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27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床只有供躺卧的功能,且大小尺寸固定不可改变。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布置房间时,沙发和床是必不可少的家具,一个供白天使用,一个供晚上休息,而二者的尺寸都较大,对于空间较小的房间来说,要同时摆放沙发和床就显得较为拥挤,且二者的主要使用时间又不相同。
发明内容为克服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同时具有沙发和床的功能。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它包括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一床体、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二床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床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二床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转动连接,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第二床体位于第一床体的上方,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转至第一挡板前方,第二床体位于第一床体下方。本文所说的前后方向以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即作为沙发使用时的正常使用习惯而定,当坐在沙发上时,所面向的方向为前方,背对的方向为后方。进一步地,第一床体连接在第一挡板的中部,第二床体连接在第二挡板的上部。优选地,第二床体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梯子,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梯子打开,且一端连接在第二床体上另一端朝向地面,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梯子折叠并相对第二床体收拢。更优地,第二床体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挡框,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框打开,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框折叠并相对第二床体收拢。进一步地,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它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上部的栏杆以及靠接在该栏杆上的靠垫。更进一步地,第一床体包括与第一挡板相连接的第一床板和连接在第一床板上的第一床垫,第一床垫具有记忆绵层;第二床体包括与第二挡板相连接的第二床板和连接在第二床板上的第二床垫,第二床垫具有记忆绵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作为具有上下铺的床使用,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作为沙发使用。且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具有记忆绵层,具有记忆变形、自动塑型的能力,使用时皮肤没有压迫感,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0011]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从第一工作状态向第二工作状态过渡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I、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一床体;31、第一床板;32、第一床垫;4、第二床体;41、第二床板;42、第二床垫;5、梯子;6、挡框;7、栏杆;8、靠垫;9、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附图I至附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它包括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一床体3、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二床体4、分别设置在第一床体3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I、分别设置在第二床体4左右两侧的第二挡板2,第一挡板I与第二挡板2相转动连接,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2位于第一挡板I上方,第二床体4位于第一床体3的上方,此时折叠床可作为具有上下铺的床使用;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2转至第一挡板I前方,第二床体4位于第一床体3下方,此时折叠床可作为沙发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板I和第二挡板2外均包有挡板套。第一挡板I的底部安装有底架9,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2翻转至第一挡板I前方并与底架9相连接。第一床体3包括与第一挡板I相连接的第一床板31和连接在第一床板31上的第一床垫32,第一床垫32具有记忆绵层;第二床体4包括与第二挡板2相连接的第二床板41和连接在第二床板41上的第二床垫42,第二床垫42具有记忆绵层。第一床体3连接在第一挡板I的中部,而第一床体3的与第一挡板I连接处则分别位于第一床体3的左侧后部和右侧后部;第二床体4连接在第二挡板2的上部,同样,第二床体4的与第二挡板2连接处位于第二床体4的左侧后部和右侧后部。 第二床体4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梯子5,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梯子5打开,且一端连接在第二床体4上另一端朝向地面,人可以通过梯子爬上第二床体4,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梯子5折叠并相对第二床体4收拢。本实施例中,梯子5连接在第二床体4的前侧。第二床体4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挡框6,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框6打开,以保护躺在第二床体4上的人不会从床上滚落,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框6折叠并相对第二床体4收拢。由于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将床的后侧贴靠在墙壁上来设置摆放,因此本实施例中,挡框6设置在第二床体4的前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设置挡框6的位置以更好的起到保护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挡板I上部的栏杆7以及靠接在该栏杆7上的靠垫8,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即作为沙发使用时,靠垫8靠接在栏杆7上即可成为沙发的靠背供人倚靠,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可将靠垫8作为这头或抱枕使用。靠垫8的内芯也具有记忆绵层。[0024]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一床体(3)、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二床体(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床体(3)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I)、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床体(4 )左右两侧的第二挡板(2 ),所述的第一挡板(I)与第二挡板(2 )相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 述的第二挡板(2)位于第一挡板(I)上方,所述的第二床体(4)位于第一床体(3)的上方,当所述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第二挡板(2)转至第一挡板(I)前方,所述的第二床体(4)位于第一床体(3)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床体(3)连接在第一挡板(I)的中部,所述的第二床体(4)连接在第二挡板(2)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床体(4)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梯子(5),当所述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梯子(5)打开,且一端连接在第二床体(4)上另一端朝向地面,当所述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梯子(5)折叠并相对第二床体(4)收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床体(4)上连接有可折叠的挡框(6),当所述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的挡框(6)打开,当所述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的挡框(6)折叠并相对第二床体(4)收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一挡板(I)上部的栏杆(7)以及靠接在该栏杆(7)上的靠垫(8)。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床体(3)包括与第一挡板(I)相连接的第一床板(31)和连接在第一床板(31)上的第一床垫(32),所述的第一床垫(32)具有记忆绵层;所述的第二床体(4)包括与第二挡板(2)相连接的第二床板(41)和连接在第二床板(41)上的第二床垫(42 ),所述的第二床垫(42 )具有记忆绵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它包括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一床体、具有记忆绵层的第二床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床体左右两侧的第一挡板、分别设置在第二床体左右两侧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转动连接,当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上方,第二床体位于第一床体的上方,当折叠床在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挡板转至第一挡板前方,第二床体位于第一床体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记忆绵折叠床,在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作为具有上下铺的床使用,在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作为沙发使用。且第一床体和第二床体具有记忆绵层,具有记忆变形、自动塑型的能力,使用时皮肤没有压迫感,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文档编号A47C17/22GK202775246SQ2012204197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王小君 申请人:苏州诺伊曼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