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07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所述的门窗附框安装在门窗洞口和门窗框之间,由上下和左右四道附框型材分别沿门窗洞口内侧壁布置并相接组成附框结构,所述的每一道附框型材通过外侧边相连的固定连接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门窗洞口结构墙体的洞口内侧壁上,且在结构腔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以及洞口内侧壁外露表面分别涂刷有粉刷层,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满设在粉刷层中;所述的四道附框型材中至少有一道附框型材上附设有带有内腔体的、沿着附框型材布设的出风口型材,并构成一可以向室内通风的通风流道;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将换气通道隐藏在门窗附框结构中,安全可靠,节能,能在不影响门窗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通风换气等特点。
【专利说明】 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属于门窗通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公知的室内通风换气方式有:开窗或开门换气,开墙安装换气扇或安装空调等。但实际的情况是:开窗或开门换气会导致灰尘和砂粒随风进入室内,无法阻挡雨雪和昆虫的侵入,而且这种简单的通风方式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容易受到盗贼和穿堂风的侵扰;安装空调和换气扇不仅耗费能源,而且会产生噪音,无法连续通风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将换气通道隐藏在门窗附框结构中,安全可靠,节能,能在不影响门窗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通风换气的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所述的门窗附框安装在门窗洞口和门窗框之间,由上下和左右四道附框型材分别沿门窗洞口内侧壁布置并相接组成附框结构,所述的每一道附框型材通过外侧边相连的固定连接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门窗洞口结构墙体的洞口内侧壁上,且在结构腔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以及洞口内侧壁外露表面分别涂刷有粉刷层,或直接或间接安装有窗套,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满设在粉刷层或/和窗套中;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满设在粉刷层中;所述的四道附框型材中至少有一道附框型材上附设有带有内腔体的、沿着附框型材布设的出风口型材,并构成一可以向室内通风的通风流道。
[0005]所述的附设有出风口型材的附框型材为一节能附框型材,它由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通过中间的隔热条相接而成;所述室内侧型材上设置有内侧凹缺口,所述的出风口型材紧贴所述内侧凹缺口的内侧壁上布置,且在该出风口型材中形成的内腔体形成所述的通风流道。
[0006]所述出风口型材是一种非全封闭式型材结构,其横截面由直线型材和带有弧度的弧形型材共同组成所述的内腔,其中带有弧度的弧形型材侧面紧贴内侧型材的内侧壁,其面向室内侧位置处为7字型封边,该7字型封边的端面与另一相对侧的直线型材端面在朝室内侧处形成有缝隙,该缝隙构成连通内腔、即通风流道的空气出风口。
[0007]所述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之间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燕尾连接槽,隔热条插接在所述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相应燕尾连接槽中将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连接在一起。
[0008]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将换气通道隐藏在门窗附框结构中,安全可靠,节能,能在不影响门窗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通风换气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门窗附框结构布置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附框型材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出风口型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所述的门窗附框安装在门窗洞口和门窗框之间,由上下和左右四道附框型材1、2、3、4分别沿门窗洞口 5内侧壁布置并相接并组成附框结构,所述的每一道附框型材通过外侧边相连的固定连接件6用螺钉7或螺栓固定在门窗洞口结构墙体8的洞口内侧壁上,且在结构墙体8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以及洞口内侧壁外露表面分别涂刷有粉刷层9,或直接或间接安装有窗套20,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满设在粉刷层或/和窗套中;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蔓设在粉刷层9中,见附图2所示;
[0013]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道附框型材中至少有一道附框型材上附设有带有内腔体10的、沿着附框型材布设的出风口型材11,并构成一可以向室内通风的通风流道。
[0014]所述的附设有出风口型材11的附框型材为一节能附框型材,它由室外侧型材12和室内侧型材13通过中间的隔热条14相接而成;所述室内侧型材13上设置有内侧凹缺口15,所述的出风口型材11紧贴所述内侧凹缺口 15的内侧壁上布置,且在该出风口型材11中形成的内腔体10形成所述的通风流道。
[0015]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室外侧型材12和室内侧型材13之间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燕尾连接槽20,隔热条14插接在所述室外侧型材12和室内侧型材13相应燕尾连接槽中将室外侧型材12和室内侧型材13连接在一起。
[0016]图3所示,所述出风口型材11是一种非全封闭式型材结构,其横截面由直线型材16和带有弧度的弧形型材17共同组成所述的内腔体,其中带有弧度的弧形型材17侧面紧贴内侧型材13的内侧壁,其面向室内侧位置处为7字型封边18,该7字型封边18的端面与另一相对侧的直线型材16端面在朝室内侧处形成有缝隙19,该缝隙构成连通内腔、即通风流道的空气出风口。
[0017]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配置的送风器或设置在送风器中的空气净化器进行室外空气引入或室内循环空气的引入等,以构成不同的实施例,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道结构,将净化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创造了一种健康、节能的居家生活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所述的门窗附框安装在门窗洞口和门窗框之间,由上下和左右四道附框型材分别沿门窗洞口内侧壁布置并相接组成附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道附框型材通过外侧边相连的固定连接件用螺钉或螺栓固定在门窗洞口结构墙体的洞口内侧壁上,且在结构腔体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表面以及洞口内侧壁外露表面分别涂刷有粉刷层,或直接或间接安装有窗套,并将所述固定连接件满设在粉刷层或/和窗套中;所述的四道附框型材中至少有一道附框型材上附设有带有内腔体的、沿着附框型材布设的出风口型材,并构成一可以向室内通风的通风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设有出风口型材的附框型材为一节能附框型材,它由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通过中间的隔热条相接而成;所述室内侧型材上设置有内侧凹缺口,所述的出风口型材紧贴所述内侧凹缺口的内侧壁上布置,且在该出风口型材中形成的内腔体形成所述的通风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型材是一种非全封闭式型材结构,其横截面由直线型材和带有弧度的弧形型材共同组成所述的内腔,其中带有弧度的弧形型材侧面紧贴内侧型材的内侧壁,其面向室内侧位置处为7字型封边,该7字型封边的端面与另一相对侧的直线型材端面在朝室内侧处形成有缝隙,该缝隙构成连通内腔、即通风流道的空气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风道结构的门窗附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之间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燕尾连接槽,隔热条插接在所述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相应燕尾连接槽中将室外侧型材和室内侧型材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E06B1/34GK204212608SQ201420611980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王金萍, 刘明, 郑建良, 徐智祥, 潘林杰 申请人:浙江瑞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