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758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门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实现轻量化的门锁装置。该门锁装置具备:弹键机构(43),其具有进行转动而能与撞针(1)卡合或脱离的拨叉(44)、及与拨叉卡止来维持撞针与拨叉的卡止状态的卡爪杆(48);锁定机构(53),其通过解锁操作被切换至能操作弹键机构(43)的开锁位置,通过上锁操作被切换至不能操作弹键机构(43)的锁定位置;打开机构(64),其具有打开杆(65),该打开杆将门把手的操作向锁定机构(53)传递,在锁定机构位于开锁位置时能解除弹键机构对撞针的卡合;防护块(25),其具有对弹键机构的拨叉进行轴支承的固定板(38),在防护块设置将打开杆轴支承为能转动的轴部(33),防护块为树脂制,固定板为金属制。
【专利说明】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门锁装置以位于车辆的门内部的与铰链连接部相反侧的外侧端面的方式配设。在关闭门时,门锁装置与配设于车身侧的撞针卡合,从而将门保持为相对于车身不能打开。
[0003]门锁装置具备能与配设于车身的撞针卡合或脱离的弹键机构。配设在门的内外的门把手的操作通过打开机构来传递,其操作力进而经由锁定机构向弹键机构传递。锁定机构能被切换至可解除撞针的卡合的开锁位置和不可解除撞针的卡合的锁定位置。
[0004]专利文献I记载的门锁装置具备供弹键机构的一部分即拨叉(闩锁latch)和卡爪(杆pole)配设的防护块(第二罩体)。防护块具备对拨叉和卡爪进行轴支承的固定板(副基体板),通过该固定板将打开机构的打开杆轴支承为能转动。
[0005]但是,就专利文献I的门锁装置来说,需要将金属制的固定板延伸至与打开杆的轴部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固定板大型化,且门锁装置的重量变重。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29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实现轻量化的门锁装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门锁装置具备:弹键机构,其具有进行转动而能与撞针卡合或脱离的拨叉、及与所述拨叉卡止来维持所述撞针与所述拨叉的卡止状态的卡爪杆;锁定机构,其通过解锁操作被切换至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通过上锁操作被切换至不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打开机构,其具有打开杆,该打开杆将门把手的操作向所述锁定机构传递,在所述锁定机构位于开锁位置时能解除所述弹键机构对所述撞针的卡合;防护块,其具有对所述弹键机构的所述拨叉进行轴支承的固定板,在所述防护块设置将所述打开杆轴支承为能转动的轴部,所述防护块为树脂制,所述固定板为金属制。
[0009]由于将打开杆能转动地轴支承于在树脂制的防护块上设置的轴部,因此能将固定板小型化。从而能实现门锁装置的轻量化。
[0010]例如构成为,所述轴部具有:筒状的内侧轴部;在所述内侧轴部的外侧与所述内侧轴部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外侧壁部。
[0011]优选构成为,所述外侧壁部的轴向长度比所述内侧轴部的轴向长度短。
[0012]优选构成为,在所述防护块的轴部的周围设置对所述打开杆施力的螺旋弹簧,在所述防护块设置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的槽卡止部卡止来限制所述螺旋弹簧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槽,并且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打开杆卡止来限制所述打开杆向轴向的移动的杆卡止部。
[0013]在将螺旋弹簧及打开杆安装于防护块的轴部的状态下,螺旋弹簧卡止于防护块的限制槽而被限制向轴向的移动。另外,打开杆卡止于螺旋弹簧的杆卡止部而被暂时固定为相对于防护块的轴部不能脱离。因此,在将供弹键机构配设的防护块安装于外壳主体的情况下,不需要用手按压打开杆,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
[0014]优选构成为,所述限制槽以所述轴部为中心沿周向延伸,且在所述螺旋弹簧发生弹性收缩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槽卡止部卡止的弹簧保持部。
[0015]由此,在将螺旋弹簧和打开杆向第一轴支承部组装时,螺旋弹簧未发生收缩而不施加作用力,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而且,在将螺旋弹簧和打开杆组装于第一轴支承部之后,通过将螺旋弹簧的槽卡止部卡止于弹簧保持部,由此使螺旋弹簧发生收缩而向打开杆施加作用力。
[0016]优选构成为,所述轴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防护块,在与所述防护块对置的外壳主体设置对所述轴部的前端进行保持的保持部。
[0017]仅通过将打开杆轴支承于一体地设在防护块上的轴部,并将防护块安装于外壳主体,就将打开杆以双支承的方式保持在防护块与保持部之间而不脱落地轴支承于轴部。另夕卜,由于保持部对轴部的前端进行保持,因此能提高轴部的强度。
[0018]优选构成为,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打开杆抵接来阻止所述打开杆向轴向的移动。
[0019]由此,能防止打开杆在轴向上晃动的情况。
[0020]优选构成为,所述锁定机构配设于所述防护块。
[0021]由于将锁定机构配置于供弹键机构配设的防护块,因此,能实现外壳整体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另外,由于将与门打开操作关联的一系列部件配置于同一防护块上,因此,各部件之间的组装精度提高,能使门把手的操作行程在各产品中都稳定。
[0022]发明效果
[0023]在本发明的门锁装置中,由于将打开杆能转动地轴支承于在树脂制的防护块上设置的轴部,因此,能将金属制的板小型化,从而能实现门锁装置的轻量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2是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3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0027]图4是第一轴支承部、螺旋弹簧及外部打开杆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0028]图5是表示在第一轴支承部上安装了螺旋弹簧和外部打开杆的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0029]图6中,(A)是图5的后视图,⑶是(A)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7是图9的A-A线剖视图。
[0031]图8是防护块的内表面侧的立体图。
[0032]图9是弹键机构的主视图。
[0033]图1OA是表示配设于第一配设部的开锁位置的锁定机构及打开机构的主视图。
[0034]图1OB是表示配设于第一配设部的锁定位置的锁定机构及打开机构的主视图。
[0035]图1lA是表示配设于第二配设部的开锁动作位置的切换机构的主视图。
[0036]图1lB是表示配设于第二配设部的锁定动作位置的切换机构的主视图。
[0037]符号说明[0038]1 撞针
[0039]10 门锁装置
[0040]11外壳
[0041]16保持部
[0042]25防护块
[0043]33第一轴支承部(轴部)
[0044]34第二轴支承部
[0045]36基体板
[0046]38固定板
[0047]39盖构件
[0048]43弹键机构
[0049]44拨叉
[0050]48卡爪杆
[0051]53锁定机构
[0052]54打开杆
[0053]57锁定板
[0054]60连杆
[0055]64打开机构
[0056]65外部打开杆(打开杆)
[0057]69螺旋弹簧
[0058]69a槽卡止部
[0059]69b杆卡止部
[0060]70内部打开杆
[0061]73切换机构
[0062]74切换杆
[0063]79钥匙转动件
[0064]82钥匙输入杆
[0065]83钥匙连杆
[0066]84钥匙杆
[0067]86驱动电动机
[0068]88蜗杆
[0069]89蜗轮
[0070]98卡止肋
[0071]99轴向限制槽(限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72]以下,按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73]图1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门锁装置10安装在车辆的门(未图示)的内部,用于将门相对于车身关闭,在关闭状态下,门锁装置10能切换为可打开门的开锁状态和不可打开门的锁定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外部打开杆65轴支承于树脂制的防护块25来实现整体的轻量化。
[0074]如图2及图3所示,外壳11具备呈俯视L字形状的外壳主体14、安装于外壳主体14的防护块25及盖构件39。
[0075]外壳主体14为树脂制,具备在门的外侧端面的内侧配置的第一配设部15和沿着门配置的第二配设部17。第一配设部15为覆盖防护块25的内表面侧的框体。在第一配设部15的下部设有朝向防护块25突出的圆筒形的保持部16。在保持部16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内方突出来对第一轴支承部33的前端部进行保持的台阶部16a。在将防护块25组装于外壳主体14的状态下,保持部16的前端与由第一轴支承部33轴支承为能转动的外部打开杆65抵接,来限制外部打开杆65向轴向的移动。
[0076]第二配设部17是供切换机构73配设的框体。在第二配设部17的上部设有钥匙转动件配设部18和钥匙杆支承轴部19。在钥匙杆支承轴部19的下部以位于第一配设部15侧的方式设有切换杆支承部20。在切换杆支承部20的下部设有蜗轮配设部21。在蜗轮配设部21的旁边设有电动机配设部22。
[0077]防护块25为树脂制,在与门的外侧端面重叠的外表面侧配设弹键机构43,在相反的内表面侧配设锁定机构53和打开机构64。在防护块25的中央设有从外表面侧朝向内表面侧凹陷、供固定于车身的撞针I穿过的插通槽26。在防护块25上的插通槽26的开放端所在的部分设有外壁部27。如图2所示,在外表面侧的插通槽26的上部设有具有贯通轴孔的拨叉配设部28。另外,在插通槽26的下部设有具有贯通轴孔的卡爪杆配设部29。在卡爪杆配设部29设有用于使弹键机构43的卡爪杆48和锁定机构53的打开杆54连动的连结用插通槽30。如图3所示,在内表面侧的插通槽26的上部设有锁定板支承轴部31。另夕卜,在插通槽26的下部设有位于卡爪杆配设部29的背面的打开杆配设部32。
[0078]在打开杆配设部32的下部设有前端插入保持在对应位置处形成的保持孔16中的第一轴支承部(轴部)33。第一轴支承部33具有沿着与锁定机构53的连杆60的进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轴)。如图4所示,后述的外部打开杆65和螺旋弹簧69能转动地安装于该第一轴支承部33。第一轴支承部33具有筒状的内侧轴部33a和在内侧轴部33a的外侧与内侧轴部33a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外侧壁部33b。外侧壁部33b的轴向长度比内侧轴部33a的轴向长度短。外部打开杆65的插入部65b嵌合于该内侧轴部33a与外侧壁部33b之间。因此,能更进一步防止外部打开杆65向轴线方向的晃动。
[0079]防护块25上形成有供第一轴支承部33立起的基板部93 (参照图5)和从该基板部93向与第一轴支承部33的轴线相同的方向延伸的侧面部97。如图6(A)所示,在基板部93的斜上方形成有大致圆弧形状的外侧缘部96。在外侧缘部96形成有与第一轴支承部33的中心相距的半径不同的第一缘部96a、第二缘部96b和第三缘部96c。第一缘部96a的半径较大,第二缘部96b、第三缘部96c的半径依次变小。在侧面部97形成有朝向内方突出且沿着外侧缘部96的外形延伸的卡止肋98。卡止肋98在与第一轴支承部33立起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与外侧缘部96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即,卡止肋98在图6(A)中设置得比外侧缘部96靠里侧。
[0080]在基板部93的外侧缘部96和卡止肋98之间形成有以第一轴支承部33为中心沿周向延伸的轴向限制槽(限制槽)99。轴向限制槽99具有在上部形成的插入用开口 94和与插入用开口 94连续并朝向斜下方延伸的弹簧保持部95。弹簧保持部95设置在卡止肋98的上部,且设置在组装于第一轴支承部33的螺旋弹簧69发生弹性收缩的位置处。如图6(B)所示,第一轴支承部33的中心与卡止肋98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Rl比第一轴支承部33的中心与外侧缘部96上的任意的A点之间的距离R2长。
[0081]如图8所示,在第一轴支承部33的旁边(连杆60的下部)设有第二轴支承部34,该第二轴支承部34具有沿着与连杆60的进退方向及第一轴支承部33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轴)。第二轴支承部34由具有U字形状的轴支承槽35a的一对保持部35、35构成。
[0082]如图1所不,防护块25具备配设于外表面侧的金属制的基体板36和配设于内表面侧的金属制的固定板38。如图9所示,基体板36位于防护块25的外表面侧的轴支承部33,34的上方,形成为对收纳拨叉44及卡爪杆48的凹部的开口进行覆盖的形状。在基体板36的与插通槽2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撞针I穿过的进入槽37。如图8所示,固定板38形成为从拨叉配设部28的贯通轴孔朝向卡爪杆配设部29的贯通轴孔延伸的板状。在上述基体板36与固定板38之间将拨叉44、卡爪杆48及打开杆54轴支承为能旋转。
[0083]如图2所示,盖构件39为覆盖第二配设部17的形状。
[0084]图1及图9所示,弹键机构43具备拨叉44和卡爪杆48,配设在防护块25的外表面侧。当由于关闭门而使撞针I进入拨叉44时,在撞针I的按压下拨叉44向图9所示的卡合位置转动。由此,卡爪杆48与拨叉44卡止,拨叉44对撞针I的卡合状态得以维持。当利用门把手的操作将卡爪杆48向卡止解除方向(图9中顺时针)转动时,拨叉44顺时针转动而位于打开位置,从而解除撞针I的卡止。
[0085]拨叉44具备能与撞针I卡合或脱离的卡合槽45,拨叉44配设在防护块25的拨叉配设部28。作为独立个体的轴构件46贯通拨叉44及防护块25。轴构件46的两端紧固固定于基体板36和固定板38,拨叉44被轴支承为能转动。在轴构件46上配设有对拨叉44从卡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施力的弹簧47。
[0086]卡爪杆48具备与拨叉44卡止来限制转动的卡止部49,卡爪杆48配设在防护块25的卡爪杆配设部29。在卡爪杆48设有穿过防护块25的连结用插通槽30而向内表面侧突出的连结轴部50。作为独立个体的轴构件51贯通卡爪杆48及防护块25。轴构件51的两端紧固固定于基体板36和固定板38,卡爪杆48被轴支承为能转动。在轴构件51上配设有对卡爪杆48向与拨叉44卡止的位置施力的弹簧52。
[0087]如图10AU0B所示,锁定机构53具备配设于防护块25的打开杆配设部32的打开杆54、由锁定板支承部31轴支承为能转动的锁定板57、及配设在打开杆配设部32与外壁部27之间的连杆60。其中,打开杆54具有卡爪杆连结部55 (参照图1),连结轴部50经由连结用插通槽30与卡爪杆连结部55连结,因此,卡爪杆48与打开杆54 —体地转动。连杆60的上端能转动且能沿上下方向进退移动地与锁定板57连结,且下端能转动地与外部打开杆65的连杆连结部67连结。当操作门把手时,外部打开杆65转动而使连杆60朝向上方动作,连杆60对打开杆54进行操作,从而使卡爪杆48向卡止解除方向移动。如图1OA所示,当进行解锁操作时,通过切换机构73使锁定板57转动至开锁动作位置,连杆60移动至能操作打开杆54的开锁位置。如图1OB所示,当进行上锁操作时,通过切换机构73使锁定板57转动至锁定动作位置,连杆60移动至不能操作打开杆54的锁定位置。[0088]需要说明的是,以往,锁定板57和连杆60配置于外壳主体14的第二配设部17。因此,配设于第二配设部17的构件较多,第二配设部17变大,其结果是外壳整体大型化。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锁定机构53以重叠的方式配置于供弹键机构43配设的防护块25,因此,能实现外壳整体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另外,由于能将与门打开操作关联的一系列部件配置于同一防护块25上,因此,各部件之间的组装精度提高,能使门把手的操作行程在各广品中都稳定。
[0089]打开机构64具备外部打开杆65和内部打开杆70,打开机构64配设在防护块25的内表面侧。当对配设于门的车外侧的外部门把手(未图示)进行操作时,其操作力经由外部打开杆65向连杆60传递。当对配设于门的车内侧的内部门把手进行操作时,其操作力经由内部打开杆70向连杆60传递。而且,在锁定机构53位于开锁位置时,弹键机构43对撞针I的卡合被解除。上述打开杆65、70位于比弹键机构43靠下侧的位置。
[0090]如图4所示,外部打开杆65具备能旋转地配设于防护块25的第一轴支承部33的轴孔。在轴孔的周围通过翻边加工形成有朝向第一轴支承部33突出的插入部65b。外部打开杆65具备朝向连杆60的下端突出的第一连杆动作部66和向防护块25的外方突出的第一把手连结部68。在第一连杆动作部66通过翻边加工设有向连杆60的筒状连结部61插入的连杆连结部67。在第一把手连结部68连结有与外部门把手相连结的作为连结构件的棒(未图示)。另外,在外部打开杆65的大致中央下缘形成有与螺旋弹簧69的一端卡止的突出片65a。外部打开杆65被螺旋弹簧69以使第一连杆动作部66位于下方的方式施力。在螺旋弹簧69的作用力下连杆60从前进位置向下移动(后退)。
[0091]螺旋弹簧69具备与轴向限制槽99卡止以防止该螺旋弹簧69沿轴向脱落的槽卡止部69a、及与外部打开杆65的突出片65a卡止来防止外部打开杆65沿轴向脱落的杆卡止部69b。槽卡止部69a位于螺旋弹簧69的防护块25侧的端部,向轴向折弯。杆卡止部69b位于螺旋弹簧69的外部打开杆65侧的端部,向下方折弯。
[0092]内部打开杆70具备能旋转地配设于防护块25的第二轴支承部34的轴部。需要说明的是,内部打开杆70在螺旋弹簧69的作用力下返回非动作位置。
[0093]如图1及图1lAUlB所示,切换机构73具备手动操作系统和电动操作系统,配设在外壳主体14的第二配设部17。通过任一操作系统的上锁操作,经由锁定板57将连杆60切换至锁定位置,通过任一操作系统的解锁操作,经由锁定板57将连杆60切换至开锁位置。
[0094]手动操作系统具备:基于配设在门的车内侧的锁定钮(上锁解锁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动作的内部锁定单元;基于配设在门的车外侧的锁芯(上锁解锁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动作的外部锁定单元。内部锁定单元具备轴支承于切换杆支承部20的切换杆74。外部锁定单元具备配设于第二配设部17的钥匙转动件配设部18的钥匙转动件79、配设于第二配设部17的上部的钥匙连杆83和钥匙输入杆82、轴支承于钥匙杆支承部19的钥匙杆84。电动操作系统(电动锁定单元)具备配设于电动机配设部22的驱动电动机86、安装于驱动电动机86的输出轴87并配设在电动机配设部22的旁边的蜗杆88、及配设于蜗轮配设部21的蜗轮89。
[0095]就内部锁定单元而言,通过锁定钮的操作使切换杆74转动,从而使锁定板57进行锁定动作或开锁动作。就外部锁定单元而言,通过向锁芯中插入正规钥匙来进行操作,从而经由作为连结构件的桨(paddle)使钥匙转动件79转动。钥匙转动件79转动时,经由钥匙连杆83使钥匙输入杆82转动,从而使钥匙杆84转动。由此,经由切换杆74使锁定板57进行锁定动作或开锁动作。就电动锁定单元而言,通过遥控器操作等使驱动电动机86进行动作,从而经由蜗杆88使蜗轮89旋转。由此,经由切换杆74使锁定板57进行锁定动作或开锁动作。即,本实施方式的切换杆74接受所有操作系统的上锁解锁操作,并将其操作力向锁定机构53传递而使锁定机构53进行锁定动作或开锁动作。
[0096]下面,说明本发明中的在第一轴支承部33上安装螺旋弹簧69及外部打开杆65的步骤。
[0097]首先,将螺旋弹簧69的槽卡止部69a沿轴向插入到插入用开口 94中。并且,将槽卡止部69a沿着外侧缘部96向下方转动而卡止于轴向限制槽99的下端。此时,槽卡止部69a卡止于卡止肋98的表面而被限制向轴向的移动。
[0098]接着,将与连杆60卡合的外部打开杆65的轴孔能转动地嵌合于内侧轴部33a。然后,将螺旋弹簧69的杆卡止部69b卡止于外部打开杆65的突出片65a。由此,能防止外部打开杆65从防护块25抬起。在该状态下,由于螺旋弹簧69未被压缩,因此,外部打开杆65未被螺旋弹簧69施力。
[0099]之后,将防护块25组装于外壳主体14。此时,由于防止了外部打开杆65的抬起,因此,不需要用手按压外部打开杆65,能容易地进行组装。在组装外壳主体14和防护块25时,保持部16的台阶部16a对第一轴支承部33的前端进行保持。因此,外部打开杆65无法脱落地轴支承在防护块25与保持部16之间(参照图7)。
[0100]外部打开杆65被以双支承的方式保持在第一轴支承部33与保持部16之间,因此,第一轴支承部33的强度得以提高,外部打开杆65被防护块25的第一轴支承部33以足够的强度轴支承。
[0101]另外,外部打开杆65向轴前端方向的移动被保持部16阻止,外部打开杆65向相反方向的移动被外侧壁部33b阻止,因此,能防止外部打开杆65在轴向上晃动的情况。
[0102]如图6(A)所示,从轴向限制槽99突出的螺旋弹簧69的槽卡止部69a向外部露出。之后,将卡止于轴向限制槽99的下端的槽卡止部69a向使螺旋弹簧69弹性收缩的方向(向上)转动而卡止于弹簧保持部95。此时,即使在中途解除对槽卡止部69a的按压力,槽卡止部69a也会卡止于各缘部96a、96b、96c之间的任一台阶部。因此,槽卡止部69a不会返回到轴向限制槽99的下端,能够从中途开始作业。当将槽卡止部69a卡止于弹簧保持部95时,螺旋弹簧69收缩,其作用力作用于外部打开杆65。由于距离Rl比距离R2长,因此,槽卡止部69a以较大的力卡止于弹簧保持部95而不会脱落。
[0103]在本发明的门锁装置10中,将外部打开杆65能转动地轴支承于在树脂制的防护块25上设置的第一轴支承部33,因此,能将金属制的固定板38小型化且轻量化。
[010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门锁装置10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进行各种变更。
[0105]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外部打开杆65安装于防护块25的第一轴支承部33,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将其它的转动构件例如内部打开杆70安装于防护块25的轴部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弹键机构,其具有进行转动而能与撞针卡合或脱离的拨叉、及与所述拨叉卡止来维持所述撞针与所述拨叉的卡止状态的卡爪杆; 锁定机构,其通过解锁操作被切换至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通过上锁操作被切换至不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 打开机构,其具有打开杆,该打开杆将门把手的操作向所述锁定机构传递,在所述锁定机构位于开锁位置时能解除所述弹键机构对所述撞针的卡合; 防护块,其具有对所述弹键机构的所述拨叉进行轴支承的固定板, 在所述防护块设置将所述打开杆轴支承为能转动的轴部, 所述防护块为树脂制,所述固定板为金属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具有: 筒状的内侧轴部; 在所述内侧轴部的外侧与所述内侧轴部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外侧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壁部的轴向长度比所述内侧轴部的轴向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护块的轴部的周围设置对所述打开杆施力的螺旋弹簧, 在所述防护块设置与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的槽卡止部卡止来限制所述螺旋弹簧向轴向的移动的限制槽,并且 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打开杆卡止来限制所述打开杆向轴向的移动的杆卡止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槽以所述轴部为中心沿周向延伸,且在所述螺旋弹簧发生弹性收缩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槽卡止部卡止的弹簧保持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防护块, 在与所述防护块对置的外壳主体设置对所述轴部的前端进行保持的保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与所述打开杆抵接来阻止所述打开杆向轴向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配设于所述防护块。
【文档编号】E05B85/00GK103835593SQ20131060891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芥川胜利, 山崎浩平 申请人:株式会社有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