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39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目的在于提供电动窗启闭 的连动结构,以隐藏的方式,使得电动窗的外观还佳美观。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横拉式窗,仅提供筑体表面开设窗孔,所述的窗孔的流通空气面积 不足二分之一,造成建筑体表面积的浪费,且无法导引空气的流向,而诞生推 射窗。
请参阅图1现有推射窗的连动结构图,所述的连动结构至少具有一固定部6 内设置有一轨道61,并在所述的轨道61未端向上设有一防撞翼板62,且所述 的防撞翼板62是由两侧向中央撑张,略呈V型; 一连杆装置7,是具有一第一 板体71,并所述的轨道61上设有一滑块72,且在所述的第一泽反体71与所述的 滑块72间设有一第二板体73底端分别枢接所述的第一板体71与所述的滑块72 上适当位置,另具有一第三板体74—底端枢接所述的滑块72上,又具有一第 四板体75 —底端分别枢设在所述的第三板体74与所述的第一+反体71上,且所 述的第四板体75 —侧端设有一凸缘751恰与上述防撞翼板62对应。
然而,上述现有推射窗的连动结构,可依推出的角度不同,配合风向调整 开窗角度,达到空气流通的目的,但其连动结构仍有改善的处,其缺陷在于 现有连杆装置的内端凸缘无法与固定部内端方撞翼板达到紧密相邻,而必须保 留若干缝隙,才能确保连杆装置仍能灵活地旋移转动,而影响到连杆装的固定 部内端与防撞翼板的紧密性;
再者,所述的连杆装置的固定部内端与防撞翼板间由于缝隙过大,将影响 所同步动作的窗本体的密合性。
因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 术困难点的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用以克服上述
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电动窗连
动结构,其包括固定片、连结座以及延伸片;
一固定片,其设有固定孔与透孔,通过固定孔固设在外门框内侧一端,且 所述的固定片设有一端连接在所述的连结座上;
一连结座,其嵌接所述的固定片与延伸片;
一延伸片,其一端嵌入所述的连结座,并利用螺丝锁固,在所述的延伸片 的另一端为扣接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隐藏式设计,所述的外门框在下方设有凹槽与面盖,凹槽可容置马 达与控制芯片组,凹槽可经由面盖遮敝而有隐藏马达与控制芯片组的效果,使 得电动窗达到外型美观;
其次,不占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构件简单,且易于组装与应用实施, 使用上不占空间,增加美观的效果;
最后人性化,本实用新型可应用电动窗或一般推射窗,在于电动窗的外门 框设有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包含马达与控制芯片组,通过所述的马达与控制 芯片组是以电动方式驱动固定片转动,接连带动连结座与延伸片,使其可连动 电动窗开启或关闭。


图1现有推射窗的连动结构图2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6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立体示意图7本实用新型的外门框实施之一图8本实用新型的外门框实施之二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电动窗;11-内门框;12-夕卜门才匡;13-面盖;14-
控制盒;15-马达;16-控制芯片组;20-固定片;21-固定孔;22 -透孔; 30-连结座;31-延伸片;32-扣接部;33-螺丝;34-滑i夹;35-滑沟;6-固定部;61-轨道;62-防撞翼板;7-连杆装置;71-第一一反体;72-滑块; 73-第二板体;74-第三板体;75-第四板体;751 -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 实施时
请参阅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与组合立体图, 一种隐藏式电动窗 连动结构,其包括固定片20、连结座30、延伸片31;
一固定片20,所述的固定片20设有固定孔21与透孔22,以固定孔21固 设在外门框12内侧一端,且所述的固定片20设有一端连4姿在连结座30;
一连结座30,所述的连结座30是呈门型槽状,可嵌接固定片20与延伸片
31;
一延伸片31,所述的延伸片31—端嵌入在连结座30,并利用螺丝锁固, 在延伸片31的另一端为扣接部32,所述的扣接部32是呈三角尖缘状,并略高 于所述的延伸片31;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结合在 电动窗10呈闭合状;所迷的连结座30嵌接固定片20与延伸片31后,是作为 电动窗10的连动结构,其中所述的电动窗10包含内门框11与外门框12,夕卜门 框12连接固定片20,而内门框11连接延伸片31的扣接部32;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所述的电动窗IO之内门框11向 外开启,所述的延伸片31的扣接部32是组接在内门框11上,在内门框11的 底部设有滑沟35,滑沟35内设有滑块34,扣接部32固定在滑块34上,在电 动窗10启闭时,作为较佳的连动结构。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立体示意图,所述的电动窗10结合本实 用新型后,的确具有隐藏的效果,在所述的电动窗10的外门才匡12下方设有控 制盒14,所述的控制盒14包含马达15与控制芯片组16,通过控制盒14的马 达旋转以带动固定片20动作,使电动窗10的内门框11开启或关闭。
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结合不同样式的电动窗10上,如图
6与图7,两图为不同样式的电动窗10,在于电动窗10的外门才匡12下方处均设 有凹槽,可提供控制盒14置放,再由一面盖13遮盖在外门框12的凹槽表面, 使电动窗IO达到美观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 功效,且也非熟悉所述的技艺者所易于获得;再者,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曾公 开,其所具的进步性、实用性,显已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新型 申请。
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片、连结座以及延伸片;一固定片,其设有固定孔与透孔,通过固定孔固设在外门框内侧一端,且所述的固定片设有一端连接在所述的连结座上;一连结座,其嵌接所述的固定片与延伸片;一延伸片,其一端嵌入所述的连结座,并利用螺丝锁固,在所述的延伸片的另一端为扣接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 结座呈门型槽状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 伸片的扣接部呈三角尖缘状,并高于所述的延伸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 结座嵌接固定片与延伸片后,作为电动窗的连动结构,其中所述的电动窗包含 内门框与外门框,外门框连接固定片,而内门框连接延伸片的扣接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 伸片的扣接部组接在所述的内门框上,在所述的内门框的底部设有滑沟,所述 的滑沟内设有滑块,扣接部固定在滑块上,进行连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 门框在下方设有凹槽与面盖,所述的凹槽容置马达与控制芯片组,所述的凹槽 经由面盖遮敝而隐藏马达与控制芯片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 达与控制芯片组以电动方式驱动固定片转动,接连带动所述的连结座与延伸片, 使其连动电动窗开启或关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隐藏式电动窗连动结构,其包括固定片、连结座、延伸片;所述的固定片设有固定孔与透孔,以固定孔锁固在外门框内侧一端,所述的连结座是呈门型槽状,可嵌接固定片与延伸片;所述的延伸片一端嵌入在连结座,并利用螺丝锁固,在延伸片的另一端为扣接部,所述的扣接部是呈三角尖缘状,并略高于所述的延伸片;其应用时,可将延伸片的扣接部组接在内门框上,在内门框的底部设有滑沟,滑沟内设有滑块,扣接部固定在滑块上,使本实用新型在门窗启闭时,作为较佳的连动结构。
文档编号E05F15/12GK201184091SQ20082000284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5日
发明者王叔昌 申请人:聚阳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