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79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可用于各种门或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密 码盖套在门的钮把或挂锁的钮把上,这样普通的门锁或挂锁就可成为密码锁。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从安全、防盗的需要发明了不少机械密码锁,以往的机械密 码锁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锁芯与密码装置的配合来实现密码的功能,如国内专利 说明书CN200710033014. 3公开了一种置于锁体内的锁芯及密码设置装置的机械密码锁; 另一类是直接在门上安置一机械密码装置,通过该密码装置来控制门把的转动,从而实现 密码的功能,如国内专利说明书CN200810070043. 1公开了一种由支撑板、从动密码轮、主 动密码轮、密码槽插块及与密码槽插块焊接一体的叉式楔板等构件组成的旋钮式机械密码 锁。但以上密码锁仍存在构件多、结构复杂、体积大等不足因素,能不能设计一结构更简单、 成本低廉的密码锁呢,本人于2008年10月13日同样也申请了一带密码的可用于外包装 盒或瓶子的专利号ZL200820081750. 6的密码盖,该密码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在外盖和内 盖底面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安放一移动滑片,在内盖顶面上设置一道贯通的移动片定位槽 和一对对称的拨片定位槽,在外盖内圆底面设有一对对称的拨片,其工作原理是这的转动 外盖其上的拨片便可拨动移动滑片,通过设好的密码完成定位,于是拨片就可同拨片定位 槽啮合,从而转动内盖,但这样的密码盖的密码定位全都设置于内盖上,这就带来了一个问 题相对于内盖上的度盘的零点读数密码的位置是固定不的,这给破码提供了一个参考点, 相对于参考点可进行逐点转动按压尝试,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能找到密码的位置,如能克 服密码盖的上述问题,并运用于锁上不是就能开发一结构简单且难破码的密码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码难、结构简单、体积小的密码旋钮,该密 码旋钮运用于普通的锁上,普通的锁就成为密码锁,由于体积小特别适用于各类外挂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通常的门都有一开启旋钮,通过转动 钮把而带动锁栓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开门、锁门的功能。为了让普通的门锁具有密码功能, 钮把可选用横断面为圆形的形状,在钮把上设一道以上拨片定位槽,用一外盖套在钮把外, 在外盖与钮把形成的圆形空间内设置一片或以上的阻挡盘或阻挡环,把至少一个密码设置 在阻挡盘或阻挡环上,外盖内设有拨片,通过拨片拨动阻挡盘或阻挡环转动,这样阻挡盘或 阻挡环上的密码就跟随一同转动,只有当外盖上的拨片插入钮把上的拨片定位槽时,外盖 才能带动钮把转动,从而把门打开,否则外盖只能套在钮把外空转,因为只要外头盖与钮把 的摩擦力太小或让拨片在定位前二者不接触就行;当然这样的设计在外挂锁上也是能使用 的,只要外挂锁也是通过钮把的转动来带动锁舌与外套锁环的锁止与分离就可以了,于是 这样的外挂锁就是密码锁了。通增加阻挡盘或阻挡环可以让想通过逐点按压转动尝试破码 变得非常困难,而做到难于破密的目,因为通常的机械密码的位置都能找到一个参考点,相对于该参考点密码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这给破码带来方便,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基数 为1000,那么相对该参考点尝试1000次,就有一次成功的可能,然而这里所说的阻挡盘却 能随着外盖的转动而转动,其上的密码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盲目的参考某一点是不能打 开锁的,也就是说如果密码基数为n,即使尝试了 η次也碰不到密码所在的位置;加之阻挡 盘、钮把及外盖一起配合将形成至少二纬以上的密码,密码基数将以乘方倍增长。下面就有 关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说明。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 插入外盖内,所说钮把也就是在门或锁上用的通过转动钮把来控制锁舌或锁栓与锁槽的锁 止与分离的普通钮把来进行改进,钮把的底面上设有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槽,一带有度盘 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所说旋钮定位体 用于门锁时,可为中空的圆盘直接用螺钉、铆钉等固定连接于门上;或者通过螺钉、铆钉等 固定连接方式连接于锁体上;或者作为锁体直接固定于门上;当用于外挂锁时旋钮定位体 就是锁体外壳。所说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插销定位体拔出可为在外盖口可设一圈外凸 的圆环卡在钮定位体空腔内圆口处,可让外盖的转动是通过沿钮定位体空腔内圆口壁的限 制来实现,能有效控制外盖与钮把的摩擦力;或者在外盖口设内折的棘爪卡在钮把下端; 或者在外盖与钮把接触面上互设棘槽和带弹性的棘爪等转动连接来限制外盖的拔出;外盖 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的拨片,在钮把的顶面中央设有内凹的圆槽,在圆槽设一弹性支撑 体,在外盖和钮把顶面间内安放一可阻挡盘和一移动滑片,在阻挡盘外圆周边上开有一道 以上的拨片移动槽,在阻挡盘的中央有一圆孔,在圆孔的圆周上开有一道以上的长条形槽 供移动滑片定位的移动滑片定位槽;移动滑片为中段为圆盘,沿圆盘圆周径向设有一条以 上的长条形定位片,在移动滑片中段圆盘的底面上设有一大小相当的定位圆盘;同时在钮 把的底面中央增设一上凸的圆环,在圆环的圆周上开设有一道以上的供移动滑片定位的移 动滑片定位槽;定位圆盘和拨片分别穿过圆孔和拨片移动槽,最后定位圆盘插入圆环;所 说圆孔的直径等于圆环的的外径,阻挡盘套在圆环上,阻挡盘与圆环可通过在阻挡盘与圆 环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紧密套接等仅可转动的连接;所说拨片移动槽为圆弧的开口,开 口的宽度刚好可让外盖上的拨片穿过,开口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大于拨片的长度,这样在拨 片和外盖内圆柱面的限制下阻挡盘只能随外盖绕同一圆心旋转;圆环的高度与阻挡盘的厚 度是一样的,由于移动滑片上的定位片分别同时放置于钮把的圆环和阻挡盘上,对外盖起 到了很好的支撑;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动外盖如何带动移动滑片转动,可以控制移 动滑片上定位片的长度,保证定位片能与拨片接触,达到转动移动滑片的目的。钮把插入外 盖后,在钮把和外盖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刚好能容纳下阻挡盘、移动滑片以及拨片。首先让移动滑片转至其位于圆环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位置,之后反转外盖转动阻 挡盘让其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与圆环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对齐,再次反转外盖就可让拨片 转至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同时移动滑片所受来自于阻挡盘的限制已消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压下外盖,拨片就能与拨片定位槽定位啮合,转动钮把了。这样的密码旋钮如何防止破密呢按压转动外盖,当移动滑片经过阻挡盘上移动滑片定位槽时,这时移动滑片上定 位片的仍放置于钮把的圆环上,因此移动滑片能顺畅的通过;反之,当移动滑片经过钮把 上圆环的定位槽时,这时移动滑片上定位片仍放置于阻挡盘上,因此移动滑片能顺畅的通
7过,这样整个转动过程不但很流利,而且阻挡盘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点尝试破码变成 了一个随机事件,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要 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存在通 过按压转动破码的可能。这也从另一方这样设计的密码旋钮的拨片的厚度要求不太苛刻, 可是移动滑片与阻挡盘的厚度之和、也可约小于二者厚度之和;如果拨片的厚度为移动滑 片与阻挡盘的厚度之和,这样对外盖的支撑点又增加了拨片的支撑,这样即使圆环上的移 动滑片定位槽与阻挡盘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对齐,同时移动滑片的定位片也位于移动滑片 定位槽的上方,只要拨片不是刚好也位于拨片定位槽的上方,一旦再次转动外盖,外盖必将 再次带动阻挡盘和移动滑转动,刚才定位好的密码位置将再次被打乱,破码的难度以翻了 一翻,也就是说此时要破码,必须圆环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与阻挡盘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 对齐,同时移动滑片的定位片也位于移动滑片定位槽的上方,并且拨片也刚好也位于拨片 定位槽的上方,这样的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这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存在破码的可 能。 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 插入外盖内,在外盖盖口内缘与钮把外侧设有限制外盖拔出的定位装置,度盘设在旋钮定 位体或外挂锁的锁体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在钮把的顶 面中央设有横断面为圆形的圆柱或圆槽与阻挡盘上的圆孔或圆柱匹配,钮把的底面上设有 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槽,在外盖和钮把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 在各阻挡盘的中央开有一圆孔,各阻挡盘的依直径大小顺序套在圆柱上,在各阻挡盘上设 有一块以上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当所说拨片的断 面为台阶状,各台阶分别放置于钮把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各拨片定位槽 对齐后可形成一大的定位槽,这样在拨片和钮把圆柱面的限制下阻挡盘只能随外盖绕同一 圆心旋转,按压转动外盖,当拨片的第一台阶经过其中一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或钮把上的 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这时拨片的第二台阶仍放置于别的阻挡盘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 过,反之当拨片的第二台阶经过其所在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拨片的第一台阶仍 放置于其所在阻挡盘或钮把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当拨片为一长条形体时,因在各阻 挡盘增设的圆环与拨片接触这面同处于水平面上,拨片也是处于各阻挡盘上方的,各阻挡 盘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重合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满足拨片的定位,按压转 动外盖,当拨片的经过第一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或钮把上定位环上所设的圆环上的拨片定 位槽的位置时,这时拨片的仍放置于第二阻挡盘阻挡盘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反之当 拨片的经过第二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或钮把上定位环上所设的圆环上的拨片定位 槽的位置时,拨片的仍放置于第一阻挡盘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当各阻挡盘上的拨片 定槽对齐定位后,拨片所受的来自各阻挡盘限制就能同时消除,并插入定位槽内,从而转动 钮把,这样整个转动过程不但很流利,而且阻挡盘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点尝试破码变 成了一个随机事件,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 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另一方 面,只要外盖内壁与各阻挡盘的摩擦系数小于各阻挡盘与插销定位体接触面的摩擦系数, 于是各阻挡盘的转动只有通过拨片的拨动来实现,同理只要各阻挡盘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 各阻挡盘与插销定位体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就不会出现各阻挡盘之间的相互带动的情况,这些规律也适用于其它的技术方案。在各阻挡盘开设的拨片定位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位置关系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 当外盖上的拨片同时拨动各阻挡盘上的凸块带动阻挡盘转动时,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 始终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上,这就要求外盖第一次转动后还必须再次反转,让外盖上的拨 片再单独拨动别的阻挡盘,才能让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定位;另一方面,只要阻 挡盘上开设的拨片定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该密码可通过编程后的计 算式由数控机械实现自动生成,便于密码旋钮的推广运用。这样的密码旋钮不知密码,要破码就如同以上几种技术方案一样是一个随机事 件,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 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 微乎其微,不存在通过按压转动破码的可能,只有按已确定的密码才能完成各各阻挡盘上 的拨片定槽的对齐定位。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钮把的底面上设有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槽,所述密码旋钮的钮 把的顶面中央设有一圆柱或圆槽与阻挡盘上的圆孔或圆柱匹配,在外盖和钮把顶面形成的 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阻挡盘套在圆柱上,在各阻挡盘上设有一块以上 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所说拨片从外盖沿内侧面向 外间断设置且可至少只有内侧一块,各拨片分别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各阻挡挡盘与拨片之 间的摩擦力大于各阻挡盘与圆柱的摩擦力,可通过开刻防滑肋等增大摩擦系数的办法来实 现,当按压转动外盖,由于拨片与阻挡盘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盘与钮把的摩擦力,结果是阻挡 盘将随拨片一起移动,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位置压下外盖,拨片只能停留在阻挡盘的一个 固定位置上,其结果就如同前面的分析一样——因阻挡盘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 参考点已不存在,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阻挡盘上的拨片移动槽的位置,而阻挡盘的位 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 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 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为了保证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出现各阻挡盘之间的相互带动, 可通过增大各阻挡盘与圆柱之间的摩擦系数来增大摩擦力用于抵消各阻挡盘之间的摩擦 力。在各阻挡盘开设的拨片定位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位置关系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 当外盖上的拨片同时拨动各阻挡盘上的凸块带动阻挡盘转动时,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 始终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上,这就要求外盖第一次转动后还必须再次反转,让外盖上的拨 片再单独拨动别的阻挡盘,才能让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定位,当然这样的密码旋 钮在开启转动时,不能通过按压转动来对密码,应在转动的同进施加一向外的力,让拨片与 各阻挡盘面分离以保证只有通过拨片的拨动才能带各阻挡盘的转动定位;另一方面,只要 阻挡盘上开设的拨片定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该密码可通过编程后的 计算式由数控机械实现自动生成,便于密码旋钮的推广运用。这样的密码旋钮不知密码,要破码就如同以上几种技术方案一样是一个随机事件,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存在通过按压转动破码的可 能,只有按已确定的密码才能完成各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槽的对齐定位。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四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两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钮把的底面上设有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槽,所述密码旋钮的钮 把的顶面中央设有一圆柱或圆槽与阻挡盘上的圆孔或圆柱匹配,在外盖和钮把顶面形成的 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阻挡盘间断套在圆柱上,在各阻挡盘上设有一块 以上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所说拨片从外盖沿内侧 面向外间断设置,各拨片分别放置于钮把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上,按压转动 外盖,当第一拨片经过其中第一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或钮把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这 时第二拨片仍放置于别的阻挡盘上,因此第一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反之当第二拨片经过其 所在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第一拨片仍放置于其所在阻挡盘或钮把上,因此第二 拨片能顺畅的通过,这样整个转动过程不但很流利,而且阻挡盘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 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 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 其微。为了保证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出现外盖与各阻挡盘之间的相互带动,可通过增大各阻 挡盘与圆柱之间的摩擦系数来增大摩擦力用于抵消外盖与各阻挡盘之间的摩擦力。在各阻挡盘开设的拨片定位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位置关系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 当外盖上的拨片同时拨动各阻挡盘上的凸块带动阻挡盘转动时,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 始终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上,这就要求外盖第一次转动后还必须再次反转,让外盖上的拨 片再单独拨动别的阻挡盘,才能让各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定位;另一方面,只要阻挡 盘上开设的拨片定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该密码可通过编程后的计算 式由数控机械实现自动生成,便于密码旋钮的推广运用。这样的密码旋钮不知密码,要破码就如同以上几种技术方案一样是一个随机事 件,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 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 率微乎其微,不存在通过按压转动破码的可能,只有按已确定的密码才能完成各各阻挡盘 上的拨片定槽的对齐定位。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五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在由钮把和外盖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设置一片阻挡盘,在阻 挡盘上开设有一道以上能让拨片穿过阻挡片的拨片定槽,在阻挡盘外缘设有一道以上的凸 块供拨片拨动,在拨片没有完成定位前,拨片是处于阻挡盘的上方的,在钮把的外圆柱顶面 上设有一圈凸起的圆环,圆环的宽度小于外盖上拨片的宽度,在圆环上开有一道以上的拨 片定位槽,所说阻挡盘刚好可放入圆环内,其厚度与圆环一样,当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与 圆环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重合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满足拨片的定位,也就 是说只有在这个位置时来自于阻挡盘和圆环对拨片的阻力才会同时消失,拨片才能实现与钮把定位啮合。按压转动时即使拨片来到了位于圆环拨片定位槽的位置,由于阻挡盘的支撑,拨 片能顺畅通过圆环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同理在圆环的支撑下拨片也能顺利通过阻挡盘 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只有当在二者上开设的拨片定位槽刚好重合,才能形成一个开口 更大的拨片定位槽,才能满足拨片与钮把上的拨片定位槽定位啮合,这样整个转动过程不 但很流利,而且阻挡盘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成功的 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 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存在破码的可能本技术方案的密码设置原理首先让拨片拨动阻挡盘上的凸块,让阻挡盘上的拨 片定位槽与圆环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重合,之后反转外盖让拨片转至对齐重合的拨片定位 槽上,压下外盖让拨片插入对齐重合的拨片定位槽中,接下来转动外盖带动钮把转动打开 门锁或外挂锁。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六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在由钮把和外盖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设置一片阻挡盘和一阻 挡环,在阻挡盘上开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槽,在阻挡盘外缘设有一块以上的凸块供拨片拨 动,在阻挡环上开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槽,在阻挡环上缘设有一块以上的凸块供拨片拨动, 在钮把的外圆柱顶面上设有一圈凸起的圆环,在钮把或圆环上开有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 槽,所说阻挡盘放入圆环内,所说阻挡环套在圆环外,阻挡盘与阻挡环的高度一样均大于或 等于圆环的高度,在拨片没有完成定位前,拨片是处于阻挡盘与阻挡环的上方的,当阻挡盘 上的拨片定位槽和阻挡环上的拨片定槽对齐重合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满 足拨片的定位。在阻挡盘与阻挡环上开设的拨片定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位置关系是不一 样的,也就是说当外盖上的拨片同时拨动阻挡盘和阻挡环的凸块带动阻挡盘和阻挡环转动 时,阻挡盘和阻挡环上的拨片定槽始终处于相互错开的位置上,这就要求外盖第一次转动 后还必须再次反转让外盖上的拨片再单独拨动阻挡盘或阻挡环,才能让阻挡盘和阻挡环上 的拨片定槽对齐定位,当阻挡盘和阻挡环上的拨片定槽对齐定位后,拨片所受的来自阻挡 盘和阻挡环限制就能同时消除,并插入定位槽内,从而转动钮把,这样的密码旋钮其钮把可 完全被外盖包裹,外观不可感知钮把的位置,想盲目破码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密码旋钮做 好后,阻挡环和阻挡盘上的拨片定槽与凸块相距的距离的几何位置关系就确定了,只要改 变度盘上的零点位置,密码旋钮的密码读数也就能得到不同的密码数,该密码可通过编程 后的计算式由数控机械实现自动生成,便于密码旋钮的推广运用。这样的密码旋钮不知密码,要破码就如同以上几种技术方案一样是一个随机事 件,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 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 微乎其微,不存在通过按压转动破码的可能,因为在阻挡盘的支撑下拨片能顺利通阻挡环 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同样在阻挡环的支撑下拨片能顺利通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 置,只有按已确定的密码才能完成阻挡盘和阻挡环上的拨片定槽对齐定位。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七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11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在钮把顶端设有一凸起的定位环,在定位环设有一道以上拨片 定位槽,在外盖口设有一块以上凸起的相距外盖内顶面有一定距离的定位拨片,阻挡盘套 在钮把侧面上,阻挡盘与钮把可通过在阻挡盘与钮把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阻挡盘下设 托片或在钮把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在阻挡盘上设有一 道以上拨片定位槽和一道以上凸块,拨片定位槽与拨片定位槽对齐后可形成一大的定位 槽,才能满足拨片的定位,外盖套在钮把上,转动外盖,拨片与各阻挡盘同时接触。当所说拨 片的断面为台阶状,各台阶分别放置于钮把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各拨片 定位槽对齐后可形成一大的定位槽。这样在拨片和钮把圆柱面的限制下阻挡盘只能随外 盖绕同一圆心旋转,按压转动外盖,当拨片的第一台阶经过其中一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或 钮把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这时拨片的第二台阶仍放置于别的阻挡盘上,因此拨片能 顺畅的通过,反之当拨片的第二台阶经过其所在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拨片的第 一台阶仍放置于其所在阻挡盘或钮把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当拨片为一长条形体时, 因各阻挡盘与拨片接触这面同处于水平面上,拨片也是处于各阻挡盘上方的,各阻挡盘上 的拨片定位槽对齐重合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满足拨片的定位,按压转动外 盖,当拨片的经过第一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或钮把上定位环上所设的圆环上的拨片定位槽 的位置时,这时拨片的仍放置于第二阻挡盘阻挡盘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反之当拨片 的经过第二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或钮把上定位环上所设的圆环上的拨片定位槽的 位置时,拨片的仍放置于第一阻挡盘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这样的密码旋钮由于拨片 朝内,要破码必须是在转动外盖同时施加一向上的力才可能让拨片与拨片定位槽接触,当 向上转动外盖时,拨片在定位环的支撑下能顺利通过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同理 在阻挡盘的支撑下,拨片能顺利通过定位环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当拨片转至拨块处,阻挡 盘将随拨片一起移动,阻挡盘的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破码的参考点已不存在, 想通过逐点尝试破码方式来找到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 圆盘上来找出一个针眼一样,概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作。这样的密码旋钮的密码 设置与第五种技术方案是一样的。当定位拨片拨动阻挡盘的拨块定位后,再反向转动外盖 而不带动阻挡盘的转动,可采取增大在阻挡盘与钮把的摩擦力。 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八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在钮把顶端设有一凸起的定位环,在定位环设有一道以上拨片 定位槽,在外盖口设有一圈凸起的定位环,在定位环上设有一道以上阻挡片定位槽,在相距 外盖内顶面一的距离上设有一块以上拨片,在钮把侧面上安置一块以上阻挡片,外盖套在 钮把外,转动外盖后阻挡片一端与定位环接触、另一端与外盖定位环接触,定位拨片的一端 与定位环接触,这样外盖就受到来自于阻挡片和钮把定位环的限制。只有当阻挡片位于外 盖口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的位置,同时外盖上的定位拨片也刚好位于钮把上的定位环 上的拨片定位槽时,外盖所受的的限制才会没有,从而向外拔动外盖让拨片插入拨片定位 槽带动钮把转动,从而打开门锁或外挂锁。
阻挡片可通过卡在钮把侧面的另一凸起的挡片与定位环形成的环槽内或在阻挡 片与钮把相互接触面上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将阻挡片固定连接于圆环上、圆环在套在钮把侧 面上等转动连接,圆环与钮把之间可通过在圆环与钮把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阻挡盘下 设托片或在钮把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盖完成密 码旋钮的制作。这样的密码旋钮不知密码,要破码就如同以上几种技术方案一样是一个随机事 件,这样的密码旋钮由于拨片朝内,要破码必须是在转动外盖同时施加一向上的力才可能 让拨片与拨片定位槽接触,当向上转动外盖时,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成功的可 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 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存在通过向上按压转动破码的可 能,因为在阻挡片的支撑下拨片能顺利通过钮把定位环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同样在拨 片的支撑下阻挡片能顺利通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的位置,只有按已确定的密码才 能完成阻挡盘和阻挡环上的拨片定槽对齐定位。另一方面,这种密码旋钮其阻挡片定位槽 是设置在外盖上的,转动外盖时,阻挡片定位槽当然也在转动,而外盖上的拨片会拨动阻挡 片一同转动,这让想逐点转动外盖来找到阻挡片定位槽变得困难,增加了破码的难度。为了 在反转外盖而不带动阻挡片转动,可采取这样的技术手段,通过增大阻挡片与钮把颈接触 面的摩擦系数来实现。这样的密码旋钮的密码是如何决定呢,现仅就一阻挡片和一拨片的密码旋钮来分 析密码是如何确定的,假定度盘读数是顺时针排序且度盘总数为N,其钮把的定位环上的拨 片定位槽相对于的度盘数设为n,而外盖上的定位拨片相对于读数基准点用的同样度量标 准而得到的度盘数为nl,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相对于读数基准点用盒子的同样度 量标准而得到的度盘数为π2,从几何学的知识来分析,当定位拨片位于钮把定位环上拨片 定位槽的位置时,此时外盖读数基准点就会处于n-nl的位置,与此同时外盖定位环上的阻 挡片定位槽就位于n-(N-n2+nl)的位置;而当拨片位于n-(N-n2+nl)的位置时,此时外盖读 数基准点就会处于[n-(N-n2+nl)]-nl = n+n2-N-2nl位置;反过来推演,也就是说先顺时转 动外盖让读数基准点位于n+n2-N-2nl的位置,此时拨片就把阻挡片推到n_ (N-n2+nl)的位 置,再反向转动外盖至n-nl的位置,此时拨片刚好处于钮把定位环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 而此时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就位于n-(N-n2+nl)的位置,而在第一次顺时转动外 盖时,阻挡片已被事先推到了 n-(N-n2+nl)的位置,也就是说此时拨片与阻挡片就同时位 于各自定位槽的位置,这时外盖所受的制约已同时消除了,向上便可拔动外盖,换言之n-nl 和n+n2-N-2nl这两组读数就是密码,以上计算的数据如果为负时,再与N相加的得数就是 最终的密码,改变各定位槽与定位拨片的位置或改变读数基准点的位置,可得出不同的数 据,由此变化出不同的密码,无论有多少阻挡片和定位槽,其密码的计算式是一样的。这样 设计的密码旋钮其密码的确定可用数学计算式来表示,编程以后可实现数控机械的自动 化生产。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九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 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盘中间带孔 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内底面上设有两块以 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所述密码旋钮的钮把顶端设有一凸起的定位环,在定位环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位槽,在外盖和钮把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 阻挡盘间断套在钮把侧面上,在各阻挡盘上设有一块以上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 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所说拨片从外盖沿内侧面向外间断设置,各拨片分别放置于 钮把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各阻挡盘与钮把可通过在阻挡盘与钮把之间互 设棘槽和棘爪或在第一位置的阻挡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 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盖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这样的密码旋钮由于拨片朝内,要破码必须是在转动外盖同时施加一向上的力才 可能让拨片与拨片定位槽接触,当向上转动外盖时,当第一拨片经过其中第一阻挡盘上拨 片定位槽或钮把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这时第二拨片仍放置于别的阻挡盘上,因此第 一拨片能顺畅的通过,反之当第二拨片经过其所在阻挡盘上拨片定位槽的位置时,第一拨 片仍放置于其所在阻挡盘或钮把上,因此第二拨片能顺畅的通过,这样整个转动过程不但 很流利,而且阻挡盘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成功的可 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 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为了保证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出现外 盖与各阻挡盘之间的相互带动,可通过增大各阻挡盘与圆柱之间的摩擦系数来增大摩擦力 用于抵消外盖与各阻挡盘之间的摩擦力。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十种技术方案的密码旋钮,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 旋钮,它由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一限位装置限制外盖从钮把拔出,一带有度 盘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侧面上设 有一块以上和外盖连为一体的拨片,在钮把顶端设有一凸起的定位环,在定位环设有一道 以上拨片定位槽,在外盖和钮把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阻挡 盘上设置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槽,各阻挡盘套在钮把侧面上,外盖套在钮把外,转动外盖后 各拨片位于各阻挡盘之上,各阻挡盘与钮把可通过在阻挡盘与钮把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 在第一位置的阻挡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 的连接,各拨片与阻挡盘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盘与定位环之间的摩擦力,可通过开刻防 滑肋等增大摩擦系数的办法来实现。为让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因这样的密 码旋钮由于拨片朝内,要破码必须是在转动外盖同时施加一向上的力,当向上转动外盖时, 拨片将与阻挡盘接触并产生一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阻挡盘与钮把上的定位环的摩擦力, 结果阻挡盘将随外盖一起移动,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位置向上转动外盖,拨片只能停留在 阻挡盘上的一个固定位置上,其结果是阻挡盘的的位置在变,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 置也在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参考点已不存在,想通过逐点尝试破码方式来找到阻挡片 和定位环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上来找出一个针眼一样, 概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当向上转动外盖,拨片不与钮把上的定位环接触,拨片 距外盖定位环的高度小于阻挡片的厚度,同为在阻挡片插入外盖定位环上的阻挡片定位槽 后,拨片能插入钮把定位环上的拨片定位槽内带动钮把的转动,拨片的长度应超出外盖定 位环的宽。这样的密码旋钮的密码是如何决定呢,首先转动外盖让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 与钮把上的拨片定位槽对齐定位,接下来反转外盖,让外盖上的拨片转至对齐的拨片定位 槽的位置,就可向上拔动外盖了,把外盖上的拨片插入对齐的拨片定位槽内,转动钮把开锁了。当然为了在反转外盖不带动阻挡盘转动,只需增大阻挡盘与钮把接触面的摩擦力就行 了 ;上面说过向上转动外盖,拨片将与阻挡盘之间的摩擦力是远大于阻挡盘与钮把接触面 的摩擦力,可采用在外盖拨片与阻挡盘接触面上开刻防滑肋等办法,所说的防滑肋也可是 这样的。这样设计的密码旋钮,破码变得十分困难,便于密码旋钮的推广运用,因其结构简 单、体识小特别适用于各类电动车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一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密码旋钮运用于门锁上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密码旋钮运用于外挂锁上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二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三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四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五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六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七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七种实施方式当拨片与凸块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剖示 图。图11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七种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七种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当拨片与阻挡片处于同一垂 直面的剖示图。图13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八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八种实施方式当拨片与凸块处于同一垂直面的剖示 图。图15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九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十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作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一种实施方式所示的密码旋钮由钮把1、外盖2、移动 滑片99和阻挡盘9组成,在阻挡盘9外圆周边上开有一对对称的拨片移动槽7,在阻挡盘 的中央开有一圆孔8,在圆孔8的圆周上开有一对对称的长条形供移动滑片99定位的移动 滑片定位槽44 ;为配合阻挡盘9的工作,对移动滑片99作相应的改变改为两端为长条形 的定位片6、中段为圆盘,中段圆盘的底面上可以设有一大小相当的定位圆盘;同时在钮把 1的外圆柱顶面中央增设一上凸的圆环13,在圆环的圆周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长条形供移 动滑片99定位的移动滑片定位槽4 ;定位圆盘和拨片5分别穿过圆孔8和拨片移动槽7,最 后定位圆盘插入圆环13 ;所说圆孔8的直径等于圆环13的外径,圆孔8套在圆环13上;所 说拨片移动槽7为圆弧的开口,开口的宽度刚好可让外盖2上的拨片5穿过,开口的长度可
15以等于或大于拨片5的长度,在旋转的过程中,因圆环13将阻挡盘9与移动滑片99分离, 不会出现在转动的过程中相互带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圆环13的高度与阻挡盘9的高度是 一样的,由于移动滑片上的定位片6分别放置于钮把1的圆环13和阻挡盘9上,对外盖起 到了很好的支撑;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动外盖2如何带动移动滑片转动,可以控制移 动滑片上定位片6的长度,保证定位片6能与拨片5接触,达到转动移动滑片的目的。钮把 1插入外盖2后,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中。按压转动外盖2,当移动滑片99经过阻挡盘9上移动滑片定位槽44时,这时移动 滑片上定位片6的仍放置于钮把1的圆环13上,因此移动滑片99能顺畅的通过;反之,当 移动滑片99经过钮把1上圆环13的定位槽4时,这时移动滑片上定位片6仍放置于阻挡 盘9上,因此移动滑片能顺畅的通过,除非移动滑片、阻挡盘与钮把圆环上的移动滑片定位 槽三者同时位于相同的位置,但这对于一随机事件这来说概率是非常小的,随机破码的可 能性不存在。图2为图1所示密码旋钮运用于门锁上各零件分解示意图,通过转动外盖2而带 动钮把1转动,从而实现锁栓22与锁槽的锁止或分离;图3为图1所示密码旋钮运用于外 挂锁上各零件分解示意图,通过转动外盖2而带动钮把1转动,从而实现锁栓与外挂锁环88 的锁止或分离。图4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仍有钮把1和外盖2 组成,在外盖2设有两拨片,在由钮把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设置有两阻挡盘, 第一阻挡盘9、第二阻挡盘99,在第一阻挡盘9外圆周边上设有一凸块51和两道拨片定位 槽31,在第二阻挡盘99外圆周边上设有一凸块52、一凸块53和两道拨片定位槽32,;所说 拨片的断面为台阶形,第一台阶5与钮把1上的拨片定位槽3定位、第二台阶55与第一阻 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1定位、第三台阶555与第二阻挡盘99上的拨片定位槽32定位; 所说拨片的第一台阶5放置于钮把1上、第二台阶55放置于第一阻挡盘9上、第三台阶555 放置于第二阻挡盘99上,这样在拨片和外盖内圆柱面的限制下阻挡盘只能随外盖绕同一 圆心旋转;钮把1插入外盖2后,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 中。本技术方案的密码设置原理先顺时转动外盖2,让拨片拨动凸块51和凸块52带 动阻挡盘9与阻挡盘99 一同转动,先把第一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1与钮把1上的拨 片定位槽3对齐定位,然后反转外盖2,让拨片拨动凸块53把第二阻挡盘99上的拨片定位 槽32与对齐的拨片定位槽3和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最后反转外盖2让拨片的对齐的 拨片定位槽的上方,压下外盖就可把拨片插入钮把1上的拨片定位槽3内,转动钮把打开门 锁或外挂锁。按压转动外盖2,当拨片第二台阶55经过第一阻挡盘上移动滑片定位槽31时,这 时拨片上的第一台阶5、第三台阶仍分别放置于钮把1和第二阻挡盘99上,因此拨片能顺 畅的通过;反之当拨片第一台阶5经过钮把上移动滑片定位槽3时,这时拨片上的第二台阶 55、第三台阶555仍分别放置于第一阻挡盘9和第二阻挡盘99上,因此拨片能顺畅的通过; 同理当第三台阶555经过第二阻挡盘上移动滑片定位槽32时,情况也是一样的,这样整个 转动过程不但很流利,而且各阻挡盘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 机事件,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来找出一针眼一样,因为只要精度够高,两物体的对接就可达到如同点与点的对接一样,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存在通过按压转 动破码的可能。当第一台阶55的厚度小于第一阻挡盘9的厚度时,第二台阶55与第三台阶555 仍然能相互支撑,整个转动过程仍然流利,也不存在破码的可能,因此这样的密码旋钮对拨 片的厚度要求不是太苛刻。如果转动外盖2并对外盖2施加一向上的力,这样的开启方式 对各阻挡盘之间的摩擦力没有特别要求;如果开启的方式多种多样时,只需让钮把1与第 一阻挡盘9的摩擦力大于第一阻挡盘9与第二阻挡盘99的摩擦力、第一阻挡盘9与第二阻 挡盘99的摩擦力大于外盖2与第二阻挡盘99的摩擦力就能保证按顺序转动外盖2定位, 就不会出现在转动第二阻挡盘99而带动第一阻挡盘9的情况,从而完成各阻挡盘的定位。图5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所示的密码旋钮由钮把1、外盖2 和阻挡盘9组成,钮把1插入外盖2后,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 的内口中。在外盖2仍设有一拨片5和拨片55,二者间断排列于外盖2的侧面上,在由钮把 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仅设置第一阻挡盘9和第一阻挡盘99,在阻挡盘9上开设 有一对对称的大小与拨片一样仅能让拨片5穿过阻挡片9与钮把1上的拨片定位槽3定位 啮合的拨片定位槽31,在阻挡盘99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大小与拨片一样仅能让拨片55穿 过阻挡片99的拨片定位槽32,在阻挡盘9外缘相距拨片定位槽31 —定的位置上设有一对 对称的凸块51供拨片5拨动带动阻挡盘9移动定位,在拨片5没有完成定位前,拨片5是 处于阻挡盘9的上方的;在阻挡盘99外缘相距拨片定位槽32 —定的位置上设有一对对称 的凸块52供拨片55拨动带动阻挡盘99移动定位,在拨片55没有完成定位前,拨片55是 处于阻挡盘99的上方,的拨片55的厚度可大于阻挡盘9与凸块52的厚度之和,阻挡盘9 与拨片5相互接触的这面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盘9与钮把1这一面的摩擦力,可通过在阻挡 盘9与拨片5相互接触的这面的开刻防滑槽等增大摩擦系数手段来实现;阻挡盘99与拨片 55相互接触的这面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盘99与钮把1这一面的摩擦力,可通过在阻挡盘99 与拨片55相互接触的这面开刻防滑槽等增大摩擦系数手段来实现。这样当压下外盖2转 动,由于拨片5与阻挡盘9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盘9与钮把1的摩擦力,结果是阻挡盘9将随 拨片5—起移动,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位置压下外盖,拨片5只能停留在阻挡盘9的一个固 定位置上;同样因拨片55与阻挡盘99摩擦力大于阻挡盘99与钮把1的摩擦力,结果是阻 挡盘99将随拨片55 —起移动,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位置压下外盖,拨片55只能停留在阻 挡盘99的一个固定位置上,其结果就如同采用了逐点尝试的方式一样,但如同前面的分析 一样——逐点尝试的方式因阻挡盘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参考点已不存在,想通 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阻挡盘上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上来 找出一个针眼一样,概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这样设计的密码旋钮其密码是如何设置码呢首先钮把1上的拨片定位槽3相对钮把度盘11的零点读数是第一个密码,第一个 密码加上凸块51相距阻挡盘9上的拨片移动槽3的刻度数之和为第二个密码,先转动外盖 2至第一个密码读数,转动时应对外盖施加一向上的力,以保证拨片5对阻挡盘9的作用只 有通过凸块51才能实现,这时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1位于钮把1上的拨片定位槽3 的上方,之后反向转动外盖2至第二个密码数的位置,此时,拨片5就来到了阻挡盘9与钮 把1的拨片定位槽3的上方,压下外盖2,拨片5就能与钮把1上的拨片定位槽3定位啮合,从而转动钮把;当对两片以上的阻挡盘其密码的设置原理是一样的。图6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四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外盖2和钮把1构 成,钮把1插入外盖2后,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中。外 盖2内圆柱底面上设有两块和外盖2连为一体的拨片5和拨片55,二者间断排列于外盖2 的侧面上,在由钮把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设置第一阻挡盘9和第二阻挡盘99, 在阻挡盘99开设有一道拨片定槽32和凸块52、凸块53供拨片5拨动,在阻挡盘9上开设 有一道拨片定槽31和一块凸块51供拨片55拨动,在钮把1的顶面上开有一道拨片定位槽 3,所说阻挡盘9放在钮把1顶面处,所说阻挡盘9套在钮把1的侧面上,阻挡盘99与阻挡 盘9直径一样;在各拨片没有完成定位前,拨片5处于阻挡盘99的上方,拨片55处于阻挡 盘9的上方;开启密码旋钮时,先在度盘上确定一点,该点就是凸块51定位的位置,第一次 顺时转动外盖2,拨片5拨动阻挡盘99、拨片55拨动阻挡盘9 一同转动,先让凸块51定位, 此时拨片定位槽32将位于拨片定位槽31顺时一侧的前方;之后逆时转动外盖2,让拨片5 拨动凸块53带动阻挡盘99转动,就可让拨片定位槽32与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为了保 证在拨片定位槽32与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时,拨片55仍与凸块51不接触,只需凸块51 逆时指向拨片定位槽31的弧长加上凸块52逆时指向凸块53的弧长小于度盘的周长就行 了,在这个范围可任意安排凸块53的位置;之后再顺时转动外盖2,拨片5就能转至拨片定 位槽32位置、拨片55就能转至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下压外盖2拨片5就可插入拨片定 位槽32、拨片55就可插入拨片定位槽31内,拨片55就能与圆环19接触;之后再次转动外 盖2,拨片55 —定能转至拨片定位槽3的位置,下压外盖2拨片55就可插入拨片定位槽3 内,从而转动钮把。图7作为本发明密码旋钮第五种实施方式各零件分解示意图。密码旋钮由钮把1、 外盖2和阻挡盘9组成,,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中,在 外盖2仍设有一对对称的拨片5,在由钮把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内设置一片阻 挡盘9,在阻挡盘9上开设有一对对称的仅能让拨片5穿过阻挡片9与钮把1上的拨片定 位槽3定位槽啮合的拨片定位槽33,在阻挡盘外缘相距其上的拨片定槽3 —定的位置上设 有一对对称的凸块55供拨片5拨动带动阻挡盘9转动定位,在拨片5没有完成定位前,拨 片5是处于阻挡盘9的上方的;拨片5的厚度可大于凸块55的厚度,在钮把1的外圆柱顶 面上沿钮把外圆面设有一圈凸起的圆环19,圆环19的宽度小于外盖上拨片5的宽度,在圆 环19上同样开有一对对称的仅能让拨片定位啮合的拨片定位槽3 ;所说阻挡盘9刚好可放 入圆环19内,其厚度与圆环19 一样;当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3与圆环19上的拨片定 位槽3对齐重合此时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满足拨片5定位,也就是说只有在这 个位置时来自于阻挡盘9和圆环19对拨片5阻力才会同时消失,拨片才能实现与钮把1定 位位啮合;盲目按压转动外盖2,因拨片5拨动凸块55带动阻挡盘9的不停转动,逐点尝试破 码已不可能,按压转动外盖2时,拨片5来到了位于圆环19上的拨片定位槽3的位置,由于 阻挡盘9的支撑,拨片5能顺畅通过圆环19上的拨片定位槽3的位置,同理在圆环19的支 撑下拨片5也能顺利通过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3的位置,只有当二者刚好重合,才可 出现拨片与拨片定位槽定位啮合的可能,但这样的概率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上来 找出一个针眼一样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
18
图8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六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外盖2和钮把1构 成,钮把1插入外盖2内,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中,外 盖2内圆柱底面上设有一块和外盖2连为一体的拨片5,在由钮把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 柱形空间内设置一片阻挡盘9和一阻挡环99,在阻挡盘9上开设有一道拨片定槽31和一 块凸块51供拨片5拨动,在阻挡环99上开设有一道拨片定槽32和凸块52、凸块53供拨 片5拨动,在钮把1的外圆柱顶面上设有一圈凸起的圆环19,在圆环19上开有一道的拨片 定位槽3,所说阻挡盘9放入圆环19内,所说阻挡环99套在圆环19外,阻挡盘9与阻挡环 99高度一样均大于圆环19的高度,在拨片5没有完成定位前,拨片5是处于阻挡盘9与阻 挡环99的上方的,当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1和阻挡环99上的拨片定槽32对齐重合 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满足拨片5的定位。开启密码旋钮时,先在度盘上确 定一点,该点就是凸块51相距拨片定位槽3的度盘位置,第一次顺时转动外盖2,拨片5拨 动凸块51、凸块52带动阻挡盘9和阻挡环99 一同转动,先让拨片定位槽31与拨片定位槽 3对齐定位,此时拨片定位槽32将位于拨片定位槽31顺时一侧的前方;之后逆时转动外盖 2,让拨片5拨动凸块53带动阻挡环99转动,就可让拨片定位槽32与拨片定位槽31对齐 定位,为了保证在拨片定位槽32与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时,拨片5仍与凸块51不接触, 只需凸块51逆时指向拨片定位槽31的弧长加上凸块52逆时指向凸块53的弧长小于度盘 的周长就行了,在这个范围可任意安排凸块53的位置;之后再顺时转动外盖2,拨片5就能 转至拨片定位槽32与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的位置,下压外盖2拨片5就可插入拨片定 位槽32和拨片定位槽31而与圆环19接触;外盖2拨片5就可插入拨片定位槽3内,从而 转动钮把。图9、图10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七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钮把1、外盖 2、阻挡盘9组成,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中,在钮把1顶 设有定位环3,定位环3上设有内凹的环槽供阻挡盘9放置,在定位环3上设有一拨片定位 槽31 ;在外盖2内圆上设有一定位拨片5,定位拨片5距外盖2内圆顶面有一定的距离可让 定位环3和阻挡盘9在这个空间内自由转动;在阻挡盘9上设有一道拨片定位槽32和一凸 块13供定位拨片5拨动阻挡盘9。本密码旋钮的原理是这样的转动外盖2,让定位拨片 5拨动凸块13让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与定位环3上的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之 后反转外盖2,让定位拨片5转至对齐后的拨片定位槽31与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此时来 自阻挡9和定位环3对定位拨片5的制约便不再存在,从而完成按密码打开外盖2的事项。 阻挡盘9的厚度与环槽的深度是一样,只有当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与定位环3上的 拨片定位槽31对齐所形成的大定位槽才能满足定位拨片5的定位,这样就可有效的防止破 码的出现。这样的密码旋钮由于拨片5朝内,要破码必须是在转动外盖2同时施加一向上 的力才可能让拨片5与拨片定位槽31或拨片定位槽32接触,当向上转动外盖2时,拨片5 在定位环3的支撑下能顺利通过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同理在阻挡盘9的支 撑下,拨片5能顺利通过定位环3上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当定位拨片5转至凸块13处, 阻挡盘将随拨片一起移动,阻挡盘的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破码的参考点已不存 在,想通过逐点尝试破码方式来找到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 一个圆盘上来找出一个针眼一样,概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作。图11、图12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另一实施例,密码旋钮
19由钮把1、外盖2、阻挡盘9组成;在钮把1上设有定位环3,定位环3的直径大于阻挡盘9 直径,由此形成两台阶,在定位环3上设有一拨片定位槽31,拨片定位槽31没有贯穿定位 环3 ;在外盖2左端口沿外盖内圆面上设有一定位拨片5,定位拨片5的断面为两台阶且距 外盖2内圆右端口面有一定距离可让定位环3和阻挡盘9在这个空间内自由转动,拨片5 的顶端为一斜面,拨片5挤过定位环3后外盖2由右至左套在钮把1上;在阻挡盘9上设有 一道拨片定位槽32和一凸块13供定位拨片5拨动阻挡盘9,阻挡盘9的左端为一弹性棘 爪卡在钮把1侧面上的一圈棘槽内,从而形成转动连接;定位拨片5的第一台阶放置于阻挡 盘9上,定位拨片5的第二台阶放置于定位环3上,只有当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与 定位环3上的拨片定位槽31对齐所形成的大定位槽才能满足定位拨片5的定位。这样的 密码旋钮使得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一个随机事件,向上转动外盖2时,拨片5在定位环3的 支撑下能顺利通过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同理在阻挡盘9的支撑下,拨片5 能顺利通过定位环3上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当拨片5转至凸块13处,阻挡盘9将随拨片 5 一起移动,阻挡盘9的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参考点已不存在,想通过逐点尝试 破码方式来找到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上来找 出一个针眼一样,概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本密码旋钮的原理是这样的转动外盖2,让定位拨片5拨动拨块13让阻挡盘9上 的拨片定位槽32与定位环3上的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之后反转外盖2,让定位拨片5 转至对齐的拨片定位槽31与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此时来自阻挡9和来自定位3对定位 拨片5的制约便不再存在,拨片5才能插入定位环3上的相对应的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 从而转动钮把1打开门锁或外挂锁了。图13、图14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八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钮把1、外盖 2、两分别固定连接于圆环上的阻挡片6组成,在靠近外盖2 口的用于连接阻挡片6的圆环 上内侧设有一圈棘槽,在钮把1侧面设一横向内凹的圆槽内置一带压簧的销钉转动连接圆 环;外盖2 口处的凸环16刚好卡住旋钮定位体92内腔的内口中;在钮把1顶设有一凸起 的定位环3,在定位环3上设有两道拨片定位槽31 ;在外盖口设有一定位环10,在定位环10 上设有两道阻挡片定位槽7,在外盖2内圆上设有两定位拨片5,定位拨片5距外盖2内圆 顶面有一定的距离可让定位环3在这个空间内自由转动,拨片5的宽度超出定位环10的宽 度。本密码旋钮的原理是这样的两定位拨片5与外盖2圆心形成一大的扇形和一小 的扇形,在两个扇面中分别安放一阻挡片6 ;同样在定位环3上两拨片定位槽31与钮把1圆 心也要形成相应的一大的扇形和一小的扇形,同样在定位环10上两阻挡片定位槽32与外 盖圆心也要形成相应的一大的扇形和一小的扇形。。在开启外盖2时,先把大扇面中的阻挡 片6转至其对应的能形成大的大扇面的这一阻挡片定位槽31的位置,之后反转外盖2,由于 另一阻挡片6处于小的扇面中,在两扇面相差范围转动外盖2另一定位拨片5是不会与已 经定位的位于大扇面中的阻挡片6接触的,于是可完成小扇面中的阻挡片6的定位,然后再 次反转外盖2让两定位拨片5转至钮把定位环3上的各自对应的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此 时因两阻挡片6已事先定位好了,于是来自钮把定位环3对外盖2上的定位拨片5的制约 和来自于两阻挡片6对外盖2 口定位环10的制约不再存在,此时便能向上拨转外盖2,让拨 片5插入拨片定位槽31内,从而转动钮把1打开门锁或外挂锁了。
阻挡片6的一端与钮把顶的定位环3接触,另一端与外盖口的定位环10接触;而 外盖2上的定位拨片5的一端与钮把1的定位环3接触,这样外盖2就受到来自于阻挡片6 和钮把1上的定位环3的限制。只有当两阻挡片6分别位于外盖口定位环10上的两阻挡 片定位槽7形成的扇形位置,同时外盖2上的定位拨片5也刚好位于钮把1上的定位环3 上的两拨片定位槽31形成的扇形位置时,外盖2所受的的限制才会没有,两拨片5才能插 入定位环3上的相对应的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从而转动钮把1打开门锁或外挂锁了。图15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九种技术方案的密码旋钮,密码旋钮由钮把 1、外盖2、阻挡盘9组成;在钮把1上设有定位环3,在定位环3上设有一拨片定位槽31,拨 片定位槽31没有贯穿定位环3 ;在外盖2左端口沿外盖内圆面上设有一定位拨片5,拨片5 设在外盖2左端、沿外盖2内侧面间断设有拨片55,拨片5与拨片55设在一条形的弹性体 17上,外盖2由右至左挤过定位环3套在钮把1上;阻挡盘9位于拨片5与拨片55之间; 在阻挡盘9上设有一道拨片定位槽32和一凸块13供定位拨片5拨动阻挡盘9,阻挡盘9的 左端为一弹性棘爪卡在钮把1侧面上的一圈棘槽内,从而形成转动连接;定位拨片5放置于 阻挡盘9上,定位拨片55的放置于定位环3上,这样的密码旋钮使得逐点尝试破码变成了 一个随机事件,向上转动外盖2时,拨片55在定位环3的支撑下拨片5能顺利通过阻挡盘 9上的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同理在阻挡盘9的支撑下,拨片55能顺利通过定位环3上 拨片定位槽31的位置,当拨片5转至凸块13处,阻挡盘9将随拨片5 —起移动,阻挡盘9 的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参考点已不存在,想通过逐点尝试破码方式来找到阻挡 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眼在一个圆盘上来找出一个针眼一样,概 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本密码旋钮的密码原理是这样的转动外盖2,让定位拨片5拨动拨块13让阻挡 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2与定位环3上的拨片定位槽31对齐定位,之后反转外盖2,上定位 拨片5转至对齐的拨片定位槽31与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此时来自阻挡9和来自定位3 对定位拨片5和拨片55的制约便不再存在,拨片55才能插入定位环3上的相对应的拨片 定位槽31的位置,从而转动钮把1打开门锁或外挂锁了。图16作为实现本发明基本构思的第十种技术方案,密码旋钮由钮把1、外盖2、阻 挡盘9组成;在钮把1上设有定位环3,在定位环3上设有一拨片定位槽31,拨片定位槽31 没有贯穿定位环3 ;在外盖2内圆上设有拨片5,定位拨片5距外盖2内圆顶面有一定的距 离可让阻挡盘9在这个空间内自由转动,在阻挡盘9设有拨片定位槽32,外盖2从右至左套 在钮把1上;当向上转动外盖2时拨片5与阻挡盘9产生一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阻挡盘9 与定位环3的摩擦力,这样设计目的是为了当向上拨动外盖2转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 挡盘9将随外盖2 —同转动,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位置压下外盖2,拨片5只能停留在阻挡 盘9的一个固定位置上,其结果就如同采用了逐点尝试的方式一样,但如同前面的分析一 样——逐点尝试的方式因阻挡盘上的拨片定位槽32的位置的不断变化导致了可供的参考 点已不存在,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到阻挡盘上上的拨片定位槽的位置,就如同让人闭上 眼在一个圆盘上来找出一个针眼一样,概率是很小的,不存在破码的可能本密码旋钮的密码原理是同以上几种技术方案是一样的。
权利要求
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2)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和外盖(2)连为一体的拨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旋钮的钮把(1)的底面上设有一道以上的拨片定位槽(3),钮把(1)的顶面中央设有一圈上凸圆环(13),在圆环(13)内设一弹性支撑体(91),在圆环(13)上开有一道以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4),在外盖(2)和钮把(1)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可转动的阻挡盘(9)和带有一条以上定位片(6)的移动滑片(99),在阻挡盘(9)外圆周边上开有一道以上的拨片移动拨槽(7),阻挡盘(9)的中央开有一圆孔(8),在圆孔(8)的圆周上开有一道以上的移动滑片定位槽(44)供定位片(6)定位,圆环(13)高度与阻挡盘(9)一样,圆孔(8)套在圆环(13)上,在移动滑片(99)中段圆盘的底面上设有一大小相当的定位圆盘,定位圆盘和拨片(5)分别穿过圆孔(8)和拨片移动槽(7),最后定位圆盘插入圆环(13)、外盖(2)套在钮把(1)上,盖上外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2.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 和外盖⑵连为一体的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旋钮的钮把⑴的顶面上设有一道以上 的拨片定位槽(3),钮把(1)的顶面中央设有一圆柱(13)或圆槽与阻挡盘上的圆孔或圆柱 匹配,在外盖(2)和钮把(1)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在各阻挡盘 上设有一块以上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为满足拨片 拨动各阻挡盘和各阻挡盘对拨片的支撑,各阻挡盘的可依直径大小顺序套在圆柱(13)上, 相应的所说拨片的断面为台阶状,各台阶分别放置于钮把(1)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 阻挡盘上,当各拨片定位槽对齐后形成一大的定位槽时,就能满足拨片的定位;或者为满足 拨片拨动各阻挡盘和各阻挡盘对拨片的支撑,各阻挡盘依大小从第二片阻挡盘起在其上设 一圈圆环套在内侧的阻挡盘上,各阻挡盘上的圆环同第一阻挡盘是处于同一面上,相应的 所说拨片延伸至最外一片阻挡盘上,这样拨片就可分别放置于钮把(1)上与阻挡盘上或均 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当各拨片定位槽对齐后形成一大的定位槽时,就能满足拨片的定位;各 阻挡盘与圆柱(13)可通过在阻挡盘与圆柱(13)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第一位置的阻挡 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 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3.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 和外盖⑵连为一体的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旋钮的钮把⑴的底面上设有一道以上 的拨片定位槽(3),钮把(1)的顶面中央设有一圆柱(13)或圆槽与阻挡盘上的圆孔或圆柱 匹配,在外盖(2)和钮把(1)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阻挡盘套 在圆柱(13)上,在各阻挡盘上设有一块以上供拨片(5)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5) 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所说拨片从外盖(2)沿内侧面向外间断设置且可至少只有内侧一 块,各拨片分别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各阻挡盘与圆柱(13)可通过在阻挡盘与圆柱(13)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第一位置的阻挡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 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各阻挡挡盘与拨片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各阻挡盘与圆柱(13) 的摩擦力,可通过开刻防滑肋等增大摩擦系数的办法来实现,盖上外盖(2)完成密码旋钮 的制作。
4.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两块以上 和外盖⑵连为一体的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旋钮的钮把⑴的底面上设有一道以上 的拨片定位槽(3),钮把(1)的顶面中央设有一圆柱(13)或圆槽与阻挡盘上的圆孔或圆柱 匹配,在外盖(2)和钮把(1)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阻挡盘间 断套在圆柱(13)上,在各阻挡盘上设有一块以上供拨片(5)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 (5)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所说拨片从外盖(2)沿内侧面向外间断设置,各拨片分别放置 于钮把(1)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上,各阻挡盘与圆柱(13)可通过在阻挡盘与 圆柱(13)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第一位置的阻挡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 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5.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 和外盖(2)连为一体的拨片(5),其特征在于在由钮把(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柱形空 间内设置一片阻挡盘(9),在阻挡盘(9)上开设有一道以上能让拨片穿过阻挡片(9)的拨片 定槽(33),在阻挡盘(9)外缘设有一道以上的凸块(55)供拨片(5)拨动,在拨片(5)没有 完成定位前,拨片是处于阻挡盘(9)的上方的,在钮把(1)的外圆柱顶面上设有一圈凸起的 圆环(19),圆环(19)的宽度小于外盖上拨片(5)的宽度,在圆环(19)上开有一道以上的拨 片定位槽(3),所说阻挡盘(9)刚好可放入圆环(19)内,其厚度与圆环(19) 一样,当阻挡 盘(9)上的拨片定位槽(3)与圆环上的拨片定位槽(33)对齐重合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 大小尺寸才能满足拨片(5)的定位,盖上外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6.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 穿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一块 以上和外盖(2)连为一体的拨片(5),其特征在于在由钮把(1)和外盖(2)所形成的圆 柱形空间内设置一片阻挡盘(9)和一阻挡环(99),在阻挡盘(9)上开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 槽(31),在阻挡盘(9)外缘设有一块以上的凸块供拨片(5)拨动,在阻挡环(99)上开设有 一道以上拨片定槽(32),在阻挡环(99)上缘设有一块以上的凸块供拨片(5)拨动,在钮把 (1)的外圆柱顶面上设有一圈凸起的圆环(19),在钮把(1)或圆环(19)上开有一道以上的 拨片定位槽(3),所说阻挡盘(9)放入圆环(19)内,所说阻挡环(99)套在圆环(19)外,阻 挡盘(9)与阻挡环(99)的高度一样均大于或等于圆环(19)的高度,在拨片(5)没有完成 定位前,拨片(5)是处于阻挡盘(9)与阻挡环(99)的上方的,当阻挡盘(9)上的拨片定位 槽(31)和阻挡环(99)上的拨片定槽(32)对齐重合时所形成的拨片定槽其大小尺寸才能 满足拨片(5)的定位,盖上外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7.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其特征在于在钮把(1)顶端设 有一凸起的定位环(3),在定位环(3)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位槽(31),在各阻挡盘上设有 一块以上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为满足拨片拨动各 阻挡盘和各阻挡盘对拨片的支撑,各阻挡盘的可依直径大小顺序套在圆柱(13)上,相应的 所说拨片的断面为台阶状,各台阶分别放置于钮把(1)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 上,当各拨片定位槽对齐后形成一大的定位槽时,就能满足拨片的定位;或者为满足拨片拨 动各阻挡盘和各阻挡盘对拨片的支撑,各阻挡盘依大小从第二片阻挡盘起在其上设一圈圆 环套在内侧的阻挡盘上,定位环(3)也可延伸出一圆环(33),相应的所说拨片延伸至最外 一片阻挡盘上或圆环(33)上,各阻挡盘上的圆环(33)同第一阻挡盘处于同一面上,这样拨 片就可分别放置于圆环(33)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盘上,所说拨片定位槽(31) 设在圆环(33)上,当各拨片定位槽对齐后形成一大的定位槽时,就能满足拨片的定位;阻 挡盘(9)与钮把(1)可通过在阻挡盘与钮把(1)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阻挡盘下设托片 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盖(2)完成 密码旋钮的制作。
8.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其特征在于在钮把(1)顶端设 有一凸起的定位环(3),在定位环(3)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位槽(31),在外盖(2) 口设有一 圈凸起的定位环(10),在定位环(10)上设有一道以上阻挡片定位槽(7),在相距外盖内顶 面一的距离上设有一块以上定位拨片(5),在钮把(1)侧面上安置一块以上阻挡片(6),外 盖(2)套在钮把(1)外,转动外盖(2)后阻挡片(6) —端与定位环(3)接触、另一端与外盖 定位环(10)接触,定位拨片(5)的一端与定位环(3)接触,阻挡片(6)可通过卡在钮把⑴ 侧面的另一凸起的挡片与定位环(3)形成的环槽内或在阻挡片(6)与钮把(1)相互接触面 上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将阻挡片(6)固定连接于圆环上、圆环在套在钮把(1)侧面上等转动 连接,圆环与钮把(1)之间可通过在圆环与钮把(1)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阻挡盘下设 托片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盖(2) 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9.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两块以上 和外盖(2)连为一体的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旋钮的钮把(1)顶端设有一凸起的定位 环(3),在定位环(3)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位槽(31),在外盖(2)和钮把(1)顶面形成的空 间内安放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各阻挡盘间断套在钮把(1)侧面上,在各阻挡盘上设 有一块以上供拨片拨动的凸块和一道以上供拨片穿过定位的拨片定位槽,所说拨片从外盖 (2)沿内侧面向外间断设置,各拨片分别放置于钮把(1)上与阻挡盘上或均放置于各阻挡 盘上,各阻挡盘与钮把(1)可通过在阻挡盘与钮把(1)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第一位置 的阻挡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盖上外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10.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它由外盖(2)和钮把(1)构成,钮把(1)插入外盖⑵ 内,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1)拔出,一带有度盘(11)中间带孔可让钮把穿 过转动连接的旋钮定位体(92)固定连接于锁体上或门上,外盖(2)内底面上设有一块以上 和外盖⑵连为一体的拨片(5),其特征在于在钮把⑴顶端设有一凸起的定位环(3),在 定位环(3)设有一道以上拨片定位槽(31),在外盖(2)和钮把(1)顶面形成的空间内安放 一片以上可转动的阻挡盘(9),各阻挡盘套在钮把(1)侧面上,外盖(2)套在钮把(1)夕卜, 转动外盖(2)后拨片(5)位于各阻挡盘之上,各阻挡盘与钮把(1)可通过在阻挡盘与钮把 (1)之间互设棘槽和棘爪或在第一位置的阻挡盘下设托片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 有弹性支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各阻挡盘(9)与拨片(5)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阻挡盘 (90与定位环(3)之间的摩擦力,可通过开刻防滑肋等增大摩擦系数的办法来实现,盖上外 盖(2)完成密码旋钮的制作。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密码旋钮,其特征在于 所说一限位装置(16)限制外盖(2)从钮把⑴拔出,可在外盖(2) 口设一圈内弯的棘爪卡 在钮把(1)的下端或在外盖(2) 口设一圈向外凸起的凸环内置于旋钮定位体(92)内或者 在外盖(2)与钮把侧面之间互设棘槽和弹性棘爪或在钮把(1)设横向内槽内装带有弹性支 撑的销钉等仅可转动的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10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密码旋钮,其特征在于 当所说的钮把1上的定位环(3)上的拨片定位槽(31)不贯穿定位环(13)时,外盖(2)可 为一带拨片的圆环,可从左至右套在钮把(1)上,之后再用一外罩紧密套在外盖(2)上;或 者外盖(2)上的拨片是连接在一带弹性与外盖2侧壁分离的长条带上,钮把1可从右至在 插入外盖2内;或拨片的顶端可带有一斜面,能让拨片挤过定位环(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旋钮。通常的门都有一开启旋钮,通过转动钮把而带动锁栓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开门、锁门的功能,密码旋钮由外盖和钮把构成,钮把插入外盖内,所说钮把也就是在门或锁上用的通过转动钮把来控制锁舌或锁栓与锁槽的锁止与分离的普通钮把来进行改进。
文档编号E05B3/00GK101942928SQ20101022683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4日
发明者宋泽贵, 王巨川 申请人:宋泽贵;王巨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