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74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子,尤其涉及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
背景技术
梯子作为一种日常登高常用的工具,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修剪 高处枝叶、登高取物储物、换灯泡、擦洗玻璃窗等。目前广泛使用的梯子大多没有靠背,这 里所述的靠背指的是使用者登到梯子高处后可以扶持或依靠的部分,这类梯子由于没有靠 背,使用者登到梯子高处后除了脚踩着的梯子踏板外没有其他支撑,常常需要把身体靠在 或把手扶在其他物体上,若周围没有可依靠或扶持的物体,就比较危险。于是,人们在梯子 上增设了靠背,这些靠背通常固设在梯腿上,占用了空间,增大了梯子的体积,不便于梯子 的运输和储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以提高梯子的使用安全性 和运输储存的方便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包括 一对梯腿、安装在梯腿上的若干踏板,其中,靠背铰接在梯腿的上部,梯腿的上部具有挡杆, 挡杆自梯腿向靠背所在侧延伸,挡杆限制了靠背向后方向的运动,从而使得当梯子处在使 用状态时,靠背抵靠在挡杆上。本实用新型的靠背与梯腿铰接,当使用梯子时,把靠背旋转到抵靠在挡杆上的位 置,靠背可为站在梯子上的使用者提供另外的支撑,提高了梯子的使用安全性,而在不使用 梯子时,可通过旋转靠背来把靠背折叠起来,大大缩小了梯子的占用空间,方便了梯子的运 输和储存。进一步地,工具台铰接在靠背上,工具台的背面设有销钩,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 时,挡杆卡在销钩和工具台之间。这一结构加固了使用时靠背和梯腿之间的连接关系,使靠 背能为使用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进一步增强了梯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更进一步地,靠背为一个U形框,其平行的两个边杆各自与一个梯腿铰接。这就使 得靠背受力会比较均勻、平衡性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靠背可折叠的梯子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靠背可折叠的梯子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在折叠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包括大踏板22和两个小踏板21的踏板在一对平行的梯腿1之间,大踏 板22和小踏板21在两个侧面处与梯腿1铰接,大踏板22在小踏板21的上方,大踏板22 用于爬到梯子最高处工作时踩踏,为了提高梯子的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大踏板22的横向 面积大于小踏板21,小踏板21的数量可根据梯子的高矮情况设置,不限于两个。靠背5大 体上为一个U形框,其平行的两个边杆51在端部处各自与一个梯腿1的上部铰接,这就使 得靠背5受力会比较均勻,平衡性好。参见图2,梯腿1的上部具有挡杆12,挡杆12自梯腿1向靠背5所在侧延伸,在本 实施例中,由于靠背5安装在梯腿1的内侧,所以挡杆12向梯腿1的内侧延伸,当向后转动 靠背以把靠背打开时,挡杆12限制了靠背5向后方向的运动,使得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 (如图1所示),靠背5抵靠在挡杆12上,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挡杆12 将两个梯腿1连接起来,挡杆12与梯腿1 一体成型并共同构成一个U形框,不但提高了梯 腿的受力平衡性,而且更便于加工。靠背也可以设置在梯腿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挡杆自 梯腿向外侧延伸,同样起到限制靠背向后方向运动的目的。大体为板状的工具台6在其两个侧面处与靠背5铰接,工具台6的正面(即梯子 处在使用状态时工具台朝上的面)上设有多个向工具台内部凹进的凹槽64、65和66,多个 凹槽的形状、大小不一,便于放置多种工具。参见图2,工具台6的背面(即梯子处在使用 状态时工具台朝下的面)设有销钩62和第一卡槽63,销钩62在工具台的长度方向的中部 位置,第一卡槽63在工具台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且沿着工具台的长度方向延伸,呈圆弧 形。参见图1,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挡杆12卡在销钩62和工具台6的背面之间,工具台 6抵靠在挡杆12上,挡杆12为工具台提供支撑,而且,挡杆12在第一卡槽63中。工具台加 固了使用时靠背和梯腿之间的连接关系,使靠背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支撑,进 一步增强了梯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不但靠背是可以折叠的,而且整个梯子除靠背折叠结构以外的其他结 构都是可折叠的,整个梯子除靠背折叠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的折叠性由以下结构来实现。 参见图1,一对连接腿3与梯腿1平行设置,连接腿3也铰接在大踏板22和小踏板21的侧 面,并且大踏板22和各个小踏板21分别与梯腿1和连接腿3的铰接位置不相同。第一连 杆7的两端分别与靠背5和大踏板22铰接。斜撑杆4的上部与梯腿1铰接,第二连杆8的 两端分别与大踏板22和斜撑杆4铰接。参见图2,斜撑杆4包括在其中上部的支撑杆42, 大踏板22的背面设有圆弧形的第二卡槽221。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斜撑杆4上的支撑 杆42在大踏板22背面的第二卡槽221中,使大踏板22抵靠在支撑杆42上,从而使斜撑杆 4为大踏板提供更安全稳定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梯子的折叠过程请参见图3,首先,转动靠背5和工具台6,使挡杆12 脱离开销钩62,接着往前方转动靠背5和斜撑杆4,大踏板22和小踏板21也同时调整器自 身的位置,最后可把整个梯子很紧凑地折叠成为板块状,非常便于运输和储存。本实用新型的靠背与梯腿铰接,当使用梯子时,把靠背旋转到抵靠在挡杆上的位 置,靠背可为站在梯子上的使用者提供另外的支撑,提高了梯子的使用安全性,而在不使用 梯子时,可通过旋转靠背来把靠背折叠起来,大大缩小了梯子的占用空间,方便了梯子的运 输和储存。[0018]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限制,根 据本实用新型构思还可以许多结构上的变化,例如,本实用新型的靠背折叠结构可以与其 他梯子结构相结合,如与非折叠梯子结构结合或与其他折叠梯子结构结合,这些变化均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包括一对梯腿(1)、安装在所述梯腿上的若干踏板01、 22),其特征在于,靠背( 铰接在所述梯腿(1)的上部,梯腿(1)的上部具有挡杆(12),挡 杆(12)自梯腿⑴向靠背(5)所在侧延伸,挡杆(12)限制了靠背(5)向后方向的运动,从 而使得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靠背( 抵靠在挡杆(1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工具台(6)铰接在所述靠背 (5)上,工具台(6)的背面设有销钩(62),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挡杆(1 卡在销钩 (62)和工具台(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 为一个U形 框,其平行的两个边杆(51)各自与一个梯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台(6)的背面设有 第一卡槽(63),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挡杆(1 在第一卡槽(6 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1 连接两个梯 腿(1),并与梯腿(1) 一体成型共同构成一个U形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台(6)的正面设有 多个内凹的凹槽(64、65、66)。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包括小 踏板和在小踏板上方的大踏板(22),一对连接腿C3)与所述梯腿(1)平行设置,所述 大踏板02)和小踏板均与所述梯腿⑴和连接腿(3)铰接,第一连杆(7)的两端分 别与所述靠背( 和大踏板0 铰接,斜撑杆(4)的上部与所述梯腿(1)铰接,第二连杆 (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大踏板0 和斜撑杆(4)铰接,斜撑杆(4)包括支撑杆(42),当梯 子处在使用状态时,大踏板0 抵靠在所述支撑杆0 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踏板0 的背面设 有第二卡槽021),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支撑杆0 在所述第二卡槽021)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背可折叠的梯子,包括一对梯腿、安装在梯腿上的若干踏板,其中,靠背铰接在梯腿的上部,梯腿的上部具有挡杆,挡杆自梯腿向靠背所在侧延伸,挡杆限制了靠背向后方向的运动,从而使得当梯子处在使用状态时,靠背抵靠在挡杆上。当使用梯子时,把靠背旋转到抵靠在挡杆上的位置,靠背可为站在梯子上的使用者提供另外的支撑,提高了梯子的使用安全性,而在不使用梯子时,可通过旋转靠背来把靠背折叠起来,大大缩小了梯子的占用空间,方便了梯子的运输和储存。
文档编号E06C7/16GK201902156SQ20102066466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姚柏松, 王海林, 顾云海 申请人:嘉兴泰豪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