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旋转式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92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推、拉、旋转式锁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包括第一锁体、第二锁体及锁闩,第一或第二锁体操作锁闩;第一锁体包括:第一壳体活装第一与第二滑移元件;转动件活装于第一壳体,界定一第一轴线,转动件可绕第一轴线而相对于第一壳体做转动;把手具有可枢接于转动件的枢接部,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把手可绕第二轴线而相对于转动件做摆动,把手连接推动件;当推动把手绕第二轴线转动时,第一滑移元件可接受推动件的动作;当拉动把手绕第二轴线转动时,第二滑移元件可接受推动件的动作;当转动把手绕第一轴线转动时,第一滑移元件与第二滑移元件可同时接受推动件的动作,可以直接握持把手,以推或拉或旋转操作锁具,锁具的锁闩头撤收,以开启门扉。
【专利说明】推、拉、旋转式锁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尤其是指一种以推动或拉动或转动把手来操作安装于门扉的锁具,以开启门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般管形锁结构,该锁体上的把手大致仅提供转动把手开启门扉,针对一些残障人士或特殊状况下的需求有些不便。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锁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该锁具可以直接握持门内或门外的把手,以推或拉或旋转的动作,操作门扉锁具,使锁具的锁闩头撤收,以开启门扉。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其包括:一第一锁体、一第二锁体及一锁R,该第一锁体或该第二锁体操作该锁R ;其中该第一锁体,包括:一第一壳体,活动装设有一第一滑移元件与一第二滑移元件;一转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并界定一第一轴线,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而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做转动;一把手,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转动件,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而相对于该转动件做摆动,该把手连接一推动件;当推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当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二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当转动该把手绕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与该第二滑移元件同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
[0006]上述转动件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延伸部,该两延伸部之间形成一篓空部,该把手的枢接部容置于该转动件的篓空部。
[0007]上述枢接部具有至少一限位部,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室,该容置室的周围形成至少一凹部,当推动或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把手的枢接部的至少一限位部会嵌入该至少一凹部。
[0008]上述每一延伸部具有一圆弧面,该枢接部的限位部形成一圆弧面,该延伸部的圆弧面与该枢接部的限位部的圆弧面形成一圆形。
[0009]上述转动件具有一弧状凸部,该把手具有一弧状凹部,该把手的弧状凹部位于该转动件的弧状凸部上滑动。
[0010]上述转动件的弧状凸部具有一邻靠面,该邻靠面邻靠于该第一壳体的端面,一扣环,扣合于该转动件,以限制该转动件平行该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0011]上述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可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0012]上述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0013]上述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与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同时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0014]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其包括:一第一锁体、一第二锁体及一锁闩,该第一锁体或该第二锁体操作该锁R ;其中该第一锁体,包括:一第一壳体,活动装设有一第一滑移元件与一第二滑移元件;一转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界定一第一轴线,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而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做转动;一把手,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转动件,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而相对于该转动件做摆动,该把手连接一推动件;一止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该止动件位于闭锁状态限制该第一滑移兀件与该第二滑移元件动作;一凸轮;当推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而带动该凸轮,使该凸轮带动一驱动管,操作该锁闩;当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二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而带动该凸轮,使该凸轮带动该驱动管,操作该锁闩;当转动该把手绕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与该第二滑移元件同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而带动该凸轮,使该凸轮带动该驱动管,操作该锁闩。
[0015]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其包括:一第一锁体、一第二锁体及一锁闩,该第一锁体或该第二锁体操作该锁R ;其中该第一锁体,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室;一转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容置室,并界定一第一轴线,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而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做转动;一把手,枢接于该转动件,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近似垂直,当该把手与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做转动时,会限制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当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做转动时,会限制该把手绕该第一轴线转动。
[0016]上述把手具有一枢接部;该转动件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延伸部,该两延伸部之间形成一篓空部,该把手的枢接部容置于该转动件的篓空部。
[0017]上述枢接部具有至少一限位部,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室,该容置室的周围形成至少一凹部,当推动或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把手的枢接部的至少一限位部会嵌入该至少一凹部。
[0018]上述每一延伸部具有一圆弧面,该枢接部的限位部形成一圆弧面,该延伸部的圆弧面与该枢接部的限位部的圆弧面形成一圆形。
[0019]上述转动件具有一弧状凸部,该把手具有一弧状凹部,该把手的弧状凹部位于该转动件的弧状凸部上滑动。
[0020]上述转动件的弧状凸部具有一邻靠面,该邻靠面邻靠于该第一壳体的端面,一扣环,扣合于该转动件,以限制该转动件平行该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0021]上述推、拉、旋转式锁具还包含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滑移元件,该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0022]上述推、拉、旋转式锁具还包含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滑移元件,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0023]上述推、拉、旋转式锁具还包含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滑移元件,该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滑移元件,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与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同时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002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推、拉、旋转式锁具,该锁具可以直接握持门内或门外的把手,以推或拉或旋转的动作,操作门扉锁具,使锁具的锁闩头撤收,以开启门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第二锁体、锁闩及门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的另一方向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壳体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把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转动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凸轮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二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二锁体的另一方向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二壳体的另一方向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去除第一盖板,第一锁体的把手处于未被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第一锁体的把手与第二锁体的把手处于未被操作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去除第一盖板,推动该第一锁体的把手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推动该第一锁体的把手的操作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去除第一盖板,拉动该第一锁体的把手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拉动该第一锁体的把手的操作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去除第一盖板,转动该第一锁体的把手的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转动该第一锁体的把手的操作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去除第一盖板,该止动件位于闭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该止动件位于闭锁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二锁体去除第二盖板,该转钮位于闭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二锁体去除第二盖板,拉动该第二锁体的把手,使该第四滑移元件的推部推动该转钮的受推部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示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拉动该第二锁体的把手,使该第四滑移元件的推部分别推动该转钮的受推部的示意图。
[00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第一锁体 201凸面202滑道203支承部
204螺丝孔 205短柱206凹部207轨道
209肩部 21第一壳体210凹槽211盘
212凸块 213底面214环状凸缘2141内壁
215腔室 216锁组容室217容置室218凹形板
219隔开部 22把手组221把手2210螺丝孔
2211握持部 2212枢接部2213平面2214弧状部
2215限位部 2216通孔2217凸柱2218凹槽
2219轴向孔 2220弧状凹部222转动件2221圆环
2222弧状凸部2223延伸部2224平面2225篓空部
2226圆弧面 2227凹部2228扣环槽2229孔
223扣件 2231凸部2232突出部2233环
224扣环 225推动件2251第一段2252第二段
2253第三段 2254孔2255推动部2260弧状肩部
2261邻靠面 23锁组231锁心232驱动部
233孔 234止动件2341通孔2342止档部
24第一滑移元件241支承部242篓空部243拨动部
244止动部 245被拨动部246抵挡部247支撑部
248弹簧25第二滑移元件251支承部252篓空部
253拨动部 254止动部255被推动部256抵挡部
257支撑部 258弹簧26传动杆261第一部份
262第二部份 263凸部271驱动管2711啮合部
272传动件 2721通孔2722带动部273弹簧
28第一盖板 281第一螺柱282第二螺柱283通孔
284孔 285圆板286固定孔29凸轮
291被拨动部 292缺口293方形孔294被带动部
295啮合部 310螺丝311销312第一轴线
313第二轴线 314第三轴线4第二锁体401凸面
402滑道 403支承部404螺丝孔405第一固定柱
406凹部 407轨道408孔409肩部
41第二壳体 410凹槽411盘412凸块 413底面414环状凸缘4141内壁415腔室
416转钮容室417容置室418凹形板419隔开部
43转钮431传动杆插置孔432受推部433凸块
44第三滑移元件441支承部442篓空部443拨动部
444推部445被推动部446抵挡部447支撑部
448弹簧45第四滑移元件451支承部452篓空部
453拨动部454推部455被推动部456抵挡部
457支撑部48第二盖板481穿设孔482第二固定柱
483通孔484孔485圆板486容置孔
6锁闩61壳体62锁闩头63锁闩凸轮
631方形孔64螺柱安装孔71螺丝8门板
81锁闩安装孔82锁体安装孔22’把手组221’把手
2210’螺丝孔2211’握持部2212’枢接部2213’平面
2214’弧状部2215’限位部2216’通孔2217’凸柱
2218’凹槽2219’轴向孔2220’弧状凹部222’转动件
2221’圆环2222’弧状凸部2223’延伸部2224’平面
2225’篓空部2226’圆弧面2227’凹部2228’扣环槽
2229’孔223’扣件2231’凸部2232’突出部
2233’环224’扣环225’推动件2251’第一段
2252’第二段2253’第三段2254’孔2255’推动部
2260’弧状肩部2261’邻靠面29’凸轮291’被拨动部
292’缺口293’方形孔310’螺丝311’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28]如图1所示,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可安装于门板8上,其包括:一第一锁体2、一第二锁体4与一锁円6。
[0029]如图1至图3所不,该第一锁体2,包括:一第一壳体21、一把手组22、一锁组23、一第一滑移元件24、一第二滑移元件25、一传动杆26、一驱动管271、一传动件272、一弹簧273、一第一盖板28、一凸轮29及一止动件234等。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该第一壳体21,具有一盘211,该盘211的一面延伸一凸块212,该盘211的另一面成形一底面213,且并于该盘211的周围轴向延伸一环状凸缘214,该环状凸缘214具有一内壁2141,该底面213与该环状凸缘214形成一腔室215,该凸块212内具有一锁组容室216与一容置室217,该腔室215分别与该锁组容室216与该容置室217相连通,该锁组容室216与该容置室217局部相连通,该容置室217的周围邻近该凸块212的端部具有一肩部209,该肩部209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凹部206,该底面213延伸四个隔开设置的凹形板218与两隔开设置的隔开部219,该每一凹形板218中具有一凹槽210与一支承部203,该底面213上形成一凸面201,该凸面201、该凹形板218的侧边与该隔开部219的一端面形成一滑道202,该每一隔开部219上分别具有一螺丝孔204与一短柱205,该每一凹形板218与该每一隔开部219之间具有两隔开设置的轨道207。
[0031]如图1至图3与图6所示,该把手组22,包括:一把手221、一转动件222、一扣件223、一扣环224、一推动件225与一螺丝310。该把手221,具有一握持部2211连接一枢接部2212,该枢接部2212的两侧边分别具有一平面2213,另两侧边分别形成一弧状部2214与一限位部2215,该每一弧状部2214邻近该每一限位部2215,该两限位部2215位于该两平面2213之间的外表面为一圆弧面,该枢接部2212的两平面2213之间形成一贯穿的通孔2216,该通孔2216界定一第二轴线313,且该枢接部2212的一端延伸一凸柱2217,该凸柱2217的一端具有一凹槽2218与一螺丝孔2210,该凹槽2218连通该螺丝孔2210,该凹槽2218内连通一轴向孔2219,该握持部2211与该枢接部2212连接处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弧状凹部2220。
[0032]如图1至图3及图7所示,该转动件222,具有一圆环2221,并界定一第一轴线312,该圆环2221的一侧面延伸两隔开设置的弧状凸部2222,该每一弧状凸部2222具有一邻靠面2261,该圆环2221的另一侧面平行第一轴线312方向延伸两隔开设置延伸部2223,该圆环2221与该每一延伸部2223的连接处形成一弧状肩部2260,该圆环2221的局部内壁、该两弧状凸部2222的内侧面与该两延伸部2223的内侧面形成两隔开设置的内平面2224,该两内平面2224与该圆环2221的内壁形成一篓空部2225,该每一延伸部2223的外围形成一圆弧面2226,且该延伸部2223的末端位于该圆弧面2226形成一凹部2227与一扣环槽2228,该圆环2221与该延伸部2223之间具有一孔2229,其中该把手221的枢接部2212与凸柱2217可穿设该转动件222的篓空部2225,一销311可穿设该转动件222的孔2229与该把手221的枢接部2212的通孔2216,将该把手221与该转动件222枢接一起,当该把手221未相对该转动件222绕该第二轴线313动作时,该枢接部2212的限位部2215的圆弧面与该转动件222的延伸部2223的圆弧面2226形成一圆形,该把手221的枢接部2212与该转动件222可安装于该第一壳体21的容置室217中,并使该转动件222的邻靠面2261邻靠于该第一壳体21的凸块212的端面。
[0033]如图2至图3与图6所示,该扣件223为一环2233,该环2233的内缘径向向内延伸两隔开设置的凸部2231,该环2233的外缘径向向外具有一突出部2232,该扣件223可套合于该转动件222的两延伸部2223外,使该扣件223的凸部2231容置该转动件222的凹部2227 ;—扣环224扣合于该转动件222的扣环槽2228,使该转动件222安装于该第一壳体21中,仅能相对该第一壳体21的容置室217做绕该第一轴线312旋转,而不能做轴向移动。
[0034]如图2至图3所不,该推动件225为一板状体,其具有一第一段2251、一第二段2252与一第三段2253,该第一段2251连接该第二段2252,并于该第一段2251与该第二段2252之间具有一孔2254,该第二段2252连接该第三段2253,该第三段2253为一推动部2255,该推动件225的第一段2251可插置于该把手221的轴向孔2219,一螺丝310可穿设该把手221的凸柱2217的螺丝孔2210,而锁固于该推动件225的孔2254,如此该把手组22即可局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21,该转动件222可相对于该第一壳体21绕该第一轴线312作旋转,而该把手221的枢接部2212可相对于该转动件222做绕该第二轴线313推动或拉动。
[0035]如图2至图3所示,该锁组23可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1的锁组容室216,该锁组23具有一可随正确钥匙(图中未示出)旋转的锁心231,该锁心231的末端具有一孔233,该孔233的周围形成四个间隔设置的驱动部232。
[0036]如图2至图3所示,该止动件234,为一板状元件,该止动件234具有两间隔设置的止档部2342与一通孔2341。
[0037]如图2至图3所不,该传动杆26,为一板状兀件,该传动杆26具有一第一部份261与一第二部份262,该第一部份261与该第二部份262之间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凸部263,该传动杆26的第一部份261可穿设该止动件234的通孔2341,并使该传动杆26的凸部263局部邻靠于该止动件234的一面,该传动杆26进而插置于该锁心231的孔233中,接受该锁组23的驱动部232的驱动,该止动件234可随该传动杆26转动。
[0038]如图2至图3所示,该传动件272,具有一通孔2721,该传动件272的周围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带动部2722,该传动件272与该弹簧273可分别套设于该传动杆26的第二部份262,并使该弹簧273 —端支承于该传动杆26的凸部263,另一端支承于该传动件272。
[0039]如图2至图3、图5与图13所不,该第一滑移兀件24为一板状体,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1的滑道202中,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周围两侧边分别横向延伸一支承部241,该第一滑移元件24中央具有一篓空部242,该篓空部242的周围形成一拨动部243,并于该篓空部242的周围轴向延伸一止动部244,邻近该止动部244处具有一被推动部245,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上边具有一抵挡部246,下边具有两隔开设置的支撑部247,两弹簧248分别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1的上方两凹槽210,而每一弹簧248分别支承于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每一支承部241与该每一凹形板218的支承部203,使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每一支承部241分别邻靠于相对应的该第一壳体21的上方轨道207,并可位于该轨道207上滑动,而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邻靠于该第一滑移兀件24的被推动部245,若推动该把手221绕该第二轴线313动作,该把手221可以借由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拨动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被推动部245,而使该第一滑移元件24由第一位置(图13与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5与图16),当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两支撑部247邻靠该第一壳体21的环状凸缘214的内壁2141,当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抵挡部246邻靠该第一壳体21的环状凸缘214的内壁2141。
[0040]如图2至图3所示,该第二滑移元件25为一板状体,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1的滑道202中,并邻靠于该第一滑移兀件24,该第二滑移兀件25的周围两侧边分别横向延伸一支承部251,该第二滑移元件25中央具有一篓空部252,该篓空部252的周围形成一拨动部253,并于该篓空部252的周围轴向延伸一止动部254,该篓空部252的周围远离该止动部
254处具有一被推动部255,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下边具有一抵挡部256,上边具有一支撑部257,两弹簧258分别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1的下方两凹槽210,而每一弹簧258分别支承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每一支承部251与该每一凹形板218的支承部203,使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每一支承部251分别邻靠于相对应的该第一壳体21的下方轨道207,并可位于该轨道207上滑动,而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邻靠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被推动部255,若拉动该把手221绕该第二轴线313动作,该把手221可以借由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拨动该第二滑移兀件25的被推动部255,而使该第二滑移兀件25由第一位置(图13与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7与图18),当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支撑部257邻靠该第一壳体21的环状凸缘214的内壁2141,当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抵挡部256邻靠该第一壳体21的环状凸缘214的内壁2141。
[0041]若转动该把手221绕该第一轴线312动作,该把手221可以借由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拨动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被推动部245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被推动部255,而使该第一滑移元件24由第一位置(图13与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9与图20),该第二滑移元件25由第一位置(图13与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9与图20)。其中,该止动件234,可部份邻靠于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一侧面,当该第一滑移元件24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皆位于第一位置时,可适时转动该止动件234约90度,该止动件234的两止档部2342分别位于邻靠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止动部244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止动部254,以限制该第一滑移兀件24与该第二滑移兀件25移动。
[0042]如图2至图3及图8所示,该凸轮29,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1的腔室215,该凸轮29中央具有一方形孔293,该方形孔293的周围形成四个隔开设置的啮合部295,该驱动管271为一方形管,该驱动管271—端具有四个隔开设置的啮合部2711,该驱动管271穿设该凸轮
29的方形孔293,并使该驱动管271的啮合部2711啮合该凸轮29的啮合部295,该驱动管271与该凸轮29相结合,且于该凸轮29的外圆周端部延伸两隔开设置的被拨动部291,该凸轮29的被拨动部291可接受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拨动部243的推动或该凸轮29的另一被拨动部291可接受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拨动部253的推动,使该凸轮29产生转动,该凸轮29的两被拨动部291之间分别具有一缺口 292,该两缺口 292可使该第二滑移元件25不会产生干涉。而该凸轮29的方形孔293的周围形成四个隔开设置的被带动部294,该传动件272的带动部2722可转动一角度后带动该凸轮29的被带动部294。
[0043]如图2至图3与图5所示,该第一盖板28具有一圆板285,该圆板285中央形成一通孔283、两隔开设置的孔284、两隔开设置的第一螺柱281与两间隔设置的第二螺柱282,两第一螺柱281与两第二螺柱282相差约90度,该第一盖板28可覆盖于该第一壳体21的腔室215上,即覆盖于该第一滑移元件24、该第二滑移元件25、该止动件234与该凸轮29上,该通孔283可接受该驱动管271的穿设,并套设于该凸轮29上,且该第一盖板28的固定孔286 (图2所不)套设于该第一壳体21的短柱205,该第一盖板28的孔284对正该第一壳体21的螺丝孔204,以两螺丝(图中未示出)分别穿设,并将该第一盖板28与该第一壳体21两者锁固。
[0044]如图1、图9与图10所示,该第二锁体4,包括:一第二壳体41、另一把手组22’、一转钮43、一第三滑移元件44、一第四滑移元件45、一第二盖板48及另一凸轮29’等。
[0045]如图11与图12所示,该第二壳体41,为一盘状体,该第二壳体41具有一盘411,该盘411的一面延伸一凸块412,该盘411的另一面形成一底面413,且并于周围延伸一环状凸缘414,该环状凸缘414的内缘具有一内壁4141,该底面413与该环状凸缘414形成一腔室415,该凸块412内具有一转钮容室416与一容置室417,该腔室415分别与该转钮容室416及该容置室417相连通,该转钮容室416与该容置室417局部相连通,该容置室417的周围邻近该凸块412的端部具有一肩部409,该肩部409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凹部406,该底面413延伸四个隔开设置的凹形板418与两隔开设置的隔开部419,该每一凹形板418中具有一凹槽410与一支承部403,该底面413上形成一凸面401,该凸面401、该每一凹形板418的侧边与该隔开部419的端面形成一滑道402,该每一隔开部419上分别具有一螺丝孔404与一固定柱405,该固定柱405具有一孔408,该每一凹形板418与该每一隔开部419之间具有两隔开设置的轨道407。
[0046]如图1、图6、图9与图10所示,安装于该第二壳体41的另一把手组22’与安装于该第一壳体21的把手组22构造特征完全相同,该另一把手组22’又界定一第三轴线314,该把手221’可绕该第三轴线314并相对于该转动件222’做推动或拉动,而该另一把手组22’与该把手组22相同结构部份于此不再赘述。
[0047]如图9至图10所示,该转钮43,可部份容置于该第二壳体41的转钮容室416,该转钮43 —端中央具有一凸块433,该凸块433中央具有一传动杆插置孔431,该凸块433的周围形成两隔开设置的受推部432。
[0048]如图9至图10所示,该第三滑移元件44为一板状体,容置于该第二壳体41的滑道402中,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周围两侧边分别横向延伸一支承部441,该第三滑移元件44中央具有一篓空部442,该篓空部442的周围具有一拨动部443与轴向延伸一 L形的推部444,该篓空部442的下方具有一被推动部445,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上边具有一抵挡部446,下边具有两隔开设置的支撑部447,两弹簧448分别容置于该第二壳体41的上方两凹槽410,而每一弹簧448分别支承于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每一支承部441与该每一凹形板418的支承部403,使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每一支承部441分别邻靠于相对应的该第二壳体41的轨道407,并可位于该轨道407上滑动,而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邻靠于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被推动部445,若推动该把手221’绕该第三轴线314做动,该把手221’可以借由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拨动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被推动部445,而使该第三滑移元件44由第一位置(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当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两支撑部447邻靠该第二壳体41的环状凸缘414的内壁4141,当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抵挡部446邻靠该第二壳体41的环状凸缘414的内壁4141。
[0049]如图9至图10与图14、图21与图23所示,该第四滑移元件45为一板状体,容置于该第二壳体41的滑道402中,并邻靠于该第三滑移元件44,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周围两侧边分别横向延伸一支承部451,该第四滑移元件45中央具有一篓空部452,该篓空部452的周围具有一拨动部453,并于该篓空部452的周围轴向延伸一 L形的推部454,该篓空部452的周围远离该拨动部453处具有一被推动部455,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下边具有一抵挡部456,上边具有一支撑部457,两弹簧458分别容置于该第二壳体41的下方两凹槽410,而每一弹簧458分别支承于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每一支承部451与该每一凹形板418的支承部403,使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支承部451分别邻靠于相对应的该第二壳体41的轨道407,并可位于该轨道407上滑动,而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邻靠于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被推动部455,若拉动该把手221’绕该第三轴线314做动,该把手221’可以借由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推动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被推动部455,而使该第四滑移元件45由第一位置(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当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支撑部457邻靠该第二壳体41的环状凸缘414的内壁4141,当位于第二位置时,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抵挡部456邻靠该第二壳体41的环状凸缘414的内壁4141。
[0050]如图8至图10所示,安装于该第二锁体4的另一凸轮29’大致与安装于该第一锁体2的凸轮29相同,同样该凸轮29’容置于该第二壳体41的腔室415,该凸轮29’中央具有一方形孔293’,可接受该驱动管271的穿设,并于该凸轮29’的外圆周延伸两隔开设置的被拨动部291’,该凸轮29’的被拨动部291’可接受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拨动部443的推动或该凸轮29’的另一被拨动部291’可接受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拨动部453的推动,使该凸轮29’产生转动,该凸轮29’外圆周邻近该两被拨动部291’之间分别具有一缺口 292’,该缺口 292’可使该第四滑移元件45不会产生干涉。
[0051]如图9至图10所示,该第二盖板48具有一圆板485,该圆板485形成一通孔483、两间隔设置的孔484、两间隔设置的穿设孔481与两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柱482,该每一第二固定柱482具有一容置孔486,该第二盖板48可覆盖于该第二壳体41的腔室415上,即覆盖于该第三滑移元件44、该第四滑移元件45与该另一凸轮29’上,该通孔483可套设于该凸轮29’上,且该第二盖板48的穿设孔481套设于该第二壳体41的第一固定柱405,该第二盖板48的孔484对正该第二壳体41的螺丝孔404,以两螺丝(图中未示出)分别穿设,将该第二盖板48与该第二壳体41两者锁固。
[0052]如图1所不,该锁円6,具有一壳体61,该壳体61容置一锁円头62,该锁円头62可位于伸出该壳体61的位置与缩入该壳体61的位置之间移动,该锁闩6具有两间隔设置的螺柱安装孔64与一锁円凸轮63,该锁円凸轮63具有一方形孔631。
[0053]如图1至图3所示,整体组装时,该锁闩6可安装于该门板8的锁闩安装孔81,可将该第一锁体2安装于该门板8的锁体安装孔82的外侧,使该第一锁体2的两第一螺柱281与该驱动管271分别穿设该锁闩6的两螺柱安装孔64与该锁闩凸轮63的方形孔631,再将该第二锁体4安装于该门板8的锁体安装孔82的内侧,使该第二锁体4的两第一固定柱405的孔408与该另一凸轮29’的方形孔293’分别套设该第一锁体2的两第一螺柱281与该驱动管271,以两螺丝71分别穿过该第二锁体4的第一固定柱405的两孔408,而锁固于该第一锁体2的两第一螺柱281上,即可将该锁円6、该第一锁体2与该第二锁体4固定于该门板8上。
[0054]如图13至图14所示,为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与该第二锁体4的另一把手221’未被操作的状态。
[0055]如图1、图15至图16所不,以第一锁体2开门时,若推动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绕该第二轴线313做摆动时,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会于该第一壳体21的容置室217内做摆动,并推动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被推动部245,使该第一滑移元件24由第一位置(图13至图14)往第二位置(图15至图16)移动,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拨动部243会推动该凸轮29的被拨动部291,进而转动该凸轮29,该凸轮29再带动该驱动管271,该驱动管271可进一步动作该锁闩6的锁闩凸轮63,而拉动该锁闩6的锁闩头62撤缩形成,即可开门,当释放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外力时,该第一滑移元件24会受该两弹簧248的偏压,由第二位置回复到第一位置,相同地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亦回复原位。
[0056]如图17至图18所不,以第一锁体2开门时,若拉动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绕该第二轴线313做摆动时,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会于该第一壳体21的容置室217内做摆动,并推动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被推动部255,使该第二滑移元件25由第一位置(图13至图14)往第二位置(图17至图18)移动,使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拨动部253会推动该凸轮29的被拨动部291,进而转动该凸轮29再带动该驱动管271,该驱动管271可进一步动作该锁闩6的锁闩凸轮63,而拉动该锁闩6的锁闩头62撤缩形成,即可开门,当释放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外力时,该第二滑移元件25会受该两弹簧258的偏压,使该第二滑移元件25由第二位置回复到第一位置,相同地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亦回复原位。
[0057]如图19至图20所示,以第一锁体2开门时,若旋转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绕第一轴线312做转动时,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会于该第一壳体21的容置室217内做转动,并同时推动该第一滑移兀件24的被推动部245与该第二滑移兀件25的被推动部255,使该第一滑移元件24由第一位置(图13至图14)往第二位置(图19至图20)移动,该第二滑移元件25由第一位置(图13至图14)往第二位置(图19至图20)移动,使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拨动部243会推动该凸轮29的被拨动部291,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拨动部253会推动该凸轮29的另一被拨动部291,进而转动该凸轮29,该凸轮29再带动该驱动管271,该驱动管271可进一步动作该锁闩6的锁闩凸轮63,而拉动该锁闩6的锁闩头62撤缩形成,即可开门,当释放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外力时,该第一滑移元件24与该第二滑移元件
25会分别受该两弹簧248与该两弹簧258的偏压,由第二位置回复到第一位置,相同地该第一锁体2的把手221亦回复原位。
[0058]同样该第二锁体4的操作开门的方式亦如该第一锁体2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0059]如图13至图14与图21至图22所示,当由开锁状态(图13至图14)到闭锁状态(图21至图22),仅要以正确钥匙(图中未示出)插置于该锁组23的锁心231,转动该锁心231或旋转该转钮43,驱动该传动杆26,进一步带动该止动件234,使该止动件234的两止档部2342分别邻靠于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止动部244与第二滑移元件25的止动部254,如此该第一滑移元件24与该第二滑移元件25则受到限制,无法被该把手221所驱动,而该转钮43的受推部432会分别与该第三滑移元件44的推部444及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推部454相邻靠,此时即形成闭锁状态。
[0060]如图13至图14与图21至图22所示,同理当由闭锁状态(图21至图22)到开锁状态(图13至图14),仅要以正确钥匙(图中未示出)插置于该锁组23的锁心231,转动该锁心231或旋转该转钮43,如上揭的反方向动作即可。
[0061]如图14与图23至图25所示,若闭锁状态,拉动位于该第二锁体4的该另一把手221’绕该第三轴线314做摆动,该另一把手221’会带动该推动件225’动作,使该推动件225’的推动部2255’会推动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被推动部455,进而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推部454会推动该转钮43的两受推部432之一,使该转钮43与该传动杆26转动,进而位于该第一锁体2的止动件234 —起转动,该止动件234的两止档部2342分别由位于邻近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止动部244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止动部254,移动到不邻近该第一滑移元件24的止动部244与该第二滑移元件25的止动部254,同时该第四滑移元件45的拨动部453会带动该凸轮29’的被拨动部291’,进而转动该凸轮29’,该凸轮29’再带动该驱动管271,该驱动管271可进一步动作该锁闩6的锁闩凸轮63,而拉动该锁闩6的锁闩头62撤缩形成,即可开门。
[0062]同样地,推动该第二锁体4的把手221’,会带动该第三滑移元件44,转动该第二锁体4的把手221’会带动该第三滑移元件44与该第四滑移元件45,以达到解锁的目的,于此不在详述。
[0063]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锁体、一第二锁体及一锁闩,该第一锁体或该第二锁体操作该锁R ;其中该第一锁体,包括: 一第一壳体,活动装设有一第一滑移元件与一第二滑移元件; 一转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并界定一第一轴线,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而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做转动; 一把手,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转动件,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而相对于该转动件做摆动,该把手连接一推动件; 当推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 当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二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 当转动该把手绕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与该第二滑移元件同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延伸部,该两延伸部之间形成一篓空部,该把手的枢接部容置于该转动件的篓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具有至少一限位部,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室,该容置室的周围形成至少一凹部,当推动或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把手的枢接部的至少一限位部会嵌入该至少一凹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延伸部具有一圆弧面,该枢接部的限位部形成一圆弧面,该延伸部的圆弧面与该枢接部的限位部的圆弧面形成一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具有一弧状凸部,该把手具有一弧状凹部,该把手的弧状凹部位于该转动件的弧状凸部上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的弧状凸部具有一邻靠面,该邻靠面邻靠于该第一壳体的端面,一扣环,扣合于该转动件,以限制该转动件平行该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可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该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与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同时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10.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锁体、一第二锁体及一锁闩,该第一锁体或该第二锁体操作该锁R ;其中该第一锁体,包括: 一第一壳体,活动装设有一第一滑移元件与一第二滑移元件; 一转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界定一第一轴线,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而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做转动; 一把手,具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转动件,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而相对于该转动件做摆动,该把手连接一推动件; 一止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该止动件位于闭锁状态限制该第一滑移兀件与该第二滑移元件动作; 一凸轮; 当推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而带动该凸轮,使该凸轮带动一驱动管,操作该锁闩; 当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第二滑移元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而带动该凸轮,使该凸轮带动该驱动管,操作该锁闩; 当转动该把手绕该第一轴线转动时,该第一滑移元件与该第二滑移元件同时接受该推动件的动作,而带动该凸轮,使该凸轮带动该驱动管,操作该锁闩。
11.一种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锁体、一第二锁体及一锁闩,该第一锁体或该第二锁体操作该锁R ;其中该第一锁体,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室; 一转动件,活动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容置室,并界定一第一轴线,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而相对于该第一壳体做转动; 一把手,枢接于该转动件,两者枢接之处,界定一第二轴线,该第一轴线与该第二轴线近似垂直,当该把手与该转动件绕该第一轴线做转动时,会限制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当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做转动时,会限制该把手绕该第一轴线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具有一枢接部;该转动件具有两隔开设置的延伸部,该两延伸部之间形成一篓空部,该把手的枢接部容置于该转动件的篓空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具有至少一限位部,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容置室,该容置室的周围形成至少一凹部,当推动或拉动该把手绕该第二轴线转动时,该把手的枢接部的至少一限位部会嵌入该至少一凹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延伸部具有一圆弧面,该枢接部的限位部形成一圆弧面,该延伸部的圆弧面与该枢接部的限位部的圆弧面形成一圆形。
15.如权利要求11项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具有一弧状凸部,该把手具有一弧状凹部,该把手的弧状凹部位于该转动件的弧状凸部上滑动。
16.如权利要求15项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的弧状凸部具有一邻靠面,该邻靠面邻靠于该第一壳体的端面,一扣环,扣合于该转动件,以限制该转动件平行该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1项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滑移元件,该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18.如权利要求11项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滑移元件,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19.如权利要求11项所述推、拉、旋转式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滑移元件,该第一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二滑移元件,该第二滑移元件具有一被推动部,一推动件具有一推动部,该第一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与该第二滑移元件的被推动部同时被该推动件的推动部推动。
【文档编号】E05B3/00GK104420729SQ20131036274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邱铭祥, 林煜, 廖光毅 申请人: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