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翻盖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95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翻盖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并且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翻盖的铰链。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使用的后行李舱盖通常通过两个固定在翻盖上缘处的翻盖铰链铰接在车辆车身上。该翻盖铰链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设计,其中,将铰接销钉可枢转地容纳在套筒中在实际应用中被证实是可行的。但是从制造技术的角度看这种简单的翻盖铰链却存在着问题。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以有利的方式扩展设计在现有技术 中已知的翻盖铰链。该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翻盖的铰链解决。所述铰链具有用于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第一铰链部件和用于固定在翻盖上的第二铰链部件。所述两个铰链部件通过铰链连接可围绕铰链轴线旋转地相连或可相连,其中,所述铰链连接设计成,使得所述第二铰链部件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可拆卸地(可无损坏拆卸地)相连或可相连。在此,第一铰链部件具有第一基座部段,该第一基座部段与两个带有自由端的、以一定间距对置的铰接颚板(Gelenkbacken)相连。例如所述第一铰链部件具有表面平坦的第一基座部段,所述两个铰接颚板例如至少近似垂直地从所述第一基座部段突出地成型。所述第二铰链部件具有与铰链体相连的第二基座部段,该铰链体设计成,使得其能够容纳在两个铰接颚板之间。所述第二铰链部件例如具有表面平坦的第二基座部段,衬套状的铰链体成型在该第二基座部段上。在此重要的是,所述两个铰接颚板通过属于第一铰链部件的至少一个连接部段抗拉和抗压地彼此相连,使得所述两个铰接颚板固定在其相对位置上。因此,通过该连接部段尤其能够固定所述两个铰接颚板的间距。按照本发明的铰链以有利的方式通过接合铰链连接使得翻盖可简单地安装到车辆车身上以及通过(无损坏地)拆卸该铰链连接可简单地将翻盖从车身上拆下。因此,当在流水线上制造车辆时可首先将翻盖安装到车身上并且必要时进行调整,以便接下来再次将其拆下,例如用于给位于翻盖上缘处的水槽涂漆。再次将翻盖装配到车身上是没有问题的。在将第一铰链部件装配到车身上时第一基座部段通常会出现变形。该第一铰链部件的这种变形的原因是车身在批量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形状公差以及在装配第一铰链部件时车身在一定程度上的可弯曲性或柔性。按照本发明的铰链的一个特别的优点来自于这样的事实,即通过连接部段可在将第一铰链部件装配到车身上时阻止两个铰接颚板的间距由于第一基座部段变形而改变。因此,可以毫无问题地通过铰链连接将翻盖铰接在车身上。这尤其适用于按照本发明优选的、由材料厚度相对较薄(例如最大5毫米)的材料制造两个铰链部件的情况,所述材料厚度根据所用材料尤其可在3毫米至4. 5毫米之间。在这种情况中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在第一基座部段形状改变时通常会发生两个铰接颚板间距的改变,由此在汽车批量生产中装配翻盖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优选地使用薄(钢)板或轻质金属材料来制造两个铰链部件,但是在此还可以考虑的是,两个铰链部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或玻璃纤维加强的碳纤维。通过材料厚度较小的材料能够有利地降低车辆的重量,由此可减少燃料的消耗。在按照本发明的铰链中,所述连接部段将两个铰接颚板抗拉和抗压地彼此相连,其中,特别是其抗压强度很重要,因为由于装配第一铰链部件时通常出现的车身凹陷会挤压两个铰接颚板,因此通过连接部段可阻止间距的变小。为此,所述连接部段例如可设计成连接板或连接片,其中,其可以设计为成型在所述基座部段上的连接片的形式,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获得特别高的抗压强度并且所述连接部段从制造技术角度可特别简单和廉价地制造。将第一铰链部件装配到车辆车身上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件为此例如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螺栓,所述第一铰链部件可通过该固定螺栓与车辆车身相 连。该固定螺栓例如垂直于平坦的第一基座部段设置。在按照本发明的铰链的一种在技术上特别简单的结构设计中,两个铰接颚板各配备有用于容纳在装配状态中贯穿铰链体的铰链销钉的开口,其中,该铰链体为此例如设计成衬套的形式,该衬套设计成,使得第二铰链部件可围绕铰链销钉枢转。所述铰链销钉为了进行位置固定可有利地借助可(无损坏地)取下或拆除的紧固元件被固定,因此所述两个铰链部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接合到铰链连接中或从铰链连接中拆除,以便将翻盖装配到车身上或从车身上拆除。按照本发明的铰链尤其有利地具有用于防止铰链销钉扭转的扭转止动器,从而在翻盖枢转时阻止铰链销钉(随之)旋转。通过这种措施能够在翻盖枢转时明显地减小铰链的承载,由此可降低磨损。为此例如在铰链销钉上成型出能够形状配合地啮合到铰接颚板的相应凹处中的销子,以使所述铰链销钉与所述两个铰接颚板抗扭地相连。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汽车,该车辆具有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用于铰接翻盖(尤其是后行李舱盖)的铰链。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不同的结构设计能够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地实现。尤其是已述的或后续阐述的特征不仅能够应用于已说明的组合中,而且还能够应用于其它组合中或者单独应用,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即可。


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图I显示的是按照本发明的铰链的实施例在装配状态中的立体视图;图2显示的是图I中铰链的透视侧视图;图3显示的是图I中铰链的两个铰链部件在未装配状态中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中结合立体视图显示了整体标以附图标记I的、用于将后行李舱盖5铰接在未进一步显示的汽车的车身4上的铰链。相应地,所述铰链I包含由钢板制成的用于装配到车身4上的第一铰链部件2和同样由钢板制成的用于装配到后行李舱盖5上的第二铰链部件3。在图2中以剖切车辆的纵剖面图分别显示车身4和后行李舱盖5的各个部段。在附图中分别只显示了一个铰链1,在此应理解的是,通常至少设置两个铰链I用于后行李舱盖5的铰接。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具有平的(至少近似平的)第一基座部段6,在第一基座部段6上成型有两个彼此对置的铰接颚板7。所述两个具有自由端的铰接颚板7大约垂直地从第一基座部段6突伸出并且具有略呈S形扭曲的轮廓。铰接颚板7在其端部部段8处各配设有圆形的颚板开口 9。另一方面在第一基座部段6上例如通过压配合抗扭地安装大约布置在中央的第一螺栓10。在此,配设有外螺纹的、第一螺栓10的螺栓杆12穿过第一基座部段的未进一步显不的开口,其中,第一螺栓头11贴靠在第一基座部段6上。为了将第一铰链部件2固定在车身4上,所述第一螺栓杆12插入并且穿过车身开口 14并由螺母13拧紧。在螺母13和车身4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15。 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具有平的(至少近似平的)第二基座部段16,在第二基座部段16上成型有铰链衬套17。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能够通过第二基座部段16以简单的方式装配到后行李舱盖5上。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为此具有分别由第二螺栓26的第二螺栓杆28穿过的未进一步显示的开口,该螺栓杆28例如能够由未显示的螺母拧紧。在此,第二螺栓头27分别通过第二垫片29抵靠在第二铰链部件3的第二基座部段16上。所述两个由薄板制成的铰链部件2、3的材料厚度分别有利地位于3毫米至4. 5毫米的范围内并且例如约为3毫米,由此能够减轻车辆重量。然而还可以考虑的是铰链部件2、3由轻质金属材料制成,如铝或铝合金,或者由非金属材料制造,其中,材料厚度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更小。在铰链I中,所述铰链衬套17的尺寸设计成,使得其能够配合精确地嵌入由两个铰接颚板7构成的、在两个铰接颚板7之间的距离为X的间隙中。在此,衬套孔18可与两个颚板开口 9同心对齐地设置。为了将第二铰链部件3装配到第一铰链部件2上,可将铰链销钉19插入并且穿过两个颚板开口 9,其中,该铰链销钉19也穿过铰链衬套17。在此,该铰链销钉19以销钉头20抵靠在铰接颚板7上并且能够在相对的一侧借助可无损坏地松开或拆卸的紧固环21固定。因为所述铰链衬套17可相对于铰链销钉19旋转,因此与第二铰链部件3相连的后行李舱盖5可相对车身4枢转,其中,铰链销钉19用作枢转支承并且形成铰链轴线33。为了防止铰链销钉19 一同旋转或铰链销钉19在颚板开口 9中旋转,铰链销钉19具有从销钉头20突出的固定销子22,该固定销子22能够啮合到铰接颚板7之一的颚板开口 9上相应的凹处23中,由此,该铰链销钉19抗扭地与两个铰接颚板7相连。由此可防止由于铰链销钉19伴随翻盖旋转而产生的过早的磨损。通过所述铰链销钉19、两个铰接颚板7和设计在铰接颚板内的颚板开口 9以及铰链衬套17实现了装配简单并且可无损坏拆卸的铰链连接24。为了将后行李舱盖5铰接在车身4上,应首先将第一铰链部件2装配到车身4上以及将第二铰链部件3装配到后行李舱盖5上并且紧接着接合铰链连接24。为了接合铰链连接24应将铰链销钉19穿过两个颚板开口 9和铰链衬套17并且固定紧固环21。另一方面后行李舱盖5可通过松开铰链连接24以简单的方式拆卸,其中,(无损坏地)拆除紧固环21并且抽出铰链销钉19。
在批量生产汽车时这种对安装在白车身中的后行李舱盖5的拆卸是必要的,例如为了给位于后行李舱盖5上缘的水槽30涂漆。如图2所示,在已装配的后行李舱盖5上通常在后行李舱盖5和邻接的车身边缘32之间仅存在微小的缝隙31,因此没有适当的进入水槽30的入口。通过能够将后行李舱盖5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拆卸铰链连接24从车身4上拆下,可自由地进入水槽30。在此期间,后行李舱盖5可借助未显示的辅助铰链钩挂在铰接颚板7上,其中,该辅助铰链设计成可形成进入水槽30的入口。在流水线上的工人因此能够简单并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地给水槽30涂漆。接下来可通过接合所述铰链连接24再将后行李舱盖5铰接在车身4上正确的位置中。另一方面,当第一铰链部件2固定在车身4上时可能出现第一基座部段6变形的情况。其原因是车身4在一定程度上的形状公差和/或该车身4在拧紧螺栓10时略微弯曲或凹陷。所述由薄板构成的第一基座部段6与车身4的这种凹陷相配合,从而导致作用在两个铰接颚板7上的力挤压两个铰接颚板7并且倾向于减小两个铰接颚板7之间的间距X。然而,通过将两个铰接颚板7抗拉和抗压地彼此连接的连接片25能够防止两个铰接颚板7的间距X减小。该连接片25在此例如成型在第一基座部段6边缘上并且大约垂直地从第一基座部段6突伸出。该连接片25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例如通过将第一基座部段6的 边缘部段折弯而制成。两个铰接颚板7由此达到的尺寸稳定性使得第二铰链部件3能够无问题地铰接在已经装配到车身4上的第一铰链部件2上。这种尺寸稳定性是通过可分的铰链I对后行李舱盖5进行装配、拆卸和之后的再装配的重要前提。两个铰接颚板7的间距X的改变能够被避免。本发明显示的是用于车辆翻盖的可分解的铰链,该铰链使得翻盖能够技术简单地装配到车辆上以及从车辆上拆下。通过连接部段能够防止铰接颚板的间距改变,从而在铰链部件较薄时确保铰接颚板的尺寸稳定性。附图标记清单I.铰链2.第一铰链部件3.第二铰链部件4.车身5.后行李舱盖6.第一基座部段7.铰接颚板8.端部部段9.颚板开口10.第一螺栓11.第一螺栓头12.第一螺栓杆13.螺母14.车身开口15.第一垫片16.第二基座部段
17.铰链衬套18.衬套孔19.铰链销钉20.销钉头21.紧固环22.固定销子23.凹处
24.铰链连接25.连接片26.第二螺栓27.第二螺栓头28.第二螺栓杆29.第二垫片30.水槽31.缝隙32.车身边缘33.铰链轴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翻盖的铰链(I),所述铰链具有用于固定在车辆车身(4)上的第一铰链部件(2)和用于固定在翻盖(5)上的第二铰链部件(3),其中,所述两个铰链部件(2、3)通过铰链连接(24)可围绕铰链轴线(33)旋转地相连并且所述铰链连接(24)设计成,使得所述第二铰链部件(3)能够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可拆卸地相连,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具有第一基座部段(6)和两个与所述第一基座部段(6)相连的、用于容纳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⑶的第二基座部段(16)相连的铰链体(17)的铰接颚板(7),其中,所述两个铰接颚板(7)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段(25)抗拉和抗压地彼此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段(25)是成型在所述第一基座部段(6)上的连接片。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铰链部件(2、3)分别由材料厚度最大为5毫米的材料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I至3之一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铰链部件(2、3)分别由钢板或轻质金属材料制成。
5.按照权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2)设计成适合于借助至少一个固定螺栓(10)固定在所述车辆车身(4)上。
6.按照权利要求I至5之一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铰接颚板(7)分别配备有用于容纳穿过所述铰链体(17)的铰链销钉(19)的颚板开口(9)。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销钉(19)设计成适合于借助可拆下的紧固元件(21)进行位置固定。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I)具有防止所述铰链销钉(19)扭转的扭转止动器(22、23)。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I),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止动器设计成成型在所述铰链销钉(19)上的能够啮合到铰接颚板(7)的相应凹处(23)中的销子(22)。
10.一种汽车,具有至少一个通过至少一个按照权利要求I至9之一所述的铰链(I)铰接在车身(4)上的翻盖(5),尤其是后行李舱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翻盖的铰链,所述铰链具有用于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第一铰链部件和用于固定在翻盖上的第二铰链部件,其中,所述两个铰链部件能够通过铰链连接可围绕铰链轴线旋转地相连并且所述铰链连接设计成,使得所述第二铰链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铰链部件可拆卸地相连,其中,第一铰链部件具有第一基座部段和两个与所述第一基座部段相连的、用于容纳与所述第二铰链部件的第二基座部段相连的铰链体的铰接颚板,其中,所述两个铰接颚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段抗拉和抗压地彼此相连。
文档编号E05D7/10GK102758571SQ2012100888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G.佐莱德兹基, K.布兰德谢德, S.波佐, W.拉塞尔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