前端部分218和后端部分219,它们与坐部前棱边 30和坐部后棱边31相邻。与框架连接件22相邻地,两个侧面支撑51通过一个组装的横梁52 相互连接。每个侧面支撑51在下端部上配有大体上由肘形部件构成的延 长部50。每个延长部50具有第一保持轮廓501以及第二保持轮廓502。 在坐部3上方,在两个侧面支撑51之间在第四旋转轴D4上铰接第一对接部件53,它与第二对接部件67连接,其通到一个盒体(Zelle) 66, 该盒体位于靠背部件6的背板62的背面608上。在盒体66中安装一个 调整杆64,通过它使设置在背板62的正面607上的板状腰支撑65可以 受限制地在高度上移动。第五旋转轴D5与铰接在其上的对接部件55穿 过两个侧面支撑51的上端部延伸,该对接部件与第四对接部件610连接, 该第四对接部件从背板62的头枕61下部部位的背面608延伸。在第五 旋转轴D5下方,背板62具有固定件620,用于在其上固定用于头枕61 的可更换的覆层69,。在内部,靠背部件6具有弹性的背板62,它用包裹物68包围,包裹 物最好由塑料泡沫材料组成。在外部,靠背部件6由覆层69、例如针织 物、皮革等包围,由此见不到内部的包裹物68。为了保持腰支撑65在发 泡后的移动性,使这个腰支撑事先通过分隔膜63被覆盖。 一个固定在坐 部支架21上的坐部板32属于坐部3,该坐部板在最上面具有衬垫 (Polsterung) 38,它至少从前棱边30直到后棱边31配有覆层39。 一 个扶手4由一个以角度弯曲的支臂40、 一个包泉支臂40垂直分支的套筒 件41以及手臂支撑42组成。为了调整手臂支撑42的高度,可使套筒件 41在垂直分支上伸缩地移动并且例如分级锁止。支臂40的水平分支的自 由端作为滑块400配有长孔,由此在松开夹紧螺钉49以后能够调整两个 扶手4在椅子上的宽度。 图1E和1F如果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的头部重量从向前弯曲的写姿或竖直的坐 姿向后偏移并且由此施加一个平面的足够的压力F到靠背部件6上,则 压力负荷导入到靠背部件6中并且克服机构2中的弹簧结构组件211的 力使整个靠背7运动直到最大倾斜位置。铰接在第一旋转轴Dl上的向后 下降的靠背框架5通过铰接在第二旋转轴D2上的活动的框架连接件22 使可偏转的坐部支架21的后端部分219向后向下牵拉。同时,铰接在第 三旋转轴D3上的连接板23被偏转,这些连接板在另 一端在坐部支架23 的滑板导轨212中向其前端部分的方向移动。由第一和第二对接部件53、 67以及由第三和第三对接部件55、 610组成的连接装置分别围绕所属的第四旋转轴D4或第五旋转轴D5通过靠背部件6的凹陷变形而与在内部 设置的背板62由于作用的压力F而相向偏转。由此对于使用者肩部产生 受支承的自由空间,并且对于靠背7的倾斜下降在头枕61上产生头枕61 的反向抬起。最大倾斜位置通过下面的位置定义-坐部3:位置Sp即,坐部3的表面从初始位置S。开始已运动到 坐部角度P,其中前棱边30抬起和后棱边31下降;-靠背框架5:位置Ri,即,靠背框架5的侧面支撑51从初始位置 Ro开始以其主要部段已运动到靠背角度a;以及-靠背部件6:位置B,,即,整个靠背部件6向后倾斜地下降,同 时靠部分60的下部部段已接近坐部3的下降的后棱边31,背部分60的 在旋转轴D4、 D5之间的部段已凹陷地接近侧面支撑51并且由此已使头 枕61抬起。图2A和2B在机构2上,在第二旋转轴D2的下方在坐部支架21中设有用于坐 部3向前倾斜的空隙28。调整杆14用于控制高度气体弹簧13,通过调 整机构242能够调整弹簧结构组件211的预紧力,并且调整部件27被操 纵用于坐部深度调节。承接接管25具有围卡待插入的滑块400的第一和 第二部分250、 251,该滑块是支臂40的水平分支403的端部。为了调整 宽度,在滑块400中设有长孔401。夹紧螺钉49的螺杆嵌入到第二部分 251中的内螺紋孔253中,该第二部分为了更好地锁止已插入的滑块400 而在底面上具有一个定位棘齿(Raster) 252。在支臂40的垂直分支405 上装配扶手4的套筒件41的杆410。如果不想安置扶手4,出于美观的 原因使承接接管25通过遮盖罩259封闭。为了安放到高度气体弹簧13 上,在基座20中具有一个孔200。为了使靠背框架5上的延长部50对接 到框架连接件22上,在坐部支架21中在第二旋转轴D2区域内相应加入 一个支承凹口 210。图2C至2E侧面支撑51靠近延长部50分别具有一个向内指向的接管520以及在第四和第五旋转轴D4、 D5上分别具有另一接管540、 560。在靠背框 架5悬挂到机构2中时,使延长部50的第一钩形保持轮廓501以成角度 的状态安置到第二旋转轴D2上并且使靠背框架5旋转,使得第二保持轮 廓502到达第一旋转轴D1,在那里实现螺栓连接。 图3A至3L两个侧面支撑51在中间的横支撑54的横梁52上和上部的横支撑56 上接合成靠背框架5,其中延长部50顶靠在侧面支撑51的下端部上。背 板62可拆卸地对接在靠背框架5上。在正面607上,在腰部位603中存 在两个垂直延伸的槽606,在其中可高度移动地导引板状腰支撑65。侧 面604具有用于包围使用者胯部的弯曲趋势。背板62构造成背部分60 和在上部连接在其上的头枕61,第四对接部件610位于头枕中,该第四 对接部件与第三对接部件55连接。在其下方,从正面607突出两个固定 件620,用于可拆卸地安置头枕61的覆层69'。下部的接管520通过插入其中的桥接件521相互连接并且通过螺钉 529固定。中间的横支撑54由接管540、轴杆541、插到轴杆上的成形件 543和轴承壳542组成,第四旋转轴D4穿过中间的横支撑延伸。螺钉549 用于使橫支撑54保持在一起。从可旋转地支承的第一成形件543延伸出 第一对接部件53,它具有锁止机构531。上部的横支撑56由接管560、 轴杆561、插到该轴杆上的第二成形件563和轴承壳562构成,第五旋转 轴D5穿过上部的横支撑延伸。螺钉569用于使横支撑56保持到一起。 从可旋转地支承的第二成形件563延伸出第三对接部件55,它具有锁止 机构551、 552。在组装状态下,第三对接部件55插入第四对接部件610中并且通过 锁止机构551、 552固定。在背板62的背面608上,在腰部位603中设 置一个用于接纳调整杆64的盒体66,它通过以拨爪640嵌入到腰支撑 65的拨爪650中并且用于其偏移。从盒体66突出第二对接部件67,它 具有位于其中的用于接纳第一对接部件53与其锁止机构531的锁止机构 671。同样由背面608从脖颈部位613突出第四对接部件610。在盒体66 和第四对接部件610两侧,加强筋609在背面608上延伸,在加强筋中延伸垂直槽606。第二对接部件67以及第四对接部件610通出作为正面 607上的开孔605、 610。背板62由包裹物68包围,它最好由发泡塑料 制成。在发泡前使安装上的腰支撑65由分隔膜63覆盖,以便保持腰支 撑65的移动性。在包裹物68上绷紧例如由针织物或皮革组成的覆层69。 背板62分成背板60和在上部连接的头枕61。第一部段611位于第 四对接部件610的下方并且第二部段612位于第四对接部件610的上方, 其中第一部段611与第二部段612的邻接部分形成脖颈部位613。第二部 段602位于第二对接部件67的下方而第一部段601位于第二对接部件67 的上方,其中第二部段602与笫一部段601的邻接部分形成腰部位603。 如果使用者通过其头部重量尤其是在腰部以上顶压靠背7,则使靠背 在背部分60弹性变形时一直运动到最大倾斜位置B,,主要是在腰部位 603以上朝向靠背框架5运动到自由的中间空间中,具有大体上向着使 用者后背凹下的趋势,根据对背板60的压力强度,促使肩部和头枕61 的反向抬起,所述肩部作为背部分60向头枕61的过渡区。在此,由第 一和第二对接部件53、67组成的连接装置围绕第四旋转轴D4向上运动 以及由第三和第四对接部件55、 610组成的连接装置围绕第五旋转轴 D5向下运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椅子,具有a)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架(1);b)安放在底架(1)上的机构(2);c)安放在机构(2)上的坐部(3);和d)固定在机构(2)上的靠背(7),该靠背da)具有一个靠背框架(5),它支承一个具有背板(62)的可弹性变形的靠背部件(6),其中,该背板(62)具有一个背部分(60),一个头枕(61)与该背部分连接;和db)围绕第一旋转轴(D1)能够从一个基本上竖直的零位(B0)一直偏转到一个向后偏移的倾斜位置(B1),其中坐部(3)和靠背(7)的运动是相互同步的,其特征在于e)在由于力(F)向倾斜位置(B1)的方向的作用而使背部分(60)弹性变形到靠背框架(5)的自由的中间空间中而有大体上向着使用者后背凹下的趋势时,设有用于使肩部和使头枕反向抬起的机构(53、67、D4;55、610、D5),所述肩部作为背部分(60)向头枕(61)的过渡区。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所述背板(62)的背部分(60)与头枕(61) —体地相互过渡;b) 所述头枕(61)划分成一个安置在背部分(60)上的下部的第一 头部段(611)和一个上部的第二头部段(612),其中第一头部段(611) 与第二头部段(612)的相邻部分一起形成脖颈部位(613);c) 在脖颈部位(613)中设有第四对接部件(610);d) 所述背部分(60)划分成一个安置在脖颈部位(613)上的上部 的第一后背段(601)和一个下部的第二后背段(602),其中第二后背段(602)与第一后背段(601)的相邻部分一起形成腰部位(603);e) 在腰部位(603)设有第二对接部件(67)。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穿过靠背框架(5 )延伸有a) —个第四旋转轴(D4),该第四旋转轴位于腰部位(603)的高度 水平上,并且第一成形部件(543 )在该第四旋转轴上与第一对接部件(53 ) 铰接,其中第一对接部件(53)与第二对接部件(67)相连接;和b) —个第五旋转轴(D5),该第五旋转轴位于脖颈部位(613)的 高度水平上,并且第二成形部件(563)在该第五旋转轴上与第三对接部 件(55)铰接,其中第三对接部件(55)与第四对接部件(610)相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迷靠背 框架(5)是刚性的并且由下列部分组成a )两个侧面支撑(51),它们分别在其下端部上具有一个延长部(50 );以及b)作为侧面支撑(51)之间的连接装置ba) —个设置在延长部(50)附近的横梁(52);bb) —个中间的横支撑(54),笫四旋转轴(D4)与铰接在其上的 第一成形部件(543)穿过该中间的横支撑延伸;和bc) —个上部的横支撑(56),第五旋转轴(D5)与铰接在其上的第 二成形部件(563)穿过该上部的横支撑延伸。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所述横梁(52 )由一个从所属的侧面支撑(51)延伸的接管(520) 和一个桥接件(521)组成,该桥接件插到两个相互对准的接管(520)中;b) 所迷中间的横支撑(54)由一个从所属的侧面支撑(51)延伸的 接管(540)和一个轴杆(541)組成,该轴杆插到两个相互对准的接管(540)中并且支承第一成形部件(543);并且c) 所迷上部的横支撑(56)由一个从所属的侧面支撑(51)延伸的 延长部(560)和一个轴杆(561)组成,该轴杆插到两个相互对准的延 长部(560)中并且支承第二成形部件(563)。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对接部件(53)与第二对接部件(67)以及所述第三对接部件(55)与第四对接部件(610)通过锁止机构(531、 671; 551、 552)可拆卸地相 互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第一对接部件(63)和第三对接部件(55)设计成插接件;和b) 第二对接部件(67)和第四对接部件(610)设计成套筒件,所 述套筒件从背板(62)的背面(608)延伸。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在背板(62)的下部区域内,在其正面(607)上设置一个可垂 直移动的腰支撑(65);b) 在背板(62)的背面(608)上设有加强筋(609)和一个用于接 纳调整杆(64)的盒体(66),该调整杆用于调整腰支撑(65);和c) 在背板(62)的正面(607)上存在用于导引腰支撑(65)的垂 直槽(606),其中该垂直槽(606)依随加强筋(609)的走向并且在腰 部位(603)上延伸。
9.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所述机构(2)由一个安放在底架(1)上的固定的基座(20)和 一个与基座(20)连接的坐部支架(21)组成;b) 该坐部支架(21)与基座(20)连接,在ba) 第一固定的旋转轴(Dl)上,bb) 面对坐部后棱边(31)的第二活动的旋转轴(D2)上,bc) 面对坐部前棱边(30)的第三活动的旋转轴(D3)上,c) 靠背框架(5)的一个延长部(50)分别固定在一个框架连接件 (22)上,该框架连接件一端铰接在第一旋转轴(Dl)上而另一端铰接在笫二旋转轴(D2)上;和d) 在机构(2)中, 一个弹簧组件(211)产生一个预紧力,它致力 于使靠背(7)保持在竖直的零位(Bo)。
10. 如权利要求l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所述背板(62)由塑料组成;b) 该背板(62)的腰部位(603)具有外侧面(604),其具有大体上包围使用者的趋势;c) 所述头枕(61)在垂直横截面中具有一个弯曲部,它具有大体上 向着使用者凸起的趋势;和d) 第五旋转轴(D5)向坐部前棱边(30)的方向位于头枕(61) 的上棱边的前面和第四旋转轴(D4)的前面。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a) 所述背板(62)由包裹物(68)、最好是塑料泡沫材料包围;和b) 该包裹物(68)由覆层(69, 69,)覆盖;其中c) 用于头枕(61)的覆层(69,)最好采取可单独更换的部件的形式。
全文摘要
一种椅子,具有安放在地面上的底架、安放在底架(1)上的机构(2)、安放在机构(2)上的坐部(3)和固定在机构(2)上的靠背(7)。该靠背(7)具有一个靠背框架(5),它支承一个具有背板(62)的可弹性变形的靠背部件(6)。该背板(62)具有一个背部分(60),一个头枕(61)与该背部分连接。所述靠背(7)围绕第一旋转轴(D1)可以从一个基本上竖直的零位一直偏转到一个向后偏移的倾斜位置。所述坐部(3)和靠背(7)的运动是相互同步的。在由于力向倾斜位置的方向的作用而使背部分(60)弹性变形到靠背框架(5)的自由中间空间中从而有大体上向着使用者后背凹下的趋势时,设有用于使肩部和使头枕反向抬起的机构(53、67、D4;55、610、D5),所述肩部作为背部分(60)向头枕(62)的过渡区。
文档编号A47C7/46GK101277632SQ200580051753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日
发明者E·布罗伊宁 申请人:维特拉专利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