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材支承装置和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23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材支承装置和推拉门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材支承装置和推拉门窗,特别涉及适合于构成为使一个纵框向开口框架的面外方向移动来打开推拉门窗的门窗的面材支承装置以及应用了该面材支承装置的推拉门窗。
背景技术
在构成为使一个纵框向开口框架的面外方向移动来打开推拉门窗的门窗中,推拉门窗有向门窗端侧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应用多层玻璃作为面材的推拉门窗或设置在大面积的开口的推拉门窗中,由于推拉门窗的重量大,因此向门窗端侧下降的问题更加显著。推拉门窗向门窗端侧下降的情形已知可以通过提高框架的刚性来抑制。例如,在面材的上端面中位于门窗端侧的部分和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间隙中配设面材支承装置,若经由面材支承装置将面材的上端部支承于上框,则面材相对于框架的移动被阻止,从而框架的刚性提高,通过阻止框架的变形,能够抑制推拉门窗向门窗端侧下降的情形。作为这种面材支承装置,存在包括经由倾斜面相互抵接的两个部件的装置。在该面材支承装置中,若使两个部件沿着上框的进深方向相对移动,则全高由于倾斜面的作用而变化,因此,通过调节该全高,能够经由两个部件将面材的上端面支承于上框,从而能够抑制推拉门窗下降的情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8-31385号公报。另外,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中,在进行了高度调节之后,将压边部件装配到面材与上框之间来覆盖两个部件。因此,在组装好推拉门窗之后,即使在需要对全高进行微调的情况下,进行该调节也已经不是容易的。关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构成为附加设置利用操作部件使两个部件滑动的机构并且能够从框架的外部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为了附加设置具有操作部件的滑动机构,必须在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确保大的空间。其结果为,由于要配设这样的面材支承装置需要使上框具有大的外观尺寸,因此能够应用的推拉门窗明显受限。特别是对于已经设计好的现有的门窗,大多构成为使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空间较小,以缩小面材相对于框架可以不经意移动的范围,因此,附加设置了具有操作部件的滑动机构的面材支承装置的应用是极其困难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材支承装置和推拉门窗,其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之后的调节,而且对于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空间没有确保得很大的推拉门窗也能够应用,由此能够防止设置于大面积的开口的推拉门窗向门窗端侧下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面材支承装置应用于包括框架和边缘部分分别嵌入到框架中进行安装的面材的推拉门窗,所述面材支承装置通过介于在面材的上端面中位于门窗端侧的部分和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间隙中,而与面材和上框分别抵接,从而将面材支承于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材支承装置包括:成为基准的基体部件;和滑动部件,经由倾斜面与基体部件抵接,在该滑动部件沿着水平方向改变了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倾斜面的作用,而改变该滑动部件相对于基体部件的高度方向的位置,所述基体部件具有:基体基部,安装于配置在门窗端侧的纵框的进深面,并收纳在所述纵框的进深面与面材的位于门窗端侧的端面之间;以及基体支承部,从所述基体基部突出,并配置在与面材的上端面对置的部位,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滑动基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基部移动;和滑动支承部,从所述滑动基部突出并配置在与面材的上端面对置的部位,所述面材支承装置设置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介于所述基体基部与所述滑动基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基体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的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有相对于基体支承部改变滑动支承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的操作部件,因此,能够将操作部件配设在可从推拉门窗的外部进行操作的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后的调节。而且,在配置在门窗端侧的纵框的进深面与面材的位于门窗端侧的端面之间收纳基体部件的基体基部和滑动部件的滑动基部,并且在所述基体基部与滑动基部之间设置操作部件,因此,在应用于推拉门窗的情况下,在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不需要大的空间。另外,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基体支承部与所述滑动支承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倾斜面。根据本发明,维持了介于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基体支承部和滑动支承部经由倾斜面而抵接的状态。另外,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支承部与所述滑动支承部之间以及在所述基体基部与所述滑动基部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倾斜面。根据本发明,基体部件和滑动部件经由设置于基体支承部和滑动支承部之间的倾斜面以及设置于基体基部与滑动基部之间的倾斜面而在两个部位抵接,因此,能够更加牢固地维持基体部件与滑动部件的抵接状态。另外,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脱落防止突起,在所述滑动部件向接近面材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所述脱落防止突起进入支承于上框的压边部件的拆装移动区域,并通过与所述压边部件抵接来阻止所述压边部件向脱落方向的移动。根据本发明,通过脱落防止突起的抵接,能够防止压边部件自上框脱落。另外,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脱落防止突起和倾斜面的位置设定成,在使所述基体基部和所述滑动基部沿着水平方向朝向使所述滑动支承部自所述基体支承部的突出高度增大的方向相对移动了的情况下,在所述脱落防止突起进入所述压边部件的拆装移动区域后,所述基体支承部和所述滑动支承部之间的倾斜面发挥作用。根据本发明,直到脱落防止突起进入到压边部件的拆装移动区域,滑动部件不会相对于基体部件沿上下方向移位。另外,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具有调节螺钉部件,该调节螺钉部件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部的周面具有螺旋槽,该调节螺钉部件配设为经由所述螺旋槽与所述基体基部和所述滑动基部中的任一方啮合,另一方面,所述调节螺钉部件配设于所述基体基部和所述滑动基部中的另一方,并在沿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能够绕自身的轴心旋转。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调节螺钉部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能够使滑动部件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基体部件移动。本发明的推拉门窗的特征在于,在框架与面材之间设置有上述的任一个面材支承装置。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有相对于基体支承部改变滑动支承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的操作部件,因此,能够将操作部件配设在可从推拉门窗的外部进行操作的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后的调节。而且,在配置在门窗端侧的纵框的进深面与面材的位于门窗端侧的端面之间收 纳基体部件的基体基部和滑动部件的滑动基部,并且在所述基体基部与滑动基部之间设置操作部件,因此,在应用于推拉门窗的情况下,在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不需要大的空间。另外,在上述的推拉门窗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纵框的门窗端面设置有工具插入口,该工具插入口用于插入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工具。根据本发明,通过打开推拉门窗,使得工具插入口露出到外部,因此不会影响外观品质,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后的调节。另外,在上述的推拉门窗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纵框的位于室内侧的外观面上设置有工具插入口,该工具插入口用于插入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工具。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关闭推拉门窗的状态下将工具从工具插入口插入,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后的调节。根据本发明,由于设置有相对于基体支承部改变滑动支承部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的操作部件,因此,能够将操作部件配设在可从推拉门窗的外部进行操作的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后的调节。而且,在配置在门窗端侧的纵框的进深面与面材的位于门窗端侧的端面之间收纳基体部件的基体基部和滑动部件的滑动基部,并且在所述基体基部与滑动基部之间设置操作部件。因此,即使对于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没有确保大的空间的推拉门窗也能够应用。


图1是从室内侧观察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面材支承装置的推拉门窗的正视图。图2-1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2-2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C-C线的剖视图。图4是应用于图1所示的推拉门窗的面材支承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正视图。图5-1是应用于图1所示的推拉门窗的面材支承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的正视图。图5-2是在应用于图1所示的推拉门窗的面材支承装置中使滑动部件移动后的状态的正视图。图5-3是在应用于图1所示的推拉门窗的面材支承装置中使滑动部件进一步移动后的状态的正视图。图6是应用于图1所示的推拉门窗的面材支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1是图6所示的面材支承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立体图。图7-2是在图6所示的面材支承装置中使滑动部件移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1是应用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面材支承装置的推拉门窗的主要部分剖视俯视图。图8-2是图8-1所示的推拉门窗的主要部分剖视正视图。标号说明 10框架
11上框
Ila进深面
12下框
13纵框
13a进深面
15面材
16压边部件
40、40' 面材支承装置
130、130' 工具插入口
140、140'基体部件
141、141'基体基部 142基体支承部
143基体侧倾斜面 144调节螺钉部件 240,240;滑动部件 241、24Γ 滑动基部 242滑动支承部 242a脱落防止突起 243滑动侧倾斜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面材支承装置以及推拉门窗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I)
图1表示了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推拉门窗,例示了称为立式滑出窗的门窗的推拉门窗。该推拉门窗包括框架10和安装于框架10的面材15,框架10通过上框11、下框
12、左右一对的纵框13、14组装成四周框而构成,通过使位于门窗端侧的纵框13向开口框架20的面外方向移动,来打开开口框架20。如图2-1、图2-2以及图3所示,面材15是将两张相同大小的玻璃板15a重叠而构成的称为多层玻璃的面材,以边缘部分分别嵌入到框架10的翅片部IOa与压边部件16之间的状态安装。翅片部IOa是从框架10的室外侧朝向内侧突出的薄板状部分,在其末端部保持有外衬垫17。压边部件16具有:与设置在框架10的进深面的一对卡定肋IObUOc卡定的卡定部16a ;以及在经由卡定部16a安装于框架10的情况下沿着框架10的外观面配置的罩部16b。在罩部16b的末端部,在与翅片部IOa的外衬垫17对应的部位保持有内衬垫18。所述外衬垫17和内衬垫18是预先成形的密封部件,在与面材15之间确保所希望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并且还具有在彼此之间夹持面材15的功能。关于应用于该推拉门窗的压边部件16,当使卡定部16a的末端部从室内侧插入到里侧的卡定肋IOb并使罩部16b从该状态向接近框架10的方向旋转时,能够使卡定部16a与近前侧的卡定肋IOc卡定而安装至框架10。在卸下压边部件16的情况下,若以卡定部16a的末端部为中心使罩部16b朝向室外侧旋转,贝U卡定部16a从近前侧的卡定肋IOc脱离,从而能够将卡定部16a的末端部从里侧的卡定肋IOb拔出。如图1所示,在该推拉门窗中,在下框12和纵框13、14上设置有固定块30,并且在面材15的上端面中位于门窗端侧的部分与上框11的进深面Ila之间的间隙中介入有面材
支承装置40。固定块30是相对于安装面材15以及压边部件16以前的框架10安装的用于支承吊起的面材15的载荷的部件,由合成橡胶材料等弹性材料构成为长方体状。在本实施方式I中,固定块30分别配设在下框12中位于起吊侧的进深面、位于门窗端侧的纵框13的上端部的进深面以及位于起吊侧的纵框14的下端部的进深面。面材支承装置40是相对于安装面材15和压边部件16以前的框架10安装的部件,如图3至图7-2所示,具有基体部件140和滑动部件240。基体部件140构成为具有:基体基部141 ;以及从基体基部141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形成为板状的基体支承部142。该基体部件140通过将安装螺钉B经由基体基部141的安装片部141a旋合到位于门窗端侧的纵框13的进深面13a而被安装于纵框13的上端部。基体基部141具有:安装片部141a ;下方基体部141b,其通过从安装片部141a的上端部朝向门窗端侧大致水平地延伸而形成;侧方基体部141c,其从下方基体部141b的延伸端部沿着纵框13向上方延伸;以及上方基体部141d,其从侧方基体部141c的上端部以与下方基体部141b对置的方式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它们之间具有收纳部141e。基体基部141的沿着水平方向的尺寸构成为能够收纳到纵框13的进深面13a与面材15的端面之间的大小。基体基部141的高度方向的尺寸设定成使得上方基体部141d的上端面位于与上框11的进深面Ila相同的水平面上。基体支承部142从上方基体部141d的延伸端部突出,是介于面材15的上端面与上框11的进深面Ila之间的平板状部分。基体支承部142的上端面位于与基体基部141中的上方基体部141d的上端面相同的平面上,处于与上框11的进深面Ila抵接的状态。在该基体部件140上,在基体基部141和基体支承部142上分别形成有基体侧倾斜面143,并且在侧方基体部141c上支承有调节螺钉部件144。基体侧倾斜面143是随着朝向上方而向逐渐接近侧方基体部141c的方向倾斜的平面。这些基体侧倾斜面143构成为具有彼此相同的倾斜角度。基体基部141的基体侧倾斜面143设置于上方基体部141d的两侧中接近面材15的部位的下表面,基体支承部142的基体侧倾斜面143设置在突出的末端部分的下表面。调节螺钉部件144在轴部144a的周面具有螺纹槽,并且在基端部具有装配工具的头部144b,通过使调节螺钉部件144贯穿设置于侧方基体部141c的螺钉贯通槽141f,调节螺钉部件144配设成在沿着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能够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该调节螺钉部件144的头部144b经由在纵框13的门窗端面开口的工具插入口 130而露出到推拉门窗的外部,通过将工具从工具插入口 130插入,该调节螺钉部件144能够从推拉门窗的外部进行旋转操作。滑动部件240具有滑动基部241、和从滑动基部241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突出的形成为板状的滑动支承部242。滑动基部241是具有能够收纳到基体部件140的收纳部141e中的大小的块状部件,并且相对于基体部件140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能够沿基体支承部142的突出方向移动。滑动支承部242是从滑动基部241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突出并与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重叠的部分。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确示出,但在滑动支承部242的上表面与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彼此嵌合的凹部和凸部,通过使凸部和凹部对置,能够将基体支承部142的上表面和滑动支承部242的上表面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滑动基部241形成为宽度比滑动支承部242大,在从上方观察时,滑动基部241形成为分别从滑动支承部242的两侧突出的形状。在滑动部件240上,在滑动基部241和滑动支承部242上分别形成有滑动侧倾斜面243。滑动侧倾斜面243是随着朝向上方而向逐渐接近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的方向倾斜的平面,并构成为具有彼此相同且与形成于基体部件140的基体侧倾斜面143相同的倾斜角度。滑动基部241的滑动侧倾斜面243设置在从滑动支承部242的两侧突出的部分的上表面中与基体基部141的基体侧倾斜面143对应的部位。滑动支承部242的滑动侧倾斜面243设置在突出的末端部分的上表面上与基体支承部142的基体侧倾斜面143对应的部位。但是,如图5-1所示,在使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与侧方基体部141c抵接的情况下,滑动侧倾斜面243和基体侧倾斜面143以在彼此之间确保相同间隙的状态对置,如图5-2所示,在相对于基体部件140使滑动部件240朝向基体支承部142的突出方向移动预先设定的距离的情况下,滑动侧倾斜面243和基体侧倾斜面143能够相互抵接。另外,如图3至图7-2所示,在滑动部件240上,在滑动支承部242上设置有脱落防止突起242a,并且在滑动基部241上配设有螺纹板244。脱落防止突起242a是从滑动支承部242的基端部两侧面朝向侧方突出的长方体状的突出部。在使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与基体基部141的侧方基体部141c抵接的情况下,该脱落防止突起242a位于纵框13的内部,并且该脱落防止突起242a设置在成为保持于上框11的压边部件16中的与卡定部16a与罩部16b的交汇部对应的高度的位置。在使滑动部件240朝向基体支承部142的突出方向水平移动了的情况下,脱落防止突起242a进入到上框11的内部,其突出端面配置于压边部件16的接近卡定部16a和罩部16b的交汇部背面(压边部件16的拆装移动区域)的位置。螺纹板244是在中心部具有调节用螺纹孔244a的平板状部件,调节螺钉部件144旋合于调节用螺纹孔244a。该螺纹板244以如下状态配设于滑动部件240:在调节螺钉部件144旋合于调节用螺纹孔244a的状态下,调节螺钉部件144能够相对于滑动基部241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沿轴向的移动被限制。具体来说,在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开口的螺钉滑动用槽241b、和与螺钉滑动用槽241b正交的板收纳槽241c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形成,通过在板收纳槽241c中配设螺纹板244并在螺钉滑动用槽241b中配设调节螺钉部件144,使与螺纹板244旋合的状态的调节螺钉部件144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沿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配设于滑动基部241。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面材支承装置40中,如图4、图5-1所示,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与基体部件140的侧方基体部141c抵接的状态成为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基体部件140的基体基部141和滑动部件240的滑动基部241都是位于纵框13的进深面13a与面材15的端面之间的结构,仅仅是在面材15的上端面和上框11的进深面Ila之间,基体部件140的基体支承部142和滑动部件240的滑动支承部242以相互重合的状态存在。因此,即使是面材15的上端面和上框11的进深面Ila之间的空间没有确保为很大的推拉门窗,也不会妨碍面材支承装置40的应用。对于安装有面材支承装置40的框架10,在面材15与框架10之间配设压边部件16,从而完成推拉门窗的组装。这里,在将压边部件16配设到上框11的时刻,如上所述地设置于滑动部件240的脱落防止突起242a处于位于纵框13与面材15之间的状态。因此,脱落防止突起242a不会妨碍安装压边部件16时的作业。在推拉门窗的组装完成后,如果从设置于纵框13的工具插入口 130将工具插入,使调节螺钉部件144绕轴心旋转来进行调节,则相对于调节螺钉部件144改变螺纹板244的旋合位置,因此,如图5-2、图5-3所示,能够使滑动部件2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沿着调节螺钉部件144的轴向移动。这里,在设置于基体部件140的基体侧倾斜面143与设置于滑动部件240的滑动侧倾斜面243没有抵接的情况下,滑动部件2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因此,设置于滑动部件240的脱落防止突起242a不改变其高度位置地进入到压边部件16的背面侧,其突出端面很快配置到接近卡定部16a和罩部16b的交汇部背面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如图2-2所示,当欲使罩部16b以压边部件16的末端部为中心相对于上框11朝向室外侧旋转时,罩部16b与脱落防止突起242a抵接,由此无法使压边部件16相对于上框11向卸下的方向移动。由此,如果设置于压边部件16的末端部的内衬垫18由于时效变化而劣化而在与面材15之间产生了间隙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导致压边部件16脱落的情形的可能,也不会发生面材15脱落的情形。当使调节螺钉部件144进一步旋转而使得滑动部件240向接近面材15的方向移动时,滑动侧倾斜面243很快与基体侧倾斜面143抵接。以后,当滑动部件2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如图5-2以及图5-3所示,由于彼此抵接的倾斜面143、243的作用,使滑动部件2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的高度方向的位置改变,滑动支承部242相对于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从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突出的滑动支承部242很快与面材15的上表面抵接并对其进行按压,通过与抵接于上框11的进深面Ila的基体支承部142的配合,能够将面材15的上端部支承于上框11。由此,在与固定块30之间阻止了面材15相对于框架10的移动,因此框架10的刚性得以提高,即使是应用于大面积的开口的推拉门窗,也能够抑制框架10的变形,抑制门窗端侧下降的情形。特别是在上述的面材支承装置40中,不仅在基体基部141与滑动基部241之间,而且在基体支承部142与滑动支承部242之间也设置有倾斜面143、243,因此,可靠地维持滑动支承部242从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突出的状态,面材15的上端面被可靠地支承于上框11的进深面11a。而且,利用上述的调节螺钉部件144的面材支承装置40的调节作业只要将工具从设置于纵框13的工具插入口 130插入即可,因此,即使在组装好推拉门窗之后,或在将推拉门窗支承于开口框架20之后,也能够容易地实施。此外,根据在纵框13的门窗端面具有工具插入口 130的推拉门窗,若相对于开口框架20使开度较大,则即使在周围存在壁或檐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确保作业用的空间,在作业效率方面是有利的。(实施方式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中,在纵框13的门窗端面设置有工具插入口 130,因此,在相对于开口框架20关闭推拉门窗的状态下,工具插入口 130不会显现到外部,从而不会损害推拉门窗的外观品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8-1和图8-2所示的实施方式2那样,在纵框13中位于室内侧的外观面上设置工具插入口 130'。实施方式2所示的面材支承装置4(V具有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面材支承装置40相同的构成,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在于,调节螺钉部件144的配设位置不同;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是倾斜的;以及在基体部件140与滑动部件240'之间具有副滑动部件340。以下以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关于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构成,标以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各自的详细说明。在基体部件140'的基体基部141'设置有外观基体部141g,该外观基体部141g从下方基体部141b的位于室内侧的缘部沿着纵框13向上方延伸。外观基体部141g设置成覆盖设置于基体基部141'的收纳部141e的位于室内侧的开口,具有调节螺钉部件144。调节螺钉部件144是在轴部144a的周面具有螺纹槽并且在基端部具有装配工具的头部144b的圆柱状部件,通过将调节螺钉部件144贯穿设置于外观基体部141g的螺钉贯穿孔141h,调节螺钉部件144配设成在沿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能够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该调节螺钉部件144的头部144b经由在纵框13的位于室内侧的外观面开口的工具插入口 130,而露出到推拉门窗的外部,通过将工具从工具插入口 130,插入,能够从推拉门窗的外部进行旋转操作。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以距侧方基体部141c的距离随着远离基体基部141'的外观基体部141g而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副滑动部件340是介于基体基部141'的侧方基体部141c与滑动基部241'之间的块状部件,在与外观基体部141g对置的端面旋合有调节螺钉部件144。副滑动部件340中与滑动基部241'的基端面241a'对置的末端面341以这样的方式倾斜:在副滑动部件340的基端面与侧方基体部141c抵接的情况下,距侧方基体部141c的距离随着远离基体基部141丨的外观基体部141g而逐渐增大。在如上所述构成的面材支承装置4(V中,与实施方式I同样,基体部件14(V的基体基部141'和滑动部件240'的滑动基部241'位于纵框13的进深面13a与面材15的端面之间的状态成为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仅仅是在面材15的上端面与上框11的进深面I Ia之间,基体部件140丨的基体支承部142与滑动部件240丨的滑动支承部242以相互重合的状态存在。因此,即使是在面材15的上端面与上框11的进深面Ila之间的空间没有确保得很大的推拉门窗,也几乎不存在妨碍面材支承装置40'的应用的情况。另外,由于设置于滑动部件240'的脱落防止突起242a处于位于纵框13与面材15之间的状态,因此,能够在脱落防止突起242a不会妨碍安装压边部件16时的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推拉门窗的组装作业。在推拉门窗的组装完成后,从设置于纵框13的工具插入口 130'将工具插入,当使调节螺钉部件144绕轴心旋转时,副滑动部件340的旋合位置相对于调节螺钉部件144发生了改变,副滑动部件3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的沿进深方向的位置发生改变。当副滑动部件3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沿进深方向移动时,由于相互抵接的副滑动部件340的末端面341与滑动部件240'的基端面241a'的作用,使得滑动部件2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沿着基体支承部142的延伸方向移动。 因此,设置于滑动部件240'的脱落防止突起242a不改变其高度位置地进入到压边部件16的背面侧,其突出端面配置到接近卡定部16a和罩部16b的交汇部背面的位置之后,滑动侧倾斜面243与基体侧倾斜面143抵接。以后,由于相互抵接的倾斜面143、243的作用,使得滑动部件240/相对于基体部件140/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发生改变,滑动支承部242相对于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能够利用基体支承部142的下表面和基体支承部142的上表面将面材15的上端部支承于上框11。由此,在与固定块30之间阻止了面材15相对于框架10的移动,因此,框架10的刚性得以提高,即使是应用于大面积的开口的推拉门窗,也能够抑制框架10的变形,从而能够抑制门窗端侧下降的情形。而且,利用上述的调节螺钉部件144进行的面材支承装置40的调节作业只要将工具从设置于纵框13的外观面的工具插入口 130'插入即可,因此,即使在组装好推拉门窗之后,或在将推拉门窗支承于开口框架20之后,并进一步在面材15相对于开口框架20闭合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实施。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中,例示了用于立式滑出窗的具有多层玻璃的推拉门窗,但是在本发明中,只要是构成为使位于门窗端侧的纵框13向开口框架20的面外方向移动来打开推拉门窗的门窗,则也能够应用于其他门窗的推拉门窗。例如,作为应用对象可以列举滑出窗、外开窗、内开窗、外倒窗、内倒窗、排烟窗、突出窗、平开门等门窗的推拉门窗。在该情况下,不需要使面材为多层玻璃,并且也不需要为玻璃板。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中,作为面材15与框架10之间的密封部件,应用了预先成形的内衬垫18和外衬垫17,因此能够在搬入到施工现场以前组装好推拉门窗,但是也未必需要应用预先成形的密封部件,也可以一边在施工现场组装推拉门窗一边将密封材料填充到面材15与框架10之间。此外,在应用内衬垫18和外衬垫17的情况下,也不必限定于图示的截面形状的部件,也可以应用例如截面为U字状的衬垫。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中,在滑动部件240、240'上设置了脱落防止突起242a,因此,即使在内衬垫18劣化而收缩了的状况下也能够防止压边部件16的脱落,但是脱落防止突起242a并非必须设置的。在构成不设置脱落防止突起242a的面材支承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初始状态下使基体部件的倾斜面与滑动部件的倾斜面抵接。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中,在基体部件和滑动部件双方都形成了倾斜面,并使倾斜面相互抵接,但是即使仅在基体部件和滑动部件中的某一方形成倾斜面,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面材支承装置,应用于包括框架和边缘部分分别嵌入到框架中进行安装的面材的推拉门窗, 所述面材支承装置通过介于在面材的上端面中位于门窗端侧的部分和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间隙中,而与面材和上框分别抵接,从而将面材支承于上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材支承装置包括: 成为基准的基体部件;和 滑动部件,经由倾斜面与基体部件抵接,在该滑动部件沿着水平方向改变了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倾斜面的作用,而改变该滑动部件相对于基体部件的高度方向的位置, 所述基体部件具有:基体基部,安装于配置在门窗端侧的纵框的进深面,并收纳在所述纵框的进深面与面材的位于门窗端侧的端面之间;以及基体支承部,从所述基体基部突出,并配置在与面材的上端面对置的部位,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滑动基部,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基部移动;和滑动支承部,从所述滑动基部突出并配置在与面材的上端面对置的部位, 所述面材支承装置设置有操作部件,该操作部件介于所述基体基部与所述滑动基部之间,用于改变所述基体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的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材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所述基体支承部与所述滑动支承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材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体支承部与所述滑动支承部之间以及在所述基体基部与所述滑动基部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材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滑动部件上设置有脱落防止突起,在所述滑动部件向接近面材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所述脱落防止突起进入支承于上框的压边部件的拆装移动区域,并通过与所述压边部件抵接来阻止所述压边部件向脱落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材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落防止突起和倾斜面的位置设定成,在使所述基体基部和所述滑动基部沿着水平方向朝向使所述滑动支承部自所述基体支承部的突出高度增大的方向相对移动了的情况下,在所述脱落防止突起进入所述压边部件的拆装移动区域后,所述基体支承部和所述滑动支承部之间的倾斜面发挥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材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调节螺钉部件,该调节螺钉部件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部的周面具有螺旋槽,该调节螺钉部件配设为经由所述螺旋槽与所述基体基部和所述滑动基部中的任一方啮合,另一方面,所述调节螺钉部件配设于所述基体基部和所述滑动基部中的另一方,并在沿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能够绕自身的轴心旋转。
7.—种推拉门窗,其特征在于, 在框架与面材之间设置有权利要求1 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材支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拉门窗,其特征在于, 在纵框的门窗端面设置有工具插入口,该工具插入口用于插入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工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拉门窗,其特征在于, 在纵框的位于室内侧的外观面上设置有工具插入口,该工具插入口用于插入对所述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工具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材支承装置和推拉门窗,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好推拉门窗后的调节,而且对于面材的上端面与上框的进深面之间的空间没有确保得很大的推拉门窗也能够应用。面材支承装置包括通过倾斜面的作用来改变相对于基体部件的高度方向的位置的滑动部件,基体部件具有收纳在与面材的位于门窗端侧的端面之间的基体基部;和从基体基部突出并配置在与面材的上端面对置的部位的基体支承部,滑动部件具有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体基部移动的滑动基部;以及从滑动基部突出并配置在与面材的上端面对置的部位的滑动支承部,在基体基部与滑动基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基体部件和滑动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调节螺钉部件。
文档编号E06B3/26GK103206148SQ2013100104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堀井崇司, 菊地启介, 小野泽尚 申请人:Ykk Ap 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