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位置调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8086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座椅位置调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椅子或者可折叠的椅子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座椅位置调整器,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避免发生夹手风险,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一种座椅位置调整器,包括壳体和调整臂,所述壳体安装在座椅扶手的下表面,所述调整臂与座椅部件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连续的波浪状滑动槽,所述壳体的底部横向设有一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窄缝,调整臂一端插入滑动槽,另一端从所述窄缝伸出并固定在所述座椅部件上,所述调整臂在滑动槽中滑动地移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椅子或者可折叠 的椅子的座椅位置调整器。 座椅位置调整器

【背景技术】
[0002] 座椅位置调整器用于可调节的椅子或者可折叠的椅子,使其能够根据需要对可调 节椅子进行不同倾斜角度的定位,也可用于可折叠椅子,使其便于折叠。但现有技术的座椅 位置调整器,其用于定位的咬合结构露出在整个调整机构外部,在椅子折叠、展开或者调整 角度的时候易发生夹手的风险,导致使用者遭受疼痛甚至创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座椅位置调整器,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不 足之处,避免发生夹手风险,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种座椅位置调整器,包括壳体和调整臂,所述壳体安装在座椅扶手的下表面,所 述调整臂与座椅部件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连续的波浪状滑动槽,所述壳体的底部横 向设有一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窄缝,调整臂一端插入滑动槽,另一端从所述窄缝伸出并固 定在所述座椅部件上,所述调整臂在滑动槽中滑动地移动。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臂为靴形,其弯曲的一段的端部设有一螺栓,所述调整臂通过 螺栓在所述波浪状滑动槽内滑动,所述调整臂的另一段从壳体底部的窄缝伸出滑动槽外与 座椅部件连接。
[0007] 其中,所述调整臂伸出壳体的一段上设有安装孔,座椅的前脚管和后脚管分别通 过所述安装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调整臂的两侧,所述前脚管的转动轨迹平面与后脚管的 转动轨迹平面相互平行。当座椅收起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椅座收合时的厚度,降低包装 成本,同时在运输时刻增加集装箱的装载量,进而减小运输成本。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相 互契合。
[0009] 如上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所述波浪状滑动槽有至少三个波峰。优选地,所述波 浪状滑动槽有五个波峰,可以将椅子的倾斜角度细化分成五个档位进行定位,更优化了客 户体验。
[0010]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的后壁上,设有一开口,延伸至与壳体底部的窄缝相通,当 调整臂移动至滑动槽后端时,所述调整臂的臂身可部分地嵌入所述开口中。
[0011] 其中,所述滑动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调整臂的厚度,使得整个滑动调整构件都最 大程度地包裹在壳体内部,使得产品更为安全。
[0012]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两侧壁在顶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面,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 座椅扶手的下表面。为便于安装,还可以在所述安装面上预设安装孔。
[0013]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 用新型通过壳体和调整臂的共同作用,不但能根据需要对座椅进行不同倾斜角度的定位, 而且由于调整臂设置在壳体内的滑动槽内,处于一个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不会发生夹手 危险;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通过以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的描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 特征,该实施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但并不限于此,其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位置调整器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所示壳体的右半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位置调整器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调整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所示调整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座椅位置调整器的一个较优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图5所示座椅位置调整器安装在椅子上的整体示意图;
[0021] 图7为图1所示较优实施例的调整臂在移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图1所示较优实施例的调整臂在移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为图8所示调整臂在移动状态二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优实施例,座椅位置调整器2包括壳体21和调整臂22。如 图1所示,壳体21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左半部(见图2)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互相契 合,通过螺钉217固定。结合图2所示,壳体21的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内壁上设有相互对应 的连续的波浪状滑动槽210,当左半部和右半部合起时,形成滑动槽空腔211,壳体21的底 部横向设有一条与滑动槽210连通的窄缝212,壳体21的两侧壁在顶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 面213,在安装面213上预设有安装孔214。在壳体21的后壁上,设有一开口 216,开口 216 延伸至与壳体21底部的窄缝212相通。如图3、图4所示,调整臂22为靴形,其弯曲的一段 221的端部设有一螺栓223,弯曲的一段221插入滑动槽210,调整臂22通过螺栓223在滑 动槽210中滑动地移动,另一段222上设有安装孔224,该另一段222从窄缝212伸出以固 定至座椅部件上。
[0025] 结合图5、图6所不,座椅位置调整器2安装在座椅1的扶手11的下表面处。壳 体21通过安装孔214固定在座椅1扶手的下表面处,调整臂22通过安装孔224与座椅部 件连接,座椅的前脚管和后脚管分别通过安装孔224可转动地连接在调整臂22的两侧,前 脚管的转动轨迹平面与后脚管的转动轨迹平面相互平行。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优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波浪状滑动槽210 设有五个波峰215,从而将椅子的倾斜角度细化分成五个档位进行定位。螺栓223沿滑动槽 210的波浪状轨道滑动,根据需要停留在满足倾斜角度需求的波峰215处,进行定位,此时 调整臂22与壳体21呈大致为直角,如图7所示。当调整臂22移动至滑动槽210后端时, 此时椅座为收合状态,调整臂22与壳体21呈横位状态,调整臂22的另一段222可部分地 嵌入开口 216中,如图8、图9所示。为便于调整臂22在滑动槽210中的滑动,同时保证调 整臂22在滑动时的稳定性,优选滑动槽210的宽度略大于调整臂22的厚度。
[0027]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这并不表 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波浪状滑动槽210也可以 根据客户对相邻两倾斜角度之间差别大小的需求,设有三个、四个、六个或者更多的波峰, 只要被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覆盖的结构均在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 阅读上述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本案 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座椅位置调整器,包括壳体和调整臂,所述壳体安装在座椅扶手的下表面,所述 调整臂与座椅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连续的波浪状滑动槽,所述壳体 的底部横向设有一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窄缝,调整臂一端插入滑动槽,另一端从所述窄缝 伸出并固定在所述座椅部件上,所述调整臂在滑动槽中滑动地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臂为靴形,其弯曲的一 段的端部设有一螺栓,所述调整臂通过螺栓在所述波浪状滑动槽内滑动,所述调整臂的另 一段从壳体底部的窄缝伸出滑动槽外与座椅部件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臂伸出壳体的一 段上设有安装孔,座椅的前脚管和后脚管分别通过所述安装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调整臂 的两侧,所述前脚管的转动轨迹平面与后脚管的转动轨迹平面相互平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左 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相互契合。
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状滑动槽有至少 三个波峰。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状滑动槽有五个波峰。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壁上,设有一开 口,延伸至与壳体底部的窄缝相通。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 调整臂的厚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壁在顶部向外 延伸形成安装面,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座椅扶手的下表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位置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设有安装孔。
【文档编号】A47C7/00GK203885069SQ20132055185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沈志明 申请人:上海集润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