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57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领域,具体为可以用于房屋建筑的门、窗,房屋室内柜台窗, 家俱,展示柜等处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房屋建筑(住房、公务楼、饭店、商业楼、商务楼、仓库及符合房屋建筑标准的其他建筑物)所使用的门窗现状是1、功能单一。目前房屋建筑的门窗扇页结构虽然具有阻风、透光功能(如门窗玻璃);阻挡蚊蝇、自然进气功能(如门窗纱),阻人进出功能(如防护栏),遮蔽视线、保持自然空气流通功能(门窗帘),但是前述功能是各自分开的,扇页结构是各自独立安装的,使用空间大,紊乱复杂。2、密封结构不完善。防水、密封空气对流性能相对弱。3、耐候性弱。门窗扇页结构若采用铝塑材质、竹木材质、普通金属材质、纺织物布料,时效期相对短。4、安全隐患。门窗扇页结构中若采用的是普通玻璃板材,在受外力损坏时产生飞溅物。门窗扇页结构中的防护栏若采用永久固定式安装,有突发情况(如遇火灾)时,不利于逃生。5、门窗开闭占用的空间大。若采用扇形开闭方式(平开式或旋转式),所占用的空间相对大;若采用横向开闭方式(推拉式),所占用的平面面积相对大(开闭量小于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安全性强、开闭量大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包括扇结构系统,框体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结构系统,手动电动切换系统,扇结构系统装于框体结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扇结构系统至少分为三组,包括位于框体内左侧的第一组活动扇a,含玻璃扇 al,纱网扇a2,防护扇a3 ;位于框体内右侧的第二组活动扇b,含玻璃扇bl,纱网扇b2,防护扇b3 ;位于框体中间的固定扇c,含玻璃扇cl,防护扇c3 ;框体结构系统包括由顶框板、底框板、左和右各一个边框板构成的框体;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的宽度最多均占左边的边框板内壁与右边的边框板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底框板上至少装有六根滑道,每根滑道与al、bl、a2、l32、a3、b3等多扇活动扇之一配合;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至少固定有三个导轨支座,另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也至少固定有三个导轨支座,左右两边的导轨支座一一对应构成至少三对导轨支座副,每对导轨支座副之间连接有两根导轨;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至少固定有三根被动轴,每根被动轴上装有传动轮;另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至少固定有三个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中装有上立轴, 每根上立轴上装有传动轮;位于一个边框板上的传动轮与位于另一个边框板上的传动轮一一对应构成至少三对传动轮副;传动系统包括装于每对传动轮副上的传送带,传动轮副两侧的传送带各连接有一个滚动体,每个滚动体装在相应的导轨上,每个滚动体下面悬装活动扇al、bl、a2、b2、a3、 b3等多扇活动扇之一;动力结构系统包括在装有上立轴的边框板的下部至少装有三台电机,每台电机上连接有减速器,每台减速器上连接有下立轴;每根下立轴与相应的上立轴之间通过手动电动切换系统连接;手动电动切换系统是离合器。优选地防护扇a3、b3、c3由中间留有空腔的两块防弹材料板构成,两块防弹材料板上错位开有通风孔。优选地离合器包括装在边框板上的手动电动切换锁,装在边框板上的凸轮轴,凸轮轴上固定有凸轮,凸轮轴上还套有圆柱弹簧,设有与凸轮配合的滚动轮,滚动轮装在一个拨叉杆上,拨叉杆上固定有拨叉,拨叉与一个滑套配合,滑套套在下立轴上,滑套与一个主动结合子配合,主动结合子固定在下立轴的上端部;在上立轴的下端部固定有被动结合子;主动结合子与被动结合子之间通过钢珠等耦合件耦合连接。优选地减速器与下立轴之间连接有软轴。优选地在扇结构系统和框体结构系统之间设有阻尼结构系统,阻尼结构系统包括在左边框板上固定有左立板,右边框板上固定有右立板,左立板和右立板上都嵌有橡胶阻尼块。优选地在扇结构系统和框体结构系统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系统,密封结构系统包括在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等活动扇和固定扇上都装有包边,在包边上嵌有密封条。当然,在本发明中,离合器等零部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见的其它技术手段实现。传动轮可以是皮带轮、链轮等多种方式,相应的传送带可以是皮带、链条等。al、a2、a3 与bl、b2、b3之间可以任意对应组合开闭,但最常用的是al与bl、a2与b2、a3与b3组合方式。进而,81、151、£12汕2、£1333各自独立开闭也应该理解为本发明的构思范围。al与 bl可以是单层或多层普通玻璃,也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特殊玻璃。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都可以按本发明思路不经创造性劳动就可以轻易实现扩展为四扇、五扇乃至更多;同理,活动扇也不限于活动扇a和活动扇b,完全可以有三组、四组、五组乃至更多组。上述变换都应该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所保护的范围的等同替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1、多功能一体化。玻璃扇具有阻风、透光功能;纱网扇具有阻挡蚊蝇、自然进气功能;防护扇可采用网孔夹层玻璃板(或网孔防弹材料板)与网孔钢板(或网孔防弹材料板)排列组合,具有既遮蔽视线、阻人进出(使用防弹材料板时亦可阻挡子弹),又保持自然空气流通功能;采用机械结构传动系统与动力结构系统匹配实现门窗扇(页)结构系统的电动机械式行程开闭功能;采用手动电动切换(操作)系统与机械结构传动系统匹配实现在断电状况下完成门窗扇页结构系统的手动机械式行程开闭功能。前述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多功能结构一体化,占用空间小,美观简洁。2、密封结构完善。防水、门窗关闭后密封空气对流性能相对强。3、耐候性强。本发明采用耐蚀金属及玻璃材质,时效期相对长。4、安全性强。本发明采用安全玻璃时,在受外力损坏时呈蜘蛛网形状,不产生飞溅物。门窗扇页结构中的网孔式扇页(防护扇)可开关,有突发情况(如遇火灾)时,利于逃生。5、门窗开闭行程占用的空间小。本发明采用横向多叠式开闭方式,所占用的空间相对小,所占用的平面积相对小(开闭量大于66% )。


图1 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2 图1的M-M剖视图
图3 图1的轴测图4 图3的V-V剖视图(活动扇全开状态图);
图5 图4的A-A剖视图6 图5的S-S剖视图的局部剖视图7 图4的B-B剖面图8 图4的C-C剖视图9 图4的工区域局部放大图10图4的D-D阶梯剖面图11图4的E-E剖视图12图4的F-F剖视图13图4的G-G剖视图14图4的0向局部视图15图4的P区域局部放大图16图3的V-V剖视图(活动扇全关状态图);
图17图16的Dl-Dl剖面图18图16的El-El剖视图19图16的F2-F2剖视图20图5的Z区域局部放大图(手动电动切换总成锁紧状态图)
图21图4的Q区域锁紧状态局部放大图22手动电动切换总成解锁状态图23图4的Q区域解锁状态局部放大图24滚动副总成主视图25图对的·!-剖面图26 图25的K-K剖面图;图27 图24的H-H剖面图;图28 滚动体主视图;图29 图28的M-M剖面图;图30 图29的N-N剖面图;图31 图28的L-L剖面图;图32 固定扇Cl连结关系装配图;图33 图32的R-R剖面图;图;34 活动扇al、bl及连结关系装配图;图35 图34的T-T剖面图;图36 :固定扇c2连结关系装配图;图37 图36的U-U剖面图;图38 活动扇a2、b2及连结关系装配图;图39 图38的W-W剖面图;图40 :固定扇c3连结关系装配图;图41 图40的X-X剖面图;图42 活动扇a3、b3及连结关系装配图;
图43 图42的Y-Y剖面图;图44 图5的Al区域局部放大图;图45 图4的Fl-Fl剖视图;图46 图4的Cl-Cl剖视图;图47 图4的A2-A2剖视图。为了图面能清楚显示相关零部件,各视图之间的比例各有放大或缩小。图中a为位于框体左侧的第一组活动扇,含外侧的玻璃扇al,中间的纱网扇a2, 内侧的防护扇a3。b为位于框体右侧的第二组活动扇,含外侧的玻璃扇bl,中间的纱网扇 b2,内侧的防护扇b3。c为位于框体中间的固定扇,含外侧的玻璃扇cl,中间的纱网扇c2, 内侧的防护扇c3。1为电源键,2为停止键,3为a3、b3开启键,4为a3、b3关闭键,5为a3、b3解锁键,6为a3、b3锁紧键,7为a3、b3手动电动切换锁,8为a2、l32开启键,9为a2、l32关闭键, 10为a2、l32手动电动切换锁,11为al、bl开启键,12为al、bl关闭键,13为al、bl手动电动切换锁,14为电机,15为减速器,16为软轴,17为联轴器,18为下立轴,19为下立轴,20 为下立轴,21为弹性档圈,22为推力球轴承,23为滑套,24为圆柱体,25为主动结合子,26 为钢珠,27为被动结合子,28为衬垫,29为轴承座,30为轴承,31为衬垫,32为传动轮(链轮),33为导轨支座,34为导轨,35为导轨,36为上立轴,37为上立轴,38为上立轴,39为拨叉,40为拨叉杆,41为滚动轮,42为滚动轮轴,43为凸轮轴支座,44为螺钉,45为凸轮轴,46 为凸轮,47为圆柱弹簧,48为凸轮,49为圆柱弹簧,50为凸轮,51为圆柱弹簧,52为传送带 (链条),53为垫板,54为螺钉,55为螺钉,56为底板,57为平键,58为止退钢丝圈,59为锥端紧定螺钉,60为垫板,61为上支座,62为滚动副总成,63为活动扇a3、b3总成,64为固定扇c3总成,65为活动扇a2、b2总成,66为固定扇c2总成,67为活动扇al、bl总成,68为固定扇cl总成,69为固定扇c3下支座,70为固定扇c2下支座,71为被动轴,72为底板,73 为传送带(链条)接头,74为框体(含由U形型材构成的顶框板、底框板、左框板、右框板, 且U形开口面向框体内),75为左立板,76为右立板,77为底面板,79为连接条,80为轴承销轴,81为铆钉,82为滚动体,83为滚动体墙板,84为轴承隔套,85为轴承,86为夹层玻璃板,87为包边,88为密封条,89为沉头螺钉,90为角铁,91为U型连接条,92为角铁,93为U 型连接条,94为行走轮轴,95为行走轮,96为上支座固定螺钉,97为下支座固定螺钉,98为 a2.b2.c2的不锈钢丝网,99为固定螺钉,100为U型连接条,101为扇固定框,102为扇固定框,103为铆钉,104为a3、b3、c3的左扇,105为a3、b3、c3的右扇,106为隔垫框,107为密封条,108为角铁,109为滑道,110为橡胶阻尼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当然,下列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到图47所示,一种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包括扇(页)结构系统,框体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结构系统,手动电动切换系统,扇结构系统装于框体结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扇结构系统分为三组,包括位于框体左侧的第一组活动扇a,含外侧的玻璃扇 al,中间的纱网扇a2,内侧的防护扇a3。b为位于框体右侧的第二组活动扇,含外侧的玻璃扇bl,中间的纱网扇b2,内侧的防护扇b3。c为位于框体中间的固定扇,含外侧的玻璃扇 cl,中间的纱网扇c2,内侧的防护扇c3。框体结构系统包括由顶框板、底框板、左和右各一个边框板构成的框体74 ;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的宽度均占左边的边框板内壁与右边的边框板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底框板上装有六根滑道109,每根滑道109与£11、131、£12、132、£13』3之一配合;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固定有三个导轨支座33,另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也固定有三个导轨支座33,左右两边的导轨支座33 —一对应构成三对导轨支座副,每对导轨支座副之间连接有两根导轨;34和35 ;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固定有三根被动轴71,每根被动轴71上装有传动轮 32 ;另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固定有三个轴承座四,每个轴承座四中装有上立轴 36和37和38,每根上立轴36或37或38上装有传动轮32 ;位于一个边框板上的传动轮32与位于另一个边框板上的传动轮32 —一对应构成三对传动轮副;传动系统包括装于每对传动轮副上的传送带52,传动轮副两侧的传送带52各连接有一个滚动体82,每个滚动体82装在相应的导轨34、35上,每个滚动体82下面悬装活动扇 al、bl、a2、b2、a3、b3 之一;动力结构系统包括在装有上立轴36、37、38的边框板的下部装有三台电机14,每台电机14上连接有减速器15,每台减速器15上连接有下立轴18或19或20 ;每根下立轴18、19、20与相应的上立轴36、37、38之间通过手动电动切换系统连接;手动电动切换系统是离合器。防护扇a3、b3、c3由中间留有空腔的两块防弹材料板构成,两块防弹材料板上错位开有通风孔。离合器包括装在边框板上的手动电动切换锁7或10或13,装在边框板上的凸轮轴 45,凸轮轴45上固定有凸轮46或48或50,凸轮轴45上还套有圆柱弹簧47或49或51,设有与凸轮46或48或50配合的滚动轮41,滚动轮41装在拨叉杆40上,拨叉杆40上固定有拨叉39,拨叉39与一个滑套23配合,滑套23套在下立轴18或19或20上,滑套23与一个主动结合子25配合,主动结合子25固定在下立轴18或19或20的上端部;在上立轴36、37、38的下端部固定有被动结合子27 ;主动结合子25与被动结合子27之间通过钢珠沈耦合连接。其中两台减速器15与下立轴18或20之间连接有软轴16。在扇结构系统和框体结构系统之间设有阻尼结构系统,阻尼结构系统包括在左边框板上固定有左立板75,右边框板上固定有右立板76,左立板75和右立板76上都嵌有橡胶阻尼块110。在扇结构系统和框体结构系统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系统,密封结构系统包括在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上都装有包边87,在包边87上嵌有密封条88或107。下面再结合相关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为多叠式开闭,开闭方式为机械式横向、同步逆向行程。具体叙述如下1、al和bl最好采用夹层玻璃板;a2和M最好采用不锈钢丝网;a3和b3防弹材料板。2、al和bl功能为阻风、透光;a2和1^2功能为阻挡蚊蝇、自然进气;a3和b3功能为遮蔽视线,阻人进出(亦可阻挡子弹)、保持自然空气流通。3、cl、c2、c3之间的空腔为al、bl、a2、1^2、a3、b3开启时提供停放位置。4、框体采用不锈钢板材。5、按键实现手动电动切换,具有自锁功能;按键实现每项功能的开、关操作及任意位置可停操作。本多功能门窗由1、框体结构系统;2、扇结构系统;3、手动电动切换系统;4、机械结构传动系统;5、动力结构系统;6、阻尼结构系统;7、密封结构系统组成。其中1、框体结构系统框体74、内置的左立板75、右立板76、底面板77、包边87,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作(见图4、图16)。左立板75、右立板76的连接(见图4 ,由沉头螺钉89紧固与焊结在框体74上的角钢108相连接,作用为遮盖框体上的传动装置和扇页(左边如图46,右边如图47)定位和密封。底面板77上有六根滑道109(见图4 为六扇活动扇页的行走轮导轨,以稳定扇页的运动精度,滑道109与导轨34或35呈铅垂向平行,底面板由沉头螺钉89紧固与焊接在框体上的角钢108上(见图7)。2、扇结构系统设置九扇扇页,且为水平(前后纵)排列(见图7),分为三组,每组三扇,其中一组为固定扇页,其余二组为活动扇页。
以功能为三类,最外一类为扇页al、bl、Cl,内装夹层玻璃板86,其中cl安装在框体的中间位置,构成固定扇cl总成68 (见图32、图3 ,且在最外层(见图7)。其余二扇相邻其后纵排列,构成活动扇总成67 (见图34、图35)。开状态(见图4),活动扇总成67相向移动到中间,与固定扇总成68纵排列对齐。关状态(见图16),活动扇总成67两扇页分别反向移动到左立板75、右立板76定位槽处靠平,形成迷宫式封闭(见图19)。位于中间的一类为扇页a2、l32、C2,内装不锈钢丝网98。排列同上,呈纵排列。包边87内装有扇固定框101、扇固定框102、不锈钢丝网98,用铆钉夹持固铆一体的组件(见图37)。固定扇总成66(见图36、图37)安装在框体74的中间(见图12),用上、下支座固定。上支座61与焊在框体74上的垫板60、螺钉连接,固定扇下支座70与底面板77连接 (见图7)。两活动扇总成65安装其后(见图38、39)。开状态,两活动扇总成65相向位移到框体74中间与固定扇总成66呈纵排列(见图4)。关状态,反向移动到与对应的左立板 75、右立板76的凹槽内靠平(见图16)。最内一类为扇页a3、b3、c3,包边87内装有网孔夹层玻璃板(或网孔防弹材料板) 与网孔钢板(或网孔防弹材料板),为(见图43)左扇104与右扇105,由扇隔垫框106隔留空穴,呈纵向间距排列、纵横网孔错位组合。其中固定扇总成64(见图40、图41)安装在框体74中间,用上、下支座固定。上支座61与焊在框体74上的垫板60、螺钉连接,固定扇下支座69与底面板77连接(见图7)。两扇活动扇总成63 (见图42、图4 安装其后,呈纵排列(见图7)。开状态,两活动扇总成63移动到与中间固定扇总成64对齐(见图4、图 12)。关状态,两活动扇总成63反向移动到各自对应的左立板75、右立板76的凹槽处定位, 并形成迷宫封闭(见图16、图19)。滚动副总成62 (见图M、图25、图沈、图27),共有3套,且相同的结构,现以其中一套为例说明。其结构由2件滚动体82、2根导轨34和导轨35、2件导轨支座33组成并装配成一套,每套2件滚动体82,2根导轨34和导轨35的一端共同连接在一个导轨支座33的支承板两边(见图10)。支承座的支承板上连接螺孔为腰形(见图24),以备导轨34、导轨 35热胀冷缩留有间隙。2件滚动体82各自在导轨34、导轨35上的运动精度保证了同一组扇页运动精度在设定范围内。两端支座分别与紧固在框体74 (见图4、图16)上的底板56 和底板72相连接,形成空架导轨。导轨34、导轨35中心线与底面板77 (见图7)的平行度设定为全程彡0.2mm,其全程高度误差0.20mm。底板56(见图6)和底板72 (见图9)为提高装配精度和装配工艺性而设置,由螺钉阳紧固在垫板53上,垫板53则焊固在框体74内壁上(见图6)。滚动体82 (见图观、图四)由两块滚动体墙板83、4件轴承85、8件轴承隔套84、4 件轴承销轴80、1件连接条79和4件铆钉81组成。轴承85装配完成后,滚动体82与导轨为间隙配合,侧间隙为h5(见图25),保证载体(即扇页)被链条52牵引时的运动精度(灵活性、平稳性)在设定的范围内。如图30、图31,四套轴承85和8件轴承隔套84分别由四件轴承销轴80与滚动体墙板83上的孔相铆固成一体。联接条79由4件铆钉81同滚动体墙板83相铆固,轴承外圈与连接条79间隙为h4(见图25)。如图35,连接条79上有两排各4个孔,下排4孔用来与焊固在框体74上的U形连接条91固铆,上排4孔与滚动体82的滚动体墙板83相连。
如图34,活动扇页由长度、宽度、厚度两两相对应的包边组成。相邻边由一件角铁 90,4件沉头螺钉89紧固一体(见图34、图3 。扇页上边焊有U型连接条91,固焊点在连结处,U型连接条91上的4个孔与滚动体82铆固,扇页下方与U型连接条93焊固,U型连接条93上有2件行走轮95,行走轮95在底面板77的滑道109上滚动(见图7)。如图34,活动扇页与滚动体82的连接,U形连接条91在扇页上方焊固。U形连接条91上的4个孔、铆钉81与滚动体82上的连接条4个孔配套,固铆为一体的连接条79固焊链条接头73装配时与链条52相联接。链条52的牵引为通过U形连接条91将铆固为一体的活动体82和扇页一起执行开或关的操作。扇页的重力由滚动副总成62、导轨34、导轨35、导轨支座33、框体74支承。U型连接条93上的行走轮95与底面板77上滑道109为间隙配合。扇页的行走轮在滑道上状态是悬浮的。U形连接条在滑道109上作护导作用,使扇页保证平稳。多功能门窗的九扇扇页,都采用4条两端倒角45°的包边87,用沉头螺钉89将角铁和包边紧固连接为一体。(见图32、图34、图35、图36、图38、图39、图40、图42、图44、图 46的左下角局部剖视图)。宽度统一为一种规格尺寸。高度有两种规格尺寸①固定扇总成68为一种规格尺寸,比其余八扇扇页高;②其余八扇扇页为另一种规格尺寸(见图7)。 厚度有两种规格尺寸①固定扇总成64、活动扇总成63为一种规格尺寸;②其余六扇扇页为另一种规格尺寸(见图7)。具体细节如下叙述如图32,固定扇总成68由夹层玻璃86,包边87,U型橡胶条88,沉头螺钉89,角铁 90组成,四角钻有通孔,位置在角铁90上(见图32、图33)。采用螺钉99与框体74连结, 紧固后伸出部分反铆在框体74沉孔内,并修平(见图7)。固定扇总成66 (见图36)由上支座61、固定扇下支座70、包边87、沉头螺钉89、角铁90、上支座固定内六角螺钉96、支座固定螺钉97、不锈钢丝网98、U型连接条100、扇固定框101,扇固定框102组成(见图37)。上支座61与焊固在框体74上的垫板60紧固。其中U型连接条100的作用是垫高固定扇页与其它扇页平齐一致。两侧各装一件固定扇下支座70与底面板77用螺钉55紧固(见图7)。固定扇总成64(见图40、图41)厚度为另一种规格,由上支座61、固定扇下支座 69、包边87、沉头螺钉89、角铁92、上支座固定内六角螺钉96、支座固定螺钉97、U型连接条 100、左扇104、右扇105、扇隔垫框106、U型橡胶条107组成。上支座61与焊固在框体74 上的垫板60紧固。其中U型连接条100的作用是垫高固定扇页与其它扇页平齐一致。两侧各装一件固定扇下支座69与底面板77用螺钉紧固(见图7)。当扇页处于全开位置时滚动体82处在导轨34、导轨35的中间位置,导轨34、导轨35与导轨支座33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导轨34、导轨35、导轨支座33与底板56、底板72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0所示
由轴承座四、链轮32、链条52、链条接头73、滚动体82组成的环形传动链及连接形式,左立板75,右立板76,底板56,底板72所在相关位置如图11所示。九扇扇页都在框体74的中间位置及固定。左立板75、右立板76的角钢108、固定扇下支座69,固定扇下支座70所在相关位置如图12所示。
当扇页处于全关位置时滚动体82将扇页的一直边分别位于对应的左立板75、右立板76定位凹槽中。导轨34、导轨35、导轨支座33与底板56、底板72之间的形位和连接关系如图17所示。由轴承支座四、链轮32、链条52、链条接头73、滚动体82组成的环形传动链及连接形式,左立板75,右立板76,底板56,底板72所在相关位置如图18所示。如图19,六扇活动扇页分别定位各自对应的左立板75、右立板76的凹槽中,形成迷宫型密封作用,增强封密效果。3、手动电动切换系统在机械传动路线中设置通断切换开关,是满足在断电的状况下,完成扇页开或关的操作。A、作用①在电动操作方式时,按动手动电动切换锁(见图3)的锁紧键6后,机械传动装置发生连接,电动扭矩经机械传动装置驱动链轮32旋转,致使链条拖动扇页往复运动,实现开或关的操作。②在手动操作方式时,按动手动电动切换锁(见图3)的解锁键 5后,致使断开机械传动装置中的连接,实现轻松移动扇页的操作(因减速器具有自锁特性)。B、结构本系统共有三套结构相同的切换装置,分别执行活动扇总成67、活动扇总成65、活动扇总成63的手动电动方式的切换操作。以活动扇总成67为例(见图20)。切换装置由解锁键5、锁紧键6 (见图3)、扇页手动电动切换锁13、拨叉39、拨叉杆40、滚动轮41、滚动轮轴42、凸轮轴支座43、螺钉44、凸轮轴45、凸轮46、圆柱弹簧47组成。4、机械结构传动系统将驱动扭矩通过机械装置完成扇页的直线往复运动。A、结构如图5、图6,由减速器15、软轴总成16、联轴器17、立轴18、弹性档圈21、 推力球轴承22、滑套23、圆柱体M、主动结合子25、钢珠沈、被动结合子27、链轮32、立轴 36、链条52、平键57、止退钢丝圈58、锥端紧定螺钉59、立轴71组成。B、传动路线如图5,电机14 —减速器15 —软轴总成16 —联轴器17 —下立轴 18 —主动结合子一25)钢珠沈一被动结合子27 —平键57 —上立轴36 —链轮32 —链条 52 —滚动体82。C、机械传动原理由三套组件相同而各自独立运行的机械电气系统控制活动扇总成67(见图34);活动扇总成65(见图38);活动扇总成63 (见图42),以完成开或关的操作。 同时设置了三组各自独立控制的手动电动的切换装置(见图20到图2 ,以适应在断电状况下完成开或关的操作。详细叙述如下(电动手动方式都以第一组活动扇总成67为例)。电动方式键动图3中的电源键1,系统得电,再键动图3中的玻璃扇开启键11,电机14得电,带动减速器15经软轴总成16输出转速为V :40-50转/分,扭矩经立轴18输出,主动结合子25作空转(见图5)。如果移动活动扇总成67,此时处于手动状态,要切换成电动状态,需长按住图3中的扇页手动电动切换锁13上的锁紧键6,扇页手动电动切换锁13内的顶头伸出(见图20), 推动切换活动扇总成67 (见图20)中的组件,即凸轮轴45、凸轮46向前位移,同时压缩圆柱弹簧47 (为以后解锁储备动能),使拨叉杆40上的滚动轮41运动至凸轮46的平面上(自锁点)时,切换活动扇总成67 (见图20、图21)上的拨叉39通过离合器总成(见图20)上的组件滑套23将主动结合子25内的圆柱体M、钢球沈推入被动结合子27盲孔内,钢球沈最高点与被动结合子端面有hi的过盈量,呈键连接式,完成啮合连接(见图20、图21),被动结合子27随及旋转,此时扇页手动电动切换锁13内的顶头已运到到位,被止退销卡住, 锁紧键7被止退。切换操作完成,按键的手指方可离开扇页手动电动切换锁13上的锁紧键 6。扭矩经主动结合子25、钢珠沈,传递被动结合子27再经立轴36带动链轮32作主动旋转。因滚动体82 (见图28)上的连接条79将链条52上的链条接头73、活动扇总成67 三者连为一体(见图34、图38、图4 ,立轴36上的链轮32上链条52两端的链条接头73 分别与两套滚动副总成62上滚动体82上的连接条79同一端焊固,对应另一端立轴71上的链轮32上链条52的链条接头73也是焊固在同一组滚动体82上的连接条79端头。因此, 构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形传动系统(见图11、图18)。立轴36 (见图44)上的链轮32为主动旋转传动,立轴71 (见图8)上的链轮32为被动旋转传动,环形传动对应边为逆向运动。所以,环形传动对应边牵引的两套滚动副总成62上滚动体82作反向运动。运用这一原理,铆固在滚动体82上的扇页实现了开或关的操作。其铅垂重力由滚动副79上的滚动体82 (见图28)经导轨34、导轨35、导轨支座33经框体74 (见图4、图16)平衡。移动活动扇总成67移动至距终点50mm时,电机转速切换至低速,扇页以慢速靠近终点,停止移动。此时,移动活动扇总成67处于关闭并锁紧状态(见图16)。手动方式按动图3中扇页手动电动切换锁13上的解锁键5,锁紧键6向外弹出, 弹出距离为h3(见图22),凸轮46、凸轮轴45在圆柱弹簧47释放动能的作用下向后移动,拨叉杆40上的滚动轮41离开凸轮上平面(自锁点)运到到底点,拨叉杆40、拨叉39退回到底点,圆柱体对、钢珠沈也随之下落与被动结合子27脱离连接(见图22),钢珠沈的最高点与被动结合子27,端面间距为h2。主动结合子25与被动结合子27无衔接,被动结合子 27停止转动,移动活动扇总成67也停止移动。按动停止键2 (见图2、,电机14停止转动。 此时,可以用手左推或右推来完成移动活动扇总成67开或关的操作,而链条52、链轮32、立轴36、被动结合子27作无载荷被动旋转。其余两组机械传动原理同上。5、动力结构系统考虑到电机14和减速器15构成的机组的体积与框体74内的容积,将三组机组呈品字形定置(见图14、巧),且在同一平面(见图13)。一组在中间,另两组在其后两旁,即第一机组、第三机组与传动系统中心偏移,故配置软轴连结以保证传动的进行。6、阻尼结构系统在左立板75、右立板76凹槽上下各粘嵌一块橡胶阻尼块,橡胶阻尼块110共12块,以减缓扇页与立板停靠时产生的震动及触碰声音。7、密封结构系统固定扇页、活动扇页安装有U型橡胶条88,固定扇页、活动扇页安装有U型橡胶条107。U型橡胶条88和U型橡胶条107形态一致,规格大小由夹层玻璃板86与左扇104、 右扇105、扇隔垫框106组成体的厚度而定。
1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包括扇结构系统,框体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结构系统,手动电动切换系统,扇结构系统装于框体结构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扇结构系统分为三组,包括位于框体内左侧的第一组活动扇a,含玻璃扇al,纱网扇 a2,防护扇a3 ;位于框体内右侧的第二组活动扇b,含玻璃扇bl,纱网扇1^2,防护扇b3 ;位于框体中间的固定扇c,含玻璃扇cl,防护扇c3 ;框体结构系统包括由顶框板、底框板、左和右各一个边框板构成的框体(74); 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的宽度均占左边的边框板内壁与右边的边框板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三分之一;底框板上装有六根滑道(109),每根滑道(109)与£11、131、£12、132、£13、卜3之一配合; 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固定有三个导轨支座(33),另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也固定有三个导轨支座(33),左右两边的导轨支座(3 —一对应构成三对导轨支座副,每对导轨支座副之间连接有两根导轨(34、35);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固定有三根被动轴(71),每根被动轴(71)上装有传动轮 (32);另一个边框板上部由内到外固定有三个轴承座( ),每个轴承座09)中装有上立轴 (36、37、38),每根上立轴(36、37、38)上装有传动轮(32);位于一个边框板上的传动轮(3 与位于另一个边框板上的传动轮(3 —一对应构成三对传动轮副;传动系统包括装于每对传动轮副上的传送带(52),传动轮副两侧的传送带(5 各连接有一个滚动体(82),每个滚动体(8 装在相应的导轨(34、3幻上,每个滚动体(8 下面悬装活动扇 al、bl、a2、b2、a3、b3 之一;动力结构系统包括在装有上立轴(36、37、38)的边框板的下部装有三台电机(14),每台电机(14)上连接有减速器(15),每台减速器(15)上连接有下立轴(18、19、20);每根下立轴(18、19、20)与相应的上立轴(36、37、38)之间通过手动电动切换系统连接;手动电动切换系统是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其特征在于防护扇a3、b3、c3 由中间留有空腔的两块防弹材料板构成,两块防弹材料板上错位开有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其特征在于离合器包括装在边框板上的手动电动切换锁(7、10、13),装在边框板上的凸轮轴 (4 ,凸轮轴(45)上固定有凸轮(46、48、50),凸轮轴(45)上还套有圆柱弹簧(47、49、51), 设有与凸轮G6、48、50)配合的滚动轮(41),滚动轮装在一个拨叉杆00)上,拨叉杆 (40)上固定有拨叉(39),拨叉(39)与一个滑套配合,滑套套在下立轴(18、19、 20)上,滑套03)与一个主动结合子05)配合,主动结合子05)固定在下立轴(18、19、20) 的上端部;在上立轴(36、37、38)的下端部固定有被动结合子(XT); 主动结合子05)与被动结合子(XT)之间通过钢珠06)耦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其特征在于减速器(15)与下立轴(18、19、20)之间连接有软轴(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其特征在于在扇结构系统和框体结构系统之间设有阻尼结构系统,阻尼结构系统包括在左边框板上固定有左立板 (75),右边框板上固定有右立板(76),左立板(7 和右立板(76)上都嵌有橡胶阻尼块 (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其特征在于在扇结构系统和框体结构系统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系统,密封结构系统包括在活动扇a、活动扇b、固定扇c上都装有包边(87),在包边(87)上嵌有密封条(88、107)。
全文摘要
一种手动电动多功能一体化门窗,包括扇结构系统,框体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结构系统,手动电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扇结构系统分为二组活动扇、一组固定扇;由顶框板、底框板、左和右各一个边框板构成框体(74);底框板上装有六根滑道(109);左和右边框板之间固定有三对导轨支座副,装有三对传动轮副,导轨支座副之间连接有两根导轨(34、35);传动轮副两侧的传送带(52)各连接一个滚动体(82),每个滚动体(82)装在相应的导轨(34、35)上,滚动体(82)下面悬装活动扇;装有上立轴的边框板下部装有电机(14),电机(14)连接减速器(15),减速器(15)连接下立轴;下立轴与相应的上立轴之间通过离合器连接。
文档编号E06B3/46GK102383698SQ20111031789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吴光兴 申请人:吴光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