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拉紧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86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转拉紧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涉及轨道交通、风力发电、通讯设备等行业的工业用的一种回转拉紧锁。这种锁具的转舌不仅具有锁定功能同时具有拉紧功能,可应用于门体、窗体和柜体等。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风力发电、通讯设备等行业的车辆或设备上,大量使用工业用锁具来锁定门体或窗体。中国专利CN2549104Y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锁舌可收缩门锁》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门锁由锁壳、外导套、内导套、锁芯、转轴、销子、锁舌等零件组成,锁壳内设有一套螺旋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由外导套、内导套、转轴通过销子穿合而成。这种锁具针对紧闭门柜而设计,其中,锁舌(转舌)具有锁定和拉紧双重功能,但存在的缺点是零件多, 结构复杂,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市场的推广应用。为此,本实用新型从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角度对这种门锁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拉紧锁,旨在对这种现有工业用锁进行改进,从而达到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拉紧锁,包括锁壳、锁芯、转舌,其中,锁壳上具有一装配孔,锁芯位于该装配孔内,其创新在于锁壳的装配孔与锁芯之间设有一个导套,导套的主体为套筒,该套筒的筒壁上设有“L”形槽和螺旋槽,“L”形槽由周向槽和轴向槽这两段槽相通连接构成,其中,周向槽布置在套筒周向,轴向槽布置在套筒轴向,螺旋槽布置在套筒斜向;锁壳在装配孔的内壁径向设有销钉,该销钉插入“L”形槽形成第一导向配合,锁芯在外缘径向设有销轴,该销轴插入螺旋槽形成第二导向配合;锁芯对应锁壳正面的一端设有与钥匙配合的作用部,导套对应锁壳背面的一端设有连接部, 该连接部与转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锁壳与导套之间通过销钉和“L”形槽形成第一导向配合,在锁芯与导套之间通过销轴和螺旋槽形成第二导向配合。在锁定过程中,当钥匙通过作用部转动锁芯时,有两段转角行程,其中,第一段转角用来实现转舌锁定,第二段转角用来实现转舌拉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省略了一个导套,简化了结构, 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市场的推广应用,因此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锁芯立体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套立体图;附图4A 4E分别为本实施例回转拉紧锁处于锁定拉紧状态时的各种视图;[0010]附图5A 5E分别为本实施例回转拉紧锁处于锁定放松状态时的各种视图;附图6 A飞E分别为本实施例回转拉紧锁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各种视图。以上附图中1.螺钉;2.垫圈;3.螺母;4.锯齿垫片;5.密封圈;6.销钉;7. 锁壳;8.导套;9.弹簧;10. “0”形圈;11.销轴;12.锁芯;13. “L”形槽;14.螺旋槽; 15.销钉孔;16.转舌;17.销轴孔;18.密封槽;19.三角端头;20.环形槽;21.连接部; 22.门体;23.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回转拉紧锁图1为本实施例回转拉紧锁的立体分解图(未画出转舌16),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锁具包括锁壳7、导套8以及锁芯12,其中,锁壳7的主体为圆筒状,圆筒的外缘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的一端设有轴肩,该外螺纹与螺母3配合,螺母3、锯齿垫片4、密封圈5与圆筒一端的轴肩配合用来将锁壳7安装在门体22上(见图4A)。锁壳7上具有一装配孔,锁芯12 位于该装配孔内,锁壳7的装配孔与锁芯12之间设有一个导套8。导套8的主体为套筒(见图3),该套筒的筒壁上设有一对“L”形槽13和一对螺旋槽14,“L”形槽13由周向槽和轴向槽这两段槽相通连接构成,其中,周向槽布置在套筒周向,轴向槽布置在套筒轴向,螺旋槽14布置在套筒斜向。锁壳7上设有两个销钉孔15,销钉6分别从两个销钉孔15插入,穿过装配孔的内壁径向插入“L”形槽13形成第一导向配合。为了使锁芯12在锁壳7的装配孔内实现轴向定位,在锁芯12的外缘周向设有环形槽20,销钉6穿过“L”形槽13插在环形槽20中,致此锁芯12相对锁壳7的装配孔只能作转动,轴向相对定位。锁芯12为轴类零件(见图2),锁芯12上设有销轴孔17,有一销轴11插装在销轴孔17中,销轴11的两端分别从锁芯12外缘径向伸出,并插入两个螺旋槽14形成第二导向配合。锁芯12对应锁壳7 正面的一端设有与钥匙配合的作用部,该作用部为三角端头19(即三角形,也可以是四方形或双牙形)。导套8对应锁壳7背面的一端设有连接部21 (见图3),该连接部21与螺钉1 和垫圈2配合用来将转舌6固定在导套8 一端。锁芯12对应锁壳7背面的一端设有端面, 导套8的套筒对应该端面设有内端面,内端面与端面之间设有轴向作用的弹簧9。锁芯12 的外缘上设有密封槽18,密封槽18中嵌有“0”形圈10,该“0”形圈10在锁芯12与锁壳7 的装配孔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图4A 4E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回转拉紧锁处于锁定拉紧状态时的各种视图, 其中,图4A表示回转拉紧锁相对门体22和门框23处于锁定拉紧状态;图4B表示回转拉紧锁在俯视下的锁定拉紧状态;图4C表示回转拉紧锁在平视下的锁定拉紧状态;图4D和图 4E表示导套8、锁芯12、销轴11以及销钉6在锁定拉紧状态下的相互位置关系。从图4D和图4E中可以看出,在锁定拉紧状态下销钉6位于“L”形槽13的轴向槽下端,销轴11也位于螺旋槽14的下端。在开锁过程中,当钥匙插入三角端头19逆时针转动锁芯12时,有两段转角行程, 第一段转角行程是0°、0°,第二段转角行程是90° 180°,其中,第一段转角行程将转舌16从拉紧状态转变为放松状态,第二段转角行程将转舌16从锁定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下面分别对两段转角行程进行描述1.第一段转角行程图5A 5E分别为本实施例回转拉紧锁处于锁定放松状态时的各种视图。从图5A 与图4A的对比可以看出,三角端头19从0°逆时针转动到90°位置。从图5B与图4B的对比可以看出,转舌16相对锁壳7已后退了一段距离(拉紧距离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通过螺旋槽的螺距设计而调整),表示转舌16从拉紧状态转变为放松状态。从图5C与图4C的对比可以看出,三角端头19也是从0°逆时针转动到90°位置。从图5D与图4D的对比可以看出,销钉6由位于“L”形槽13的轴向槽下端,转变为位于“L”形槽13的轴向槽上端(即周向槽的一端),销轴11由位于螺旋槽14的下端,转变为位于螺旋槽14的上端。在第一段转角行程中,由于固定在锁壳7上的销钉6处于“L”形槽13的轴向槽, 限制了导套8的圆周运动,当锁芯12作逆时针转动时销轴11作用于螺旋槽14,推动导套8 相对于锁壳7做轴向后退运动,从而解除了转舌16的拉紧状态。2.第二段转角行程图6 A飞E分别为本实施例回转拉紧锁处于打开状态时的各种视图。从图6A与图 5A的对比可以看出,三角端头19从90°逆时针转动到180°位置,同时转舌16从锁定状态转动到打开状态。从图6B与图5B的对比可以看出,转舌16也是从锁定状态转动到打开状态。从图6C与图5C的对比可以看出,销钉6由位于“L”形槽13的轴向槽上端(即周向槽的一端),转变为位于“L”形槽13的周向槽另一端,销轴11由位于螺旋槽14的上端保持不变。在第二段转角行程中,由于销钉6已位于“L”形槽13的周向槽,而且锁芯12上的销轴11已运动到螺旋槽14的上端,无法再相对于锁芯12运动,当锁芯12继续作逆时针转动时,在销轴11的作用下导套8随着锁芯12作逆时针转动,将转舌16从90°逆时针转动到180°位置,从而打开门锁。关锁过程与上述开锁过程正好相反,将钥匙插入三角端头19顺时针转动锁芯12 时,有两段转角行程,第一段转角行程是从180°位置回到90°位置,将转舌16从打开状态转变为锁定状态。第二段转角行程是从90°位置回到0°,将转舌16从放松状态转变为拉紧状态。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拉紧锁,包括锁壳(7)、锁芯(12)、转舌(16),其中,锁壳(7)上具有一装配孔,锁芯(12)位于该装配孔内,其特征在于锁壳(7)的装配孔与锁芯(12)之间设有一个导套(8),导套(8)的主体为套筒,该套筒的筒壁上设有“L”形槽(13)和螺旋槽(14),“L”形槽(13)由周向槽和轴向槽这两段槽相通连接构成,其中,周向槽布置在套筒周向,轴向槽布置在套筒轴向,螺旋槽(14)布置在套筒斜向;锁壳(7)在装配孔的内壁径向设有销钉(6), 该销钉(6)插入“L”形槽(13)形成第一导向配合,锁芯(12)在外缘径向设有销轴(11),该销轴(11)插入螺旋槽(14)形成第二导向配合;锁芯(12)对应锁壳(7)正面的一端设有与钥匙配合的作用部,导套(8)对应锁壳(7)背面的一端设有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与转舌(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拉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12)对应锁壳(7)背面的一端设有端面,导套(8)的套筒对应该端面设有内端面,内端面与端面之间设有轴向作用的弹簧(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拉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12)的外缘上设有密封槽(18),密封槽(18)中嵌有“0”形圈(10),该“0”形圈(10)在锁芯(12)与锁壳(7)的装配孔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回转拉紧锁,包括锁壳、锁芯、转舌,其特征在于在锁壳的装配孔与锁芯之间设有一个导套,导套的筒壁上设有“L”形槽和螺旋槽,锁壳与导套之间通过销钉和“L”形槽形成第一导向配合,锁芯与导套之间通过销轴和螺旋槽形成第二导向配合。在锁定过程中,当钥匙转动锁芯时,有两段转角行程,第一段转角用来实现转舌锁定,第二段转角用来实现转舌拉紧。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持原有功能基础上,省略了一个导套,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有利于市场的推广应用,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
文档编号E05B15/10GK202012238SQ201120074928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金平, 郭有琛, 魏新荣 申请人:苏州德仕耐五金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