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73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扇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悬窗结构设计,通常窗扇为外搭在边框的框体上,窗扇和边框之间 使用五金配件通过螺丝的紧固作连接固定,现有的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一定的结构设计缺 陷,例如,因边框在绝大情况下是使用铝型材材料制成,螺丝与铝型材边框的连接很容易发 生松动,存在窗扇与边框相脱离的隐患,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此外,现有的窗扇与边框的连接件通常是由多部份装配而成,结构复杂、成本高, 部件之间容易发生损坏和磨损,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额外的安装工具进行装配,装配过程 繁琐,稳固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窗扇连接构件,安全稳固, 装配方便,无需要额外的安装工具进行装配,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用于框体 与所述窗扇的连接固定,所述框体具有上边框,所述连接构件呈钩状;所述上边框与所述窗 扇相对的侧体的端部设置沟槽,所述沟槽是具有开口端的狭长状槽体结构,所述连接构件 的一端可卡持固定在所述沟槽中。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呈“ τ ”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为一体成型。所述窗扇具有卡持槽,所述卡持槽设置的位置与所述框体侧体端部设置的沟槽的 位置相对;所述连接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上边框的沟槽和所述窗扇的卡持槽中,所述连接构 件分别与所述框体、所述窗扇相铰接。所述框体的下边框侧体延展设置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表面固定设置窗纱固持 框。所述窗纱固持框是截面呈长方体的中空固持结构,卡固在所述窗纱固持框中的窗 纱可沿所述窗纱固持框具有的槽体滑动。所述下边框设置所述窗纱固持框的侧体端部设置用于在所述窗扇在关闭过程中 起到缓冲作用、并加强所述窗扇在闭合状态下密封效果的缓冲板。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框体和窗扇是通过呈钩状的连 接构件相铰接连接固定在一起的,安全稳固,装配方便,无需要额外的安装工具进行装配, 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扇连接构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窗扇连接构件如图1所示A-A方向的横断面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结合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用于框体1 与所述窗扇2的连接固定,所述窗扇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构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框体1 的上边框上,所述窗扇2通过所述连接构件3相对于所述框体1的所述上边框作打开或闭 合的旋转,所述连接构件3呈钩状。框体1是大致呈方状环体的框架结构,其是由若干截面呈长方型的框架首尾依次 相连接所形成,在具体实施时,框体1嵌入固定在墙体中,其顶部通过连接构件3连接固定 一与其尺寸相匹配的窗扇2。具体实施例时,框体1是由上边框10、下边框11以及侧边框 (图未示)首尾依次相连接所形成,上边框10和下边框11的端部设置一延展件12,所述延 展件12呈薄片板状,其延展设置在上边框10、下边框11框架侧体的端部,且相对对称设置, 窗扇2在通过连接构件3进行旋转时,可抵顶在框体1首尾相连的环状延展件12上,延展 件12的端部与窗扇2相对接的部分卡持固定胶条121,固定胶条121在窗扇2相对关闭抵 顶与延展件12上时进一步起到缓冲和密封的作用。上边框10与所述窗扇2相对的侧体的端部设置沟槽13,所述沟槽13是具有开口 端的狭长状槽体结构,所述连接构件3的一端可卡持固定在所述沟槽13中。下边框11的侧体延展设置一承接板112,承接板112的表面固定设置一窗纱固持 框114,所述窗纱固持框114是截面呈长方体的中空固持结构,卡固在窗纱固持框114中的 窗纱可沿窗纱固持框114具有的槽体左右移动所述窗纱固持框114是截面呈长方体的中空 固持结构,卡固在窗纱固持框114中的窗纱可沿窗纱固持框114具有的槽体左右滑动,具体 实施时,承接板112设置的位置并不限定,只要满足其上可设置供窗纱固定并移动的窗纱 固持框114即可,当然,窗纱固持框114也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安装设置在上边框10上。窗扇2是可与框体1相匹配装配的可通过连接构件3相对框体1的上边框10作 打开或闭合旋转的长方板状体,所述窗扇2是由截面大致呈长方状的中空框体相组装形成 的环状框架结构,窗扇2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持槽21和卡持臂23,所述卡持槽21设置的 位置与所述框体1侧体端部设置的沟槽13的位置相对,具体实施时,卡持槽21设置的数量 并不确定,可以在窗扇2的侧体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或多个;卡持臂23是具有开口的中空卡 持结构,具体实施时,卡持臂23开口端的朝向位置相对,相对的卡持臂23开口端中卡持固 定中空玻璃25,所述中空玻璃25是夹设有垫块251的双层玻璃结构,垫块251位于中空玻 璃25双层玻璃结构之间的端部,其外侧与卡持臂23相固定的端部分别设置缓冲垫252,缓 冲垫252可进一步减少窗扇2在关闭过程中抵顶在框体1延展件12上时的冲击力,且可以
4对紧固中空玻璃25起到一定的作用。卡持槽21是设置在窗扇2端部用于连接固定连接构件3的卡持槽体结构,具体实 施时,连接构件3具有勾脚的一端勾挂在卡持槽21中,相对的另一端卡持固定在所述上边 框10的沟槽13中。优选的,下边框11设置窗纱固持框114的侧体设有一缓冲板27,所述缓冲板27除 对窗扇2在关闭过程中的缓冲作用外,还可进一步加强窗扇2在闭合状态下的密封效果。连接构件3是用于将框体1与所述窗扇2作连接固定的连接件,其呈钩状。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呈“ τ ”形。优选的,所述呈钩状的连接构件3为一体结构构件。优选的,所述呈钩状的连接构件3分别固定在上边框10的沟槽13和窗扇2的卡 持槽21中,所述连接构件3分别与所述框体1和所述窗扇2相铰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窗扇连接构件在具体实施时,窗扇2通过所述连接 构件3相对所述框体1作打开或闭合的旋转,在此过程中,由于框体1和窗扇2是通过呈钩 状的连接构件3相铰接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整个连接构件3为一体构成,避免了多结构组成 的连接构件的磨损,装配可直接将其两端卡固钩挂即可,不需要螺丝固定,与传统五金合页 件相比,无需五金合页件与铝型材之间的螺丝连接,连接更加稳固,避免了使用五金合页件 造成框体1和窗扇2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扇连接构件,由于框体和窗扇是通过呈钩状的连接构件相 铰接连接固定在一起的,安全稳固,装配方便,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用于框体与所述窗扇的连接固定,所述框体具有上边框,其特征 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呈钩状;所述上边框与所述窗扇相对的侧体的端部设置沟槽,所述沟槽是具有开口端的狭长状 槽体结构,所述连接构件的一端可卡持固定在所述沟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扇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呈“τ ”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窗扇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扇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具有卡持槽,所述卡持槽 设置的位置与所述框体侧体端部设置的沟槽的位置相对;所述连接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上边框的沟槽和所述窗扇的卡持槽中,所述连接构件分 别与所述框体、所述窗扇相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扇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下边框侧体延展设置 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表面固定设置窗纱固持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扇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纱固持框是截面呈长方体 的中空固持结构,卡固在所述窗纱固持框中的窗纱可沿所述窗纱固持框具有的槽体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扇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框设置所述窗纱固持框 的侧体端部设置用于在所述窗扇在关闭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并加强所述窗扇在闭合状态 下密封效果的缓冲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用于框体与所述窗扇的连接固定,所述窗扇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构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框体的上边框上,所述窗扇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对于所述框体的所述上边框作打开或闭合的旋转,所述连接构件呈钩状;所述连接构件为一体成型。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窗扇连接构件,由于框体和窗扇是通过呈钩状的连接构件相铰接固定为一体,安全稳固,装配方便,无需要额外的安装工具进行装配,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E06B7/23GK201865468SQ2010202888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吴小兵, 罗超 申请人:深圳天派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