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平衡卷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窗帘领域,涉及一种卷帘,特别是一种自平衡卷帘。
背景技术:
卷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如图1、图2所示,主要是由卷轴(也称上杆)、帘布和下卷构成的,对于电动卷帘,还包括电机和齿轮。卷轴与帘布的上端边缘连接固定,被电机或拉绳带动而绕轴线转动,从而将帘布卷起或者放下。通常会在帘布的下端边缘装设有下杆,下杆有一定的重量,起到秤砣的作用,能够防止帘布被风吹起或者起皱。对于电动卷帘来说,主要有两个技术问题难以克服。第一、电机的行程定位的误差,这是因为齿轮的自由行程大约有3 5mm,使得帘布的下杆要么没有接触地面,如图1所示,会造成漏光;要么帘布卷下来太长,使得帘布下端堆叠起来,如图2所示,会影响美观。第二,由于在建筑时往往存在误差,使得窗台或地面与窗户上边缘不平行,而帘布通常都是剪裁合适的,装上下杆后,即使电机定位得当,下杆与窗台或地面之间形成夹角而不能完全接触,如图3所示,造成漏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平衡卷帘。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自平衡卷帘,包括帘布、与所述帘布上边缘连接以卷绕帘布的上杆、与所述帘布下边缘连接并具有重量以使所述帘布下垂的下杆,还包括具有内部空腔、从而将所述下杆完全容置在内的罩杆,所述罩杆上开设有槽孔便于所述帘布的下边缘进出所述罩杆。在上述的自平衡卷帘中,所述自平衡卷帘还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连接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上杆连接以带动其转动。在上述的自平衡卷帘中,所述罩杆为直杆,横截面成中空的椭圆环形。在上述的自平衡卷帘中,所述罩杆的空腔高度大于所述下杆高度的2倍。在上述的自平衡卷帘中,所述罩杆的内部空腔的高度比所述下杆直径大5 20mmo在上述的自平衡卷帘中,所述罩杆的内部空腔的高度比所述下杆直径大12mm。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出现因电机齿轮转动造成的误差使卷帘的下杆不能达到地面时,虽然实际上下杆是悬空的,但是其位于罩杆内,而罩杆是可以达到地面的,因此从外观上看窗帘是刚好落到地面上,不会造成漏光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电机齿轮误差造成下行过量、使帘布卷下过长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误差达到12mm范围),帘布下端会进入到罩杆内自行消化,罩杆落到地面不会导致漏光,因此不会影响外观效果。另一方面,罩杆与下杆、帘布之间是可活动的,当地面不平行于窗户上边缘时,罩杆仍可以摆放至地面上与地面平齐,而帘布下端的下杆相对于罩杆是倾斜一定角度的,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来,而漏光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图1是现有技术的卷帘不能达到地面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卷帘下端堆叠起来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卷帘下端与窗台或地面不平行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卷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自平衡卷帘包括帘布2、上杆1、下杆3、罩杆5。其中,帘布2可以是现有技术的任何帘布,例如遮阳布、薄纱等。本发明的帘布2 主要涉及方形的,上边缘连接至窗户上顶边缘,下边缘则垂至地面4或窗户上。上杆1通常为卷轴,通过一定的可转动连接至墙面上。本发明的自平衡卷帘还包括电机和齿轮,电机与齿轮连接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减速后与上杆1连接以带动其转动。下杆3与帘布2的下边缘连接,因具有一定的重量从而使帘布2下垂。下杆3外部还罩有一个罩杆5,罩杆5具有内部空腔、从而将下杆3完全容纳在内,罩杆5上还开设有细长的槽孔使得帘布2的下边缘可以自由进出所述罩杆5。为了不影响美观,罩杆5的长度与下杆3的长度相当,从而与整体卷帘外观构成一致,而高度则比下杆3的直径要大,例如为下杆3直径的2倍。由于齿轮的自由行程有3 5mm,因此高度应至少供下杆3在罩杆5内部的上下移动范围为3 5mm,即罩杆5的内部空腔的高度比下杆直径至少大5mm,例如比下杆直径大5 20mm。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当出现因电机齿轮转动造成的误差使卷帘的下杆3不能达到地面4时,虽然实际上下杆3是悬空的,但是其位于罩杆5内,而罩杆5是可以达到地面 4的,因此从外观上看窗帘是刚好落到地面4上,不会造成漏光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电机齿轮误差造成下行过量、使帘布卷下过长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误差达到12mm范围),帘布下端会进入到罩杆内自行消化,罩杆落到地面不会导致漏光,因此不会影响外观效果。另一方面,罩杆5与下杆3、帘布2之间是可活动的,当地面4不平行于窗户上边缘时,罩杆5仍可以摆放至地面4上与地面4平齐,而帘布2下端的下杆3相对于罩杆5是倾斜一定角度的,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来,而漏光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因此,采用本发明可以完全杜绝现有卷帘尤其是电动卷帘的两大技术难点,具有美观、不漏光、不堆叠的效果。通过反复调试,本发明的罩杆5内部空腔的高度比所述下杆直径大12mm最佳,即此时卷帘能消化12mm的各种误差,从而保证卷帘的平整性。另外,为了便于与地面4接触平齐,本发明的罩杆5优选为直杆,横截面成中空的椭圆环形,底面上接有平板。罩杆5可以采用塑料制成,拥有与下杆、上杆相配的颜色和图案设计。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卷帘、罩杆、帘布、上杆、下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平衡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帘布、与所述帘布上边缘连接以卷绕帘布的上杆、与所述帘布下边缘连接并具有重量以使所述帘布下垂的下杆,还包括具有内部空腔、从而将所述下杆完全容置在内的罩杆,所述罩杆上开设有槽孔便于所述帘布的下边缘进出所述罩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卷帘还包括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连接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上杆连接以带动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杆为直杆,横截面成中空的椭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杆的空腔高度大于所述下杆高度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杆的内部空腔的高度比所述下杆直径大5 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平衡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杆的内部空腔的高度比所述下杆直径大12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平衡卷帘,属于窗帘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机误差造成帘布不能着地而漏光或者帘布过长而堆叠影响美观的问题。本自平衡卷帘,包括帘布、与所述帘布上边缘连接以卷绕帘布的上杆、与所述帘布下边缘连接并具有重量以使所述帘布下垂的下杆,还包括具有内部空腔、从而将所述下杆完全容置在内的罩杆,所述罩杆上开设有槽孔便于所述帘布的下边缘进出所述罩杆。本自平衡卷帘能补偿帘布过短或过长的误差,且具有不影响外观、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E06B9/40GK102493752SQ20111036282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范炎明 申请人: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