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56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门锁,它涉及门锁【技术领域】,锁壳的上部中间设置有主锁头,主锁头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撬片,两个防撬片通过第一卡簧连接,两个防撬片的下部设置有卡位片,锁壳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数个固定点,第二卡簧设置在_锁壳内部的右下角,第二卡簧的一端与固定点连接,其另一端与前后拨动片连接,第二卡簧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前后触发装置,前后触发装置的下部旋接有前后螺旋调节柱,前后触发装置和前后螺旋调节柱之间设置有前后调节垫块。它结构新颖,前后调节片通过弹簧的原理门框紧实前后活动,可以使用门关上以后紧实不会有缝隙,防盗效果好?
【专利说明】—种自动门锁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门锁,属于门锁【技术领域】。
[0003]【背景技术】:
[0004]门锁是加在门、箱子、抽屉等物体上的封缄器,要用专用的钥匙才能打开。
[0005]目前现有的自动门锁不能调节门和门框的缝隙、防盗效果不好。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门锁。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门锁,它包含锁面板、锁面板定位块、锁壳、上下杆、主锁头、防撬片、第一卡簧、第二卡簧、卡位片、前后触发拨动片、前后触发装置、前后调节垫块、前后螺旋调节柱、防撬保险片、钥匙齿轮拨片、卡位片、执手转动轴、滚轮、前后拨动片、弹簧套管、主弹簧、固定点、定位块、保险片、锁芯定位块、第二执手开启齿轮、第一执手开启齿轮和钥匙齿轮;锁壳的上部设置有锁面板,锁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数个锁面板定位块,数个锁面板定位块设置在锁壳的内侧,锁壳的左侧设置有上下杆,上下杆的一端设置在锁壳的内部,锁壳的上部中间设置有主锁头,主锁头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撬片,两个防撬片通过第一卡簧连接,两个防撬片的下部设置有卡位片,锁壳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数个固定点,第二卡簧设置在锁壳内部的右下角,第二卡簧的一端与固定点连接,其另一端与前后拨动片连接,第二卡簧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前后触发装置,前后触发装置的下部旋接有前后螺旋调节柱,前后触发装置和前后螺旋调节柱之间设置有前后调节垫块,前后触发装置的上端中间设置有滚轮,前后螺旋调节柱的左侧设置有执手转动轴,执手转动轴上套接有前后触发拨动片和第二执手开启齿轮,第二执手开启齿轮的一侧通过啮合连接有第一执手开启齿轮,第一执手开启齿轮的左侧设置有钥匙齿轮拨片,钥匙齿轮拨片的一侧设置有防撬保险片,钥匙齿轮拨片的左侧设置有钥匙齿轮,钥匙齿轮拨片与钥匙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执手开启齿轮的上部设置有卡位片,锁壳内部的左下侧设置有弹簧套管,弹簧套管的内部设置有主弹簧,弹簧套管的右侧设置有保险片,保险片的中间设置有定位块,弹簧套管的右侧设置有锁芯定位块。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后触发装置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柱,前后螺旋调节柱通过其内部中间的螺纹孔旋接在前后触发装置的下部。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结构新颖,前后调节片通过弹簧的原理门框紧实前后活动,可以使用门关上以后紧实不会有缝隙,防盗效果好。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锁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主锁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螺旋调节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撬保险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钥匙齿轮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执手开启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执手开启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_锁面板;2-锁面板定位块;3-锁壳;4-上下杆;5-主锁头;6-防撬片;7-第一卡簧;8_第二卡簧;9_卡位片;10_前后触发拨动片;11_前后触发装置;12_前后调节垫块;13_前后螺旋调节柱;14_防撬保险片;15_钥匙齿轮拨片;16_卡位片;17_执手转动轴;18_滚轮;19_前后拨动片;20_弹簧套管;24_固定点;25_定位块;26_保险片;27-锁芯定位块;28_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9_第一执手开启齿轮;30_钥匙齿轮螺纹柱;13_1_螺纹孔。
[0028]【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30]如图1-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锁面板1、锁面板定位块2、锁壳3、上下杆4、主锁头5、防撬片6、第 ^簧7、第二卡簧8、卡位片9、前后触发拨动片10、前后触发装置11、前后调节垫块12、前后螺旋调节柱13、防撬保险片14、钥匙齿轮拨片15、卡位片16、执手转动轴17、滚轮18、如后拨动片19、弹黃套管20、王弹黃21、固定点24、定位块25、保险片26、锁芯定位块27、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8、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和钥匙齿轮30 ;锁壳3的上部设置有锁面板1,锁面板I的下表面设置有数个锁面板定位块2,数个锁面板定位块2设置在锁壳3的内侧,锁壳3的左侧设置有上下杆4,上下杆4的一端设置在锁壳3的内部,锁壳3的上部中间设置有主锁头5,主锁头5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撬片6,两个防撬片6通过第一卡簧7连接,两个防撬片6的下部设置有卡位片9,锁壳3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数个固定点24,第二卡簧8设置在锁壳3内部的右下角,第二卡簧8的一端与固定点24连接,其另一端与前后拨动片19连接,第二卡簧8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前后触发装置11,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下部旋接有前后螺旋调节柱13,前后触发装置11和前后螺旋调节柱13之间设置有前后调节垫块12,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上端中间设置有滚轮18,前后螺旋调节柱13的左侧设置有执手转动轴17,执手转动轴17上套接有前后触发拨动片10和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8,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8的一侧通过啮合连接有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的左侧设置有钥匙齿轮拨片15,钥匙齿轮拨片15的一侧设置有防撬保险片14,钥匙齿轮拨片15的左侧设置有钥匙齿轮30,钥匙齿轮拨片15与钥匙齿轮30啮合连接,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的上部设置有卡位片16,锁壳3内部的左下侧设置有弹簧套管20,弹簧套管20的内部设置有主弹簧21,弹簧套管20的右侧设置有保险片26,保险片26的中间设置有定位块25,弹簧套管20的右侧设置有锁芯定位块27。
[0031]进一步的,所述的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柱11-1,前后螺旋调节柱13通过其内部中间的螺纹孔13-1旋接在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下部。
[0032]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滚轮、前后触发装置、前后调节垫块、前后触发拨动片、弹簧、前后拨动片、固定点完成左右调节3-10毫米的门缝。通过螺丝刀调节前后触发装置底部螺杆和螺母的原理。采用滚轮原理是关门声小避开噪音。
[0033]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主锁通过钥匙齿轮拨片、防撬保险片、卡位片、前后触发拨动片完成。主要是防撬保险片和卡位片的原理使小偷要进入时卡位已卡住。
[003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开启和闭合主要是前后调节片通过弹簧的原理门框紧实前后活动。这个功能可以使用门关上以后紧实不会有缝隙。
[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锁面板(I)、锁面板定位块(2)、锁壳(3)、上下杆(4)、主锁头(5)、防撬片¢)、第一卡簧(7)、第二卡簧(8)、卡位片(9)、前后触发拨动片(10)、前后触发装置(11)、前后调节垫块(12)、前后螺旋调节柱(13)、防撬保险片(14)、钥匙齿轮拨片(15)、卡位片(16)、执手转动轴(17)、滚轮(18)、前后拨动片(19)、弹簧套管(20)、主弹簧(21)、固定点(24)、定位块(25)、保险片(26)、锁芯定位块(27)、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8)、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和钥匙齿轮(30);锁壳(3)的上部设置有锁面板(1),锁面板(I)的下表面设置有数个锁面板定位块(2),数个锁面板定位块(2)设置在锁壳(3)的内侧,锁壳(3)的左侧设置有上下杆(4),上下杆(4)的一端设置在锁壳(3)的内部,锁壳(3)的上部中间设置有主锁头(5),主锁头(5)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撬片¢),两个防撬片(6)通过第一卡簧(7)连接,两个防撬片¢)的下部设置有卡位片(9),锁壳(3)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数个固定点(24),第二卡簧(8)设置在锁壳(3)内部的右下角,第二卡簧(8)的一端与固定点(24)连接,其另一端与前后拨动片(19)连接,第二卡簧(8)的左侧上部设置有前后触发装置(11),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下部旋接有前后螺旋调节柱(13),前后触发装置(11)和前后螺旋调节柱(13)之间设置有前后调节垫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上端中间设置有滚轮(18),前后螺旋调节柱(13)的左侧设置有执手转动轴(17),执手转动轴(17)上套接有前后触发拨动片(10)和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8),第二执手开启齿轮(28)的一侧通过啮合连接有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的左侧设置有钥匙齿轮拨片(15),钥匙齿轮拨片(15)的一侧设置有防撬保险片(14),钥匙齿轮拨片(15)的左侧设置有钥匙齿轮(30),钥匙齿轮拨片(15)与钥匙齿轮(30)啮合连接,第一执手开启齿轮(29)的上部设置有卡位片(16),锁壳(3)内部的左下侧设置有弹簧套管(20),弹簧套管(20)的内部设置有主弹簧(21),弹簧套管(20)的右侧设置有保险片(26),保险片(26)的中间设置有定位块(25),弹簧套管(20)的右侧设置有锁芯定位块(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下端设置有螺纹柱(11-1),前后螺旋调节柱(13)通过其内部中间的螺纹孔(13-1)旋接在前后触发装置(11)的下部。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4024222SQ201420503785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徐兆康 申请人:徐兆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