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货架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架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货架主要由立柱、底梁、撑板(也称搁臂)和置物板构成,并且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以见诸。例如CN2712188Y推荐的“货架”,其是将整根冗长的底梁一分为二,在现场安装时再将两者连接,优点有利于小化体积和方便包装运输,缺点是增加安装工作量。 CN2862858Y提供的“多功能货架立柱”是由立柱两侧面后部的翻边起到对紧固螺栓的限位作用,便于组装,并且将翻边形成为加强筋,藉以提高立柱的整体强度。CN201468712U介绍的“一种货架立柱”是将立柱的横截面形状设成V字形,优点安装方便,缺点立柱强度难以保证,并且搁臂与立柱的结合可靠性并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CN201468559U披露的“新型货架立柱”设计成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的形状,这种立柱结构表现为四面全封闭,虽有抗扭屈之效,但材料使用量大并且制造成本高。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货架和/或货架立柱存在以下通弊当搁臂与立柱配合后, 并且在搁臂上搁置置物板后,由于搁臂上的搁臂挂钩与开设在立柱上的挂钩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配合间隙),并且该间隙客观上无法消除,否则难以甚至不可能将搁臂与立柱装配,因此一旦搁臂和/或置物板遭到撞击或称碰撞,那么由于立柱不具有对搁臂的限位功能,从而存在搁臂连同置物板坠落而引发事故,原因由搁臂的搁臂挂钩自立柱上的挂钩孔脱出所引发,而且这种现象不论在超市还是物流行业的仓储中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从用户使用安全的角度加以考虑并进行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理想地阻止搁臂的挂钩板上的挂钩从立柱上的挂钩孔中脱出而藉以确保安全避免引出事故的货架立柱结构。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货架立柱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第二壁体和第三壁体的并且第一、第二、第三壁体三者大体上形成为U形的立柱本体,其中,第一、第二壁体彼此对应,而在第三壁体的高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间隔开设有挂钩孔,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壁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保险销孔,而在第二壁体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险销孔的位置同样间隔开设有第二保险销孔,第一、第二保险销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两相邻的挂钩孔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壁体上并且沿着第一壁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撑杆固定孔,而在所述的第二壁体上并且同样沿着第二壁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二撑杆固定孔,第一、第二撑杆固定孔彼此对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壁体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双凸字形,所述的第二壁体的横截面形状同样大体上呈双凸字形。
3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壁体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凹字形。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构成立柱本体的第一壁体上开设了第一保险销孔, 并且在第二壁体上开设了与第一保险销孔相对应的第二保险销孔,因而当搁臂通过其挂钩板上的挂钩与立柱本体挂着后,便可由置入第一、第二保险销孔内的保险销对挂钩板的上部限定,不会因碰撞或类似的情形而导致挂钩从第三壁体上的挂钩孔中弹出,从而可确保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
敬请参见图1,由于在使用状态下立柱本体1是配对使用,鉴此在图中示出了位于一侧的一对立柱本体1,立柱本体1由第一、第二壁体11、12和第三壁体13共同构成,并且立柱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U形的构造。由图所示,在第三壁体13的两侧并且位于第三壁体13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或称自下而上地各间隔开设有挂钩孔131。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本申请人在图1中还示出与挂钩孔131相配的搁臂2,搁臂2朝向立柱本体1的一端端面上以焊接、铆接或者以紧固件固定或者以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固定有一挂钩板21,在该挂钩板21上经剪切(冲剪)后并且以折弯方式构成有一组挂钩211,相邻挂钩21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挂钩孔131之间的距离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示意了一组挂钩211的数量为五个,用来与五个挂钩孔131挂配,也就是说每一个挂钩211对应一个挂钩孔131。当然,挂钩 211的数量并不受到图示数量的限制。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三壁体13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凹字形,这种形状能够显著地保障强度。请继续见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在第一壁体11上并且沿着第一壁体11的一侧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保险销孔111,而在第二壁体12上并且循着第二壁体12的一侧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二保险销孔121,第一、第二保险销孔111、121的数量彼此相等并且相互对应。又,第一、第二保险销孔111、121分别在第一、第二壁体11、12 上的位置居于前述的相邻的挂钩孔131之间,或者与挂钩孔131的孔壁上部相对应。在第一壁体11上并且沿着第一壁体11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撑杆固定孔112,而在第二壁体12上并且同样循着第二壁体12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二撑杆固定孔122。及,第一、 第二壁体11、12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均呈双凸字形,这种形状毫无疑问可以极致地提高第一、第二壁体11、12的强度,结合前述的第三壁体13的凹字形(横截面),能使立柱本体1表现出拔萃的强度。
为使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图中分别示出了保险销3和用于构建整体的货架的撑杆4,保险销3从第一保险销孔111插入后进入并且探出第二保险销孔121,优选地,保险销3使用螺栓,以便在保险销3探出第二保险销孔121的末端配设限定螺母31(图2示)。 撑杆4用螺栓41与第一、第二撑杆固定孔112、122固定。应用例
敬请参见图2,使用时,将置物板5置于前述的搁臂2上,而搁臂2藉由其挂钩板21上的挂钩211挂着即扣挂于挂钩孔131内。将保险销3插及第一、第二保险销孔111、121并用螺母31定位。从图2所示状态可知,由于保险销3与挂钩板21的上边沿贴靠,因此挂钩板21实质上被限定,于是纵使向上撞及置物板5和/或搁臂2,挂钩211依然不会从挂钩孔131跳出,体现出了申请人所述的安全保障作用。此外,从图1和图2结构可以知道,这种立柱本体1更适合于仓储货架,但并不排斥大型超市和商场用的货架。
权利要求
1、一种货架立柱结构,包括具有第一、第二壁体(11、12)和第三壁体(13)的并且第一、 第二、第三壁体(11、12、1;3)三者大体上形成为U形的立柱本体(1),其中,第一、第二壁体 (11>12)彼此对应,而在第三壁体(1 的高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间隔开设有挂钩孔(131),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壁体(11)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保险销孔(111),而在第二壁体(12)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险销孔(111)的位置同样间隔开设有第二保险销孔(121),第一、第二保险销孔(111、121)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两相邻的挂钩孔 (1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壁体(11)上并且沿着第一壁体(11)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撑杆固定孔(112),而在所述的第二壁体(12) 上并且同样沿着第二壁体(1 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二撑杆固定孔(122),第一、第二撑杆固定孔(112、122)彼此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货架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壁体(11)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双凸字形,所述的第二壁体(1 的横截面形状同样大体上呈双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架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壁体(13)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凹字形。
全文摘要
一种货架立柱结构,属于商业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具有第一、第二壁体和第三壁体的并且第一、第二、第三壁体三者大体上形成为U形的立柱本体,其中,第一、第二壁体彼此对应,而在第三壁体的高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间隔开设有挂钩孔,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壁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保险销孔,而在第二壁体的高度方向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险销孔的位置同样间隔开设有第二保险销孔,第一、第二保险销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的两相邻的挂钩孔之间。优点可确保使用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A47B96/14GK102406348SQ201110354819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陈文元 申请人:苏州仁和商用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