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天窗遮阳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33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天窗遮阳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帘,尤其是指一种电动天窗遮阳帘。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习用电动天窗遮阳帘1包含两对应设置的框架11,一连接至该等框架11 间的传动装置12,以及一受该传动装置12带动并可于天窗(图中未示)上产生遮蔽收合动作的挡掣件13 ;其中,该传动装置12具有一设于该等框架11间的转轴121,一相对应该转轴121且可于该等框架11间上移动的导引杆122,一驱动该转轴121转动的驱动马达123, 以及一设于该导引杆122上并带动该导引杆122移动的移动马达124,而前述该挡掣件13 的一端卷绕于该转轴121上,另一端连接该导引杆122 ;因此,当该电动天窗遮阳帘1受到一控制指令,即会连动该驱动马达123与移动马达IM动作,在该转轴121的卷动及该导引杆122移动导引下,该挡掣件13可呈一拉紧或松放状况,进而于该天窗处形成展开遮蔽或收合状态。该电动天窗遮阳帘1虽可达该天窗遮蔽或收合的效果,但实际使用后发现,为使该驱动马达123与移动马达IM在传动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转速比,必须设定不同的转速差以产生互补作用,故结构复杂且安装成本高,且长期使用后也造成彼此转速比差距逐渐加大,无法确实有效控制该挡掣件13呈定点遮蔽与收合;再者,该电动天窗遮阳帘1的双马达驱动模式,不仅易产生噪音,同时因该等马达的转速相互配合下,该挡掣件13也仅能呈现一拉紧撑平(即平直状态)的单一遮蔽形态,无法呈其他的遮蔽状态使用,使用便利性实有受限,有待改善。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电动天窗遮阳帘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天窗遮阳帘,其结构简单,组装便利,安装后可精准、确实控制天窗遮阳帘的展开遮蔽与收合,增加使用方便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种电动天窗遮阳帘,其包含有两对应分设于该天窗两侧的框架,一与该等框架连接的传动装置,设于该两框架间并受该传动装置连动的挡掣件,以及一连接并驱动该传动装置的动力源;该每一框架内分别设置有一皮带,该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横亘设于该等框架间且受该动力源驱动的转轴,分设于该每一皮带上并受该皮带所带动的导引件,以及横亘设于该等框架间且与相对应该导引件连接的导引杆,而前述该每一皮带的至少一端设于该转轴上,以受该转轴的带动而产生动作,至于该挡掣件则连接于该导引杆、导引件之间,该转轴驱动该皮带动作,带动该导引件、导引杆滑移,连动该挡掣件于该天窗上产生遮蔽及收合动作。[0009]上述转轴上枢设有一卷收管,一设于该卷收管内的弹性件,前述卷收管供该挡掣件一端卷绕。上述传动装置另具有多个分设于该框架上且界于该转轴与该导引件间的滑动件, 以及横亘分设于该等框架间且与相对应该等滑动件连接的滑动杆,而每一滑动杆与该挡掣件连接。上述每一皮带形成有两呈反向移动的上端区与下端区,且该每一皮带的两端分别设于两呈对应的转轴上,而前述该上、下端区可分别供该等导引件对应设置,并且该等导引杆分别设置于该上、下端区的该等导引件间,同时该挡掣件分别连接至该等对应设置的导引杆、导引件间。上述每一框架具有一卡掣部,且该卡掣部上形成有多个开槽,另,该转轴具有一与该卡掣部相对应设置的吻合部,同时该吻合部上形成有多个可嵌合卡掣于该等开槽上的凸块。上述传动装置连接有一光传感器,且该光传感器连接至该动力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电动天窗遮阳帘主要包含两框架、传动装置、挡掣件、两皮带,以及一动力源;其中,该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设于两框架间且受该动力源动作的转轴,分设于该皮带上的导引件,以及横亘分设于该等框架间且与相对应该导引件连接的导引杆,前述该挡掣件则连接于该导引杆、导引件之间,而该每一皮带容置于该每一框架内且受该转轴所带动;是以,该转轴经该动力源传递动力,同时带动该皮带产生动作,并连动该导引件与导引杆,以便该挡掣件可快速稳定于天窗上形成展开遮蔽或收合动作,因此,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洁,有利组装便利外,借助该动力源单一驱动的设计及该皮带传动模式,不仅可精准、确实控制该挡掣件达到遮蔽及开启的功效,更可依据使用者需求加装设置,增加使用方便性。

图1是习用电动天窗遮阳帘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动作示意图;及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3 电动天窗遮阳帘31 框架32 传动装置33 挡掣件34 动力源[0030]311卡掣部3111开槽[0031]321转轴35皮带[0032]323导引件324导引杆[0033]325滑动件326滑动杆[0034]327光传感器[0035]3211吻合部3212凸块[0036]3213卷收管3214弹性件[0037]351上端区352下端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电动天窗遮阳帘3包含有两对应设置且分设于天窗(图中未示)两侧的框架31,一与该等框架31连接的传动装置32,一设于该等框架31间并受该传动装置32连动的挡掣件33,一连接并驱动该传动装置32的动力源34,以及分别容置于该每一框架31内的皮带35 (图中仅以一边表示);其中,该每一框架31具有一卡掣部311,且该卡掣部311上形成有多个开槽3111 ;另,该传动装置32具有一设于该等框架31间且受该动力源34驱动的转轴321,分设于每一该皮带35上且受该皮带35带动的导引件323,以及横亘分设于该等框架31间且与相对应该导引件323连接的导引杆324,以便该挡掣件33可连接于该导引杆324、导引件323之间,而前述该转轴321更具有一与该卡掣部311相对应的吻合部3211,同时该吻合部3211上形成多个可嵌合卡掣于该等开槽 3111上的凸块3212,另外,该每一皮带35至少有一端可设于该转轴321上,以便该皮带35 受该转轴321带动。承上,该传动装置32另具多个分设于该框架31上且介于该转轴321与该导引件 323间的滑动件325,以及横亘分设于该等框架31间且与相对应该等滑动件325连接的滑动杆326,每一滑动杆326与该挡掣件33连接,以便该等滑动杆3 透过该挡掣件33拉动
以呈相互牵动。参阅图2、图3,安装时,首先将该转轴321的该等凸块3212置入该等框架31的开槽3111内,以使该吻合部3211与卡掣部311相互嵌合,以达方便组装;使用时,当该动力源 34收到一驱动讯号时,即会带动该转轴321转动,且该皮带35随着该转轴321同步产生运转,以便该导引件323、导引杆3M在该皮带35动作下产生滑移,而当该挡掣件33受该等导引杆324的移动导引,也顺势驱使该等滑动件325、滑动杆3 彼此牵动滑移,此时因该等滑动杆3 与该挡掣件33连接时保留一些裕量,故使该挡掣件33快速、稳定呈收合堆栈或展开如图3的波浪造形(即非平直状态),以开启或遮蔽天窗;是以,利用该吻合部3211 与该卡掣部311设置,不仅可顺应地形进行安装,有利方便组装外,该传动装置32与动力源34的单一驱动设计,使得该动力源34、转轴321与皮带35间的动作不受转速差影响,且避免噪音产生,借助该皮带35的传动模式,也使该挡掣件33利用该等导引件323、导引杆 324的连动,可精准、确实于该天窗处进行展开遮蔽与收合动作,有别习用仅呈现单一平直遮挡,更可依使用者需求加装使用,使用更为方便。[0042]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也包含两框架31、传动装置32、挡掣件 33、动力源34、以及皮带35等构件;不同在于,为使该挡掣件33变化不同形态,于本实施例中,该传动装置32省略前第一实施例该滑动件325及滑动杆3 的构件,仅令该导引杆3M 呈单一横亘设于该等框架31间并与其相对应的该两导引件323连接,同时该挡掣件33仍连接于该导引杆324、导引件323之间,再者,该转轴321上更枢设有一卷收管3213,以及一设于该卷收管3213内的弹性件3214,而前述该卷收管3213可供该挡掣件33 —端卷绕(参图5);因此,当该动力源34接收一遮蔽驱动讯号并驱动该转轴321、皮带35动作时,该转轴 321即连动该卷收管3213产生同步转动,以使该弹性件3214可于转动过程中,逐渐受力并形成一拉紧状态,同时原本卷绕于该卷收管3213上的该挡掣件33在该导引杆324、导引件 323的导引下向外滑移,进而呈一拉紧撑平(即平直状态)状态,以达遮蔽天窗作用;反之, 欲使该挡掣件33收合以达开启天窗,该动力源34即在收到讯号后连动该转轴321呈反向转动,此时原本呈拉紧状态的该弹性件3214即随该卷收管3213的转动逐渐松放,借助该弹性件3214的弹性回复力快速带动该卷收管3213转动,以将该挡掣件33卷绕于上,即完成该挡掣件33的卷收并开启天窗;因此,利用该卷收管3213、弹性件3214的增设,配合该单一动力源34与该皮带35的驱动与传动,除在控制驱动过程中不需设定转速比速差,避免噪音产生外,也有利快速、精确控制该挡掣件33产生展开及收合,以达天窗遮蔽开启作用。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两框架31、传动装置32、挡掣件
33、动力源34、以及皮带35等构件;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装置32连接有一光传感器327 (图中以简图表示),而该光传感器327可设于该框架31上的任一处,且该光传感器 327连接至该动力源34,以便该光传感器327感应外在环境的光源,以控制该动力源34转动,进而带动该挡掣件33收合遮蔽,当然,该光传感器327也同样适用该第二实施例(参考图7);是以,当该光传感器327感应到周遭环境光线的变化,该光传感器327即发出一讯号至该动力源34,以适时连动该传动装置32驱动该挡掣件33动作,即如晴天时形成遮蔽或阴天时呈收合,更增加该电动天窗遮阳帘3的使用方便性。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仍包含有两框架31、挡掣件33、动力源
34、以及皮带35等构件,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两组传动装置32,可使本实用新型天窗遮阳帘呈对开式使用,即该每一皮带35形成有两呈反向移动的上端区351与下端区352, 且该每一皮带35的两端分别设于两呈对应的传动装置32的转轴321上,而前述该上、下端区351、352则分别供该等导引件323设置,且该导引杆3M分别设置于该上、下端区351、 352的该等导引件323间,同时该挡掣件33分别连接至该等对应设置的导引杆324、导引件 323间,至于该滑动件325、滑动杆3 的构件则同前第一实施例,恕不赘述;当然,该两组传动装置32的设置也适用在该第二实施例(参图9),端看使用者所欲呈现的挡掣件33状态 (波浪或拉平)而定,以下是以图8状态做说明;当遮蔽使用时,该动力源34带动该等转轴 321、皮带35产生动作,此时由于该皮带35所形成两呈反向的上、下端区351、352,其将带动该等导引件323及受其牵动的该等滑动件325呈相互反向移动(参图10),进而带动该导引杆324、滑动杆3 分别往该框架31中间移动,以使该两挡掣件33相互靠近而呈闭合状态, 以遮蔽天窗,反之,该导引件323、滑动件325往该框架31两侧移动时(参图11),可使该两挡掣件33予以收合,以开启天窗;是以,适时加设有两组传动装置32,且透过该皮带35所形成上、下端区351、352的传动模式与单一动力源34驱动下,不仅能避免噪音产生,且传动确实、精确控制该天窗遮阳帘3启闭外,同时也可依使用者需求变化该挡掣件33的遮蔽形态,且安装方便,促使该天窗遮阳帘3应用范围更广,更增加使用方便性。归纳前述,本实用新型借助该传动装置在动力源单一的驱动及皮带传动模式下, 不但避免噪音产生,更可依据使用者需求加装设置及变换该天窗遮阳帘的遮挡方式,且安装时亦可适时利用该卡掣部与该吻合部的设计,以达方便组装,且安装后具有精准、确实控制该挡掣件展开遮蔽与收合功效,确实可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天窗遮阳帘,其包含有两对应分设于该天窗两侧的框架,一与该等框架连接的传动装置,设于该两框架间并受该传动装置连动的挡掣件,以及一连接并驱动该传动装置的动力源;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框架内分别设置有一皮带,该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横亘设于该等框架间且受该动力源驱动的转轴,分设于该每一皮带上并受该皮带所带动的导引件,以及横亘设于该等框架间且与相对应该导引件连接的导引杆,而前述该每一皮带的至少一端设于该转轴上, 以受该转轴的带动而产生动作,至于该挡掣件则连接于该导引杆、导引件之间,该转轴驱动该皮带动作,带动该导引件、导引杆滑移,连动该挡掣件于该天窗上产生遮蔽及收合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该转轴上枢设有一卷收管,一设于该卷收管内的弹性件,前述卷收管供该挡掣件一端卷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另具有多个分设于该框架上且界于该转轴与该导引件间的滑动件,以及横亘分设于该等框架间且与相对应该等滑动件连接的滑动杆,而每一滑动杆与该挡掣件连接,该等滑动杆透过该挡掣件的拉动而呈相互牵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皮带形成有两呈反向移动的上端区与下端区,且该每一皮带的两端分别设于两呈对应的转轴上,而前述该上、 下端区分别供该等导引件对应设置,并且该等导引杆分别设置于该上、下端区的该等导引件间,同时该挡掣件分别连接至该等对应设置的导引杆、导引件间。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框架具有一卡掣部, 且该卡掣部上形成有多个开槽,另,该转轴具有一与该卡掣部相对应设置的吻合部,同时该吻合部上形成有多个嵌合卡掣于该等开槽上的凸块。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连接有一光传感器,且该光传感器连接至该动力源,而该光传感器感应环境光源并控制该动力源转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天窗遮阳帘,该天窗遮阳帘具有分设于每一框架内的皮带,以及一驱动该皮带动作的传动装置,而该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设于两框架间且受一动力源动作以驱动该皮带的转轴,分设于该皮带上的导引件,以及相对应该导引件连接的导引杆,至于该导引杆、导引件间则连接有一挡掣件,是以,透过单一动力源驱动该转轴,不仅带动该皮带产生动作,也同步连动该导引件与挡掣件快速、稳定产生动作,且其简洁结构设计不仅可依用户实际需求加装,以达方便组装外,且安装后具有精准、确实控制该挡掣件于天窗上展开遮蔽及收合功效,增加使用方便性。
文档编号E06B9/262GK202300123SQ2011203759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叶威成 申请人:彬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