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437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门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以提供能够提高锁定杆的组装作业性的门锁装置为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在将锁定杆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时,锁定杆组装于不从弹性部件承受作用力的待机位置,并被弹性部件与合体引导件保持于该待机位置。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形成于筒形止动突部的前端部的止动引导件与锁定杆的圆弧孔的开口缘滑动接触,使锁定杆向按压弹性部件的一侧转动,从而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专利说明】
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于车门而对门进行锁定或者解除锁定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这样现有的门锁装置公知有具备在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之间转动的锁定杆、以避开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对锁定杆施力的弹性部件、以及在锁定位置以及解除锁定位置挡住锁定杆的止动部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140811号公报(
[0044]?
[0046]段、第14图、第15图)
[0004]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门锁装置中,组装锁定杆时的可组装范围被止动部限制于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之间,因此需要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组装锁定杆,从而组装的作业性变差。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产生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锁定杆的组装作业性的门锁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产生的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的门锁装置具有如下特征,即,具备:支承外壳,其适合固定于车辆的门;锁定杆,其适合配置于支承外壳内,在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之间转动而将门锁定或者解除锁定;止动部,其设于支承外壳;止动抵接部,其设于锁定杆;以及弹性部件,其以使锁定杆远离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对锁定杆施加作用力,并通过该作用力将锁定杆的止动抵接部在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按压于支承外壳的止动部,支承外壳通过使将锁定杆支承为能够转动并且将弹性部件支承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外壳分割体、与具有止动部的第二外壳分割体在锁定杆的转动轴方向合体而构成,并具备:待机位置保持部,其设于第一外壳分割体,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分离的状态下,与弹性部件配合来限制锁定杆的转动,将锁定杆保持于锁定杆不从弹性部件承受作用力并且止动抵接部在转动轴方向与止动部对置的待机位置;合体引导件,其设于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以限制合体过程中的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横向错位的方式相互卡合,将止动抵接部与止动部维持为在转动轴方向对置的状态;以及止动引导件,其设于止动部以及止动抵接部的其中一方,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以及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与另一方滑动接触使锁定杆向按压弹性部件的一侧转动而使锁定杆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0007]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在设于止动部以及止动抵接部的其中一方的止动引导件与另一方滑动接触前,合体引导件相互卡合。
[0008]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技术方案I或2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将以锁定杆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孔贯通形成于锁定杆,使该圆弧孔的一端部的开口缘作为止动抵接部,设置从第二外壳分割体突出并突出进入圆弧孔的内部的筒形止动突部作为止动部,并且在该筒形止动突部的前端部形成锥面作为止动引导件,另外,设置从第一外壳分割体突出并在合体过程中与筒形止动突部的内侧滑动卡合的引导支柱,使该引导支柱与筒形止动突部作为合体引导件。
[0009]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设置:转动中心孔,其贯通形成于锁定杆的转动中心;圆筒轴支承突部,其从第一外壳分割体突出并插入转动中心孔,将锁定杆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轴心支柱,其从第二外壳分割体突出并在合体过程中与圆筒轴支承突部的内侧滑动卡合。
[0010]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征,即,在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在引导支柱的基端部将与锁定杆连动而转动的连动转动部件轴支承为能够转动。
[0011]发明效果
[0012]技术方案I的实用新型
[0013]根据具备技术方案I的结构的门锁装置,将锁定杆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外壳通过在锁定杆的转动轴方向使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合体而成,在第一外壳分割体支承有锁定杆和对锁定杆施力的弹性部件,在第二外壳分割体具备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在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挡住锁定杆的止动部。而且,在组装门锁装置时,以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分离的状态将弹性部件与锁定杆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接下来使该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合体。
[0014]在将锁定杆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时,锁定杆组装于不从弹性部件承受作用力的待机位置,并被弹性部件与待机位置保持部保持于该待机位置。另外,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利用设于它们的合体引导件的卡合来限制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横向错位,被保持于待机位置的锁定杆的止动抵接部与第二外壳分割体所具有的止动部被维持为在锁定杆的转动轴方向对置的状态。而且,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设于止动部以及止动抵接部的其中一方的止动引导件与另一方滑动接触使锁定杆向按压弹性部件的一侧转动。换句话说,相对于第一外壳分割体被保持于待机位置的锁定杆,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0015]这样,根据本实用新型,相对于锁定杆被支承于第一外壳分割体的情况,止动部被设于第二外壳分割体,在将锁定杆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时,锁定杆能够组装于不从弹性部件承受作用力的待机位置。即,不必如以往那样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组装锁定杆,从而提高锁定杆的组装作业性。
[0016]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
[0017]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使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合体时,在锁定杆从待机位置移动而从弹性部件开始承受作用力之前,合体引导件相互卡合,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
[0018]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
[0019]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从第二外壳分割体突出的筒形止动突部突出进入贯通形成于锁定杆的圆弧孔的内侧,并且形成于筒形止动突部的前端部的锥面与圆弧孔的一端部的开口缘滑动接触,从而锁定杆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移动。另外,在该合体过程中,从第一外壳分割体突出的引导支柱与筒形止动突部的内侧滑动卡合,从而限制合体过程中的第一外壳分割体与第二外壳分割体的横向错位。这样,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筒形止动突部兼作止动部与合体引导件。
[0020]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
[0021]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从第二外壳分割体突出的轴心支柱与从第一外壳分割体突出而将锁定杆支承为能够转动的圆筒轴支承突部的内侧滑动卡合,从而能够对圆筒轴支承突部在其轴向的两端进行支承,进而能够确保刚性。
[0022]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
[0023]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能够将第一外壳分割体所具备的作为合体引导件的引导支柱,兼作将连动转动部件轴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转动轴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主视图。
[0025]图2A是车辆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26]图2B是车辆的门的车内侧的立体图。
[0027]图3A是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0028]图3B是门锁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0029]图4是解锁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0030]图5是锁定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0031]图6A是提升杆、打开链节等的侧视图。
[0032]图6B是提升杆、打开链节等的侧视图。
[0033]图7A是提升杆、打开链节等的侧视图。
[0034]图7B是提升杆、打开链节等的侧视图。
[0035]图8是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的马达、活动杆等的主视图。
[0036]图9是将第一外壳分割体卸下的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立体图。
[0037]图10是将锁定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主视图。
[0038]图11是将解除锁定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一部分放大的主视图。
[0039]图12是图1的X — X切剖面的剖视图。
[0040]图13是图1的Y — Y切剖面的剖视图。
[0041]图14是将第二外壳分割体卸下的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主视图。
[0042]图15是将第二外壳分割体卸下的状态下的门锁装置的剖视图。
[0043]图16是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的门锁装置的剖视图。
[0044]图17是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的门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根据图1?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例如通过在大致直角地弯曲的支承体11 (参照图3B)将多个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而成。而且,如图2A所示,支承体11中的相比弯曲部分靠一侧的第一外面11A(参照图3A),例如从内面贴靠固定于横向配置于车辆100的右侧的转动式的门101中的与转动中心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壁101A。
[0046]如图3A所示,在支承体11的第一外面11A,开口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撞针接受槽12。该撞针接受槽12的一端的撞针接受口 12K,在支承体11中的隔着弯曲部分与第一外面IlA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外面11B(参照图1)开口。而且,撞针接受槽12通过形成于门101的切开孔1lB向门101的外部露出,车辆100主体的门框100W的内部所具备的撞针15,在将门101关闭时从撞针接受口 12K进入撞针接受槽12内。
[0047]撞针15呈使例如剖面圆形的线材弯曲的门形构造,该门形构造的I对脚部从门框10ff的内面突出并且在内外方向排列。而且,下述的闩锁13与撞针15的I对脚部中的靠外配置的一方的脚部卡合。此外,在图4以及图5中,仅示出了撞针15中的与闩锁13卡合的部分。
[0048]如图3A所示,在支承体11的第一外面IlA具备盖体11F,在相比该盖体IlF靠内侧组装有图4以及图5所示的闩锁13以及棘轮14(有时也称为“pole”)。如图4所示,闩锁13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卡止爪13A、13B,上述第一和第二卡止爪13A、13B之间成为撞针接受部13C。而且,闩锁13中的将第一和第二卡止爪13A、13B彼此连接的部分所具备的锁转动轴13J,在支承体11中的相比撞针接受槽12靠上侧部分被支承为能够转动,闩锁13在与支承体11的第一外面IlA平行的面内转动。
[0049]另外,闩锁13被设于其与支承体11之间的未图示的扭簧沿解锁方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施力。而且,在将门101打开的状态下,通过闩锁13所具备的杆干扰部抵接部13D与支承体11所具备的杆干扰部IlX抵接而将闩锁13定位于未上闩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
[0050]在该未上闩位置,第一^^止爪13A向撞针接受槽12的上方退避,并且第二卡止爪13B成为横切撞针接受槽12的状态,撞针接受部13C的开口端朝向撞针接受槽12的撞针接受口 12K侧。然后,进入撞针接受槽12的撞针15被撞针接受部13C内接受,并且撞针15按压第二卡止爪13B使闩锁13向锁定方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5所示,撞针接受槽12中的相比撞针15靠撞针接受口 12K侧被第一卡止爪13A挡住,从而形成为闩锁13与撞针15啮合的状态。
[0051]棘轮14是用于将闩锁13保持为与撞针15啮合的状态的部件,以配置于支承体11中的相比撞针接受槽12靠下方位置的棘轮转动轴14J为中心在与闩锁13相同的平面内转动。另外,棘轮14以使闩锁转动限制片14A和杆干扰部片14B从棘轮转动轴14J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具备闩锁转动限制片14A和杆干扰部片14B。并且,对于棘轮14而言,利用安装于其与支承体11之间的未图示的扭簧对棘轮14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施力。由此,棘轮14通常被定位于杆干扰部片14B抵接于支承体11所具备的棘轮杆干扰部IlD的原点位置。若在该原点位置,棘轮14的闩锁转动限制片14A与闩锁13的第一卡止爪13A以及第二卡止爪13B干扰,棘轮14从原点位置顺时针转动而到达释放位置,则棘轮14的闩锁转动限制片14A与闩锁13的第一卡止爪13A以及第二卡止爪13B不再干扰。
[0052]若将门101从打开的状态关闭,则如以下那样棘轮14与闩锁13卡合。若将门101关闭,则被撞针15按压而转动的闩锁13的第二卡止爪13B与第一卡止爪13A,依次按下棘轮14的闩锁转动限制片14A而通过。然后,若门101到达将其与门框100W之间的隔音部件1lC (参照图2A以及图2B)最大限度地压溃的位置,则闩锁13到达第二卡止爪13B从棘轮14的闩锁转动限制片14A略微分离的超行程位置,由此,棘轮14返回原点位置。然后,若利用隔音部件1lC的弹力将门101推回,则棘轮14的闩锁转动限制片14A相对于闩锁13的第一卡止爪13A从撞针接受部13C的相反的一侧抵接、闩锁13被定位于上闩位置。由此,成为限制闩锁13向闩锁解除方向转动的上闩状态,门101被保持为全闭状态。
[0053]棘轮14对闩锁13的转动限制,能够利用图2A所示的门101的外面所具备的外侧门把手104、和图2B所示的门101的车内面所具备的内侧门把手105中的其中一个来解除。为了将来自上述外侧门把手104以及内侧门把手105的操作力传递至棘轮14,在棘轮转动轴14J能够一体旋转地安装有图6A所示的提升杆16。
[0054]具体而言,棘轮转动轴14J以贯通与支承体11中的盖体IIF(参照图3A)对置的基壁11C(参照图4)的状态被支承体11支承为能够转动,在该棘轮转动轴14J中的向基壁IlC的背面侧突出的端部能够一体旋转地固定有图6A所示的提升杆16。
[0055]提升杆16具备从棘轮转动轴14J朝向撞针接受槽12 (参照图4)的撞针接受口12K侧(以下,将其称为“前侧”,将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突出的第一倾动臂16A、和从棘轮转动轴14J朝向后侧的斜下方突出的第二倾动臂16C。在第一倾动臂16A设有将其前端部沿棘轮转动轴14J的轴向弯折而成的前端抵接部16B,并且在第二倾动臂16C具备将其前端部沿棘轮转动轴14J的轴向弯折并且使之相比第二倾动臂16C向前侧斜下方突出的冲击突片16D。
[0056]在相比棘轮转动轴14J靠后侧的斜下方位置,与棘轮转动轴14J平行地设有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在该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能够转动地支承有外侧打开杆17 (参照图3A)。
[0057]在外侧打开杆17具备从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向前侧突出的支承臂17A、和从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向后侧突出的操作臂17D。而且,外侧打开杆17被未图示的转动限制部限制转动范围,在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无动作位置、与从该无动作位置沿该图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的动作位置(参照图7A以及图7B)之间转动。另外,外侧打开杆17被图6A所示的扭簧18(在图6B、图7A以及图7B中省略)向无动作位置侧施力。
[0058]在支承臂17A的前端部沿与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形成有卡合孔17B。该卡合孔17B形成为使I对山形突部17T、17T从圆形孔的内周面中的分离180度的两位置向相互接近的一侧突出的形状。
[0059]受压片17C从支承臂17A的前端的下缘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弯折突出。而且,在操作内侧门把手105时后述的内侧打开杆20从下方抵接于受压片17C使外侧打开杆17从无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转动。
[0060]另外,连杆卡止片17E从操作臂17D中的前端的上缘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弯折突出。而且,与该连杆卡止片17E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杆与外侧门把手104连接,若操作外侧门把手104,则向下方按压连杆卡止片17E使外侧打开杆17从无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转动。
[0061]如图6A所示,开口链19的卡合突片19A能够转动地与在外侧打开杆17的卡合孔17B卡合。开口链19整体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上述的卡合突片19A从下端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突出。而且,开口链19被卡合孔17B中的上述的I对山形突部17T、17T限制转动范围,在向前侧倾倒的解除锁定位置、与向后侧倾倒的锁定位置之间转动。另外,如图6A所示,在开口链19与外侧打开杆17之间设有扭簧29 (在图6B、图7A以及图7B中省略),利用该扭簧29对开口链19向解除锁定位置侧施力。
[0062]推起突片19C从开口链19的上缘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弯折突出。而且,若开口链19配置于解除锁定位置,则如图6B所示,推起突片19C位于提升杆16中的前端抵接部16B的下方,若在该状态下外侧打开杆17从无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转动,则如图7B所示,推起突片19C将提升杆16的前端抵接部16B推起。由此,提升杆16与棘轮14 (参照图5) —起从原点位置向释放位置转动,将棘轮14与闩锁13的卡合解除,从而将门101打开。
[0063]另一方面,若开口链19配置于锁定位置,则如图6A所示,推起突片19C向提升杆16中的相比前端抵接部16B靠棘轮转动轴14J侧偏离。于是,即使在该状态下外侧打开杆17从无动作位置向动作位置转动,也如图7A所示,推起突片19C也不再将提升杆16的前端抵接部16B推起。S卩,在开口链19配置于锁定位置时,成为即使操作外侧门把手104也无法将门101打开的锁定状态。
[0064]转动限制突部19D从开口链19的上端部中的后缘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弯折,并且该转动限制突部19D相比推起突片19C向上方突出。另外,转动限制突部19D的上端部趋向前侧而山形状地弯折。而且,若在开口链19处于解除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外侧打开杆17向动作位置转动,则该转动限制突部19D —边被支承体11所具备的解除锁定维持突部IIE (参照图9)引导一边被抬起。即,转动限制突部19D以及解除锁定维持突部IlE是将从活动杆25的活动作用臂25C分离的开口链19保持为解除锁定状态的部件。
[0065]下端臂19F从开口链19的靠近下端位置向前方突出,锁定解除片19B从该下端臂19F的下缘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弯折并且向前方突出。而且,后述的活动杆25将该锁定解除片19B向上方推起,从而开口链19从解除锁定位置切换至锁定位置。
[0066]限制承受部19E从开口链19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的前缘部沿外侧打开杆转动轴17J的轴向弯折。对于该限制承受部19E,与后述的活动杆25 —起进行说明。
[0067]此外,若在开口链19配置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将门101关闭,则在该门101的关闭过程中与棘轮14 一起转动的提升杆16的冲击突片16D从后方推压开口链19使之向解除锁定位置移动。即,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具备若处于锁定状态将门101关闭,则将该锁定状态消除的取消功能。
[0068]上述的闩锁13、棘轮14、提升杆16、外侧打开杆17以绕朝向与支承体11的第一外面11A(参照图3A)正交的方向的转动中心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体11支承,但后述的内侧打开杆20、活动杆25等如图8所示以绕朝向与支承体11的第二外面IlB正交的方向的转动中心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体11支承。
[0069]此处,再次对支承体11进行说明。支承体11形成为,相对于在与第二外面IlB正交的方向将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合体而成的支承外壳110 (参照图3A以及图3B),从与第一外面IlA正交的方向组装闩锁模块120 (参照图1以及图3A)的构造。闩锁模块120形成为相对于上述的盖体11F、基壁IlC等组装闩锁13、棘轮14、提升杆16等的结构。另一方面,在支承外壳110组装有外侧打开杆17、内侧打开杆20、活动杆25等。
[0070]如图3B所示,支承外壳110中的第一外壳分割体50形成为从大致直角地弯曲的基底主板壁51的外缘部朝向第一外面IlA以及第二外面IlB伸出有基底包围壁52的结构,并且,基底包围壁52的前端部向侧方伸出而形成有凸缘部52F。另外,第二外壳分割体60形成为从构成第二外面IlB的基底主板壁61的外缘部朝向第一外壳分割体50伸出有基底包围壁62的结构,基底包围壁62的前端部向侧方伸出而形成凸缘部62F(参照图9)。而且,第一外壳分割体50的基底主板壁51中的相比弯曲部靠一侧的部分、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在与第二外面IlB正交的方向对置配置,凸缘部52F、62F彼此例如被激光焊接。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不特别记载,第一外壳分割体50的“基底主板壁51”是指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对置的壁部。
[0071]如图8所示,内侧打开杆20朝向支承外壳110中的第二外面IlB以配置于右侧部的靠近下端位置的内侧打开杆转动轴20J为中心转动。另外,内侧打开杆20的一部分从内侧打开杆转动轴20J朝向支承外壳110中的横向的中央侧延伸,其前端部沿内侧打开杆转动轴20J的轴向弯折而成为推起抵接部20B。另外,内侧打开杆20的另一部分朝向下方突出,其前端部成为电缆卡止部20A。而且,该电缆卡止部20A经由电缆Wl (参照图1)与内侧门把手105连接。此外,电缆Wl例如是在中空构造的外部电缆的内侧能够移动地穿过有内部电缆的所谓控制电缆,从外部电缆的端部露出的内部电缆的前端部与电缆卡止部20A连接。
[0072]另外,由于组装有电缆W1,从而内侧打开杆20被保持于图8所示的无动作位置。而且,若操作内侧门把手105,则经由电缆Wl将内侧打开杆20向图8中的左侧拉动,从而内侧打开杆20沿该图中的顺时针转动至动作位置。其间,内侧打开杆20的推起抵接部20B将前述的外侧打开杆17的受压片17C(参照图6、图7以及图9)推起,从而外侧打开杆17也从无动作位置转动至动作位置。此时,如果开口链19配置于解除锁定位置,那么如前述那样门101打开,如果开口链19配置于锁定位置,那么门101不打开。此外,若停止内侧门把手105的操作,则内侧打开杆20由于设于内侧门把手105的未图示的弹簧而从动作位置向无动作位置移动。
[0073]如图8所示,用于使开口链19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切换的活动杆25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杆”),以支承外壳110中的隔着开口链19配置于内侧打开杆转动轴20J的相反的一侧位置的活动杆转动轴部5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圆筒轴支承突部”)为中心转动。如图13所示,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构成支承外壳110的第一外壳分割体50成型为一体,并从其基底主板壁51朝向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直立。活动杆转动轴部53形成为在其芯部具有前端敞开的轴心孔53H的圆筒形状。
[0074]活动杆25具备如图13所示地在其芯部具有能够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外侧卡合的转动中心孔25H1的圆筒部25H、从圆筒部25H的外周面向上方伸出的第一扇形突片25A、从圆筒部25H的外周面向左斜下方伸出的扇形的第二扇形突片25D、以及从圆筒部25H的外周面向右斜侧突出的活动作用臂25C(参照图8)。
[0075]如图9所示,圆柱状的限制销25P沿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平行的方向从第二扇形突片25D的背面(与基底主板壁51的对置面)突出。另外,在基底主板壁51中的与第二扇形突片25D的对置面,安装有限制弹簧27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件”)。限制弹簧27形成为将弹簧线材的中间部卷绕成螺旋状并且使两端部对置并且将使上述对置部分的靠近前端位置相互接近的一侧弯曲成山形状而具备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的构造。而且,活动杆25的限制销25P穿过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当活动杆25在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与图11所示的解除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时,限制销25P将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扩张并且通过,从而活动杆25被施力至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的其中一个,而不会在它们的中间区域停留。
[0076]S卩,限制弹簧27对活动杆25以使之避开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方式施力,若限制销25P向锁定位置侧越过中间位置(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的顶部之间),则活动杆25朝向锁定位置侧被施力,若限制销25P向解除锁定位置侧越过中间位置,则活动杆25朝向解除锁定位置侧被施力。
[0077]另外,虽进行后述,但活动杆25通过与设于支承外壳110的筒形止动突部64 (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止动部”)抵接,而被定位于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参照图10以及图11),在上述锁定位置以及解除锁定位置中,由于限制弹簧27的作用力而向筒形止动突部64被按压。由此,消除活动杆25的转动方向的晃动,从而仅在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的两个位置能够停止。
[0078]如图6A?图7B所示,活动作用臂25C的前端部与开口链19中的锁定解除片19B从下方对置。而且,如从图11向图10的变化所示,在活动杆25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时,活动作用臂25C将锁定解除片19B推起使开口链19从解除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
[0079]如图8所示,锁定维持臂25B从第一扇形突片25A中的与活动作用臂25C接近的一侧的一侧缘部突出。锁定维持臂25B的一部分相对于开口链19的限制承受部19E对置,锁定维持突部25T(参照图7Α、图9)从锁定维持臂25Β的前端部朝向限制承受部19Ε侧突出。而且,若活动杆25配置于解除锁定位置,则锁定维持突部25Τ从限制承受部19Ε的前方错开,若活动杆25配置于锁定位置,则如图7Α所示,锁定维持突部25Τ与限制承受部19Ε从前方对接。由此,在活动杆25配置于锁定位置时,利用内侧打开杆20或者外侧打开杆17将开口链19推起,从而即使开口链19的锁定解除片19Β从活动作用臂25C分离也利用锁定维持突部25Τ将开口链19保持为锁定状态。
[0080]如图8所示,电缆结合片25Ε从第二扇形突片2^)的下端部伸出。门101的内面所具备的锁定操作部106 (参照图2Β)经由电缆W2(参照图1)与该电缆结合片25E连接。而且,通过操作锁定操作部106,能够在解除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切换活动杆25。此外,电缆W2也形成为与上述的电缆Wl相同的结构(例如控制电缆)。
[0081]除门101的内面的锁定操作部106以外,活动杆25还能够利用车内的集中锁定开关107(参照图2B)、无线钥匙108(参照图2A)在解除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切换。因此,将马达22、连接器22C、母线电路22B等电机零件安装于支承外壳110。如图8所示,马达22配置于支承外壳110中的活动杆25的上方,马达22的旋转输出轴与第二外面IlB平行并向斜下方突出,在该旋转输出轴固定有蜗杆23。
[0082]与蜗杆23啮合的蜗轮24以轮旋转轴部54为中心旋转,该轮旋转轴部54配置于支承外壳I1中的相比活动杆转动轴部53靠上方。如图13所示,轮旋转轴部54与构成支承外壳110的第一外壳分割体50成型为一体,从基底主板壁51朝向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直立。轮旋转轴部54呈在芯部具有螺纹孔54A的圆柱状。而且,蜗轮24能够旋转地与轮旋转轴部54中的与基底主板壁51接近的基端侧嵌合。
[0083]如图8所不,蜗轮24的一部分位于基底主板壁51与第一扇形突片25A之间,贯通蜗轮24的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部突出进入贯通第一扇形突片25A形成的圆弧孔25S。圆弧孔25S以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为中心的圆弧状延伸。
[0084]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蜗轮24中的与第一扇形突片25A的对置面,在中间夹有轮旋转轴部54的两个位置突出形成有I对旋转推压突部24A、24A。与此相对,第一扇形突片25A中的相比圆弧孔25S从活动杆转动轴部53分离的一侧,趋向蜗轮24侧而形成为厚壁,在该厚壁部分中的周向的中央形成有卡合槽25M。而且,蜗轮24通常被保持于旋转推压突部24A、24A沿圆弧孔25S的周向排列的位置,若对集中锁定开关107、无线钥匙108进行锁定操作,则蜗轮24沿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于是,在该蜗轮24的旋转过程中一方的旋转推压突部24A进入卡合槽25M之后推压卡合槽25M中的左侧的槽内部25N,从而活动杆2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从图11所示的解除锁定位置向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切换。
[0085]另一方面,若对集中锁定开关107、无线钥匙108进行解除锁定操作,则蜗轮24沿图10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于是,在蜗轮24的旋转过程中,一个旋转推压突部24A进入卡合槽25M之后推压卡合槽25M中的右侧的槽内面25L,从而活动杆2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从图10所示的锁定位置向图11所示的解除锁定位置切换。
[0086]如图8所示,检测臂25F从第一扇形突片25A朝向上方突出。在基底主板壁51中的检测臂25F的转动区域的上方安装有检测开关26,该检测开关26所具备的动作部向检测臂25F的转动区域内突出。车辆100取得检测开关26的信号,从而能够识别活动杆25是否位于解除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的其中一个。
[0087]此外,活动杆25不仅能够通过门101的内面所具备的锁定操作部106,还能够通过将钥匙103(参照图2A)插入外面所具备的钥匙锁芯102并对其进行操作来在解除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切换。虽省略详细的说明,但从钥匙锁芯102输入的力经由钥匙操作传递链30 (参照图8以及图9)向活动杆25传递。
[0088]如图13所示,轴心支柱63从构成支承外壳110的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中的供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前端部对接的部分朝向基底主板壁51直立。轴心支柱63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同轴地延伸,并且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轴心孔53H嵌合。由此,形成为活动杆转动轴部53在其轴向的两端被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支承的构造,从而确保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刚性。另外,轴心支柱63呈尖端渐细形状,在轴心孔53H的开口缘形成有锥形的引导锥面53G。
[0089]筒形止动突部64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中的供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部对接的部分朝向基底主板壁51直立。筒形止动突部64呈与轮旋转轴部54同轴的圆筒形。另外,筒形止动突部64突出进入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在该圆弧孔25S的内侧与从第一外壳分割体50直立的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部的外侧嵌合。由此,形成为轮旋转轴部54以及筒形止动突部64 —起在轴向的两端部被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支承的构造。另外,筒形止动突部64的前端部从轴向抵接于蜗轮24的旋转中心所具备的轴承筒24B,从而在其与基底主板壁51之间禁止蜗轮24沿轴向移动(参照图13)。此夕卜,轮旋转轴部5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引导支柱”,蜗轮2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连动转动部件”。
[0090]如图16所示,筒形止动突部64中的接受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部的中心孔64H,贯通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基底主板壁61,从其基底主板壁61的外部(第二外面11B)侧插入中心孔64H内的螺栓64B,紧固于轮旋转轴部54的螺纹孔54A。
[0091]另外,筒形止动突部64的外周面在与该基底主板壁61接近的基端侧成为与轴向平行的圆筒外部64A,在前端侧成为相对于轴向倾斜的圆锥面64G1。另外,插入有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弧孔25S中的靠第二外壳分割体60侧的开口缘整周上,形成有朝向内侧下降倾斜的引导倾斜面25G。
[0092]并且,在筒形止动突部64中的中心孔64H的开口缘、与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外周缘,也形成有锥形的插入引导面64G2、54G。
[0093]活动杆25通过圆弧孔25S中右端的开口缘25K朝向第二外面IlB抵接于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筒外部64A而被定位于锁定位置(参照图10),通过圆弧孔25S中左端的开口缘25K朝向第二外面IlB抵接于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筒外部64A而被定位于解除锁定位置(参照图11)。
[0094]本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的结构如上所述。该门锁装置10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即在第一外壳分割体50组装马达22、蜗轮24、活动杆25、限制弹簧27等的各种部件之后,使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合体而完成支承外壳110,并在该支承外壳110组装闩锁模块120。
[0095]组装于支承外壳110的部件中的马达22、蜗轮24、限制弹簧27、内侧打开杆20、夕卜侧打开杆17,不存在组装的优先顺位,而能够按任意的顺序组装。与此相对,活动杆25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地形成为与蜗轮24以及限制弹簧27重叠的配置,因此以先组装蜗轮24以及限制弹簧27的状态,将活动杆25组装于活动杆转动轴部53。
[0096]在组装活动杆25时,使圆弧孔25S与轮旋转轴部54重叠,并且使第二扇形突片25D与限制弹簧27重叠,将限制销25P插入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此时,如图14所示,活动杆25能够组装于相比锁定位置(参照图10)或者解除锁定位置(参照图11)从它们的中间位置避开的位置、即不承受限制弹簧27的作用力的待机位置(限制销25P不被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按压的位置)。
[0097]在图14以及图15中示出了使活动杆25处于相比解除锁定位置从中间位置避开的待机位置(称为“解除锁定位置侧的待机位置”),将其组装于活动杆转动轴部53后的状态。如该图所示,在解除锁定位置侧的待机位置,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中的朝向第二外面IlB靠左侧的端部,配置为与轮旋转轴部54的侧面抵接或者接近。另外,如图14所示,限制销25P松配合地嵌入限制弹簧27中的相比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的顶部靠螺旋部侧。而且,轮旋转轴部54与限制弹簧27配合来限制活动杆25的转动,从而活动杆25被保持于解除锁定位置侧的待机位置。此外,轮旋转轴部54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待机位置保持部”。
[0098]如上所述,能够将活动杆25组装于“解除锁定位置侧的待机位置”是因为,将活动杆25的转动区域限制在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的筒形止动突部64设于第二外壳分割体60,在将活动杆25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的时刻,不受筒形止动突部64对于安装位置的限制。因此,在将活动杆25组装于活动杆转动轴部53时,不必克服限制弹簧27的作用力而组装(详细而言,使限制销25P从其轴向挤入限制弹簧27的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从而能够容易地组装活动杆25。
[0099]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例示使活动杆25处于解除锁定位置侧的待机位置而对其进行组装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使活动杆25处于相比锁定位置从中间位置避开的待机位置而对其进行组装的情况也相同。
[0100]若将活动杆25等的应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的部件全部组装,则使第一外壳分割体50覆盖第二外壳分割体60,并使它们在活动杆25的旋转轴向合体。具体而言,对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轴心支柱63以及轮旋转轴部54与筒形止动突部64分别观察使之对位,使第二外壳分割体60相对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逐渐接近。这样,首先,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突出的轴心支柱63突出进入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轴心孔53H(参照图16)。轴心支柱63呈尖端渐细形状,在轴心孔53H的开口缘形成有锥形的引导锥面53G,因此能够顺畅地开始轴心支柱63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嵌合。
[0101]若使第二外壳分割体60与第一外壳分割体50进一步接近,则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突出的筒形止动突部64相对于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开始突出进入,并且从第一外壳分割体50侧突出进入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的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部开始向筒形止动突部64的内侧突出进入(参照图17)。而且,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锥面64G1、与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在合体方向(活动杆25的旋转轴向)对置。此外,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止动抵接部”。
[0102]若进一步使第二外壳分割体60与第一外壳分割体50接近,则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锥面64G1与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滑动接触,使活动杆25从待机位置强制转动。详细而言,如从图15向图12或者从图14向图11的变化所示,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锥面64G1与圆弧孔25S中的朝向第二外面IlB靠左端的引导倾斜面25G滑动接触,并挤入圆弧孔25S与轮旋转轴部54之间(参照图12)。此时,活动杆25从待机位置转动筒形止动突部64的筒壁的厚度大小而配置于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此外,圆锥面64G1以及引导倾斜面25G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止动引导件”。
[0103]如从图14向图11的变化所示,在活动杆25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转动时,活动杆25所具备的限制销25P在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挤入限制弹簧27的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这样,对活动杆25以使之避开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方式赋予作用力。
[0104]如上所述,筒形止动突部64与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滑动接触而活动杆25从待机位置转动,从限制弹簧27开始承受作用力之前,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轴心支柱63以及轮旋转轴部54与筒形止动突部64分别在合体方向滑动卡合(参照图17),之后在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合体过程中,即使活动杆25承受限制弹簧27的作用力,也不会产生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横向错位的情况。于是,能够顺畅地进行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合体作业。此外,在合体方向进行凹凸嵌合的轮旋转轴部54与筒形止动突部64以及轴心支柱63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分别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合体引导件”。
[0105]另外,不仅在圆锥面64G1,在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也设有引导倾斜面25G,从而能够在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合体过程中使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锥面64G1与引导倾斜面25G滑动接触,因此能够使活动杆25更顺畅从待机位置转动。
[010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筒形止动突部64的轴间距离大于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限制销25P的轴间距离。即,与从作为“作用点”的限制销25P至作为“支点”的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距离相比,从作为“支点”的活动杆转动轴部53至作为“力点”的筒形止动突部64的距离长,因此在利用第二外壳分割体60使活动杆25克服限制弹簧27的作用力从待机位置转动时,能够以更小的力使之转动。当然,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筒形止动突部64的轴间距离也可以小于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限制销25P的轴间距离。
[0107]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活动杆25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时,活动杆25组装于不从限制弹簧27承受作用力的待机位置,并被限制弹簧27与轮旋转轴部54保持于该待机位置。另外,在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合体过程中,通过设于它们的轮旋转轴部54与筒形止动突部64以及轴心支柱63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的卡合,限制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横向错位,被保持于待机位置的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所具备的筒形止动突部64,以在活动杆25的转动轴方向对置的状态被维持。而且,在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合体过程中,设于筒形止动突部64的圆锥面64G1,与圆弧孔25S的开口缘25K滑动接触使活动杆25向按压限制弹簧27的一侧转动。换句话说,相对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被保持于待机位置的活动杆25,在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合体过程中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0108]换句话说,相对于活动杆25被支承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的情况,筒形止动突部64设于第二外壳分割体60,在将活动杆25组装于第一外壳分割体50时,活动杆25组装于不从限制弹簧27承受作用力的待机位置,因此不必如以往那样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组装活动杆25,从而提高活动杆25的组装作业性。
[0109]另外,在使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合体的过程中,筒形止动突部64使活动杆25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转动,而承受限制弹簧27的作用力,但在开始承受该作用力之前,轮旋转轴部54与筒形止动突部64以及轴心支柱63与活动杆转动轴部53卡合,从而防止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横向错位,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合体作业。
[0110]另外,在活动杆25从待机位置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转动时,限制销25P从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逐渐挤入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因此与使限制销25P从其轴向挤入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之顺畅地挤入I对滑动接触突部27A、27A之间。
[0111]其他的实施方式
[0112]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以下说明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并且,在下述以外也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
[0113](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止动部”的筒形止动突部64突出进入贯通活动杆25形成的圆弧孔25S并与其开口缘25K滑动接触的结构,但“止动部”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只要能够使之与位于待机位置的活动杆25的其中一部分滑动接触而朝向锁定位置或者解除锁定位置转动即可。只要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活动杆25,则也可以例如以与作为“止动抵接部”的第二扇形突片25D、检测臂25F的外侧面干扰的方式设置“止动部”。
[0114](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动引导件”在筒形止动突部64的前端设置圆锥面64G1,在活动杆25的圆弧孔25S设置引导倾斜面25G,但也可以仅由它们的其中一方构成“止动引导件”。
[0115](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筒形止动突部64的中心孔64H的开口缘设置插入引导面64G2,在轮旋转轴部54的前端设置插入引导面54G,但也可以形成为仅设置它们的其中一方的结构。
[0116](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合体引导件”具备活动杆转动轴部53与轴心支柱63以及轮旋转轴部54与筒形止动突部64,但也可以具备除它们以外的例如用于螺纹固定第一外壳分割体50与第二外壳分割体60的支柱以及接受该支柱的凹部作为“合体引导件”。
[0117](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门锁装置10具备马达22以及蜗轮24,但这些不是必须的,也可以形成为不具备马达以及蜗轮的结构。
[0118]附图标记说明
[0119]10…门锁装置;24...蜗轮(连动转动部件);25…活动杆(锁定杆);25G…引导倾斜面(止动引导件);25H1…转动中心孔;25K…开口缘(止动抵接部);25S…圆弧孔;27…限制弹簧(弹性部件);50…第一外壳分割体;53…活动杆转动轴部(圆筒轴支承突部);54…轮旋转轴部(引导支柱、待机位置保持部);60…第二外壳分割体;63…轴心支柱;64…筒形止动突部(止动部);64G1…圆锥面(止动引导件);100…车辆;101…门;110…支承外壳。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外壳,其适合固定于车辆的门; 锁定杆,其适合配置于所述支承外壳内,在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之间转动而将所述门锁定或者解除锁定; 止动部,其设于所述支承外壳; 止动抵接部,其设于所述锁定杆;以及 弹性部件,其以使所述锁定杆远离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除锁定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对所述锁定杆施加作用力,并通过该作用力将所述锁定杆的所述止动抵接部在所述锁定位置或者所述解除锁定位置按压于所述支承外壳的所述止动部, 所述支承外壳通过使将所述锁定杆支承为能够转动并且将所述弹性部件支承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外壳分割体、与具有所述止动部的第二外壳分割体在所述锁定杆的转动轴方向合体而构成,并具备: 待机位置保持部,其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在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与所述第二外壳分割体分离的状态下,与所述弹性部件配合来限制所述锁定杆的转动,将所述锁定杆保持于所述锁定杆不从所述弹性部件承受作用力并且所述止动抵接部在所述转动轴方向与所述止动部对置的待机位置; 合体引导件,其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与所述第二外壳分割体,以限制合体过程中的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与所述第二外壳分割体的横向错位的方式相互卡合,将所述止动抵接部与所述止动部维持为在所述转动轴方向对置的状态;以及 止动引导件,其设于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止动抵接部的其中一方,在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以及所述第二外壳分割体的合体过程中与另一方滑动接触使所述锁定杆向按压所述弹性部件的一侧转动而使所述锁定杆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锁定位置或者所述解除锁定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于所述止动部以及所述止动抵接部的其中一方的所述止动引导件与另一方滑动接触前,所述合体引导件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以所述锁定杆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孔贯通形成于所述锁定杆,使该圆弧孔的一端部的开口缘作为所述止动抵接部, 设置从所述第二外壳分割体突出并突出进入所述圆弧孔的内部的筒形止动突部作为所述止动部,并且在该筒形止动突部的前端部形成锥面作为所述止动引导件, 另外,设置从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突出并在所述合体过程中与所述筒形止动突部的内侧滑动卡合的引导支柱,使该引导支柱与所述筒形止动突部作为所述合体引导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 转动中心孔,其贯通形成于所述锁定杆的转动中心; 圆筒轴支承突部,其从所述第一外壳分割体突出并插入所述转动中心孔,将所述锁定杆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 轴心支柱,其从所述第二外壳分割体突出并在所述合体过程中与所述圆筒轴支承突部的内侧滑动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支柱的基端部将与所述锁定杆连动而转动的连动转动部件轴支承为能够转动。
【文档编号】B60J5/00GK203961528SQ20129000094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木本典夫, 葛山敦司, 多田武史, 山口敦司, 谷山雅司, 小嶋佑介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