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更加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其能够将整体式的外部把手组装到把手基底,而并不与平衡配重(weight balance)发生干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安装在车辆车门中的外部把手组件的功能是充当使用者对车辆的车门进行开启和关闭的界面。外部把手组件基本包括外手柄(以下称作手柄)和外部把手基底(以下称作把手基底),该外手柄从车门面板的外表面中暴露出来并被使用者实际操控,该外部把手基底位于车门面板内侧并联接至所述外手柄,从而该外手柄能够从外部把手基底中被拉动。如图fe至图5c所示,其显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外部把手组件,枢轴形状部12形成在手柄10的内端,直的操作杆14 一体形成在手柄10的另一内端。手柄10的枢轴形状部12在把手基底20的一侧可枢转地安装在杠杆轴22上。操作杆14在把手基底20的另一侧插入到把手杆M当中,并接着通过安装螺钉沈来进行固定。并且,平衡配重30通过复位弹簧的媒介而可枢转地安装在把手表面20的后侧。因此,当拉动手柄10的时候,把手杆24 (该把手杆M利用安装螺钉沈而联接至手柄10的操作杆14)被拉动,同时,连接至把手杆M的平衡配重30进行枢转。接着,连接至平衡配重30的缆线被拉动,并且连接至该缆线的车门栓组件的锁紧被释放,从而开启车门。然而,当手柄的操作杆具有直的形状的时候,制造的可加工性受到了限制,例如安装螺钉的联接的制造可加工性被减少,并且由于分离的把手杆必须安装在把手基底当中以操作平衡配重,因此它的组装结构可能会很复杂。在根据相关技术的另一个实例当中,考虑到这种限制而提出了该实例,如图6a和 6b中所示的外部把手组件包括垂直弯曲的操作杆14。该操作杆14可以插入到把手基底20 当中,并接着可以联接至平衡配重30。亦即,平衡配重30提前安装在把手基底20的后侧。平衡配重30可以通过中心螺钉32而进行转移。垂直弯曲的手柄10的操作杆14插入到把手基底20当中,并且接着在它的初始位置上转动,以使得平衡配重30沿着中心螺钉32的螺纹移动。在这种情形下,使得平衡配重30的回拉杆34移动至操作杆14的端部弯曲部16。由于借助了复位弹簧36来安装平衡配重30,因此平衡配重30在车门开启的方向上枢转,接着根据复位弹簧36的弹力而再次枢转至它的初始位置。因此,当拉动手柄10的时候,手柄10的操作杆14端部(亦即,弯曲部16)推动平衡配重30的回拉杆34以进行枢转,并因此使得平衡配重30进行枢转。同时,连接至平衡配重30的缆线被拉动,从而对车门栓组件进行解锁并开启车门。然而,由于平衡配重必须通过中心螺钉的转动操作而朝着手柄的操作杆进行水平转移,因此可能会降低制造的可加工性。因此,需要更简单的组件,其中具有垂直弯曲形状的操作杆被插入,而不受到平衡配重的干扰,接着手柄的操作杆能够随后被联接至平衡配重。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其中,通过利用具有垂直弯曲形状的操作杆,将平衡配重借助复位弹簧而可枢转地安装在把手基底的后侧,并将平衡配重固定至把手基底的一端同时在开启方向上通过安装在把手基底后侧的初始设定杆的锁定操作而被往回拉,手柄的操作杆能够插入到把手基底当中,同时轻易地避免了与平衡配重发生干扰,接着,当初始设定杆的锁定被释放的时候,手柄的操作杆能够随后联接至平衡配重。在一个方面当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包括手柄和把手基底, 该手柄在其一端包括枢转端,并在其另一端包括操作杆;该把手基底位于车门面板当中,并且联接至能够被使用者拉动的所述手柄,其中所述把手基底的后侧布置有初始设定杆, 所述把手基底的后侧通过复位弹簧的媒介而安装有平衡配重,该平衡配重在开启方向上移动,以被所述初始设定杆钩住并锁定,并且所述手柄的操作杆在其端部具有垂直弯曲端,从而该操作杆插入到所述把手基底当中,而不与所述平衡配重干扰。在各种实施例当中,在所述平衡配重的后部可以形成有突出部,并且所述初始设定杆上可以一体和/或整体形成有锁定钩,该锁定钩用来钩住所述突出部。在其它实施例当中,基于锁定钩形成的位置而可以在所述初始设定杆的后侧上一体和/或整体形成有推动端。在各种实施例当中,当所述初始设定杆解锁的时候,所述平衡配重可以通过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而枢转至初始位置,以使得该平衡配重的回拉杆的后侧被所述操作杆的垂直弯曲端的外表面可分离地钩住。在其它实施例当中,在所述把手基底的内部上可以一体和/或整体形成有与所述手柄的弯曲端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止挡件,从而限制所述手柄的向前的回拉距离。应该理解的是,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在本文中使用的其它类似术语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机动交通工具,例如包括运动性多功能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客用汽车,包括各种船只和舰艇的船舶,飞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可选择燃料车辆(例如从除了石油之外的资源获得的燃料)。本文中提及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种或更多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同时采用汽油和电作为动力的车辆。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辆外部把手组件的手柄规格的视图。图2是显示安装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辆外部把手组件的把手基底后侧的初始设定杆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的侧部横截面视图,其中在平衡配重在开启方向上被固定的状态下,手柄插入到把手基底当中并联接至该平衡配重。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车辆外部把手组件的侧部横截面视图,其显示了在平衡配重被解锁之后的手柄的开启操作;其中,A表示未被设定杆钩住,而B表示把手操控(门开启操控)。图fe至图5c是显示示例性的外部把手组件的视图。其中在图5c中(a)是插入联接之前,(b)插入联接之后。图6a和图6b是显示另一个示例性的外部把手组件的视图。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在此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的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的尺寸、定向、定位和外形,将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应用和使用环境所确定。在这些图形中,在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中,附图标记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虽然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 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例。如图1所示,外部把手组件可以包括手柄10和把手基底20,该手柄10具有形成在其内端的枢转端12和形成在其另一内端的操作杆14,所述把手基底20位于车门面板内侧,并联接至能够被拉动的手柄10。特别而言,手柄10的操作杆14可以具有垂直弯曲形状。亦即,操作杆14可以包括弯曲端16,该弯曲端16在其端部弯曲。根据各个实施例,通过将手柄10的操作杆14容易地插入到把手基底20当中,操作杆14可以简单地联接至平衡配重30,从而操作杆14的弯曲端16不与安装在把手基底 20的后侧的平衡配重30发生干扰。为此,如图2所示,初始设定杆40可以安装在把手基底20的后侧。初始设定杆40呈现出具有一定长度的销的形状,该初始设定杆40可以包括锁定钩42和推动端44,该锁定钩42突出地形成在初始设定杆40的内侧的特定位置,该推动端 44形成在初始设定杆40的外侧。在这种情形下,平衡配重30可以可枢转地安装在把手基底20的后侧的特定位置上。复位弹簧36可以插入到平衡配重30的枢轴当中,以提供弹力,该弹力使平衡配重30 恢复至初始位置。并且,与操作杆14的弯曲端16相接触的回拉杆34可以在平衡配重30的枢轴周围形成在平衡配重30的一个端部上,并且具有一定重量的重量部38可以形成在平衡配重 30的另一个端部上。特别而言,突出部46可以在平衡配重30的后侧形成在重量部38和回拉杆34之间,以被初始设定杆40的锁定钩42钩住。
另一方面,止挡件48可以一体和/或整体形成在手柄10被插入的把手基底20的内侧。止挡件48可以接触手柄10的弯曲端16,并用来限制手柄10的向前的回拉距离。亦即,当向前(开启方向)拉动手柄10时,手柄10的弯曲端16的外表面可以接触止挡件48,以限制手柄10的回拉。因此,止挡件48可以用来轻易地防止手柄10向前分
1 O以下,将参考图3来详细描述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外部把手组件的制造过程。该过程可以包括将手柄插入到把手基底当中并将该手柄联接至平衡配重。首先,平衡配重30可以在车门开启的方向上围绕平衡配重30的枢轴而被拉回,同时,初始设定杆40的锁定钩42可以钩住平衡配重30的突出部46。因此,平衡配重30可以被初始设定杆40锁住,以保持在车门开启方向上被完全拉回的状态。接下来,手柄10的操作杆14可以插入到手柄20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平衡配重30的回拉杆34可以在车门开启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操作杆14的弯曲端16可以被轻易地插入,而不与平衡配重30的回拉杆34进行干扰。接下来,当对初始设定杆40的推动端44进行推动的时候,初始设定杆40的锁定钩42可以从突出部46中分离,同时,平衡配重30可以通过复位弹簧36的弹力而枢转至初始位置。如果平衡配重30通过复位弹簧36的弹力而枢转至初始位置并被初始设定杆40 解锁的话,平衡配重30的回拉杆34的后表面可以可分离地接触操作杆14的弯曲端16的外表面。因此,当手柄10被回拉的时候,操作杆14的弯曲端16可以拉动平衡配重30的回拉杆34,同时,平衡配重30可以在车门开启的方向上枢转。因此,连接至平衡配重30的缆线被拉动,以对连接至缆线的车门栓组件的锁定进行释放,从而开启车门。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由于在初始设定杆40被锁定之后,平衡配重30通过手柄的操作杆14的弯曲端16而在车门开启方向上的转动角度小于平衡配重30通过用于锁定的初始设定杆40在车门开启方向的转动角度,因此平衡配重30可以不会再次被初始设定杆40锁定。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手柄的操作杆被形成为具有垂直弯曲的形状。平衡配重可以在车门开启的方向上被完全拉回并可以通过初始设定杆来进行固定,接着手柄的操作杆可以轻易地插入到把手基底当中,同时避免了与平衡配重发生干扰。因此,可以简化手柄的制造结构,并且可以提高制造的可加工性。并且,仅仅通过对初始设定杆的回拉操作,平衡配重才可以恢复至初始位置,而能够轻易实现随后的与手柄的操作杆的联接。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后”等是用于参考图中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 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包括手柄,该手柄在其一端包括枢转端,并在其另一端包括操作杆;以及把手基底,该把手基底位于车门面板中,并且联接至能够被使用者拉动的所述手柄,其中所述把手基底的后侧布置有初始设定杆;所述把手基底的后侧安装有平衡配重,该平衡配重被复位弹簧朝着开启方向偏压,以被所述初始设定杆钩住并锁定;并且所述手柄的操作杆具有垂直弯曲端,从而该操作杆插入到所述把手基底当中,而不与所述平衡配重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其中在所述平衡配重的后部形成突出部,并且所述初始设定杆上一体形成有锁定钩,该锁定钩用来钩住所述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其中,基于锁定钩形成的位置而在所述初始设定杆的后侧上一体形成有推动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其中,当所述初始设定杆未被锁定的时候,所述平衡配重通过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而枢转至初始位置,以使得该平衡配重的回拉杆的后侧被所述操作杆的垂直弯曲端的外表面可分离地钩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其中,在所述把手基底的内部一体形成有与所述手柄弯曲端的外表面相接触的止挡件,从而限制所述手柄的向前的回拉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外部把手组件,包括手柄和把手基底,所述手柄在其一端包括枢转端,并在其另一端包括操作杆;所述把手基底位于车门面板当中,并且联接至能够被使用者拉动的所述手柄。此处,所述把手基底的后侧安装有初始设定杆。所述把手基底的后侧通过复位弹簧的媒介而安装有平衡配重,该平衡配重在开启方向上移动,以被所述初始设定杆钩住并锁定。并且,所述手柄的操作杆在其端部具有垂直弯曲端,从而该操作杆插入到所述把手基底当中,而不与所述平衡配重干扰。
文档编号E05B1/00GK102465630SQ2011102080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
发明者朴厚相, 朴石东, 权相勋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