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07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具优异阻热能力,在卷门使用上可发挥更佳防火效能的门板构造,尤指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
背景技术
卖场安装电动卷门可方便场区的隔间,而阻热型门板的使用,则在防盗功能上,若 万一发生火灾时,可以防止火场延烧;常用电动卷门的叠接式阻热门板,如中国台湾专利证 书第M348852号“一种电动卷门的门板”实用新型专利案结构,门板外侧设有钢板材质的外 板11,该外板11的内侧设有由氧化镁板组成空心薄壳盒体形状的阻热层12,且该阻热层12 内部填充有防火棉形成防火层13,由阻热层12及防火层13的耐热效应,使门板在卷门上组 接使用时达到阻热防火效果,唯,上述常用门板,其外板11为两面相连的框形体,既使外板 11内部的阻热层12及防火层13具有良好的阻热能力,但外板11 一面端的高温,却不须通 过阻热层12与防火层13,仍然可以直接沿着钢板本体导热到另一面端,如此,一面端是火 场时,另一面端门板的板面也很难避免温度会不断的升高,甚至达到足以继续延烧的温度; 也即,钢材外板11本身就是良好热导体,内部设阻热层12填充防火棉的作法或许可以减少 热传导面积,或减缓导热速度,但火场高热温度,并未完全被门板阻热,就防火效果的提升, 还有待技术与结构上作突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 在的门板防火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至少包括一第一面钢板 及一第二面钢板;该第一面钢板上下各具有一第一上折边及一第一下框边,且板面内,由第 一上折边与第一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陶瓷纤维板;该第二面钢板上端具有一高度低 于第一上折边的第二上折边,及下端具有一位置低于第一下框边的第二下框边,且板面内, 由第二上折边与第二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二陶瓷纤维板;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间并 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使门板上下部分别形成有多阶状的一上叠接部及一下叠接部,由第 一、二陶瓷纤维板与阻热夹层共同支撑第一、二面钢板的结合,在符合叠接厚度与强度要求 的门板构成上,除门板双面具良好的防火性能外,利用第一、二面钢板的第一、二上折边间, 及第一、二下框边间为高低位置错开的具有阻热夹层产生阻热,以多数门板相互间多阶状 上、下叠接部叠接处热温不穿透作用,据以发挥更为优异的防火效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一面钢板的板面 内,由第一上折边与第一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陶瓷纤维板,其板面上还可设有至少 一个凸起部,使凸起部内面与第一陶瓷纤维板间形成有一隔热室;除该凸起部的设置得增 加板面抗曲弯强度外,该形成的隔热室,能减少板面与第一陶瓷纤维板的接触面积,据以使 阻热性能提高。[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二面钢板的板面 内,由第二上折边与第二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二陶瓷纤维板,其板面上还可设有至少 一个外凸部,使外凸部内面与第二陶瓷纤维板间形成有一隔热空隙;除该外凸部的设置得 增加板面的抗曲弯强度外,该形成的隔热空隙,能减少板面与第二陶瓷纤维板的接触面积, 使阻热性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一面钢板上下多 具有一第一上折边及一第一下框边,该第一面钢板的板面下端还可形成有一外凸延伸部, 该第一下框边与该外凸延伸部间并可形成有一内斜的第一导引斜面,以两两门板的多阶状 上、下叠接部相互叠接时,能由该第一导引斜面引导第一上折边,使第一上折边更顺利的与 第一下框边完成叠接密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二面钢板上下多 具有一第二上折边及一第二下框边,该第二面钢板的板面下端还可形成有一凸出加长部, 该第二下框边与该凸出加长部间并可形成有一内斜的第二导引斜面,以两两门板的多阶状 上、下叠接部相互叠接时,能由该第二引导斜面引导第二上折边,使第二上折边更顺利的与 第二下框边完成叠接密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 间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该阻热夹层可以是一完整的陶瓷纤维板,且其板体上端面位于第 一面钢板的第一上折边与第二面钢板的第二上折边间,而下端面则位于第一面钢板的第一 下框边与第二面钢板的第二下框边间,据以门板上下部所分别形成的多阶状上叠接部及下 叠接部,利用第一上折边与第二上折边,及第一下框边与第二下框边间,不相接触的形成为 长距离曲折叠接面,在更佳叠接密合的作用达成上,使阻热夹层发挥最佳的阻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 间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该阻热夹层与第一、二陶瓷纤维板的接触面间,还可各设有一铝箔 层,据以使阻热夹层对第一、二陶瓷维板的阻热,得到热反射及均勻受热的作用,增加防火 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 间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使门板上下部分别形成有多阶状的一上叠接部及一下接部,该下 叠接部端还可设有一修饰座,该修饰座,具有一第一底钢板及一第二底钢板;该第一底钢板 上端形成为一与第一面钢板下端第一下框边相对形状且可组接的第一接合框边,及下端形 为一平整的第一底框边,并在板面内,以第一接合框边与第一底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 底陶瓷纤维板块;该第二面底钢板上端形成为一与第二钢板下端第二下框边相对形状且可 组接的第二接合框边,及下端形为一与第一底框边平齐的第二底框边,并在板面内,以第二 接合框边与第二底框边枢设的贴合有一第二底陶瓷纤维板块;该第一、二底陶瓷纤维板块 间填补的夹设有一不突出的底阻热层;多数门板在电动卷门上放下叠接使用,第一放下的 门板,能由下叠接部端修饰座的组接形成为可与地板面贴合的平整端面,利用修饰座第一、 二底钢板的第一、二接合框边间,及第一、二底框边间具有底阻热层的间隔阻热,据以门板 通过修饰座与地板面接触后,使整体发挥优异防火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中,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 间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该阻热夹层可以由一上陶瓷纤维夹板,一下陶瓷纤维夹板,及形成于上、下陶瓷纤夹板间的隔热空间来构成;据以由该隔热空间空气隔离第一、二陶瓷纤维 板,能在维持良好防火效益上,可减轻门板的整体重量;且这里的隔离空间内还可填充有质 轻的防火棉,该防火棉可以是陶瓷纤维棉,或其他同质性的防火棉絮,据以在优异阻热效果 表现上,相同的具门板重量减轻效益。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使阻热性能提高,发挥更为优异的防火效能, 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叠接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接修饰座的构造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阻热夹层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阻热夹层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面钢板10 ;第一上折边11 ;第一下框边12 ;凸起部13 ;隔热室14 ;外凸延伸 部15 ;第一导引斜面16 ;第二面钢板20 ;第二上折边21 ;第二下框边22 ;外凸部23 ;隔热 空隙24 ;凸出加长部25 ;第二导引斜面26 ;第一陶瓷纤维板30 ;第二陶瓷纤维板40 ;阻热 夹层50、50A ;铝箔层51 ;上陶瓷纤维夹板52 ;下陶瓷纤维夹板53 ;隔热空间54 ;防火棉55 ; 上叠接部60 ;下叠接部70 ;导轨80 ;修饰座90 ;第一底钢板91 ;第一接合框边910 ;第一底 框边911 ;第一底钢板92 ;第二接合框边920 ;第二底框边921 ;第一底陶瓷纤维板块93 ;第 二底陶瓷纤维板块94 ;底阻热层9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如图1、2,其至少包括一第一面钢板10及 一第二面钢板20 ;该第一面钢板10上下各具有一第一上折边11及一第一下框边12,且板 面内,由第一上折边11与第一下框边12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陶瓷纤维板30 ;该第二面钢 板10上端具有一高度低于第一上折边11的第二上折边21,及下端具有一位置低于第一下 框边12的第二下框边22,且板面内,由第二上折边21与第二下框边22框设的贴合有一第 二陶瓷纤维板40;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间并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50,使门板上下部 分别形成有多阶状的一上叠接部60及一下叠接部70,由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与阻热 夹层50共同支撑第一、二面钢板10、20的结合,在符合叠接厚度与强度要求的门板构成上, 除门板双面具良好的防火性能外,利用第一、二面钢板10、20的第一、二上折边11、21间,及 第一、二下框边12、22间为高低位置错开的具有阻热夹层50产生阻热,如图3,多数门板相 互间多阶状上、下叠接部60、70叠接处热温不穿透作用,据以发挥更为优异的防火效能。也即,多数门板由卷门机(属常用机构不作赘述,图未示)连动升降,如图3,沿着 导轨80相互叠接使用的多数门板,其两两门板间,上、下门板,都是由第一面钢板10的第一 上折边11与第一下框边12叠接,及由第二面钢板20的第二上折边21与第二下框边22叠 接;相互叠接的第一上折边11与第一下框边12,间隔着阻热夹层50所形成多阶曲折面,不与叠接的第二上折边21与第二下框边22相接触,如此,每一门板上下相互叠接后的同一面 端所有第一面钢板10,均与另一面端所有第二面钢板20不存有热直接传导路径,加上,上、 下叠接部60、70间是以多阶型态的接触面叠接,可由叠接处密合度的提高,完全阻止热温 的穿透,使卷门的门板使用,发挥相当优异的防火效能。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第一面钢板10的板面内,由第一上折边11与第一下框边12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陶瓷纤维板30,其板面上还可设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3, 使凸起部13内面与第一陶瓷纤维板30间形成有一隔热室14 ;除该凸起部13的设置得增 加板面抗曲弯强度外,该形成的隔热室14,能减少板面与第一陶瓷纤维板30的接触面积, 据以使阻热性能提高。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第二面钢板20的板面内,由第二上折边21与 第二下框边22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二陶瓷纤维板40,其板面上还可设有至少一个外凸部23, 使外凸部23内面与第二陶瓷纤维板40间形成有一隔热空隙24 ;除该外凸部23的设置得 增加板面的抗曲弯强度外,该形成的隔热空隙24,能减少板面与第二陶瓷纤维板40的接触 面积,使阻热性能提高。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第一面钢板10上下多具有一第一上折边11及 一第一下框边12,该第一面钢板10的板面下端还可形成有一外凸延伸部15,该第一下框边 12与该外凸延伸部15间并可形成有一内斜的第一导引斜面16,如图3,两两门板的多阶状 上、下叠接部60、70相互叠接时,能由该第一导引斜面16引导第一上折边11,使第一上折边 11更顺利的与第一下框边12完成叠接密合。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第二面钢板20上下多具有一第二上折边21及 一第二下框边22,该第二面钢板20的板面下端还可形成有一凸出加长部25,该第二下框边 22与该凸出加长部25间并可形成有一内斜的第二导引斜面26,如图3,两两门板的多阶状 上、下叠接部60、70相互叠接时,能由该第二导引斜面26引导第二上折边21,使第二上折边 21更顺利的与第二下框边22完成叠接密合。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间设有至少一阻热 夹层50,该阻热夹层50可以是一完整的陶瓷纤维板,且其板体上端面位于第一面钢板10的 第一上折边11与第二面钢板20的第二上折边21间,而下端面则位于第一面钢板10的第 一下框边12与第二面钢板20的第二下框边22间,据以门板上下部所分别形成的多阶状上 叠接部60及下叠接部70,利用第一上折边11与第二上折边21,及第一下框边12与第二下 框边22间,不相接触的形成为长距离曲折叠接面,在更佳叠接密合的作用达成上,使阻热 夹层50发挥最佳的阻热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1、2,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间设有至少一阻热 夹层50,该阻热夹层50与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的接触面间,还可各设有一铝箔层51, 据以使阻热夹层50对第一、二陶瓷维板30、40的阻热,得到热反射及均勻受热的作用,增加 防火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4,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间设有至少一阻热夹 层50,使门板上下部分别形成有多阶状的一上叠接部60及一下叠接部70,该下叠接部70 端还可设有一修饰座90,该修饰座90,具有一第一底钢板91及一第二底钢板92 ;该第一底 钢板91上端形成为一与第一面钢板10下端第一下框边12相对形状且可组接的第一接合框边910,及下端形为一平整的第一底框边911,并在板面内,以第一接合框边910与第一底 框边911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底陶瓷纤维板块93 ;该第二底钢板92上端形成为一与第二 面钢板20下端第二下框边22相对形状且可组接的第二接合框边920,及下端形为一与第一 底框边911平齐的第二底框边921,并在板面内,以第二接合框边920与第二底框边921枢 设的贴合有一第二底陶瓷纤维板块94 ;该第一、二底陶瓷纤维板块93、94间填补的夹设有 一不突出的底阻热层95(可以是陶瓷纤维板);多数门板在电动卷门上放下叠接使用,第一 放下的门板,能由下叠接部70端修饰座90的组接形成为可与地板面贴合的平整端面,利用 修饰座90第一、二底钢板91、92的第一、二接合框边910、920间,及第一、二底框边911、921 间具有底阻热层的间隔阻热,据以门板通过修饰座90与地板面接触后,使整体发挥优异防 火效果。根据上述实施例,其中,如图5,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30、40间设有至少一阻热夹 层50A,该阻热夹层50A可以由一上陶瓷纤维夹板52,一下陶瓷纤维夹板53,及形成于上、下 陶瓷纤夹板52、53间的隔热空间54来构成;据以由该隔热空间54空气隔离第一、二陶瓷纤 维板30、40,能在维持良好防火效益上,可减轻门板的整体重量;如图6,且这里的隔离空间 54内还可填充有质轻的防火棉55,该防火棉55可以是陶瓷纤维棉,或其他同质性的防火棉 絮,据以在优异阻热效果表现上,相同的具门板重量减轻效益。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所附说明书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 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第一面钢板及一第二面钢板;该第一面钢板上下各具有一第一上折边及一第一下框边,且板面内,由第一上折边与第一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陶瓷纤维板;该第二面钢板上端具有一高度低于第一上折边的第二上折边,及下端具有一位置低于第一下框边的第二下框边,且板面内,由第二上折边与第二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二陶瓷纤维板;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间并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使门板上下部分别形成有多阶状的一上叠接部及一下叠接部,由第一、二陶瓷纤维板与阻热夹层共同支撑第一、二面钢板的结合,该第一、二面钢板的第一、二上折边间,及第一、二下框边间为高低位置错开的具有该阻热夹层,多数门板相互间多阶状上、下叠接部叠接。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钢板 的板面内,由第一上折边与第一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该第一陶瓷纤维板,其板面上还设 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凸起部内面与第一陶瓷纤维板间形成有一隔热室。
3.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面钢板 的板面内,由第二上折边与第二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该第二陶瓷纤维板,其板面上还设 有至少一个外凸部,外凸部内面与第二陶瓷纤维板间形成有一隔热空隙。
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钢板 上下多具有一该第一上折边及一第一下框边,该第一面钢板的板面下端还形成有一外凸延 伸部,该第一下框边与该外凸延伸部间并形成有一内斜的第一导引斜面,以两两门板的多 阶状上、下叠接部相互叠接时,该第一导引斜面引导第一上折边,使第一上折边与第一下框 边叠接密合。
5.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面钢板 上下多具有一该第二上折边及一第二下框边,该第二面钢板的板面下端还形成有一凸出加 长部,该第二下框边与该凸出加长部间并形成有一内斜的第二导引斜面,以两两门板的多 阶状上、下叠接部相互叠接时,该第二引导斜面引导第二上折边,使第二上折边与第二下框 边叠接密合。
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陶瓷 纤维板间设有至少一该阻热夹层,该阻热夹层是一完整的陶瓷纤维板,且其板体上端面位 于第一面钢板的第一上折边与第二面钢板的第二上折边间,而下端面则位于第一面钢板的 第一下框边与第二面钢板的第二下框边间,门板上下部所分别形成的多阶状上叠接部及下 叠接部,第一上折边与第二上折边,及第一下框边与第二下框边间,不相接触的形成为长距 离曲折叠接面。
7.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陶瓷 纤维板间设有至少一该阻热夹层,该阻热夹层与第一、二陶瓷纤维板的接触面间,还各设有一铝箔层。
8.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陶瓷 纤维板间设有至少一该阻热夹层,门板上下部分别形成有多阶状的该一上叠接部及一下接 部,该下叠接部端还设有一修饰座,该修饰座,具有一第一底钢板及一第二底钢板;该第一 底钢板上端形成为一与第一面钢板下端第一下框边相对形状且可组接的第一接合框边,及 下端形为一平整的第一底框边,并在板面内,以第一接合框边与第一底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底陶瓷纤维板块;该第二面底钢板上端形成为一与第二钢板下端第二下框边相对形 状且可组接的第二接合框边,及下端形为一与第一底框边平齐的第二底框边,并在板面内, 以第二接合框边与第二底框边枢设的贴合有一第二底陶瓷纤维板块;该第一、二底陶瓷纤 维板块间填补的夹设有一不突出的底阻热层;以多数门板在电动卷门上放下叠接使用,第 一放下的门板,由下叠接部端修饰座的组接形成为与地板面贴合的平整端面,修饰座第一、 二底钢板的第一、二接合框边间,及第一、二底框边间具有底阻热层的间隔。
9.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陶 瓷纤维板间设有至少一该阻热夹层,该阻热夹层由一上陶瓷纤维夹板,一下陶瓷纤维夹板, 及形成于上、下陶瓷纤夹板间的隔热空间来构成;该隔热空间的空气隔离第一、二陶瓷纤维 板。
10.依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隔离空间内还 填充有质轻的防火棉,该防火棉是陶瓷纤维棉。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卷门的叠接型防火门板结构,其至少包括一第一面钢板及一第二面钢板;该第一面钢板上下各具有一第一上折边及一第一下框边,且板面内,由第一上折边与第一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一陶瓷纤维板;该第二面钢板上端具有一高度低于第一上折边的第二上折边,及下端具有一位置低于第一下框边的第二下框边,且板面内,由第二上折边与第二下框边框设的贴合有一第二陶瓷纤维板;该第一、二陶瓷纤维板间并设有至少一阻热夹层,利用第一、二面钢板的第一、二上折边间,及第一、二下框边间为高低位置错开的具有阻热夹层产生阻热,以多数门板相互间多阶状上、下叠接部叠接处热温不穿透作用,据以发挥更为优异的防火效能。
文档编号E06B3/70GK201627498SQ20092027121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曾桂美 申请人:曾桂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