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09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包括底架及与底架滑动连接的滑架,滑架的上端设置有床架及驱动床架升降的升降装置,床架包括背部靠架、臀部靠架、大腿靠架及小腿靠架,臀部靠架固定设置于滑架的上端,臀部靠架的一端与背部靠架铰接,臀部靠架的另一端与大腿靠架的一端铰接,大腿靠架的另一端与小腿靠架铰接,升降装置包括背部推杆马达和大腿部推杆马达,背部推杆马达的主体与大腿部推杆马达的主体均与臀部靠架铰接,背部推杆马达的推杆与背部靠架铰接,大腿部推杆马达的推杆与大腿靠架铰接,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电动升降床的推杆气缸减至两个,降低生产成本,只有两个气缸驱动整个电动床升降,维修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
【背景技术】
[0002]电动升降床,即采用电动驱动装置来驱动床体进行升降来调整床体的状态从而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03]现有的电动升降床包括头部靠架、背部靠架、臀部靠架、大腿靠架及小腿靠架,其驱动这些靠架升降至少需要三个推杆气缸,这样的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1.推杆气缸价格相对较高,生产成本较高;2.每个靠架都是由对应的推杆气缸驱动升降,一旦推杆气缸出现故障,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电动升降床的推杆气缸减至两个,降低生产成本,只有两个气缸驱动整个电动床升降,维修成本较低。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包括底架及与底架滑动连接的滑架,所述滑架的上端设置有床架及驱动床架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床架包括背部靠架、臀部靠架、大腿靠架及小腿靠架,所述臀部靠架固定设置于滑架的上端,所述臀部靠架的一端与背部靠架铰接,所述臀部靠架的另一端与大腿靠架的一端铰接,所述大腿靠架的另一端与小腿靠架铰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背部推杆马达和大腿部推杆马达,所述背部推杆马达的主体与大腿部推杆马达的主体均与臀部靠架铰接,所述背部推杆马达的推杆与背部靠架铰接,所述大腿部推杆马达的推杆与大腿靠架铰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背部靠架设置有第一辅助撑杆和第二辅助撑杆,所述第一辅助撑杆的一端和第二辅助撑杆的一端均与背部靠架铰接,所述第一辅助撑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辅助撑杆的另一端均与底架铰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小腿靠架设置有第三辅助撑杆和第四辅助撑杆,所述底架设置有一横杆,所述第三辅助撑杆的一端和第四辅助撑杆的一端均与小腿靠架铰接,所述第三辅助撑杆的另一端和第四辅助撑杆的另一端均与横杆铰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横杆与底架焊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底架设置有滑轨,所述滑架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大腿靠架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大腿靠架固定连接,大腿靠架平置时,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滑架抵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背部靠架、臀部靠架、大腿靠架及小腿靠架均设置有床板,各所述床板之间设置有缝隙。
[0012]作为优选,所述背部靠架上的床板宽度、臀部靠架上的床板宽度、大腿靠架上的床板宽度及小腿靠架上的床板宽度比例为15:25:22:18o
[0013]作为优选,所述底架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座。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个马达,背部推杆马达驱动背部靠架向上转动,背部靠架在升起的过程中,第一辅助撑杆和第二辅助撑杆均对背部靠架有个拉力,在第一辅助撑杆和第二辅助撑杆的作用下,滑架会相对于底架向背部靠架方向滑动,大腿部推杆马达驱动大腿靠架向上转动,小腿靠架与大腿靠架的铰接部向上转动,第三辅助撑杆与第四辅助撑杆均对小腿靠架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小腿靠架与第三辅助撑杆、第四辅助撑杆的铰接部向下转动,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电动升降床的推杆气缸减至两个,降低生产成本,只有两个气缸驱动整个电动床升降,维修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床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床板后的左视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部靠架、臀部靠架、大腿靠架及小腿靠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
[0020]I一底架 11一横杆 12—滑轨 13—支撑座
[0021]2—滑架 21—滑轮 31—背部靠架 32—臀部靠架
[0022]33—大腿靠架 331—支撑柱 34—小腿靠架
[0023]41 一背部推杆马达42—大腿部推杆马达
[0024]51—第一辅助撑杆52—第二辅助撑杆
[0025]53—第三辅助撑杆54—第四辅助撑杆
[0026]6—床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包括底架I及与底架I滑动连接的滑架2,所述滑架2的上端设置有床架及驱动床架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床架包括背部靠架31、臀部靠架32、大腿靠架33及小腿靠架34,所述臀部靠架32固定设置于滑架2的上端,所述臀部靠架32的一端与背部靠架31铰接,所述臀部靠架32的另一端与大腿靠架33的一端铰接,所述大腿靠架33的另一端与小腿靠架34铰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背部推杆马达41和大腿部推杆马达42,所述背部推杆马达41的主体与大腿部推杆马达42的主体均与臀部靠架32铰接,所述背部推杆马达41的推杆与背部靠架31铰接,所述大腿部推杆马达42的推杆与大腿靠架33铰接。
[0029]本实施例将现有的电动升降床的推杆气缸减至两个,背部推杆马达41的推杆延长时,背部靠架31向上转动,大腿部推杆马达42的推杆延长时,大腿靠架33向上转动,大腿靠架33再带动小腿靠架34转动,实现两个气缸驱动整个电动床升降,降低生产成本,维修成本较低。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部靠架31设置有第一辅助撑杆51和第二辅助撑杆52,所述第一辅助撑杆51的一端和第二辅助撑杆52的一端均与背部靠架31铰接,所述第一辅助撑杆51的另一端和第二辅助撑杆52的另一端均与底架I铰接,所述底架I设置有滑轨12,所述滑架2设置有滑轮21,所述滑轮21与滑轨12滑动连接,背部推杆马达41的推杆延长时,背部靠架31向上转动,第一辅助撑杆51和第二辅助撑杆52均对背部靠架31有个拉力,在第一辅助撑杆51和第二辅助撑杆52的作用下,滑架2会相对于底架I向背部靠架31方向滑动。
[0031 ]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腿靠架34设置有第三辅助撑杆53和第四辅助撑杆54,所述底架I设置有一横杆11,所述第三辅助撑杆53的一端和第四辅助撑杆54的一端均与小腿靠架34铰接,所述第三辅助撑杆53的另一端和第四辅助撑杆54的另一端均与横杆11铰接,所述横杆11与底架I焊接,大腿部推杆马达42的推杆延长时,大腿靠架33向上转动,第三辅助撑杆53与第四辅助撑杆54均对小腿靠架34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小腿靠架34与第三辅助撑杆53、第四辅助撑杆54的铰接部向下转动。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大腿靠架33设置有支撑柱331,所述支撑柱331的一端与大腿靠架33固定连接,大腿靠架33平置时,所述支撑柱331的另一端与滑架2抵接,床架平放时,大腿靠架33处于悬空状态,人躺在床垫上,处于悬空状态的大腿靠架33容易因没有支撑点而发生断裂,设置支撑柱331可以避免这一现象。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背部靠架31、臀部靠架32、大腿靠架33及小腿靠架34均设置有床板6,各所述床板6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背部靠架31上的床板6宽度、臀部靠架32上的床板6宽度、大腿靠架33上的床板6宽度及小腿靠架34上的床板6宽度比例为15:25:22:18,各床板6之间的宽度比例大致与人体比例相同,增加舒适度。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架I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座13,用于支撑底架I。
[00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背部推杆马达41的推杆伸出时,背部靠架31向上转动,背部靠架31在升起的过程中,第一辅助撑杆51和第二辅助撑杆52均对背部靠架31有个拉力,在第一辅助撑杆51和第二辅助撑杆52的作用下,滑架2会相对于底架I向背部靠架31方向滑动,大腿部推杆马达42驱动大腿靠架33向上转动,小腿靠架34与大腿靠架33的铰接部向上转动,第三辅助撑杆53与第四辅助撑杆54均对小腿靠架34产生一个向下的拉力,小腿靠架34与第三辅助撑杆53、第四辅助撑杆54的铰接部向下转动,实现两个推杆马达驱动整个电动升降床升降。
[0036]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包括底架(I)及与底架(I)滑动连接的滑架(2),所述滑架(2)的上端设置有床架及驱动床架升降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背部靠架(31)、臀部靠架(32)、大腿靠架(33)及小腿靠架(34),所述臀部靠架(32)固定设置于滑架(2)的上端,所述臀部靠架(32)的一端与背部靠架(31)铰接,所述臀部靠架(32)的另一端与大腿靠架(33)的一端铰接,所述大腿靠架(33)的另一端与小腿靠架(34)铰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背部推杆马达(41)和大腿部推杆马达(42),所述背部推杆马达(41)的主体与大腿部推杆马达(42)的主体均与臀部靠架(32)铰接,所述背部推杆马达(41)的推杆与背部靠架(31)铰接,所述大腿部推杆马达(42 )的推杆与大腿靠架(33 )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架(31)设置有第一辅助撑杆(51)和第二辅助撑杆(52),所述第一辅助撑杆(51)的一端和第二辅助撑杆(52)的一端均与背部靠架(31)铰接,所述第一辅助撑杆(51)的另一端和第二辅助撑杆(52)的另一端均与底架(I)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靠架(34)设置有第三辅助撑杆(53)和第四辅助撑杆(54),所述底架(I)设置有一横杆(11),所述第三辅助撑杆(53)的一端和第四辅助撑杆(54)的一端均与小腿靠架(34)铰接,所述第三辅助撑杆(53)的另一端和第四辅助撑杆(54)的另一端均与横杆(1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1)与底架(I)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I)设置有滑轨(12),所述滑架(2)设置有滑轮(21),所述滑轮(21)与滑轨(1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靠架(33)设置有支撑柱(331),所述支撑柱(331)的一端与大腿靠架(33)固定连接,大腿靠架(33)平置时,所述支撑柱(331)的另一端与滑架(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架(31)、臀部靠架(32)、大腿靠架(33)及小腿靠架(34)均设置有床板(6),各所述床板(6)之间设置有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架(31)上的床板(6)宽度、臀部靠架(32)上的床板(6)宽度、大腿靠架(33)上的床板(6)宽度及小腿靠架(34)上的床板(6)宽度比例为15:25:22: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马达电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I)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座(13)。
【文档编号】A47C20/04GK203676622SQ20132081877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仲 申请人:李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