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锁芯的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0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节锁芯的防撬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双节锁芯的防撬弹子锁。
背景技术
自从1848年发明锁芯为圆柱形的弹子锁以来,弹子锁已成为使用最普遍的锁具。尽管人 们不断地提高弹子锁的保密性能,但其防撬性能无明显变化,其原因在于锁芯至今仍采用单 节圆柱形锁芯。这种锁芯当遇上使用"楔"形专用旋具进行破坏性扭转时,其弹子会被外力 截断,锁芯随之旋转,锁即被开启,这是现代盗贼惯用的快速开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采用单节圆柱形锁芯的防撬弹子锁所存在的容易被"楔" 形专用旋具扭转破坏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容易被"楔"形专用旋具破坏性扭转锁芯的双节锁 芯的防撬锁。
本实用新型由锁芯和锁体组成。锁芯设有前锁芯和后锁芯,在前锁芯和后锁芯的径向分 别开设限位槽,锁体设有至少2只紧固螺钉和至少3个弹子,弹子由下弹子、上弹子和弹簧组成。
所述的锁芯为圆柱形锁芯,限位槽最好为1圈三角形限位槽。紧固螺钉最好设4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弹子锁结构上大同小异,主要的差别在于圆柱形由前锁芯和后锁芯 组成,为了限制前锁芯和后锁芯的轴向位移,前锁芯和后锁芯各开设一圈限位槽,并由锁体 上两侧的锥端紧固螺栓分别进行限位。当"楔"形专用旋具插入锁匙孔的前端进行破坏性扭 转时,前锁芯在外力的作用下,其对应的下弹子被截断,前锁芯随之转动,在锥端紧固螺钉 的限制下,前锁芯只能转动,不能拨出。由于后锁芯与前锁芯没有联动,而"楔"形专用旋 具也无法深入到后锁芯,因此后锁芯保持原有的状态,锁无法被撬开。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仅将现有的锁芯分解为前后两节即能达到防撬目的,具有结构简 单、通用性强、工艺性好、防撬效果突出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圆柱形锁芯1和锁体2组成。锁芯1设有前锁芯11和后 锁芯12,在前锁芯11和后锁芯12的径向分别开设1圈三角形限位槽13,锁体2上设有4只 锥端紧固螺钉21和7个弹子,弹子由下弹子22、上弹子23和弹簧24组成。
权利要求1.双节锁芯的防撬锁,由锁芯和锁体组成,锁体设有至少2只紧固螺钉和至少3个弹子,弹子由下弹子、上弹子和弹簧组成,其特征在于锁芯设有前锁芯和后锁芯,在前锁芯和后锁芯的径向分别开设限位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节锁芯的防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芯为圆柱形锁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节锁芯的防撬锁,其特征在于限位槽为1圈三角形限位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节锁芯的防撬锁,其特征在于紧固螺钉设4只。
专利摘要双节锁芯的防撬锁,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双节锁芯的防撬弹子锁。提供一种不容易被“楔”形专用旋具破坏性扭转锁芯的双节锁芯的防撬锁。由锁芯和锁体组成。锁芯设有前锁芯和后锁芯,在前锁芯和后锁芯的径向分别开设限位槽,锁体设有至少2只紧固螺钉和至少3个弹子,弹子由下弹子、上弹子和弹簧组成。仅将现有的锁芯分解为前后两节即能达到防撬目的,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工艺性好、防撬效果突出等优点。
文档编号E05B27/08GK201068670SQ2007200074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曾志韡, 黄建通 申请人:曾志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