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15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锁、门锁等锁具领域,主要是一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盗门锁,主要包括锁舌和自回机构舌,自回机构舌主要是起到控制锁舌的作用,在随手关门时,自回机构舌被推进,锁舌即自动弹出,这种结构关系会出现锁舌未在对准锁舌孔就处于弹出状态,很容易使锁舌受到损坏,并且产生假锁现象,也有在自回机构舌和主锁舌外增加锁舌控制装置,这样会使锁体的结构复杂,也增加了成本。另外,主锁舌的截面形状要么是全直线型的,灵活性较差,要么是弧线型的,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和安全实用的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主要包括锁体壳、锁体面板和主锁舌,所述的主锁舌板的前端与主锁舌固定连接,与自回机构舌抵压连接,主锁舌板的后端与锁体壳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主锁舌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的铆钉;双面拨叉为互相连接的二层结构,上下二层结构上均设有用于和方杆连接的拨叉孔,上层结构设有与铆钉配合的拨叉顶杆,下层结构设有与锁舌止退保险块相配合的卡槽;锁体壳内设有通过销轴销合的锁舌止退保险块,锁舌止退保险块上设有用于锁定主锁舌的第一顶杆、用于和卡槽呈卡接配合的卡块、用于和自动保险舌上第一挡块配合连接的第二顶杆,锁舌止退保险块上连接有用于复位的扭簧;自动保险舌上还设有与主锁舌配合的第二挡块和用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锁舌板的后端设有弹簧支座,第二复位弹簧一端抵压在弹簧支座上,另一端抵压在锁体壳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回机构舌的一端面穿过锁体面板与主锁舌板的前端面抵压连接,该端面上设有机构舌支点和机构舌推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保险舌上设有与锁体壳面板上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锁舌的截面为直线段和圆弧段的结合,其中第二挡块和主锁舌距离要大于第一顶杆和主锁舌的距离,第二挡块和主锁舌等于主锁舌圆弧段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能适用各种行业如金融、写字楼、家居、宾馆等任何安全性的防盗门、办公门、房门、楼道门等数码遥控门锁,也可适用于通道锁。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拨叉、锁舌止退保险块和主锁舌配合连接,具有部件少而功能强、可靠性高的优点,主锁舌的截面为直线段和圆弧段的结合,实现了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完美结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B-B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主锁舌1,自回机构舌2,机构舌支点2-1,机构舌推点2-2,自动保险舌3,第一挡块3-1,第二挡块3-2,锁体面板4,锁舌止退保险块5,第一顶杆5-1,卡块5-2,第二顶杆5-3,双面拨叉6,拨叉孔6-1,拨叉顶杆6-2,卡槽6-3,锁体壳7,主锁舌板8,弹簧支座8-1,第一复位弹簧9,扭簧10,锁舌孔11,门面板12,第二复位弹簧13,铆钉14,销轴15,定位柱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这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主要包括锁体壳7、锁体面板4、自回机构舌2和主锁舌1,门面板12上开有和主锁舌1、自回机构舌2配合的锁舌孔11。所述的主锁舌板8的前端与主锁舌1固定连接,自回机构舌2的一端面穿过锁体面板4与主锁舌板8的前端面抵压连接,该端面上设有机构舌支点2-1和机构舌推点2-2,自回机构舌2能绕机构舌支点2-1旋转一角度。所述主锁舌板8的后端设有弹簧支座8-1,第二复位弹簧13一端抵压在弹簧支座8-1上,另一端抵压在锁体壳7的内壁上。主锁舌板8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的铆钉14,双面拨叉6为互相连接的二层结构,上下二层结构上均设有用于和方杆连接的拨叉孔6-1,上层结构设有与铆钉14配合的拨叉顶杆6-2,下层结构设有与锁舌止退保险块5相配合的卡槽6-3;锁体壳7内设有通过销轴15销合的锁舌止退保险块5,锁舌止退保险块5可以绕销轴15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锁舌止退保险块5上设有用于锁定主锁舌1的第一顶杆5-1、用于和卡槽6-3呈卡接配合的卡块5-2、用于和自动保险舌3上第一挡块3-1配合连接的第二顶杆5-3,锁舌止退保险块5上连接有用于复位的扭簧10;自动保险舌3上还设有与主锁舌1配合的第二挡块3-2、用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9、与锁体壳7面板上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柱16。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锁舌1的截面为直线段和圆弧段的结合,其中第二挡块3-2和主锁舌1距离要大于第一顶杆5-1和主锁舌1的距离,第二挡块3-2和主锁舌1等于主锁舌1圆弧段的长度,由于采用了直线段结构使得安全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工作原理一、关门状态门面板12推动自回机构舌2绕机构舌支点2-1旋转,这时机构舌推点2-2就将主锁舌板8向内运动,由于主锁舌板8的前端与主锁舌1固定连接,因此也带动主锁舌板8向内运动;同时主锁舌1推动第二挡块3-2,从而推动自动保险舌3向内运动,由于第二挡块3-2和主锁舌1距离要大于第一顶杆5-1和主锁舌1的距离,因此这个状态下第一顶杆5-1不能锁定保险主锁舌1。由于第二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主锁舌板8向外运动带动主锁舌1和自回机构舌2插入到门面板12上的锁舌孔11中, 而由于门面板12上没有自动保险舌3对应的孔,因此在扭簧10的作用下,锁舌止退保险块5绕销轴15顺时针旋转一角度,使得第一顶杆5-1顶在主锁舌1上达到锁定主锁舌1的目的,卡块5-2卡接在卡槽6-3中达到锁定双面拨叉6的目的。
二、开门状态旋转手柄,方杆通过双面拨叉6上的拨叉孔6-1带动双面拨叉6旋转一角度,卡槽6-3推动卡块5-2,带动锁舌止退保险块5逆时针运动一角度,第一顶杆5-1解开对主锁舌1的锁定。同时,通过拨叉顶杆6-2推动铆钉14运动,从而带动主锁舌板8向内运动,再带动主锁舌1,自回机构舌2向内运动,使得主锁舌1,自回机构舌2脱离门面板12上的锁舌孔儿,这时门就可以轻松地打开。双面拨叉6上层结构起到开锁的作用,下层结构起到开锁定保险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主要包括锁体壳(7)、锁体面板(4)和主锁舌(1),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锁舌板(8)的前端与主锁舌(1)固定连接,与自回机构舌(2)抵压连接,主锁舌板(8)的后端与锁体壳(7)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3),主锁舌板(8)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定位的铆钉(14);双面拨叉(6)为互相连接的二层结构,上下二层结构上均设有用于和方杆连接的拨叉孔(6-1),上层结构设有与铆钉(14)配合的拨叉顶杆(6-2),下层结构设有与锁舌止退保险块(5)相配合的卡槽(6-3);锁体壳(7)内设有通过销轴(15)销合的锁舌止退保险块(5),锁舌止退保险块(5)上设有用于锁定主锁舌(1)的第一顶杆(5-1)、用于和卡槽(6-3)呈卡接配合的卡块(5-2)、用于和自动保险舌(3)上第一挡块(3-1)配合连接的第二顶杆(5-3),锁舌止退保险块(5)上连接有用于复位的扭簧(10);自动保险舌(3)上还设有与主锁舌(1)配合的第二挡块(3-2)和用于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其特征是所述主锁舌板(8)的后端设有弹簧支座(8-1),第二复位弹簧(13)一端抵压在弹簧支座(8-1)上,另一端抵压在锁体壳(7)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其特征是所述自回机构舌(2)的一端面穿过锁体面板(4)与主锁舌板(8)的前端面抵压连接,该端面上设有机构舌支点(2-1)和机构舌推点(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其特征是所述自动保险舌(3)上设有与锁体壳(7)面板上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柱(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其特征是所述主锁舌(1)的截面为直线段和圆弧段的结合,其中第二挡块(3-2)和主锁舌(1)距离要大于第一顶杆(5-1)和主锁舌(1)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挡块(3-2)和主锁舌(1)等于主锁舌(1)圆弧段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码遥控门锁的锁体,主要包括锁体壳、锁体面板和主锁舌,所述的主锁舌板的前端与主锁舌固定连接,与自回机构舌抵压连接,主锁舌板的后端与锁体壳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主锁舌板上固定连接有铆钉;双面拨叉为互相连接的二层结构,上下二层结构上均设有拨叉孔,上层结构设有拨叉顶杆,下层结构设有与锁舌止退保险块相配合的卡槽;锁体壳内设有通过销轴销合的锁舌止退保险块,锁舌止退保险块上设有第一顶杆、卡块、第二顶杆,锁舌止退保险块上连接有扭簧;自动保险舌上还设有第二挡块和第一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采用双面拨叉、锁舌止退保险块和主锁舌配合连接,具有部件少而功能强、可靠性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E05B49/00GK2937385SQ20062010672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5日
发明者夏士林 申请人:夏志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