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26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把手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揭示一种门体施力把手,尤指适用于非平面门体组装的一种把手组。
背景技术
按已知门体把手结构,是通过把手杆两端分别套设有一支撑架,并利用支撑架连结于门体预设处,以限位把手杆于两支撑架之间。提供使用者可由此把手杆作为移动门体的施力点。唯上述已知门体把手其支撑架与把手杆的夹角固定无法调节,造成使用上诸多限 制,例如:I.于非平面门体上安装时,受限于支撑架与把手杆的夹角固定,故支撑架无法与非平面门体紧密贴合,造成支撑架锁合力不足外,其无法紧密贴合的支撑架更会影响观瞻。2.受限把手杆的夹角固定,纵使支撑架可安装于曲面门体上,亦会造成把手杆无法与非平面门体呈平行,造成把手杆形成顷斜的困扰。3.已知门把手为克服非平面门体安装的限制,多会采用筑高垫片的方式,使两端的支撑架可保持在同一水平,此举反造成极差的视觉观点。使用者亦会认为支撑架与门体整体不匹配等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在于提供一种把手组,以解决已知把手杆于曲面门体使用上的缺点。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把手组,其是于一把手杆两端分别套设有一固定座。此固定座包括有一座体及一套接头相互枢接。其中,座体设有一枢接槽,且枢接槽两侧壁对称贯穿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而套接头两端则分设有一枢接部及一套接部,通过套接部与外部连通的容置空间,提供把手杆一端契入,而枢接部对应第一、二轴孔设有一第三轴孔,使枢接部契合枢接槽后,配合至少一锁固件穿衔第一、二、三轴孔后锁合,令各侧壁紧迫枢接部固定。通过座体与套接头枢接连结,当固定座装于非平面的门体时可通过枢接调整,使把手杆可与门体维持一预设间距。进而方便用户握持与视觉美观。一种把手组,其包括一把手杆及于该把手杆两端分别套设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座包括一座体,至少设有一枢接槽,且该枢接槽两侧壁对称贯穿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以及一套接头,其两端分别设有一枢接部及一套接部,该套接部至少设有一与外部连通的容置空间,提供该把手杆一端契入,另外该枢接部设有一第三轴孔,且该第三轴孔与该第一及该第二轴孔相互对应,通过该枢接部与该枢接槽契合,配合至少一锁固件穿衔该第一、该第二及该第三轴孔锁合,使该枢接槽两侧壁紧迫该枢接部。其中该第三轴孔进一步设有一具内螺纹的锁件。其中该座体与一非平面门体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垫片。其中该把手杆为一直线杆体。其中该把手杆具有一曲度。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把手组具有以下的优点I.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通过座体与套接头的枢接调整,可确实的将座体与非平面门体作紧密锁合。 2.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通过座体与套接头的枢接调整,方便把手杆与座体的角度调整,使其可方便的贴合非平面门体使用。

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4,图中,把手组,其包括一把手杆1,其两端分别套设有一固定座
2。通过固定座2组装于非平面门体31、32时,可利用枢接调整,使把手组匹配非平面门体31、32。上述把手杆I可依非平面门体31、32,而为直线杆体或具曲度的杆体。上述固定座2包括有一座体21及一套接头22,其中,座体21设有一枢接槽211,且枢接槽211两侧壁对称贯穿设有一第一轴孔212及一第二轴孔213,另在座体底部21设有多个锁孔214。而套接头22两端则分设有一枢接部221及一套接部222,且套接部222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容置空间2221,而枢接部221对应第一、二轴孔212、213设有一第三轴孔2211。如所述结构,把手杆I两端分别契入套接部222的容置空间2221。而枢接部221契合枢接槽211后,配合至少一锁固元件穿衔第一、二、三轴孔212、213、2211后锁合,令枢接槽211两侧壁紧迫枢接部221固定。当把手杆I两端的固定座2于非平面门体3上锁设时,可预先调节套接头22相对于座体21的角度,而使座体21底面可完全贴合于非平面门体31、32,配合非平面门体31、32的透孔311、321与座体21底部的锁孔214,提供锁固元件Al穿衔非平面门体3透孔311、321后锁合于座体21底部的锁孔214,如此可解决已知把手杆无法使用于非平面门体3的缺点。另外,为了便于调节的方便,枢接部221的第三轴孔2211进一步设有一具内螺纹41的锁件4,配合与的匹配的锁固元件A2、A3分别穿衔座体21第一、二轴孔212、213锁入锁件4,令枢接槽211两侧壁紧迫枢接部221固定。[0030]再者,为使座体21与非平面门体3能更加的紧密,得于座体21与非平面门体31、32进一步设有一垫片5。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把手组,其包括一把手杆及于该把手杆两端分别套设一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固定座包括 一座体,至少设有一枢接槽,且该枢接槽两侧壁对称贯穿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以及 一套接头,其两端分别设有一枢接部及一套接部,该套接部至少设有一与外部连通的容置空间,提供该把手杆一端契入,另外该枢接部设有一第三轴孔,且该第三轴孔与该第一及该第二轴孔相互对应,通过该枢接部与该枢接槽契合,配合至少一锁固件穿衔该第一、该第二及该第三轴孔锁合,使该枢接槽两侧壁紧迫该枢接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轴孔进一步设有一具内螺纹的锁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与一非平面门体之间,进一步设有一垫片。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把手杆为一直线杆体。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把手杆具有一曲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组,其是于一把手杆两端分别套设有一固定座。此固定座包括相互枢接的一座体及一套接头。其中,座体设有一枢接槽,且枢接槽两侧壁对称贯穿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而套接头两端则分设有一枢接部及一套接部,通过套接部与外部连通的容置空间,提供把手杆一端契入,而枢接部对应第一、二轴孔设有一第三轴孔,使枢接部契合枢接槽后,配合至少一锁固件穿衔第一、二、三轴孔后锁合,令各侧壁紧迫枢接部固定。通过座体与套接头枢接连结,当固定座装于非平面的门体时可通过枢接调整,使把手杆可与门体维持一预设间距。进而方便用户握持与视觉美观。
文档编号E05B1/00GK202788189SQ2012204197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江锦华 申请人:金石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