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292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无需进行电气控制就能够利用一个电动机使车门的状态在解锁状态、 锁定状态、以及禁止通过来自室内侧的操作使车门从锁定状态过渡至解锁状态的双重锁定 (double lock)状态(超级锁定状态)这三个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门锁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锁装置。在该门锁装置中,当利用电动机的动力使旋转部件从中立位置正转时,车门锁钮(sill knob)驱动杆朝锁定侧变位从而将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状态, 但是动作杆克服保持弹簧的弹力而不会变位。当锁定机构切换至锁定状态时,电动机停止。 因此,在转动部件借助中立返回弹簧的弹力返回中立位置的同时,动作杆借助保持弹簧的弹力返回预定位置。然后,当旋转部件再次正转时,动作杆克服保持弹簧的弹力而变位,从而使切换杆变位。由此,卡合销变位至使空摆机构(swinging mechanism)动作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旋转部件形成有超级锁定解除阶梯部。当旋转部件反转时,超级锁定解除阶梯部与切换杆卡合,从而使卡合销移动至解除空摆机构的动作的位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7-711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内侧锁钮驱动杆仅在解锁侧(解锁位置)与锁定侧(锁定位置)之间变位。即,车门的朝向双重锁定状态的切换是利用动作杆和联杆机构进行的,该联杆机构由切换杆、中间杆、以及弯曲杆构成。因此,门锁装置的构造变复杂到与所使用的用于将车门切换至双重锁定状态的上述的专用部件对应的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更简单的构造无需进行电气控制就能够利用一个电气驱动源使车门在解锁状态、锁定状态、以及双重锁定状态这三个状态之间切换的
门锁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锁装置具备锁片机构、锁定杆、双重锁定杆、电气驱动源、驱动部件、以及返回施力部件。上述锁片机构将车门相对于车身保持为关闭状态。通过车厢内侧的操作力或者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上述锁片机构,该锁片机构以上述车门相对于上述车身形成为能够打开的状态的方式动作。上述锁定杆与上述车门连接,且能够自如地切换到解锁位置、锁定位置、以及双重锁定位置。当上述锁定杆配置在上述解锁位置时,能够将上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和上述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上述锁片机构。当上述锁定杆配置在上述锁定位置时,不能将上述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上述锁片机构,并且,允许通过对锁定杆施加上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而使上述锁定杆朝解锁位置变位。当上述锁定杆配置在上述双重锁定位置时,不能将上述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上述锁片机构,并且,即便对锁定杆施加上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也阻止上述锁定杆朝解锁位置或者锁定位置变位。上述双重锁定杆与上述锁定杆连结,且分别与上述锁定杆的上述解锁位置和上述锁定位置对应地变位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述驱动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锁定杆卡合的第一卡合部以及能够与上述双重锁定杆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并且与上述车门连接。上述驱动部件由上述电气驱动源从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侧的第二方向驱动。上述返回施力部件伴随着上述电气驱动源的驱动停止而使上述驱动部件返回上述中立位置。上述驱动部件构成为,在上述锁定杆配置在上述解锁位置的状态下,上述驱动部件从上述中立位置朝上述第一方向移动,伴随于此,限制上述双重锁定杆朝上述第二位置变位,并且利用上述第一卡合部按压上述锁定杆而使该锁定杆朝上述锁定位置变位。上述驱动部件构成为,接着,伴随着上述驱动部件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释放与上述双重锁定杆之间的卡合,从而允许上述双重锁定杆朝上述第二位置变位,并且释放上述第一卡合部与上述锁定杆之间的卡合。上述驱动部件构成为,伴随着该驱动部件再次从上述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利用上述第二卡合部按压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上述双重锁定杆,从而使上述锁定杆变位至上述双重锁定位置。

优选门锁装置还具备基座部件,该基座部件固定于上述车门;以及止挡部,该止挡部形成于上述基座部件。上述驱动部件构成为,在上述锁定杆配置在上述解锁位置的状态下,上述驱动部件从上述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伴随于此,限制上述双重锁定杆朝上述第二位置变位,并且,利用上述第一卡合部按压上述锁定杆,从而使该锁定杆变位至上述双重锁定杆与上述止挡部卡合的上述锁定位置。上述驱动部件构成为,接着,伴随着上述驱动部件返回上述中立位置,释放与上述双重锁定杆之间的卡合,从而允许上述双重锁定杆朝上述第二位置变位。上述双重锁定杆构成为,当该双重锁定杆朝上述第二位置变位时,该双重锁定杆与上述止挡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由此,允许上述锁定杆从上述锁定位置朝上述双重锁定位置变位。优选上述基座部件还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具有上述止挡部、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上述第一引导部构成为,当上述锁定杆从上述解锁位置朝上述锁定位置变位时,该第一引导部在将上述双重锁定杆维持在上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对上述双重锁定杆进行引导。上述第二引导部构成为,当上述锁定杆从上述解锁位置朝上述双重锁定位置变位时,该第二引导部在将上述双重锁定杆维持在上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对上述双重锁定杆进行引导。根据上述各个结构,无需进行电气控制,能够通过利用一个电气驱动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驱动上述驱动部件来进行车门的朝向解锁状态、锁定状态、双重锁定状态的切换。详细地说,通过使上述驱动部件与上述锁定杆以及上述双重锁定杆之间的卡合形态根据上述锁定杆和双重锁定杆的变位而变更,就能够进行车门的状态的切换。因此,能够利用由上述锁定杆和与该锁定杆联动的上述双重锁定杆构成的极其简单的构造进行上述的车门的朝向解锁状态、锁定状态、以及双重锁定状态的切换,锁定杆能够在上述解锁位置、 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这三个位置之间变位。进而,能够削减与上述切换相关的部件数量。优选上述驱动部件以及上述锁定杆以相互同轴的方式由上述基座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根据该结构,能够压缩上述驱动部件和上述锁定杆的配置空间而作为整体紧凑地聚集在一起。特别地,由于上述锁定杆的朝向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的变位能够通过绕一轴的转动实现,因此能够使门锁装置主体更加小型化。优选上述门锁装置还具备两个卡定突部,这两个卡定突部排列设置于上述锁定杆;以及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由上述基座部件支承。上述保持部件构成为,分别与上述锁定杆的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对应地弹性夹持不同个数的上述卡定突部。根据该结构,上述限制部件选择性地夹持排列设置于上述锁定杆的两个卡定突部,由此,能够稳定地将上述锁定杆保持在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特别地,通过使上述保持部件弹性地夹持相互不同个数的上述卡定突部,能够将上述锁定杆分别保持在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因此,作为上述保持部件能够利用基本上能够选择性地夹持适当的突部的通用的保持部件(例如开口销等)。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锁装置的车门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门锁装置的锁片机构的立面图。图3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门锁装置及其动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车门1内,沿着该车门1的后缘设置有门锁装置10。门锁装置10 与固定于车身5的门锁撞针2卡合从而将车门1相对于车身5保持在关闭状态。并且,在车门1的内壁以在车厢内露出的形态设置有车内把手3,并且,在车门1的外壁以在车厢外露出的形态设置有外侧把手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是省略了与来自车厢内侧的解锁/锁定操作相关的锁钮的所谓的无钮式门锁装置。如图2所示,门锁装置10具备锁片机构11,该锁片机构11具备锁片12和杆13。 锁片机构11通过与上述门锁撞针2卡合而相对于车身5将车门1保持在关闭状态。当关闭车门1时,锁片12朝第一方向旋转而与门锁撞针2卡合,并且,杆13与锁片12卡合以便阻止锁片12的旋转,由此,车门1被保持在关闭状态。并且,当杆13旋转以便允许锁片12 的旋转时,该锁片12借助未图示的返回弹簧的作用力朝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于是,锁片12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车门1成为能够相对于车身5 打开的状态。其次,根据图3 图10对门锁装置10进行详细叙述。图3是示出门锁装置10的侧视图,图4是沿着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并且,图5是将图3的一部分的部件放大示出的图。如图3所示,门锁装置10具备固定于车门1的作为基座部件的箱状的壳体21 ; 内杆22 ;内开杆23 ;作为锁定杆的活动杆(active lever) 24 ;双重锁定杆25 ;作为电气驱动源的切换用致动器26 ;作为驱动部件的扇形齿轮27 ;恐慌杆(panic lever) 28 ;开口环 (open link) 29 ;以及解除杆 30。如图3和图5所示,上述内杆22例如由金属板构成,且被支承为在配置于预定的初始转动位置的形态下能够以旋转轴线01作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该内杆22朝图3中的上侧延伸,并且具有朝旋转轴线01侧折回而形成剪子形状的卡定片2 的前端部。内杆22通过卡定片2 与上述车内把手3连接,通过该车内把手3的打开操作,内杆22朝图3和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内杆22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01朝第一径向侧(图5的右上侧)延伸的钩爪状的按压片22b。上述内开杆23例如由金属板构成,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设置在上述内杆22的里侧,且被支承为能够以上述旋转轴线01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该内开杆23以与上述内杆22 —体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该内杆22。另外,内开杆23具有相对于旋转轴线01朝第二径向侧(图3的右下侧)延伸的钩爪状的按压片23a。该按压片23a沿着以旋转轴线01为中心的周方向从内杆22的按压片22b离开配置。上述活动杆M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且配置在图5中的内杆22的上侧。上述活动杆M被支承为能够以与上述旋转轴线01平行的旋转轴线02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另外,活动杆M由上述壳体21限制,以便该活动杆M在预定的范围内转动。在该活动杆M形成有沿着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周方向排列设置的两个卡定突部Ma、Mb。这两个卡定突部Ma 以邻接的外周部彼此连续的形态整体呈大致“8”字形状。卡定突部Ma、24b沿着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朝里侧、即壳体21的底壁侧延伸。 另一方面,在壳体21 (底壁)安装有用于对活动杆M进行定位的作为保持部件的限制弹簧 31。该限制弹簧31具有螺旋部和从该螺旋部延伸出的一对大致L字状的端部31a、31b。限制弹簧由所谓的开口销(snap pin)构成,端部31a、31b产生相互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向的作用力。限制弹簧31通过弹性地夹持上述卡定突部Ma、24b来保持活动杆M的转动位置。此处,图3、图5和图10示出活动杆24配置在解锁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利用壳体21限制活动杆M的朝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并且,限制弹簧31并不夹持卡定突部 Ma、24b中的任一个。并且,图6和图示出活动杆M配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 活动杆M从解锁位置朝顺时针方向转动预定角度,并且,限制弹簧31仅夹持一方的卡定突部Ma。进一步,图8和图9示出活动杆M配置在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活动杆M从锁定位置朝顺时针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从而利用壳体21限制活动杆M的朝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并且限制弹簧31夹持所有的卡定突部Ma、Mb。S卩,限制弹簧31分别与活动杆M的解锁位置、锁定位置、以及双重锁定位置对应地弹性夹持不同个数的卡定突部 24a>24b0另外,活动杆M具有安装片Mc,该安装片2 相对于旋转轴线02朝第一径向侧(图3的上侧)延伸;以及抵接片Md,该抵接片24d相对于旋转轴线02朝第二径向侧 (图3的右下侧)延伸,并延伸至上述解除杆30的附近。活动杆M具有四棱柱状的方形凸
7起Me,该方形凸起2 在扇形齿轮27的图5中的左侧的位置沿着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朝近前侧延伸。上述双重锁定杆25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且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活动杆M的安装片Mc以与上述旋转轴线01、02平行的旋转轴线03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该双重锁定杆25具有引导销25a,该引导销2 在安装片Mc的图5中的左侧沿着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朝里侧、即壳体21的底壁侧延伸。另一方面,在壳体21(底壁)上、在相对于旋转轴线02位于引导销25a的内周侧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与上述引导销2 抵接的肋状的引导部32。如图5所示,该引导部32具有沿着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周方向延伸的圆弧状的第一引导部3 和第二引导部32b。该第二引导部的外径比第一引导部32a的外径短。另外,第二引导部32b以与第一引导部3 邻接的方式配置在第一引导部32a的顺时针方向侧,上述第一引导部3 和第二引导部32b之间的沿着旋转轴线02的径向的阶梯差由倾斜引导部32c平滑地连接。并且,双重锁定杆25具有前端部25b。前端部2 具有沿着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朝里侧、即壳体21的底壁侧延伸的块状的止挡部25c。该止挡部25c相对于旋转轴线02配置在引导部32 (第一引导部32a)的内周侧。另一方面,引导部32具有阶梯差32d,该阶梯差32d相对于旋转轴线02位于倾斜引导部32c的内周侧,并且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线02沿着径向延伸。在旋转轴线03的周围设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受扭螺旋弹簧33。受扭螺旋弹簧33 的一端卡定于活动杆对,受扭螺旋弹簧33的另一端卡定于双重锁定杆25 (参照图3)。由此,双重锁定杆25始终被朝引导销2 与引导部32抵接的方向(图3中的以引导销2 的旋转轴线03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施力。此处,当活动杆M位于解锁位置时,引导销2 抵接于第一引导部32a (参照图 5)。将此时的双重锁定杆25的转动位置称为双重锁定杆25的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当活动杆M位于锁定位置或者双重锁定位置时,引导销2 抵接于第二引导部32b (参照图7 图9)。将此时的双重锁定杆25的转动位置称为双重锁定杆25的第二位置。由引导部32引导的双重锁定杆25,当位于第一位置时沿着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周方向呈圆弧状地延伸。进而,上述阶梯差32d配置在上述止挡部25c的以旋转轴线02 为中心的转动轨迹上。因此,当位于解锁位置的活动杆M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以朝锁定位置变位时,与活动杆M联动的双重锁定杆25由第一引导部3 引导、且双重锁定杆25的止挡部25c抵接于阶梯差32d。由此,双重锁定杆25和活动杆M的转动都被卡定(参照图6)。 换言之,通过止挡部25c与阶梯差32d相互抵接,活动杆M在锁定位置停止。并且,伴随着双重锁定杆25从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变位,该双重锁定杆25朝以旋转轴线03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即前端部2 相对于旋转轴线02朝径向内侧变位的方向转动第一引导部3 和第二引导部32b之间的相对于旋转轴线02沿着径向的阶梯差的量。进而,上述阶梯差32d 从上述止挡部25c的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转动轨迹脱离。上述切换用致动器沈具备电动机26a,该电动机26a在活动杆M的图3中的左侧设置于壳体21 ;蜗杆^b,该蜗杆26b紧固于该电动机26a的转动轴;以及蜗轮^c,该蜗轮^c与蜗杆26b啮合。上述蜗轮26c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设置在扇形齿轮27和活动杆 24的里侧,且被支承为能够以与旋转轴线01 03平行的旋转轴线04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旋转。进而,小径的输出齿轮沈(1以朝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中的近前侧延伸的形态固定在该蜗轮^c的中心部。输出齿轮^d与上述蜗轮26c —体旋转。因此,通过电动机26b被旋转驱动,经由蜗杆26b和蜗轮26c (蜗轮蜗杆副)使输出齿轮26d旋转。上述扇形齿轮27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设置在上述活动杆 24的近前侧,且被支承为能够以上述旋转轴线02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另外,扇形齿轮27的转动经由卡定于壳体21的活动杆M或者双重锁定杆 25被限制在预定的转动范围内。该扇形齿轮27具有从旋转轴线02朝切换用致动器沈的输出齿轮26d侧延伸的扇形的齿轮部27a。齿轮部27a的轴向位置与上述输出齿轮^d的轴向位置重合。齿轮部27a和输出齿轮26d啮合连结,从而扇形齿轮27由切换用致动器沈旋转驱动。另外,在旋转轴线04的周围设置有作为返回施力部件的返回弹簧34。该返回弹簧34的一端卡定于壳体21,返回弹簧34的另一端卡定于上述蜗轮^c。扇形齿轮27始终由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施力,以便伴随着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停止(驱动力的释放),扇形齿轮27的转动位置返回预定中立位置。换言之,切换用致动器沈克服返回弹簧 34的作用力而旋转驱动扇形齿轮27。并且,扇形齿轮27具有作为第一卡合部的圆弧状的卡合孔27b。该卡合孔27b相对于旋转轴线02设置在齿轮部27a的内周侧,并且沿着以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周方向延伸。上述方形凸起2 在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从里侧贯穿插入于卡合孔27b。当扇形齿轮 27位于上述预定中立位置、且活动杆M位于解锁位置时,卡合孔27b的第一终端部与上述方形突起2 抵接或者接近(参照图幻。因此,在该状态下,当扇形齿轮27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利用卡合孔27b的内壁面按压上述方形凸起Me,从而活动杆M与扇形齿轮27 — 体地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通过止挡部25c与阶梯差32d相互抵接,活动杆M在锁定位置停止(参照图6)。并且,当扇形齿轮27位于上述预定中立位置、且活动杆M位于锁定位置时,上述方形凸起2 配置在卡合孔27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参照图7)。进而,止挡部25c的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转动轨迹从阶梯差32d脱离。因此,在该状态下,当扇形齿轮27朝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上述方形凸起2 在卡合孔27b内空走。进一步,当扇形齿轮27位于上述预定中立位置、且活动杆M位于双重锁定位置时,卡合孔27b 的与上述第一终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终端部与上述方形凸起2 抵接或者接近(参照图9)。 因此,在该状态下,当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反向旋转)时,利用卡合孔27b的内壁面按压上述方形凸起Me,从而活动杆M与上述扇形齿轮27 —体地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以便活动杆M朝上述解锁位置变位。进而,活动杆M通过朝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被壳体 21限制而在解锁位置停止(参照图10)。并且,扇形齿轮27具有作为第二卡合部的锤形的按压片27c。该按压片27c相对于旋转轴线02位于引导部32的内周侧,并且延伸至双重锁定杆25的附近。按压片27c的轴向位置与上述双重锁定杆25的轴向位置重合。进而,上述锁定杆25设定成当上述双重锁定杆25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该双重锁定杆25 (前端部25b)从按压片27c的转动轨迹脱离(参照图5)。另一方面,当使上述扇形齿轮27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活动杆M朝上述锁定位置变位时,双重锁定杆25的引导销2 相对于旋转轴线02配置在第二引导部32b的外周侧(参照图6)。进而,由螺旋弹簧33施力而想要朝上述变位的双重锁定杆25抵接于按压片27c的外周面27d,由此,该变位被限制。因此,活动杆M能够以不受双重锁定杆25与扇形齿轮27之间的干涉阻碍的方式朝上述锁定位置变位。进而,在活动杆M变位至上述锁定位置之后,当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停止时, 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对扇形齿轮27施力,从而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返回转动)并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参照图7)。伴随与此,扇形齿轮27释放按压片27c的外周面27d处的对双重锁定杆25的卡定,从而允许双重锁定杆25朝第二位置变位。并且,扇形齿轮27将上述方形凸起2 配置在卡合孔27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从而释放基于该卡合孔27b的与上述方形凸起2 之间的卡合。双重锁定杆25 (前端部25b)设定成当位于第二位置时,该双重锁定杆25配置在按压片27c的转动轨迹上。因此,在该状态下,当再次使上述扇形齿轮27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利用按压片 27c按压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双重锁定杆25。由此,与上述双重锁定杆25连结的活动杆M 与上述扇形齿轮27和双重锁定杆25 —体地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活动杆M的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朝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由壳体21限制,从而活动杆 24在双重锁定位置停止(参照图8)。此时,活动杆M的上述方形凸起2 在卡合孔27b内相对地空走,由此,不会通过上述方形凸起2 与卡合孔27b之间的干涉阻碍活动杆M朝向上述双重锁定位置的变位。进而,在活动杆M变位至上述双重锁定位置之后,当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停止时,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对扇形齿轮27施力从而使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 (返回转动)而使其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参照图9)。此时,卡合孔27b的第二终端部与上述方形凸起2 抵接或者接近。另一方面,在该状态下,当使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反向转动)时,利用卡合孔27b的内壁面按压上述方形凸起Me,从而活动杆M与扇形齿轮27 —体地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活动杆M通过朝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被壳体21限制而在解锁位置停止 (参照图10)。同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双重锁定杆25的引导销2 从第二引导部32b 经过倾斜引导部32c被引导至第一引导部32a,由此,双重锁定杆25变位至上述第一位置。 然后,当切换用致动器26的驱动停止时,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对扇形齿轮27施力而使扇形齿轮27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返回转动),从而扇形齿轮27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 (参照图5)。另外,当通过利用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检测到设置于钥匙(key blade)或者门室内贴边的切换用开关的遥控操作时,上述切换用致动器沈被驱动控制一定时间。即,切换用致动器26除了根据电动机^a的旋转方向变更供给电源的极性之外,切换用致动器沈并不进行特别的电气控制(例如位置控制等)。即,活动杆M通过在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期间中以前面所述的形态机械卡定而选择性地切换至解锁位置、锁定位置、以及双重锁定位置。上述恐慌杆观例如由金属板构成,且被支承为能够以上述旋转轴线02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旋转轴线02设置有施力部件(省略图示)。该施力部件的一端卡定于上述活动杆24,上述施力部件的另一端卡定于上述恐慌杆观。由此,恐慌杆观基本上与上述活动杆M—体转动。另外,在恐慌杆观的前端部安装有沿着与纸面正交的方向朝近前侧延伸的卡定销^a。
上述开口环四例如由金属板构成,且沿着图5中的上下方向延伸。在上述开口环 29的第一端部形成有长孔状的卡合槽^a,上述恐慌杆观的卡定销28a贯穿插入于该卡合槽^a。开口环四以能够相对于恐慌杆观沿着卡合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恐慌杆28连结。并且,在开口环四的与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形成有连结部^b,该连结部 29b与设置于壳体21的打开杆35连结。开口环四以能够相对于打开杆35摆动的方式与打开杆35连结。该打开杆35通过支承销3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1,且借助扭力弹簧(省略图示)稳定地配置在预定的转动位置。打开杆35具有第一端部3 和夹着打开杆35的转动轴线位于该第一端部3 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省略图示)。上述第一端部 35a与上述开口环四的连结部29b连结。打开杆35的上述第二端部与上述外侧把手4连结。通过车内把手4的朝向打开方向的操作,打开杆35克服扭力弹簧的作用力以使第一端部35a、即开口环四向上移动的方式转动。进一步,开口环四具有连结部^b,且在上述卡合槽^a与上述连结部^b的中间部形成有L字状的卡合片部^c。该卡合片部29c配置在提升杆37的附近,该提升杆37 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1。该提升杆37以与上述杆13(参照图2) —体转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杆13。提升杆37具有位于上述卡合片部29c侧的前端部37a。当该提升杆37 以该前端部37a向上移动的方式转动时,伴随着上述杆13的一体转动,锁片机构11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上述车门1相对于车身5成为能够打开的状态。另外,上述卡合片部29c沿着上下方向与上述内开杆23的按压片23a对置配置, 且被配置在该按压片23a的转动轨迹上。因此,例如当使内开杆23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利用上述按压片23a按压卡合片部^c的与上述按压片23a对置的端面,从而开口环四向上移动。此处,对与活动杆24的解锁位置、锁定位置以及双重锁定位置对应的卡合片部 29c与前端部37a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在活动杆M位于解锁位置的状态(参照图3、图 5)下,开口环四的第一端部由恐慌杆观的卡定销28a朝第一侧(图3、图5的右侧)引导。此时,上述卡合片部29c和前端部37a在图3和图5中的上下方向对置配置,卡合槽29a 以长度方向与图3和图5中的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因此,如果在该状态下使开口环 29 (卡合片部^c)以前面所述的形态向上移动的话,则前端部37a被卡合片部29c按压而向上移动,从而锁片机构11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另一方面,在活动杆M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7)或者是位于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9)下,开口环四的第一端部由恐慌杆观的卡定销28a朝与上述第一侧相反侧的第二侧(图7、图9的左侧)引导。此时,上述卡合片部^c以从该卡合片部29c 沿着卡合槽^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从前端部37a脱离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便开口环四向上移动,前端部37a也不会由卡合片部29c按压而向上移动,能够维持锁片机构11 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上述解除杆30例如由金属板构成,且配置在上述内杆22与活动杆M之间。解除杆30被支承为能够以与上述旋转轴线01 04平行的旋转轴线05为中心相对于壳体21 朝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该解除杆30形成为U字状,且在一方的前端部的终端形成有抵接片30a。该抵接片30a在上述按压片22b的附近弯曲成大致L字状,并且朝与纸面正交的近前侧突出。解除杆30还具有作为第三卡合部的卡合片30b,该卡合片30b面向上述抵接片Md,且形成为平坦的形状。在旋转轴线05设置有螺旋弹簧38。螺旋弹簧38的一端卡定于壳体21,螺旋弹簧 38的另一端卡定于上述解除杆30 (参照图幻。进而,解除杆30始终由螺旋弹簧38朝使抵接片30a与上述内杆22的按压片22b抵接的一侧(朝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一侧)施力。因此,解除杆30通常与配置在预定的初始转动位置的内杆22对应地被保持在预定转动位置。 进而,当通过车内把手3的朝向打开方向的操作而内杆22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解除杆30 通过抵接片30a被按压片22b按压而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此处,在活动杆对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7)下,上述抵接片24d配置在卡定片30b的转动轨迹上。因此,当通过车内把手3的朝向打开方向的操作而使解除杆30以前面所述的方式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利用卡合片30b按压抵接片24d而使活动杆M 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其朝上述解锁位置变位。并且,等待活动杆M的朝向解锁位置的变位、即等待卡合片部29c和前端部37a的上下方向的对置配置,接着,利用与内杆22 —体转动的内开杆23的按压片23a按压上述卡合片部^c的与上述按压片23a对置的端面。由此,锁片机构11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以前面所述的方式被解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车内把手3的一次操作完成车门1从锁定状态朝向解锁状态的过渡、并且解除锁片机构11与门锁装置2之间的卡合状态的所谓的一级动作(one-motion)机构。另一方面,在活动杆M位于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9)下,上述抵接片24d 以从卡合片30b的转动轨迹脱离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便通过车内把手3的朝向打开方向的操作而使解除杆30以前面所述的方式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也不会利用卡合片30b按压抵接片Md,卡合片30b与抵接片24d之间的卡合被释放(卡合片30b空走)。因此,活动杆对停止在双重锁定位置。在该情况下,当然能够维持锁片机构11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活动杆M位于解锁位置的状态(解锁状态)下,当通过切换用致动器26的驱动而使位于上述预定中立位置的扇形齿轮27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利用卡合孔27b的内壁面按压上述方形凸起Me,活动杆M朝上述锁定位置变位(参照图6)。同时, 活动杆M的一方的卡定突部Ma由上述限制弹簧31弹性夹持而被保持在该锁定位置。此时,双重锁定杆25抵接于按压片27c的外周面27d从而朝向上述第二位置的变位被限制。进而,在通过基于止挡部25c与阶梯差32d之间的抵接的转动限制而使活动杆M 变位至上述锁定位置之后,当经过一定时间时,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自动停止。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对扇形齿轮27施力而使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返回转动)从而使其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参照图7)。伴随与此,对于双重锁定杆25,基于按压片27c 的外周面27d的卡定被释放而朝第二位置变位。进而,阶梯差32d从止挡部25c的以旋转轴线02为中心的转动轨迹脱离。并且,活动杆M的方形凸起2 被配置在卡合孔27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从而方形凸起2 与该卡合孔27b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在活动杆M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锁定状态)下,当通过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而使位于上述预定中立位置的扇形齿轮27再次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利用按压片27c 按压位于上述第二位置的双重锁定杆25 (前端部25b),与该双重锁定杆25连结的活动杆M朝上述双重锁定位置变位(参照图8)。同时,活动杆M的两个卡定突部Ma 由上述限制弹簧31弹性夹持,从而该活动杆M被保持在该双重锁定位置。此时,活动杆M的方形凸起2 在卡合孔27b内相对地空走。进而,在由于基于壳体21的转动限制而活动杆M变位至上述双重锁定位置之后, 等待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当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自动停止时,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 对扇形齿轮27施力而使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返回转动),从而使扇形齿轮27 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参照图9)。此时,卡合孔27b的第二终端部与上述方形凸起2 抵接或者接近。在活动杆M位于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双重锁定状态)下,当通过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而使位于上述预定中立位置的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反向转动)时,利用卡合孔27b的内壁面按压上述方形凸起Me。由此,活动杆M朝上述解锁位置变位(参照图10)。同时,活动杆M以任一个卡定突部Ma、24b均未被上述限制弹簧31弹性夹持的方式被保持在该解锁位置。此时,双重锁定杆25由引导部32引导而朝上述第一位置变位。进而,当通过基于壳体21的转动限制而使活动杆M变位至上述解锁位置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自动停止。返回弹簧34经由蜗轮26c对扇形齿轮27施力而使扇形齿轮27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返回转动),从而使扇形齿轮27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参照图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特别的电气控制(位置控制等)就能够利用返回弹簧 34的作用力使扇形齿轮27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并且,通过利用切换用致动器沈使扇形齿轮27转动,能够使活动杆M选择性地切换至解锁位置、锁定位置、以及双重锁定位置。 由此,能够进行车门1的朝向解锁状态、锁定状态、或者双重锁定状态的过渡。另外,在活动杆对位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7)下,通过车内把手3的一次操作,能够以上述的方式完成车门1的朝向解锁状态的过渡,并且,锁片机构11与门锁撞针2 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另一方面,在活动杆M位于双重锁定位置的状态(参照图9)下, 即便对车内把手3进行操作,解除杆30以上述的方式空摆,由此,车门1不会过渡至解锁状态等。如以上所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优点。(1)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进行电气控制、仅通过利用一个切换用致动器沈(电动机^^)朝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驱动扇形齿轮27就能够进行车门1的朝向解锁状态、锁定状态、双重锁定状态的切换。详细地说,通过使扇形齿轮27与活动杆M以及双重锁定杆 25之间的卡合形态根据上述活动杆M和双重锁定杆25的变位而变更,就能够进行车门1 的状态的切换。因此,能够利用由活动杆M和与该活动杆M联动的双重锁定杆25构成的极其简单的构造进行上述的朝向解锁状态、锁定状态、以及双重锁定状态的切换,活动杆M 能够在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这三个位置之间变位。进而, 能够削减与上述切换相关的部件数量。(2)在本实施方式中,扇形齿轮27和活动杆对相互同轴(旋转轴线0 且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于壳体21。因此,能够压缩上述扇形齿轮27和活动杆M的配置空间而作为整体紧凑地聚集在一起。特别地,由于活动杆M的朝向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的变位(即车门1的朝向解锁状态、锁定状态、以及双重锁定状态的切
13换)能够通过绕一轴(旋转轴线02)的转动实现,因此能够使门锁装置主体更加小型化。(3)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弹簧31选择性地夹持排列设置于活动杆M的两个卡定突部Ma、Mb,由此,能够稳定地将活动杆M保持在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特别地,通过使限制弹簧31弹性地夹持相互不同的个数的卡定突部Ma、 24b,能够将活动杆M分别保持在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以及上述双重锁定位置。 因此,作为限制弹簧31能够利用基本上能够选择性地夹持适当的突部的通用的开口销。(4)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进行电气控制、能够利用一个切换用致动器吏车门1 切换至解锁状态、锁定状态、以及双重锁定状态。因此,例如不需要用于检测活动杆M的转动位置的传感器等,能够简化电气结构从而削减成本。并且,当将活动杆M配置在上述解锁位置、上述锁定位置、或者上述双重锁定位置时,基于切换用致动器沈的驱动力的活动杆M的动作被机械卡定。因此,例如与利用传感器等检测活动杆M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较, 能够抑制该活动杆M的位置偏差,进而能够提高作为装置整体的可靠性。(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定状态下,通过车内把手3的操作(车厢内侧的操作力的输入)使内杆22动作。由此,能够利用与内杆22—体动作的解除杆30的卡合片30b按压活动杆M的抵接片Md,从而使活动杆M朝解锁位置移动。特别地,即便门锁装置为无钮式的构造,也能够通过基于车厢内侧的操作力的输入的内杆22的动作使活动杆M朝解锁位置移动。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以下述方式变更。引导部32的第一引导部3 和第二引导部32b并非必须是圆弧形状,也可以是直线状。第一引导部3 并非必须设置于引导部32,也可以使扇形齿轮27具有第一引导部32a的功能。详细地说,如果形成为如下的结构的话,则不需要第一引导部32a:当活动杆M从解锁位置朝锁定位置移动时,扇形齿轮27与双重锁定杆25抵接,从而将该双重锁定杆25保持在第一位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壳体21对活动杆M的转动进行限制而使该活动杆 M在解锁位置或者锁定位置停止。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利用壳体21限制扇形齿轮 27的转动而使与该扇形齿轮27联动的活动杆M在解锁位置或者锁定位置停止。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返回施力部件(返回弹簧34)对蜗轮26c施力而使扇形齿轮27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上述返回施力部件对比电动机 26a的旋转轴更靠动力传递的上游侧的蜗轮^c以外的部件施力。例如,也可以利用返回施力部件直接对扇形齿轮27施力而使该扇形齿轮27返回上述预定中立位置。另外,电动机 26a的旋转轴和扇形齿轮27之间的动力传递的结构只是一例,例如也可以使电动机^a的蜗杆^b与扇形齿轮27的齿轮部27a直接啮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卡定突部Ma的邻接的外周部彼此连接而使其一体化,但是,卡定突部Ma、24b也可以相互分离。也可以将内杆22和内开杆23形成为一体。作为连结有活动杆M等的基座部件(壳体21),也可以采用固定于车门1的适当的支架或者是构成该车门1自身的骨架的框架等。在车门1的锁定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车内把手3的一次操作仅完成朝向解锁状态的过渡。因此,锁片机构11与门锁撞针2之间的卡合状态的解除也可以通过车内把手3的第二次操作进行(所谓的两级动作机构(two-motion))。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带锁钮的门锁装置。但是,在该情况下,仅允许基于锁钮的来自车厢内侧的锁定操作,设定适当的空摆机构而禁止解锁操作。在应用这种锁钮的情况下,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厢内侧的操作力”可以是车内把手3的操作力,也可以是锁钮的操作力。或者,也可以应用在进行基于锁钮的来自车厢内侧的锁定操作之后,使该锁钮埋没于车门1内从而不能直接操作的结构。在应用这种埋没式的锁钮的情况下,权利要求1 所记载的“车厢内侧的操作力”就是车内把手3的操作力。标号说明1...车门;10...门锁装置;11...锁片机构;21...壳体(基座部件);22...内
杆;24...活动杆(锁定杆);Ma、Mb...卡定突部;25...双重锁定杆;26...切换用致动器(电气驱动源);27. ·.扇形齿轮(驱动部件);27b. ·.卡合孔(第一卡合部);27c. ·.按压片(第二卡合部);30...解除杆;31...限制弹簧(保持部件);32...引导部;3 ...第一引导部;32b··.第二引导部;32d··.阶梯差(止挡部);34···返回弹簧(返回施力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具备锁片机构,该锁片机构用于将车门相对于车身保持为关闭状态,通过车厢内侧的操作力或者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该锁片机构,该锁片机构以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车身成为能够打开的状态的方式动作;锁定杆,该锁定杆与所述车门连接,且能够自如地切换到解锁位置、锁定位置、以及双重锁定位置,当所述锁定杆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时,能够将所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和所述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锁片机构,当所述锁定杆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时,不能将所述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锁片机构,并且,允许通过对锁定杆施加所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而使所述锁定杆朝解锁位置变位,当所述锁定杆配置在所述双重锁定位置时,不能将所述车厢外侧的操作力传递至所述锁片机构,并且,即便对锁定杆施加所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也阻止所述锁定杆朝解锁位置或者锁定位置变位;双重锁定杆,该双重锁定杆与所述锁定杆连结,且分别与所述锁定杆的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对应地变位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电气驱动源;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锁定杆卡合的第一卡合部以及能够与所述双重锁定杆卡合的第二卡合部,并且与所述车门连接,该驱动部件由所述电气驱动源从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侧的第二方向驱动;以及返回施力部件,该返回施力部件伴随着所述电气驱动源的驱动停止而使所述驱动部件返回所述中立位置,所述驱动部件构成为,在所述锁定杆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部件从所述中立位置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伴随于此,限制所述双重锁定杆朝所述第二位置变位, 并且利用所述第一卡合部按压所述锁定杆而使该锁定杆朝所述锁定位置变位,接着,伴随着所述驱动部件返回所述预定中立位置,释放与所述双重锁定杆之间的卡合,从而允许所述双重锁定杆朝所述第二位置变位,并且释放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锁定杆之间的卡合,所述驱动部件构成为,伴随着该驱动部件再次从所述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利用所述第二卡合部按压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双重锁定杆,从而使所述锁定杆变位至所述双重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还具备基座部件,该基座部件固定于所述车门;以及止挡部,该止挡部形成于所述基座部件,所述驱动部件构成为,在所述锁定杆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驱动部件从所述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伴随于此,限制所述双重锁定杆朝所述第二位置变位,并且,利用所述第一卡合部按压所述锁定杆,从而使该锁定杆变位至所述双重锁定杆与所述止挡部卡合的所述锁定位置,接着,伴随着所述驱动部件返回所述中立位置,释放与所述双重锁定杆之间的卡合,从而允许所述双重锁定杆朝所述第二位置变位,所述双重锁定杆构成为,当该双重锁定杆朝所述第二位置变位时,该双重锁定杆与所述止挡部之间的卡合被解除,由此,允许所述锁定杆从所述锁定位置朝所述双重锁定位置变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部件还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具有 所述止挡部;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构成为,当所述锁定杆从所述解锁位置朝所述锁定位置变位时,该第一引导部在将所述双重锁定杆维持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对所述双重锁定杆进行引导;以及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构成为,当所述锁定杆从所述解锁位置朝所述双重锁定位置变位时,该第二引导部在将所述双重锁定杆维持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对所述双重锁定杆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以及所述锁定杆以相互同轴的方式由所述基座部件支承为转动自如。
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还具备两个卡定突部,这两个卡定突部排列设置于所述锁定杆;以及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由所述基座部件支承,所述保持部件构成为,分别与所述锁定杆的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锁定位置、以及所述双重锁定位置对应地弹性夹持不同个数的所述卡定突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形成为圆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卡定突部的邻接的外周部彼此连接而一体化。
8.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装置还具备内杆,该内杆与所述车门连接,所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输入到该内杆;以及解除杆,该解除杆与所述内杆连接,且具有能够与所述锁定杆卡合的第三卡合部, 在所述锁定杆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对所述内杆输入所述车厢内侧的操作力,伴随于此,所述锁定杆由所述解除杆的所述第三卡合部按压而朝所述解锁位置变位,当所述锁定杆位于所述双重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杆与所述解除杆的所述第三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被释放,以便该锁定杆不会变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被支承为,在配置于初始转动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而相对于所述基座部件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门锁机构。门锁装置包括使驱动部件从预定中立位置转动的电气驱动源和使驱动部件返回预定中立位置的返回施力部件。在锁定杆被配置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伴随着驱动部件从预定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驱动部件利用第一卡合部按压锁定杆,从而使锁定杆变位至锁定位置。接着,伴随着返回预定中立位置,驱动部件允许双重锁定杆朝第二位置变位,并释放第一卡合部与锁定杆之间的卡合。伴随着再次从预定中立位置朝第一方向移动,驱动部件利用第二卡合部按压双重锁定杆而使锁定杆变位至双重锁定位置。
文档编号B60J5/00GK102159783SQ2009801365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9日
发明者三户翔, 山田祐介, 秋月龙次郎, 西尾贵士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