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39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是在一种可折叠成包状的便携式婴儿床。
背景技术
公知的婴儿床功能单一,且携带不便,目前虽然有可以折叠的婴儿床,方便了婴儿 床的携带和收藏,但是这类婴儿床折叠后不够美观,以折叠后的形式携带仍然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该可折叠成 包的便携式婴儿床不仅可以作为婴儿床使用,折叠后还可以作为普通的拎包携带,并含有 部分置物空间,使用较为方便。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设有可直立于婴儿 床的底面并与底面相连的第一、二对侧垫,该第一、二对侧垫直立于底面时的高度相同而形 成婴儿床的四立面并与底面共同界定出婴儿床的婴儿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对侧垫的外侧面 固定定位有护栏,护栏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两端固连从而确保第一、二对侧垫可直立于 底面,第一、二对侧垫皆可向内折叠至与底面的上面相靠合;所述第一、二对侧垫中的一对 侧垫及底面可由中部沿平行于另一对侧垫的方向折叠至靠合,由此可知该婴儿床可折叠成 包,其折叠次序为先折叠第一、二对侧垫中不可由中部折叠的一对侧垫之后再折叠另一对 侧垫后婴儿床即呈平面状,最后使折叠后的另一对侧垫随同底面一起由中部向下折叠至靠 合终成包状。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对侧垫为婴儿床的宽边立面;所述第二对侧 垫为婴儿床的长边立面。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二对侧垫直立于底 面时的上端面上固定装设有相互配合的结合机构,从而可通过结合机构使第二对侧垫折叠 后可拆卸固连在一起;本例中采用拉链,也可等同替换为若干对对扣纽扣或若干对维克罗 粘扣;若第二对侧垫为宽边立面,则该结合机构设在第一对侧垫直立于底面时的上端;所 述第二对侧垫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袋口朝向第二对侧垫的中部, 这样在婴儿床折叠成包状时可在置物袋中放置物品随身携带;若第二对侧垫为宽边立面, 则该置物袋设置在第一对侧垫的外侧面。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底面的上端面上放置
有睡垫。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一对侧垫的外侧面 固定定位有护栏的结构是所述第一对侧垫外侧面直立于底面时的上部中间与所述护栏的 上部中间固定相连,这样在第二对侧垫直立于底面时可通过护栏确保第一对侧垫直立于底 面,同时又不影响第一对侧垫的折叠过程;所述护栏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两端固连的结构是所述护栏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的外侧面两端固连。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栏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二对侧垫相同,护栏底部 与第一对侧垫底部相连或与底面相连,本例中护栏也可为仅两端固连第二对侧垫的条状护 栏;或者若干条仅两端固连第二对侧垫的绳状护栏,所述底面、护栏以及第二对侧垫的外侧 面为相同材质的布料,即整个婴儿床的外表面皆为同款布料。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一对侧垫直立于底 面时的外侧面及护栏的内侧面上对应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搭合装置从而使婴儿床使用状态 下第一对侧垫的外侧面与护栏内侧面可拆卸固定靠合以进一步稳固婴儿床的使用状态,该 搭合装置可为若干对对扣纽扣或若干对维克罗粘扣;本例中采用两对维克罗粘扣,分别对 应固定于第一对侧垫直立于底面时的外侧面上部两端及护栏内侧面上部两端。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设有背带,该背带沿平行于 第一对侧垫方向固连于所述底面的下端面中部,以供背拎携带或挂设。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带上设有调节扣,背带通过调节扣调节背带实 际使用部位的长短。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面下端面靠近第一对侧垫的两侧上对应固定装 设有相互配合的搭合机构,从而可通过搭合机构使折叠成包的婴儿床底面可拆卸固定靠合 在一起,该搭合机构可为若干对对扣纽扣或若干对维克罗粘扣;本例中采用两对维克罗粘 扣,分别对应固定于底面下端面靠近第一对侧垫的两侧中靠近第二对侧垫的两端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由于可以折叠成普通的包状并 设有背带,方便了婴儿床的携带,由于第二对侧垫外侧面上设有置物袋可容纳物品,折叠成 包后的婴儿床还可容纳物品携带。


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发明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发明所述第一、二对侧垫折叠后的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第一、二对侧垫折叠后的背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折叠成包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设有可直立 于婴儿床的底面3并与底面3相连的第一、二对侧垫1、2,该第一、二对侧垫1、2直立于底 面3时的高度相同而形成婴儿床的四立面并与底面3共同界定出婴儿床的婴儿容置空间, 其中第一对侧垫1的外侧面固定定位有护栏4,护栏4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2两端固连 从而确保第一、二对侧垫1、2可直立于底面3,第一、二对侧垫1、2皆可向内折叠至与底面3 的上面相靠合;所述第一、二对侧垫1、2中的一对侧垫及底面3可由中部沿平行于另一对侧 垫的方向折叠至靠合,由此可知该婴儿床可折叠成包,其折叠次序为先折叠第一、二对侧垫 1、2中不可由中部折叠的一对侧垫(见图3所示)之后再折叠另一对侧垫后婴儿床即呈平面状(见图4、5所示),最后使折叠后的另一对侧垫随同底面3—起由中部向下折叠至靠合 终成包状(见图6所示)。所述第一对侧垫1为婴儿床的宽边立面;所述第二对侧垫2为婴儿床的长边立面。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二对侧垫2直立于底面3时的上端面上固定装 设有相互配合的结合机构8,从而可通过结合机构8使第二对侧垫2折叠后可拆卸固连在一 起;本例中采用拉链,也可等同替换为若干对对扣纽扣或若干对维克罗粘扣;若第二对侧 垫2为宽边立面,则该结合机构8设在第一对侧垫1直立于底面3时的上端;所述第二对侧 垫2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置物袋11,所述置物袋11的袋口朝向第二对侧垫2的中部,这 样在婴儿床折叠成包状时可在置物袋中放置物品随身携带;若第二对侧垫2为宽边立面, 则该置物袋设置在第一对侧垫1的外侧面。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底面3的上端面上放置有睡垫7。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一对侧垫1的外侧面固定定位有护栏4的结构 是所述第一对侧垫1外侧面直立于底面3时的上部中间与所述护栏4的上部中间固定相 连,这样在第二对侧垫2直立于底面3时可通过护栏4确保第一对侧垫1直立于底面3,同 时又不影响第一对侧垫1的折叠过程;所述护栏4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2两端固连的结 构是所述护栏4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2的外侧面两端固连。所述护栏4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二对侧垫1、2相同,护栏4底部与第一对侧垫1底 部相连或与底面3相连,本例中护栏也可为仅两端固连第二对侧垫2的条状护栏;或者若干 条仅两端固连第二对侧垫2的绳状护栏,所述底面3、护栏4以及第二对侧垫2的外侧面为 相同材质的布料,即整个婴儿床的外表面皆为同款布料。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一对侧垫1直立于底面3时的外侧面及护栏4 的内侧面上对应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搭合装置9从而使婴儿床使用状态下第一对侧垫1的外 侧面与护栏4内侧面可拆卸固定靠合以进一步稳固婴儿床的使用状态,该搭合装置可为若 干对对扣纽扣或若干对维克罗粘扣;本例中采用两对维克罗粘扣,分别对应固定于第一对 侧垫1直立于底面3时的外侧面上部两端及护栏4内侧面上部两端。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设有背带5,该背带5沿平行于第一对侧垫1方向固连 于所述底面3的下端面中部,以供背拎携带或挂设。所述背带5上设有调节扣6,背带5通过调节扣6调节背带实际使用部位的长短。所述底面3下端面靠近第一对侧垫1的两侧上对应固定装设有相互配合的搭合机 构10,从而可通过搭合机构10使折叠成包的婴儿床底面3可拆卸固定靠合在一起,该搭合 机构10可为若干对对扣纽扣或若干对维克罗粘扣;本例中采用两对维克罗粘扣,分别对应 固定于底面3下端面靠近第一对侧垫1的两侧中靠近第二对侧垫2的两端上。该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由于可以折叠成普通的包状并设有背带,方便了婴儿 床的携带,由于第二对侧垫外侧面上设有置物袋可容纳物品,折叠成包后的婴儿床还可容 纳物品携带。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以婴儿床使用状态为基准,设有可 直立于婴儿床的底面C3)并与底面C3)相连的第一、二对侧垫(1、2),该第一、二对侧垫(1、 2)直立于底面C3)时的高度相同而形成婴儿床的四立面并与底面C3)共同界定出婴儿床的 婴儿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对侧垫(1)的外侧面固定定位有护栏,护栏(4)两端对应与第 二对侧垫( 两端固连,第一、二对侧垫(1、2)皆可向内折叠至与底面(3)的上面相靠合; 所述第一、二对侧垫(1、2)中的一对侧垫及底面C3)可由中部沿平行于另一对侧垫的方向 折叠至靠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 侧垫(1)为婴儿床的宽边立面;所述第二对侧垫( 为婴儿床的长边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以婴儿床使 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二对侧垫( 直立于底面(3)时的上端面上固定装设有相互配合的 结合机构(8);所述第二对侧垫O)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个置物袋(11),所述置物袋(11) 的袋口朝向第二对侧垫O)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以婴儿床使 用状态为基准,所述底面(3)的上端面上放置有睡垫(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以婴儿床使 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一对侧垫(1)的外侧面固定定位有护栏(4)的结构是所述第一对侧 垫(1)外侧面直立于底面(3)时的上部中间与所述护栏的上部中间固定相连;所述护 栏(4)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 两端固连的结构是所述护栏(4)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 垫O)的外侧面两端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4) 的高度与所述第一、二对侧垫(1、幻相同,护栏(4)底部与第一对侧垫(1)底部相连或与底 面(3)相连,所述底面(3)、护栏以及第二对侧垫O)的外侧面为相同材质的布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以婴儿床使 用状态为基准,所述第一对侧垫(1)直立于底面(3)时的外侧面及护栏的内侧面上对 应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搭合装置(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以婴儿床使 用状态为基准,设有背带(5),该背带( 沿平行于第一对侧垫(1)方向固连于所述底面 (3)的下端面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5) 上设有调节扣(6),背带( 通过调节扣(6)调节背带实际使用部位的长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 (3)下端面靠近第一对侧垫(1)的两侧上对应固定装设有相互配合的搭合机构(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成包的便携式婴儿床,设有可直立于婴儿床的底面并与底面相连的第一、二对侧垫,该第一、二对侧垫直立于底面时的高度相同而形成婴儿床的四立面并与底面共同界定出婴儿床的婴儿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对侧垫的外侧面固定定位有护栏,护栏两端对应与第二对侧垫两端固连,第一、二对侧垫皆可向内折叠至与底面的上面相靠合;所述第一、二对侧垫中的一对侧垫及底面可由中部沿平行于另一对侧垫的方向折叠至靠合,由此可知该婴儿床可折叠成包,其折叠次序为先折叠第一、二对侧垫中不可由中部折叠的一对侧垫之后再折叠另一对侧垫后婴儿床即呈平面状,最后使折叠后的另一对侧垫随同底面一起由中部向下折叠至靠合终成包状。
文档编号A47D13/02GK102125364SQ201010018149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徐丽 申请人:徐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