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437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滑撑装置,包括滑槽(1)、滑片(2)、第一悬杆(3)、第二悬杆(4)、第三悬杆(5)、第四悬杆(6),其特征在于:第一悬杆(3)的两端分别与滑片(2)及第二悬杆(4)一端铰接,第三悬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悬杆(4)的中部及滑槽(1)末端铰接,第四悬杆(6)的两端则分别与滑片(2)及第三悬杆(5)的中部铰接,在滑槽(1)端部有端片(7)。本发明一种滑撑装置,滑动顺畅,能避免窗体受损。
【专利说明】一种滑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的零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滑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滑撑受第二悬杆设计制约,存在开启窗扇时第二悬杆与窗框之间的碰撞,造成窗扇和窗框的损坏,并且需要区分左右方能安装,使用时滑动也不顺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动顺畅,能避免窗体受损的滑撑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滑撑装置,包括滑槽、滑片、第一悬杆、第二悬杆、第三悬杆、第四悬杆,滑片套装在滑槽内,其特征在于:第一悬杆的两端分别与滑片及第二悬杆一端铰接,第三悬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悬杆的中部及滑槽末端铰接,第四悬杆的两端则分别与滑片及第三悬杆的中部绞接,在滑槽端部有端片。
[0006]上述滑槽内设有挡片。
[0007]上述滑片是由底片体和上片体组成的复合构件。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09]1、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悬杆与滑槽之间连接活动第一悬杆,增大了第二悬杆与滑槽之间的距离,故能有效避免在开启窗扇时第二悬杆与窗框之间的碰撞。
[0010]2、本发明在滑槽设定有挡片,能限定窗扇的最大开启角度;关闭窗扇时滑撑第二悬杆和连杆重叠在成直线型,最大程度减小了占用空间,
[0011]3、本发明的滑片为工程塑料和上片体的复合构件,提升了滑片的滑动和安装性倉泛。
[0012]4、本发明不分左右,安装快捷,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一种滑撑装置主视图。
[0014]图2是本发明一种滑撑装置剖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一种滑撑装置滑片端面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为:滑槽1、挡片la、滑片2、上片体2a、底片体2b、第一悬杆3、第二悬杆
4、第三悬杆5、第四悬杆6、端片7。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滑撑装置,包括滑槽1、滑片2、第一悬杆3、第二悬杆4、第三悬杆
5、第四悬杆6,滑片2卡套在滑槽I内,滑片2是由底片体2b和上片体2a组成的复合构件,第一悬杆3的两端分别与滑片2及第二悬杆4 一端铰接,第三悬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悬杆4的中部及滑槽I末端铰接,第四悬杆6的两端则分别与滑片2及第三悬杆5的中部铰接。滑槽I设置有挡片la,滑槽I端部有端片7。
[0019]安装时将滑撑的第二悬杆4和滑槽I与窗扇和窗框对应设置螺孔,将第二悬杆4用螺钉固定在窗扇上,再将滑槽I用螺钉固定在窗框即可。
[0020]开启窗扇时,固定在窗扇上的第二悬杆4会带动第三悬杆5、第一悬杆3、第四悬杆6运动,同时滑片2也随之在滑槽I内直线运动,在第二悬杆4与滑片2之间连接的第一悬杆3加长了第二悬杆4与滑槽I之间的距离,有效避免在开启窗扇时第二悬杆4与窗框之间的碰撞,滑槽I设置的挡片la,即能限定窗扇的最大开启角度,在窗扇关闭时滑撑重叠在一起成直线型,最大程度减小了占用空间。
[0021]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滑撑装置,包括滑槽(I)、滑片(2)、第一悬杆(3)、第二悬杆(4)、第三悬杆(5)、第四悬杆(6),其特征在于:第一悬杆(3)的两端分别与滑片(2)及第二悬杆(4) 一端铰接,第三悬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悬杆(4)的中部及滑槽(I)末端铰接,第四悬杆(6)的两端则分别与滑片(2)及第三悬杆(5)的中部铰接,在滑槽(I)端部有端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片(2)是由底片体(2b)和上片体(2a)组成的复合构件。
【文档编号】E05C17/32GK103485622SQ201310413419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唐开健 申请人: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