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开窗器及其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窗器及其支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墙电动开启窗中,因电动开启窗体现了“动感、自然、和谐”的内在品质,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深受广大民众的钟爱,故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建筑设计师为实现现代建筑的创新理念,对窗户的开启的方式应用场合也在发展创新。 目前国内采用的是常规开启方式,当需要设计特殊的开启轨迹,比如双向的摆动或者回转时,常规的支架无法满足。因此设计一种能满足各种窗户开启轨迹的开窗器及其支架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窗器支架,以满足各种窗户的开启轨迹。在上述开窗器支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了该开窗器支架的开
ιδ 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窗器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孔中设置有轴承;通过尾轴与所述轴承配合,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回转台;安装在所述回转台上的支架;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滑动块。优选的,所述支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撑壁,所述滑动块通过销轴安装在两个所述撑壁之间。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滑槽为平行设置的两条。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开窗器的紧定螺钉。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螺纹连接于窗框的通孔。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具体数量为四个,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台上。一种开窗器,包括开窗器支架,所述开窗器支架为上述的开窗器支架。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窗器支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回转台,该回转台的尾轴和底座内孔中的轴承相配合,且滑动块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上,达到开窗器紧跟窗户开启轨迹作上下和360°回转活动目的,满足了现代建筑设计师创新的需要,给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了该开窗器支架的开窗器,解决了特殊窗户开启开窗器双向摆动(回转)的难题,可作万向回转,具有结构新型和安装调整方便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建筑幕墙电动开窗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窗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窗器支架,以满足各种窗户的开启轨迹。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窗器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I的内孔中设置有轴承2 ;通过尾轴与轴承2配合,安装在底座I上的回转台3,该回转台3可以轻松自然地在底座I上作360°回转,十分方便;安装在回转台3上的支架4 ;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4上的滑动块5,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窗器支架,通过在底座I上设置回转台3,该回转台3的尾轴和底座I内孔中的轴承2相配合,且滑动块5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4上,本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开窗器紧跟窗户开启轨迹作上下和360°回转活动目的,满足了现代建筑设计师创新的需要,给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迎合了现代建筑幕墙电动开窗新技术发展。如图2所示,支架4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撑壁,滑动块5通过销轴6安装在两个撑壁之间,能够回绕销轴6支点作上下摆动,增加了装置的自由度。当然,还可以利用合页机构或者其他铰链机构,来实现滑动块5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4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开窗器滑动连接于滑动块5,以完成窗户的开关。两者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键连接和柱塞连接等等。在这里,如图2所示,滑动块5上开设有滑槽,开窗器外壳上的凸筋与滑动块5的滑槽滑动配合,保证开窗器可以前后移动,特别适用于推轴式的开窗器。具体的,滑槽为平行设置的两条,与开窗器外壳上的凸筋相对应。滑槽的设置形式和数量可以根据开窗器的具体型号变化。进一步的,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开窗器的紧定螺钉,开窗器上的凸筋插入到滑动块5的滑槽中作前后移动,并通过两侧面紧定螺钉作最后的定位固定。底座I是用来将整个支架固定在窗框上的,其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型面联接、键连接、销连接等等。在这里,具体采用螺栓连接。如图I和图2所示,底座I上开设有用于螺纹连接于窗框的通孔。这种螺纹连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牢固,是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用到。作为优选,通孔的具体数量为四个,如图3所示,均匀的分布在底座I的四个边角处,保证了底座I固定连接在窗框上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类似的,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回转台3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开窗器,包括开窗器支架,开窗器支架为上述的开窗器支架。解决了特殊窗户开启开窗器双向摆动(回转)的难题,可作万向回转,具有结构新型和安装调整方便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建筑幕墙电动开窗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I)的内孔中设置有轴承(2); 通过尾轴与所述轴承(2 )配合,安装在所述底座(I)上的回转台(3 ); 安装在所述回转台(3)上的支架(4); 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4)上的滑动块(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撑壁,所述滑动块(5)通过销轴(6)安装在两个所述撑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上开设有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平行设置的两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开窗器的紧定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开设有用于螺纹连接于窗框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具体数量为四个,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座(I)的四个边角处。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回转台(3)上。
9.一种开窗器,包括开窗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器支架为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开窗器支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窗器支架,包括底座,底座的内孔中设置有轴承;通过尾轴与轴承配合,安装在底座上的回转台;安装在回转台上的支架;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上的滑动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窗器支架,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回转台,该回转台的尾轴和底座内孔中的轴承相配合,且滑动块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架上,达到开窗器紧跟窗户开启轨迹作上下和360°回转活动目的,满足了现代建筑设计师创新的需要,给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了上述开窗器支架的开窗器,解决了特殊窗户开启开窗器双向摆动(回转)的难题,可作万向回转,具有结构新型和安装调整方便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建筑幕墙电动开窗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文档编号E05F15/00GK202596405SQ20122017548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鲁文杰 申请人:鲁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