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47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安全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窗。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平面折叠防盗窗采用双滑道设计,窗扇双行排列。开启时防盗窗主体基本上可完全隐蔽于框内,此类防盗窗虽然可开启,一般有风吹的时候,都采用直接关闭窗子,或者人们在休息时,出于防盗和涉及隐私时都采取直接关闭窗子,这样就不利空气流通,容易影响健康,专利文献公开一些申请专利的防盗窗,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体积过大, 效果欠佳,结构复杂等。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窗。本新型所采取的以下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安全窗,包括玻璃框、内关节座、关节、活动杆、窗框、玻璃、扣件,其特征在于窗框四个边角位置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内关节座,内关节座通过关节连接至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又通过关节与第二活动杆相连接,第二活动杆通过外关节座及紧固件布置在玻璃框四个边角位置上,其中玻璃框两边安装有把手,玻璃框内安装玻璃,玻璃框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可选择布置栏网。上述中,把手的下方设计有销柱,窗框两边与销柱相对称的位置设计有扣件。通过上述,玻璃框两边安装有把手向内拉可以关闭,把手向外推开启,关闭时可以进一步通过销柱定位在扣件内,玻璃框与窗框的距离一般设计在20cm以内,这样可以具备防盗的功能,同时可以在开启窗子时具有防风的效果,还具备一定的隐私作用,随时掌握空气流通。本新型的目的在于防盗功能,防风效果,隐私作用,空气流通,结构觉得,特别是适用于高层建筑应用,非常具有美观性,还具有安全防护作用。

图1为本新型一种新型安全窗侧面结构图。图2为本新型一种新型安全窗正面结构图。图中标志1-墙体,2-玻璃框,3-内关节座,4-关节,5-第一活动杆,6-把手,7-窗框,8-销柱,9-扣件,10-玻璃,11-外关节座,12-第二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2中,一种新型安全窗,包括玻璃框2、内关节座3、关节4、第一活动杆5、 窗框7、玻璃10、扣件9,其特征在于窗框7四个边角位置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内关节座3,内关节座3通过关节4连接至第一活动杆5,第一活动杆5又通过关节4与第二活动杆12 相连接,第二活动杆12通过外关节座11及紧固件布置在玻璃框2四个边角位置上,其中玻璃框2两边安装有把手6,玻璃框2内安装玻璃10,玻璃框2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可选择布置栏网。上述中,把手6的下方设计有销柱8,窗框7两边与销柱8相对称的位置设计有扣件9。通过上述,玻璃框2两边安装有把手6向内拉可以关闭,把手6向外推开启,关闭时可以进一步通过销柱8定位在扣件9内,玻璃框2与窗框7的距离一般设计在20cm以内,这样可以具备防盗的功能,同时可以在开启窗子时具有防风的效果,还具备一定的隐私作用,随时掌握空气流通。当然,上述具体实施并非是本新型的限制,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新型的实质范围内, 还会做出一些变化、改进、添加或替代,凡采用等效替换或等同的变换方式所获得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安全窗,包括玻璃框(2)、内关节座(3)、关节(4)、第一活动杆(5)、窗框(7)、玻璃(10)、扣件(9),其特征在于窗框(7)四个边角位置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内关节座(3),内关节座(3)通过关节(4)连接至第一活动杆(5),第一活动杆(5)又通过关节(4) 与第二活动杆(12)相连接,第二活动杆(12)通过外关节座(11)及紧固件布置在玻璃框(2) 四个边角位置上,其中玻璃框(2)两边安装有把手(6),玻璃框(2)内安装玻璃(10),玻璃框 (2)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可选择布置栏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安全窗,其特征还在于把手(6)的下方设计有销柱(8),窗框(7)两边与销柱(8)相对称的位置设计有扣件(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窗,包括玻璃框、内关节座、关节、活动杆、窗框、玻璃、扣件,其特征在于窗框四个边角位置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内关节座,内关节座通过关节连接至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又通过关节与第二活动杆相连接,第二活动杆通过外关节座及紧固件布置在玻璃框四个边角位置上,其中玻璃框两边安装有把手,玻璃框内安装玻璃,玻璃框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可选择布置栏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防盗功能,防风效果,隐私作用,空气流通,特别是适用于高层建筑应用,非常具有美观性,还具有安全防护作用。
文档编号E05C19/08GK202081783SQ201120152960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4日
发明者戴加育 申请人:戴加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