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包括塑料盖板(1)和限位开关(3),塑料盖板(1)上设有红外检测板(5)和电锁(12),电锁(12)的一端设有凹槽(10),凹槽(10)通过连接板(11)上的锁舌(6)与连接板(11)相接,连接板(11)通过平口螺丝(2)与锁钩(1)的尾端相固定,锁钩(1)的尾端与限位开关(3)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红外检测设备不仅能够在大型的公共场所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设有电子锁的储物柜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安全的系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
【专利说明】一种电子锁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
[0003]【【背景技术】】
[0004]众所周知,现有的电子锁主要为指纹识别或密码控制,其中指纹识别主要是用人的指纹为操作命令,通过识别的端口向驱动设备发生驱动的口令,这样电子锁就会打开,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就会自动的闭合锁定,同样密码电子锁的操作模式也如此,识别端主要换成了密码的输入来进行识别,不论指纹操作还是密码的识别,这两者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安全系数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另一方面不能满足在大型超市、大学图书馆和部队等大型公共场所的需要。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电子锁,不仅能够在大型的公共场所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设有电子锁的储物柜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安全的系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包括塑料盖板和限位开关,塑料盖板上设有红外检测板和电锁,电锁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通过连接板上的锁舌与连接板相接,连接板通过平口螺丝与锁钩的尾端相固定,锁钩的尾端与限位开关相连。
[0009]所述的电锁包括电锁座和塑料套管,电锁座是由塑料直接倒模而成并与塑料套管
无缝结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锁座的端部同过连接导线与红外检测板相连。
[00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红外检测设备不仅能够在大型的公共场所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设有电子锁的储物柜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安全的系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
[001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锁钩;2.平口螺丝;3.限位开关;4.塑料盖板;5.红外检测板;6.锁舌;7.塑料套管;8.电锁座;9.连接导线;10.凹槽;11.连接板;12.电锁。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 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锁,包括塑料盖板I和限位开关3,塑料盖板I上设有红外检测板5和电锁12,电锁12的一端设有凹槽10,凹槽10通过连接板11上的锁舌6与连接板11相接,连接板11通过平口螺丝2与锁钩I的尾端相固定,锁钩I的尾端与限位开关3相连。所述的电锁12包括电锁座8和塑料套管7,电锁座8是由塑料直接倒模而成并与塑料套管7无缝结合;所述的电锁座8的端部同过连接导线9与红外检测板5相连。具体实施时,通过红外检测板5检测到开启的命令,由红外检测板5 —方面通过连接导线9控制电锁12,另一方面通过限位开关3来控制锁钩1,在两者相互的作用下,锁钩I从锁舌6上脱离,电子锁就被打开了。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盖板(I)和限位开关(3),塑料盖板(I)上设有红外检测板(5 )和电锁(12 ),电锁(12 )的一端设有凹槽(IO ),凹槽(IO )通过连接板(11)上的锁舌(6)与连接板(11)相接,连接板(11)通过平口螺丝(2)与锁钩(I)的尾端相固定,锁钩(I)的尾端与限位开关(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锁(12)包括电锁座(8)和塑料套管(7),电锁座(8)是由塑料直接倒模而成并与塑料套管(7)无缝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锁座(8)的端部同过连接导线(9)与红外检测板(5)相连。
【文档编号】E05B65/52GK203531549SQ20132068808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毛元 申请人:南京科盛电子产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