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58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包括罐体、罐盖、锁紧装置、铰链、万向轮、把手和支杆;罐体和罐盖通过铰链连接,并能通过锁紧装置实现快速锁定,从而在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罐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壳、罐体内胆夹层和内壳。罐盖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盖、罐盖内胆夹层和内盖。外壳、内壳、外盖、以及内盖均由超塑性钢制材料制成,罐体内胆夹层和罐盖内胆夹层的材料为铝或钢蜂窝。整个防爆罐可以通过底部的万向轮实现移动。本发明的防爆罐可以有效的降低或消除爆炸冲击对被防护主体及人员的威胁,同时大大降低了防爆罐的重量,便于方便地携带防爆罐快速到达或撤离突发疑似爆炸事件现场,进行相关处理。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防爆【技术领域】,具体地,设计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 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

【背景技术】
[0002] 防爆罐是一种可以削弱爆炸物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对周围环境造成杀伤效应的 设备,用于临时存放或异地转移可疑爆炸物,适用于机关单位、交通枢纽、机场、车站、影剧 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或重要设施防护领域。
[0003] 行业标准要求,当一定当量的TNT炸药在防爆罐内引爆后,罐体允许发生变形,但 表面不能出现裂纹、穿孔等现象,且罐内附着物不得出现燃烧、浓烟、粉尘等。随着社会不稳 定因素的增多,现有防爆罐结构笨重、拖动不便、不利于应急情况的快速处理等缺点凸显出 来。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防爆罐正朝着轻量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要 求结构设计尽可能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以快速应对突发 的疑似爆炸事件。
[0005]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 -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包括罐体、罐盖、锁紧装置、铰链、万向轮、把手和 支杆,其中,罐盖通过铰链可转动地连接至罐体,并且罐体和罐盖能够通过锁紧装置实现锁 定,从而使罐体和罐盖的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万向轮设置在罐体的底部,使得防爆罐能够 被移动;把手设置在罐盖的顶面上;支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罐体的外壁上,另一端能 够支撑在罐盖外壁上的卡槽中;并且其中,罐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壳、罐体内胆夹 层和内壳,其中,夕卜壳和内壳的厚度设置成使得外壳的变形载荷大于等于内壳变形载荷的 3倍;罐体内胆夹层的芯格轴线位于罐体的径向方向;内壳和罐体内胆夹层连接为一体,并 且罐体内胆夹层和内壳的组合体通过螺钉固定至外壳的内壁;罐盖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 的外盖、罐盖内胆夹层和内盖,其中,罐盖内胆夹层的芯格轴线位于罐盖的径向方向;内盖 和罐盖内胆夹层连接为一体,并且罐盖内胆夹层和内盖的组合体通过螺钉连接至外盖的内 壁;并且外盖和内盖的厚度设置成使得外盖的变形载荷大于等于内盖变形载荷的3倍;并 且外壳、内壳、外盖、以及内盖均由超塑性钢制材料制成,罐体内胆夹层和罐盖内胆夹层的 材料为错或钢蜂窝。
[0007] 优选地,锁紧装置包括锁座、顶套、卡套、顶块、滚珠、顶块弹簧和卡套弹簧,其中,
[0008] 锁座包括呈"L"型布置的安装部和连接部,该安装部固定至外壳的外壁,而连接部 上设置有环形套装部,套装部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安装部,套装部的一端为开口端,相对的一 端为封闭端,并且套装部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并且套装部的顶壁上设置有挂钩;
[0009] 顶套为两端开口的套管,其第一端螺纹连接于锁座的套装部中,第二端具有外径 大于顶套的外径的凸缘,在罐盖盖合到罐体上时,该凸缘抵接罐盖的外壁;在顶套的壁上沿 顶套的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贯穿顶套的壁的滚珠孔,并且该多个滚珠孔的位置靠近于顶套 的第二端;
[0010] 顶块可滑动地设置在顶套的内腔中,顶块的本体为圆柱体,其一端具有半球形凸 起,另一端具有直径小于顶块的本体的直径的小径部,并且,在顶块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 有回转体形凹槽,当罐盖与罐体处于锁定状态时,该凹槽的位置与顶套壁上的滚珠孔的位 置相对应;顶块弹簧套设在顶块的小径部上,并且顶块弹簧的一端抵接套装部的封闭端的 内表面,另一端抵接顶块的连接有小径部的端面;
[0011] 滚珠设置于顶套上的滚珠孔中,并且滚珠的直径设置成:在顶块的半球形凸起伸 出于顶套的状态下,滚珠能够同时容置于滚珠孔和顶块外壁上的凹槽中;而在顶块的半球 形凸起缩回到顶套内腔的状态下,滚珠能够在顶块外壁的作用下部分地突出于顶套的外 壁;
[0012] 卡套可滑动地套设于顶块的外壁上,卡套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并且该环形 凸台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中系有绳套;卡套弹簧套设于顶套的外壁上,并且其一端与锁 座的套装部的开口端的端面接触,另一端与卡套的第一端的端面接触;卡套的第二端的内 壁上形成有环形止挡面,该环形止挡面设置成:当固定孔中的绳套钩挂在锁座的挂钩上时, 该环形止挡面能够抵住自顶套的外壁突出的滚珠部分,防止滚珠自滚珠孔脱出;而当固定 孔中的绳套自锁座的挂钩上取下,使得卡套在卡套弹簧的推动下沿着顶块的外壁滑动至靠 近罐盖时,该环形止挡面能够抵接在顶套的凸缘上,阻止卡套继续移动;并且
[0013] 罐盖的外壁上设置有槽孔,在罐盖与罐体处于锁定的状态下,顶块的半球形凸起 伸入罐盖的该槽孔中。
[0014] 优选地,铰链包括上铰接部、下铰接部和转轴,其中,上铰接部和下铰接部上对应 地设置有通孔,并且上铰接部和下铰接部上的通孔与转轴形成转动副;并且上铰接部与外 盖连接,相对应地,下铰接部与外壳连接。
[0015] 优选地,万向轮包括支架和轮子,支架和轮子通过轮轴连接形成转动副;并且,支 架与外壳连接。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的优点在于:
[0017] 1.由于缓冲层采用内胆夹层结构,大大降低了防爆罐的重量,便于应急疑似爆炸 事件发生时的快速拖动。
[0018] 2.通过内胆夹层结构发生塑性压缩变形吸收爆炸能量,提高了防爆罐装置的抗爆 炸冲击能力。同时,采用内壳和外壳的超塑性材料的大塑性变形增加了爆炸冲击波传播的 路径,延长了冲击力作用的时间,使得内壳和内胆夹层能够充分吸收爆炸的冲击能量,从而 可以有效的降低或消除爆炸冲击对被防护主体及人员的威胁,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 和防爆能力。
[0019] 3.通过快速锁紧装置将缓冲罐罐体与罐盖快速连接为一个密闭的包络空间,缩短 了可疑爆炸物的处置时间,使可疑爆炸物发生罐外爆炸的几率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使用时 的安全性和防爆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爆罐的示意图;
[0021]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防爆罐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2]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顶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做进一 步详细的说明。
[002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当罐内的爆炸物发生爆炸后,该防 爆罐依靠内壳和内胆夹层的变形吸收爆炸后冲击波的能量。防爆罐为密闭结构,爆炸后不 会有颗粒物从罐内溅射出来,在爆炸作用后只要罐体外壳不发生较大变形,更换罐体内壳 和内胆夹层结构等部件后可以重复使用。
[0030] 根据本发明的防爆罐包括罐体和罐盖,二者通过锁紧装置快速锁定,提供了包络 可疑爆炸物的封闭空间。防爆罐采用内、外壳体分离的技术,内、外壳体均采用可变形的超 塑性材料,在内部爆炸冲击作用下可以辅助内胆夹层结构吸收冲击能量而不会发生破裂, 内胆夹层结构能够显著降低防爆罐的重量。
[0031] 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包括罐体1、罐盖2、 锁紧装置3、铰链4、万向轮5、把手6和支杆7。罐体1和罐盖2通过铰链4可转动地连接。 罐体1和罐盖2能够通过3个均匀分布的锁紧装置3实现快速锁定,从而使罐体1和罐盖2 的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万向轮5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万 向轮5的数量为4个,整个防爆罐可以通过其底部的4个万向轮实现快速移动。把手6设 置在罐盖2的顶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把手6的具体设置位置应以便于操作 人员的操作为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支杆7用于支撑罐盖2,使得罐盖2和罐体1在解锁 状态下处于开启状态。支杆7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罐体1的外壁上,另一端能够支撑在 罐盖2外壁上的卡槽中。支杆7的具体设置及罐盖和罐体上相应的结构布置采用本领域技 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即可实现,在此不做详述。
[0032] 如图2所示,罐体1包括外壳11、内壳12和罐体内胆夹层100,从内向外依次为内 壳12、罐体内胆夹层100和外壳11。罐体内胆夹层100的芯格轴线位于罐体的径向方向。 外壳11较厚,内壳12较薄,外壳11和内壳12的厚度设置应当保证外壳11的变形载荷不 小于(或称大于等于)内壳12变形载荷的3倍。内壳12和罐体内胆夹层100通过胶膜连 接为一体。优选地,内胆夹层1〇〇和内壳12的组合体的外径尺寸与外壳11的内径尺寸相 同,使得该组合体贴附外壳11的内壁而设置,以便在需要更换时前者可以快速从后者中抽 出。此外,内胆夹层100和内壳12的组合体还通过螺钉固定至外壳11。
[0033] 外壳11和内壳12为超塑性钢制材料,可以通过超塑性材料的大变形吸收冲击能 量。罐体内胆夹层100的材料为铝材料或钢蜂窝。
[0034] 一般情况下,内壳12和罐体内胆夹层100的组合体的塑性变形即可吸收足够的爆 炸能量。只有在爆炸能量较大时,外壳11才发生相应的塑性变形。为此,可以根据实际要 求的防爆罐需要承受的爆炸载荷选择罐体内胆夹层100的厚度。
[0035] 如图2所示,罐盖2包括外盖21、内盖22和罐盖内胆夹层200,从内向外依次为内 盖22、罐盖内胆夹层200和外盖21。罐盖内胆夹层200的芯格轴线位于径向方向。内盖22 和罐盖内胆夹层200通过胶膜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罐盖内胆夹层200和内盖22的组合体 贴附外盖21的内壁,并通过螺钉连接至外盖21,优选地,罐盖内胆夹层200和内盖22的组 合体的外径尺寸与外盖21的内径尺寸相同,因此,在需要更换时松开螺钉后前者可以从后 者中抽出。螺钉连接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外盖21、内盖22和内胆夹层200的材料及变形 要求与对应的外壳11、内壳12和罐体内胆夹层100相同,不再赘述。
[0036] 根据本发明的锁紧装置3用于在需要的情况下将罐盖2与罐体1快速地锁定。在 本优选实施例中,锁紧装置3的数量为3个,它们沿罐体的外周均匀地布置。具体地,如图 3_图8所示,每个锁紧装置3包括锁座31、顶套32、卡套(33)、顶块34、滚珠35、顶块弹簧 36和卡套弹簧37。
[0037] 如图5所示,锁座31固定连接至外壳11,并且锁座31包括呈"L"型布置的安装部 311和连接部312,该安装部311固定连接至外壳11,而连接部312上具有环形套装部313, 套装部313的一端为开口端,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端,套装部313的中心轴线平行于安装部 311,并且套装部31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此外,在套装部313的外壁上设置有挂钩314, 用于钩住下面将描述的卡套33上的绳套,从而防止卡套移动。
[0038] 如图6所示,顶套32为两端开口的套管结构,其第一端321的外壁上具有螺纹,用 于螺纹连接于锁座31的套装部313中,第二端322具有外径大于顶套的外径的凸缘323,当 罐盖盖合到罐体上时,凸缘323抵接罐盖2的外壁。在顶套32的壁上沿顶套32的径向均 匀设置有多个贯穿顶套32的壁的滚珠孔324,并且该多个滚珠孔324的位置靠近于顶套32 的第二端322。
[0039] 顶块34可滑动地设置在顶套32的内腔中。如图8所示,顶块34的本体344为圆 柱体,其一端具有半球形凸起341,另一端具有直径小于该本体344的直径的小径部342,并 且,在顶块34的本体344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回转体形凹槽343,当罐盖与罐体处于锁 定状态时,该凹槽343的位置与顶套32壁上的滚珠孔324的位置相对应;顶块弹簧36套设 在顶块34的小径部342上,并且顶块弹簧36的一端抵接套装部313的封闭端的内表面,另 一端抵接顶块34的本体344的连接有小径部342的端面。
[0040] 卡套33可滑动地套设于顶块34的外壁上。如图7所示,卡套33的外壁上设置 有环形凸台331,并且该环形凸台331上设置有固定孔333,固定孔333中系有绳套(未图 示),该固定孔333的位置与锁座31的套装部313外壁上的挂钩314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将 套绳挂钩到挂钩314,从而防止卡套33移动。卡套弹簧37套设于顶套32的外壁上,并且其 一端与锁座31的套装部313的开口端的端面接触,另一端与卡套33的第一端335的端面 接触,卡套33第二端334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止挡面332。该环形止挡面332的设置应当 保证:当固定孔333中的绳套钩挂在锁座31的挂钩314上时,该环形止挡面332能够抵住 自顶套32的外壁突出的滚珠部分,防止滚珠自滚珠孔脱出;而当固定孔333中的绳套自锁 座31的挂钩314上取下,使得卡套33在卡套弹簧37的推动下沿着顶块34的外壁滑动至 靠近罐盖时,该环形止挡面332能够抵接在顶套32的凸缘323上,阻止卡套33继续移动。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环形止挡面为与滚轮35的外周相匹配的内凹的弧形面。
[0041] 滚珠35设置于顶套32的滚珠孔324中,并且当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自顶套 32伸出时,滚珠35在卡套33内壁的挤压作用下进一步容置于顶块34外壁上的凹槽343 中,即,滚珠35同时容置于滚珠孔324和顶块34外壁上的凹槽343中;而在顶块34的半球 形凸起341在罐盖的推动下缩回到顶套32内腔时,滚珠35自顶块34外壁上的凹槽343中 滑出,并在顶块34外壁的作用下部分地突出于顶套32的外壁,并借助卡套33的环形止挡 面332进行限位,从而不会从滚珠孔中脱出。
[0042] 为了实现罐盖与罐体的锁定,并且,为了便于锁座31与罐体的连接,在本优选实 施例中,罐体1的开口端具有突出的罐体法兰边,锁座31固定连接至该法兰边的朝向罐体 底部的下端面。同样地,罐盖2的开口端对应地设置有突出的罐盖法兰边,在罐盖与罐体处 于锁定的状态下,罐体法兰边与罐盖法兰边彼此抵接。此外,槽孔23设置在罐体法兰边的 侧壁上,在罐盖与罐体处于锁定的状态下,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伸入槽孔23中,从而 将罐盖与罐体锁定,而在解锁时,顶块34在罐盖2的罐盖法兰边的推动下回缩到顶套32的 内向中,从而可以将罐盖打开。
[0043] 锁座31与外壳11的连接形式可以为焊接或螺钉连接,但不以此为限。优选地,顶 套上的滚珠孔324和滚珠的数量均为4个。
[0044]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锁紧装置3的结构不以上面描述的结构为 限,其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罐体与罐盖的紧密锁定和解锁即可。而且,为了实 现解锁和锁定的目的,在罐盖与罐体的锁定状态下,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应当恰好全 部地或者部分地伸入到罐盖外壁上的槽孔23中,以便于在解锁或即将盖合罐盖的过程中, 该半球形凸起341能够在罐盖外缘或者槽孔23壁的推动作用下缩回到顶套32的内腔中, 从而实现解锁或锁定。此外,系在卡套33的固定孔中绳套的长度应当保证当其被钩在挂钩 314上时,卡套33上环形止挡面332能够抵住自顶套32的外壁突出的滚珠部分。当然,也 可以不用绳套和固定孔,而是在卡套33的环形凸台331上铰接套环,该套环套在锁座31的 挂钩314上,从而起到固定卡套33的作用。另外,如图5所示,在锁座31的安装部311和 连接部312之间还可以设置支撑肋,用于支撑连接部312上的环形套装部313。
[0045] 如图2所示,铰链4包括上铰接部41、下铰接部42和转轴43组成,上铰接部41、 下铰接部42的通孔与转轴43形成转动副,上铰接部41与外盖(21)连接,下铰接部42与 外壳11连接。
[0046] 万向轮5包括支架51和轮子52,两者通过轮轴连接,形成转动副。支架51与外 壳11连接,连接形式为焊接或螺钉连接,但不限于上述两种连接形式。上述的铰链和万向 轮的结构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手段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0047] 罐体1和罐盖2通过铰链4连接具体指外壳11与下铰接部42连接,连接形式为 焊接或螺钉连接,但不限于上述两种连接形式。外盖21与上铰接部41连接,连接形式为焊 接或螺钉连接,但不限于上述两种连接形式。上述螺钉连接或焊接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在 此不做赘述。
[0048] 正常情况下,防爆罐的罐盖2与罐体1为常开形式,如图1所示。并且此时,在顶 块弹簧36的作用下,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伸出于顶套32,并且滚珠35同时容置于滚 珠孔324和凹槽343中。同时,卡套33上的绳套套钩于挂钩314上,从而使得卡套33被固 定无法移动,此时卡套33的第一端压缩卡套弹簧37,其第二端334对应于顶套上的滚珠孔, 从而能够防止滚珠35从滚珠孔中脱离。而在锁定状态下,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伸入 罐盖2上相应的槽孔23中,而绳套自挂钩314上取下,从而使卡套33在卡套弹簧37的作 用下移动至抵靠锁座31上的凸缘323的位置(该凸缘323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卡套33脱离 顶套)。
[0049] 在打开状态下,通过支杆7将罐盖2与罐体1支开一定角度。当出现可疑爆炸物 时,将爆炸物迅速置入防爆罐内,将支杆7的上端自罐盖2上移开,使得支杆7在重力作用 下转动至悬置于罐体外壁。然后通过把手6压下罐盖2,使其向罐体1方向关闭。即将关 闭时,罐盖2的罐盖法兰边的外缘与3个顶块34前端的半球形凸起341接触,推动顶块34 压缩顶块弹簧36。而当罐盖2和罐体1的法兰边彼此贴合后,在顶块弹簧36的作用下,顶 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又伸入罐盖2上相应的槽孔23中。同时,在卡套弹簧37的作用 下,卡套33朝向罐盖2滑动,将滚珠35挤压入顶套32的滚珠孔324中,并使得滚珠35进 一步落入顶块34外壁上的凹槽343中,如图4所示,在该锁定状态下,罐盖2与罐体1成为 一体。此时,可疑爆炸物收纳在相对密闭的防爆罐内,可以快速推动防爆罐到非人员密集区 域进行排爆处理。
[0050] 参考图3,当需要打开罐盖2时,向远离罐盖的方向推动卡套33,并将绳套套钩于 挂钩314上,卡套33压缩卡套弹簧37。同时向上提起罐盖2。罐盖2的槽孔23的开口端 外缘推动顶块34,使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缩回到顶套32的内腔中,实现锁紧装置3的 解锁,罐盖2可以完全打开。与此同时,顶块34压缩顶块弹簧36,并且滚珠35在顶块34外 壁的推动作用下滑出顶块34的凹槽,并部分地自顶套的外壁突出,进一步通过卡套33的第 二端上的环形止挡面332进行限位。此时,用支杆7支住罐盖,即可取出可疑爆炸物。
[0051] 采用根据本发明的防爆罐结构,当防爆罐内壳与罐体内胆夹层组合体或内盖与罐 盖内胆夹层组合体发生较大变形时,可以更换相应部件,实现防爆罐的重复使用。当防爆罐 在爆炸物的能量冲击下,外壳11、外盖21也出现较大变形时,则整个防爆罐不能再重复使 用。
[005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说 明书中的描述以及现有技术能够实现的,因此,不做赘述。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若干的修改和替换, 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盖(2)、锁紧装置(3)、 铰链(4)、万向轮(5)、把手(6)和支杆(7),其中,罐盖(2)通过铰链(4)可转动地连接至罐 体(1),并且罐体(1)和罐盖(2)能够通过锁紧装置(3)实现锁定,从而使罐体(1)和罐盖 (2)的内部形成密闭的空腔;万向轮(5)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使得防爆罐能够被移动; 把手(6)设置在罐盖(2)的顶面上;支杆(7)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罐体(1)的外壁上,另 一端能够支撑在罐盖(2)外壁上的卡槽中;并且其中, 罐体⑴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壳(11)、罐体内胆夹层(100)和内壳(12),其中, 外壳(11)和内壳(12)的厚度设置成使得外壳(11)的变形载荷大于等于内壳(12)变形载 荷的3倍;罐体内胆夹层(100)的芯格轴线位于罐体的径向方向;内壳(12)和罐体内胆夹 层(100)连接为一体,并且罐体内胆夹层(100)和内壳(12)的组合体通过螺钉固定至外壳 (11)的内壁; 罐盖(2)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布置的外盖(21)、罐盖内胆夹层(200)和内盖(22),其 中,罐盖内胆夹层(200)的芯格轴线位于罐盖(2)的径向方向;内盖(22)和罐盖内胆夹层 (200)连接为一体,并且罐盖内胆夹层(200)和内盖(22)的组合体通过螺钉连接至外盖 (21)的内壁;并且外盖(21)和内盖(22)的厚度设置成使得外盖(21)的变形载荷大于等 于内盖(22)变形载荷的3倍;并且 外壳(11)、内壳(12)、外盖(21)、以及内盖(22)均由超塑性钢制材料制成,罐体内胆夹 层(100)和罐盖内胆夹层(200)的材料为铝或钢蜂窝。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3)包括锁座 (31)、顶套(32)、卡套(33)、顶块(34)、滚珠(35)、顶块弹簧(36)和卡套弹簧(37),其中, 锁座(31)包括呈"L"型布置的安装部(311)和连接部(312),该安装部(311)固定至 外壳(11)的外壁,而连接部(312)上设置有环形套装部(313),套装部(313)的中心轴线平 行于安装部(311),套装部(313)的一端为开口端,相对的一端为封闭端,并且套装部(313) 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并且套装部(313)的顶壁上设置有挂钩(314); 顶套(32)为两端开口的套管,其第一端(321)螺纹连接于锁座(31)的套装部(313) 中,第二端(322)具有外径大于顶套的外径的凸缘(323),在罐盖盖合到罐体上时,该凸缘 (323) 抵接罐盖(2)的外壁;在顶套(32)的壁上沿顶套(32)的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贯穿顶 套(32)的壁的滚珠孔(324),并且该多个滚珠孔(324)的位置靠近于顶套(32)的第二端; 顶块(34)可滑动地设置在顶套(32)的内腔中,顶块(34)的本体为圆柱体,其一端具 有半球形凸起(341),另一端具有直径小于顶块(34)的本体的直径的小径部(342),并且, 在顶块(34)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回转体形凹槽(343),当罐盖与罐体处于锁定状态 时,该凹槽(343)的位置与顶套(32)壁上的滚珠孔(324)的位置相对应;顶块弹簧(36)套 设在顶块(34)的小径部(342)上,并且顶块弹簧(36)的一端抵接套装部(313)的封闭端 的内表面,另一端抵接顶块(34)的连接有小径部(342)的端面; 滚珠(35)设置于顶套(32)上的滚珠孔(324)中,并且滚珠(35)的直径设置成:在顶 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伸出于顶套(32)的状态下,滚珠(35)能够同时容置于滚珠孔 (324) 和顶块(34)外壁上的凹槽(343)中;而在顶块(34)的半球形凸起(341)缩回到顶 套(32)内腔的状态下,滚珠(35)能够在顶块(34)外壁的作用下部分地突出于顶套(32) 的外壁; 卡套(33)可滑动地套设于顶块(34)的外壁上,卡套(33)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 (331),并且该环形凸台(331)上设置有固定孔(333),固定孔(333)中系有绳套;卡套弹簧 (37)套设于顶套(32)的外壁上,并且其一端与锁座(31)的套装部(313)的开口端的端面 接触,另一端与卡套(33)的第一端(335)的端面接触;卡套(33)的第二端(334)的内壁上 形成有环形止挡面(332),该环形止挡面(332)设置成:当固定孔(333)中的绳套钩挂在锁 座(31)的挂钩(314)上时,该环形止挡面(332)能够抵住自顶套(32)的外壁突出的滚珠 部分,防止滚珠自滚珠孔脱出;而当固定孔(333)中的绳套自锁座(31)的挂钩(314)上取 下,使得卡套(33)在卡套弹簧(37)的推动下沿着顶块(34)的外壁滑动至靠近罐盖时,该 环形止挡面(332)能够抵接在顶套(32)的凸缘(323)上,阻止卡套(33)继续移动;并且 罐盖(2)的外壁上设置有槽孔(23),在罐盖与罐体处于锁定的状态下,顶块(34)的半 球形凸起(341)伸入罐盖⑵的该槽孔(23)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其特征在于,铰链(4)包括上铰接 部(41)、下铰接部(42)和转轴(43),其中,上铰接部(41)和下铰接部(42)上对应地设置 有通孔,并且上铰接部(41)和下铰接部(42)上的通孔与转轴(43)形成转动副;并且上铰 接部(41)与外盖(21)连接,相对应地,下铰接部(42)与外壳(11)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变形吸能防爆罐,其特征在于,万向轮(5)包括支架 (51)和轮子(52),支架(51)和轮子(52)通过轮轴连接形成转动副;并且,支架(51)与外 壳(11)连接。
【文档编号】E05C1/08GK104061829SQ201410243201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杨建中, 王文龙, 满剑锋 申请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