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0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公交候车亭大都设有凳子,尤以长条凳居多,方便了人们尤其是老人小孩等的坐着等车。但公交候车亭的遮雨篷因空间等原因大都设置得较窄,遇下雨天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雨效果,所以在下雨天或雨停后不久,公交候车亭凳子上会有很多雨水,影响了人们尤其是老人小孩坐着等车。一些郊区或城乡公交车班次间隔较长,有些间隔达20-30分钟,如老人或体弱有病者一直站着等车既着急又非常吃力。而设置在公交候车亭的凳子在雨水面前其使用价值被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公交候车亭长条凳子坐板上设有一个箱体,该箱体侧面呈倒“凹”字状,所述倒“凹”字状箱体前后下部向内折弯并延伸至凳子坐板底板下方;所述箱体上部内设有上下两个吸水滚筒,该吸水滚筒与凳子坐板横断面平行,所述上下两个吸水滚筒相互接触,其中下方一个吸水滚筒与凳子坐板表面接触;所述吸水滚筒两头设有撑圈,该撑圈设有盖子,所述撑圈和盖子之间设有锁扣装置;所述两头撑圈之间设有至少三根以上的撑杆,该撑杆与凳子坐板横断面平行,该撑杆外面设有两头开口的布套,该布套两头与撑圈相固定,该布套套体与撑杆相固定,该布套内设有干粉或棉絮;所述两头撑圈的盖子上均设有转轴,该转轴与支架连接,该支架固定在箱体前后侧板内壁上;所述转轴上分别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之间上下连接;所述箱体前后下部与凳子坐板的前后侧板之间设有滑轮,该滑轮固定在箱体前后下部;所述箱体底部与凳子坐板的底板之间设有滑轮,该滑轮固定在箱体底部上。所述箱体上部左右侧板底部处设有擦水装置,该擦水装置与凳子坐板表面接触。所述箱体上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有门盖,该门盖与箱体之间设有门锁装置。所述箱体侧板上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呈扁状,该通气孔向下倾斜。所述凳子坐板两头设有“凸”字状的挡板,所述凳子坐板上设有出水小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公交候车亭凳子上有雨水时,等车者可自行用手推着本发明在凳子坐板上向左或向右运行进行雨水清除工作,本发明先用擦水装置基本擦净雨水的同时,吸水滚筒对凳子坐板上的少量余水进行吸干工作。等车者可随时使用本发明将凳子上的雨水清除掉,使老人小孩或体弱有病者能适时坐在凳子上等车,减轻他们的等车劳累,从而大大提高了凳子的使用价值。本发明操作简单,等车者均可自行快捷使用。


图I为本发明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叙述。如图I至图2所示,图中I.吸水滚筒、11.撑杆、12.撑圈、13.盖子、2.擦水装置、3.通气孔、4.挡板、5.传动装置、6.支架、7.转轴、8.滑轮、9.侧板、10.底板。在公交候车亭长条凳子坐板上设有一个箱体,该箱体侧面呈倒“凹”字状,所述倒“凹”字状箱体前后下部向内折弯并延伸至凳子坐板底板10下方;所述箱体上部内设有上下两个吸水滚筒1,该吸水滚筒I与凳子坐板横断面平行,所述上下两个吸水滚筒I相互接触,其中下方一个吸水滚筒I与凳子坐板表面接触;所述吸水滚筒I两头设有撑圈12,该撑圈12设有盖子13,所述撑圈12和盖子13之间设有锁扣装置;所述两头撑圈12之间设有至少三根以上的撑杆11,该撑杆11与凳子坐板横断面平行,该撑杆11外面设有两头开口的布套,该布套两头与撑圈12相固定,该布套套体与撑杆11相固定,该布套内设有干粉或棉絮;所述两头撑圈12的盖子13上均设有转轴7,该转轴7与支架6连接,该支架6固定在箱体前后侧板内壁上;所述转轴7上分别设有传动装置5 ;该传动装置5之间上下连接;所述箱体前后下部与凳子坐板的前后侧板9之间设有滑轮8,该滑轮8固定在箱体前后下部;
所述箱体底部与凳子坐板的底板10之间设有滑轮8,该滑轮8固定在箱体底部上。所述箱体上部左右侧板底部处设有擦水装置2,该擦水装置2与凳子坐板表面接触。所述箱体上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有门盖,该门盖与箱体之间设有门锁装置。所述箱体侧板上设有通气孔3,该通气孔3呈扁状,该通气孔3向下倾斜。所述凳子坐板两头设有“凸”字状的挡板4,所述凳子坐板上设有出水小孔。将撑圈12上的盖子13卸掉,往布套内填满干粉或塞满塞实棉絮,因有撑杆11的支撑,布套能保住较好形状,既能紧贴凳子坐板表面,又能在凳子坐板表面顺利滚动。将盖子13与撑圈12连接一起并通过锁扣装置使二者连接后可靠牢固。当公交候车亭凳子上有雨水时,等车者可自行操作推动本发明在凳子坐板上向左或向右运行进行雨水清除工作,当本发明运行时,箱体上部左右侧板底部处的擦水装置2首先会将凳子坐板表面的雨水排向凳子坐板上的出水小孔,也会将雨水排向凳子坐板前后两侧或排向凳子坐板的两头直至雨水落下地上,因凳子坐板两头挡板4呈“凸”字状,挡板4向上凸出部位高出凳子坐板表面,其它部位则与坐板表面平齐,所以不会挡住凳子坐板上的雨水往坐板两头落下。擦水装置2可用橡胶等有一定弹性的软体材料制作,使擦水装置2密封性较好,能将凳子坐板上的雨水推擦得比较干净。在用擦水装置2基本擦净凳子坐板上雨水的同时,设置在箱体内的下方吸水滚筒I在凳子坐板表面上转动并将凳子坐板上的少量细小余水吸干,使人们可坐在凳子上等车。下方吸水滚筒I在凳子坐板表面上转动时,通过转轴7上的传动装置5带动上方吸水滚筒I转动,因上下两个吸水滚筒I相互接触,下方吸水滚筒I中的一部分水会被上方吸水滚筒I吸去,从而增加下方吸水滚筒I的吸水量;同时,上方吸水滚筒I也可作为备用,以对下方吸水滚筒I进行适时调换。只要打开箱体左侧板或右侧板上的门盖,即可对吸水滚筒I进行方便快捷调换,通过门锁装置将门盖锁好,使箱体内各部件安全可靠。可将支架6制成活动的,以方便转轴7和吸水滚筒I的拆装调换。装有干粉或棉絮的吸水滚筒I可整个调换,被换下的吸水滚筒I晒干后可重复使用,有关工作人员可定期进行调换,虽然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但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周到更人性化的服务是值得的。设置在箱体下部和底部的滑轮8,使箱体既能与凳子坐板紧凑接触不会晃动,又能使箱体能灵活移动。
挡板4能挡住箱体不会滑出凳子坐板,如要取下整个箱体时,只要卸掉挡板4即可。挡板4向上凸出部位不能凸出凳子坐板表面太多,并将该凸出部位做成圆滑状,使其不会产生安全隐患,以方便人们使用。在保证可靠安全的前提下,可视情将箱体顶板、左右侧板等制成透明的,让太阳光照射到箱体内的吸水滚筒1,使吸水滚筒I能晒干或得到一定程度的晒干。箱体侧板上设置的通气孔3使箱体内能得良好通风通气,也能促使吸水滚筒I得到一定的晾干;因通气孔3呈扁状又向下倾斜,所以雨水不易进入箱体内。等车者可随时使用本发明将凳子上的雨水清除掉,使老人小孩或体弱有病者能适时坐在凳子上等车,减轻他们的等车劳累,从而大大提高了凳子的使用价值。本发明操作简单,一般等车者均可自行快捷使用。 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简单变化、改型都应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其特征是在公交候车亭长条凳子坐板上设有ー个箱体,该箱体侧面呈倒“凹”字状,所述倒“凹”字状箱体前后下部向内折弯并延伸至凳子坐板底板下方;所述箱体上部内设有上下两个吸水滚筒,该吸水滚筒与凳子坐板横断面平行,所述上下两个吸水滚筒相互接触,其中下方ー个吸水滚筒与凳子坐板表面接触;所述吸水滚筒两头设有撑圈,该撑圈设有盖子,所述撑圈和盖子之间设有锁扣装置;所述两头撑圈之间设有至少三根以上的撑杆,该撑杆与凳子坐板横断面平行,该撑杆外面设有两头开ロ的布套,该布套两头与撑圈相固定,该布套套体与撑杆相固定,该布套内设有干粉或棉絮;所述两头撑圈的盖子上均设有转轴,该转轴与支架连接,该支架固定在箱体前后侧板内壁上;所述转轴上分别设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之间上下连接;所述箱体前后下部与凳子坐板的前后侧板之间设有滑轮,该滑轮固定在箱体前后下部;所述箱体底部与凳子坐板的底板之间设有滑轮,该滑轮固定在箱体底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上部左右侧板底部处设有擦水装置,该擦水装置与凳子坐板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上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有门盖,该门盖与箱体之间设有门锁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清除候车亭凳子上雨水的除水装置,是在公交候车亭长条凳子坐板上设有一个箱体,该箱体侧面呈倒“凹”字状,箱体前后下部折弯延伸至凳子坐板的底板下方;该箱体设有吸水滚筒和擦水装置。等车者可随时自行用手推着箱体在凳子坐板上向左或向右运行,擦水装置先将凳子坐板上的雨水基本推擦干净,同时,吸水滚筒能吸干凳子坐板上的少量余水,使老人小孩或体弱有病者能坐着等车,减轻他们的等车劳累,从而大大提高凳子的使用价值。吸水滚筒可方便调换,换下的吸水滚筒经晒干后可重复使用,从而节省了成本。
文档编号A47C1/00GK102835842SQ2012103730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0日
发明者陈科 申请人:陈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