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高的卡紧力的包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23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具有提高的卡紧力的包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能够设置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的门元件的包角。



背景技术:

原则上已知的是,门、尤其是玻璃门设有包覆件、尤其设有包角。包覆件例如用于安置锁或配对锁箱。构成为包角的包覆设备特别用于将门元件、尤其是玻璃门、如玻璃摆门或玻璃挡门或玻璃滑门设置在转动点或轴线、例如BTS轴线上。已知的包覆件或包角通常由两个包覆元件构成,门元件、例如玻璃门夹紧或卡紧到所述包覆元件之间、夹紧或卡紧到包覆元件的贴靠部段之间。此外,已知的是,包角匹配于不同的玻璃切口标准。在一些的玻璃切口标准中,门元件除了在夹紧区域中卡紧之外附加地经由固定单元与包角连接。对此,门元件除了在包覆元件之间夹紧的角区域中的切口之外还附加地具有孔,穿过所述孔引导固定单元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贴靠在包覆元件上或者将包覆元件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彼此连接并且与门元件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连接。玻璃门元件的角区域中的切口主要用于:在贴靠部段之外在间隔开的包覆元件之间构成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用于:经由连接元件将门元件经由包角支承或装配在转动点和/或轴线上,所述连接元件是包角的组成部分并且所述连接元件优选地设置在包覆元件之间。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在包覆元件之间的夹紧区域中夹紧的门元件变重,必须提高包覆元件的卡紧或夹紧力,以便能够可靠地保持门元件,所述卡紧或夹紧力在夹紧区域中经由包覆元件的贴靠部段至少间接地经由垫片作用到门元件上。为了提高卡紧力,已知的是,根据要施加的卡紧力改变包覆件的尺寸。具体地,这表示,为了施加更大的卡紧力,已知的包角相应更大地构成。因此,例如由制造商Teufelbeschlag已知具有名称Jumbo的通用包覆件。为了施加卡紧力、即为了施加例如为14Nm的夹紧力矩以便能够将140kg重的门元件可靠地保持,已知的包 覆件具有带有与此相应地设计尺寸的贴靠面的200×84mm的棱长。由所述制造商已知的用于卡紧200kg重的门元件的包覆件具有260×84mm的棱长。已知的包覆件的罩的结构深度、即高度随着已知的包覆件的尺寸的增大而明显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构成一种包角,所述包角的卡紧力是能可变地改变并且所述卡紧力尤其相对于已知的包覆件能够明显地提高,而在此没有改变包覆件的大小。

上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能设置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的门元件的包角来实现。本发明的其他的优点、特征和细节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得出。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能设置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的门元件的包角具有第一包覆元件和第二包覆元件,所述第一包覆元件和第二包覆元件分别至少部分地具有用于贴靠到门元件上的贴靠部段并且在将门元件在夹紧区域中卡紧时能够彼此连接,其中包覆元件对夹紧区域限界,所述包角此外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单元,以便将门元件在包覆元件之间可靠地卡紧,其中固定单元具有在第一包覆元件上和/或在第二包覆元件上设置的第一固定机构和在第二包覆元件上和/或在第二包覆元件上设置的第二固定机构,并且这两个固定机构力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彼此连接,包括下述技术教导,第一固定机构具有接合区域,第二固定机构作用到所述接合区域中,其中接合区域至少部分地经过至少一个贴靠部段伸展到夹紧区域中。

所述解决方案一方面提供下述优点:固定单元的在一个或两个包覆元件上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与包覆元件的材料特性、结构形状和结构深度无关地构成。如果例如包覆元件由灰口铸铁或由其他的铸造材料制成,那么与此无关地,设置在包覆元件上的固定机构能够由其他的、在此优选为更稳定的或更牢固的材料与包覆元件的制造无关地制成。在已知的包覆元件中,在包覆元件中构成的内螺纹用于容纳、即用于力配合地和形状配合地经由构成为螺丝的固定机构与另一个包覆元件连接,其中经由包覆元件的连接,建立用于在包覆元件之间的夹紧区域中夹紧的 门元件的卡紧力。然而,因为在包覆元件中构成的螺线或内螺纹的螺纹与包覆元件的结构深度相关,所以构成为螺丝的固定机构仅力配合地和形状配合地与相对短地构成的内螺纹耦联。如果在此将过高的夹紧力矩施加到螺丝上例如以便施加非常高的卡紧力,那么预料到螺纹在包覆构件中撕裂。与此相反地,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即第一固定机构具有相对于包覆元件单独构成的接合部段的设置除了其他的材料特性之外也提供下述可能性:设计接合区域超出包覆元件的结构深度或者延长用于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通过延长至少在夹紧区域中、即在包覆元件之间延伸的接合区域,根据本发明能够引起,作用到接合区域中的第二固定机构与在通常的在包覆元件的尺寸并且尤其材料厚度方面受限的接合区域中可能的情况相比能够用更大的夹紧力矩施加。

相应地,在包角的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在棱长和材料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具有至少部分地延伸到夹紧区域中的接合区域的第一固定机构在包覆元件上的设置,根据本发明施加到包覆元件上的卡紧力能够明显增大,其中所述棱长和材料厚度甚至还可能减小。在此,卡紧力的升高与夹紧力矩成比例地增大。

为了尽可能地实现与固定单元的大的力配合和形状配合,有利地并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提出,第一固定机构超过包覆元件的结构深度朝相对置的包覆元件延伸。当前,这表示,优选具有用于容纳第二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的固定机构,接合区域至少部分地超过包覆元件的贴靠部段朝另一个包覆元件延伸。因为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在包覆元件之间延伸,所以在接合区域中力配合地并且形状配合地容纳的第二固定机构已经在包覆元件之间由第一固定机构容纳。在此,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根据本发明形成在包覆元件之间构成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引起提高的卡紧力并且引起包角的改进的稳定性。

有利地,第二固定机构构成为具有相应的外螺纹或配合螺纹的螺丝元件,所述螺丝元件能够力配合地且形状配合地与第一固定机构的有利地构成为螺纹并且尤其构成为内螺纹的接合区域耦联并且在耦联时位于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中。有利地,多于一个的固定单元用于建立卡紧力、即用于将包覆元件彼此连接,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固定机构。

为了经由第一固定机构的在包覆元件之间延伸的接合区域,即在此有利地经由在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中构成为螺线的延长的内螺纹,仍提高包覆元件之间的卡紧力和连接,有利地,第一固定机构借助其构成为内螺纹的螺纹、即借助接合区域与容纳第二固定机构的容纳部轻微错开地设置在相对置的包覆元件上。因为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轻微彼此错开地设置在相对置的包覆元件上,所以在第二固定机构轻微错开地接合到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中时,导致包覆元件之间的夹紧,由此附加地增大包覆元件之间的卡紧力和连接。

为了仍提高固定单元的、即在接合到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中的第二固定机构之间的夹紧力矩或转矩,第一固定机构有利地具有轮廓化的外轮廓,其中第一和/或第二包覆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容纳部,在所述容纳部中保持第一固定机构。在此,容纳部的几何形状有利地匹配于第一固定机构的轮廓化的外轮廓。优选地,在此,第一固定机构替代在包覆元件中构成的固定机构。优选地,在此,第一固定机构从外部穿过包覆元件并且在此具体地在初始构成的螺纹的位置上有利地引入到包覆元件中。当然,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机构也能够压入、击入到包覆元件中或材料配合地与包覆元件连接。例如构成为压铆螺母的固定机构的头部有利地在包覆元件的外侧上、即在与贴靠部段相对置的一侧上贴靠到包覆元件上并且借助与头部件相对置的接合区域超过包覆元件的贴靠部段朝相对置的包覆元件延伸。当然,接合区域能够延伸到第一固定机构的头部件中,使得接合区域在第一固定机构的整个长度上延伸。除了提高夹紧力矩或转矩之外,轮廓化的外轮廓有利地也用于,第一固定机构自锁地容纳在包覆元件中,使得为了将包覆元件连接,即在施加夹紧力矩时,仅须转动第二固定机构,以便向前进入到构成为内螺纹的配合螺线中,而对此不需要第二固定机构的手动的抗扭。由此,明显地简化根据本发明的包角的安装和调节。

为了仍提高第一和第二固定机构之间的夹紧力矩或转矩,第一固定机构有利地具有多边形的外侧面或多边形的轮廓化的外轮廓。轮廓化的外轮廓能够优选地是三边形轮廓、四边形轮廓、五边形轮廓或六边形轮廓。当然,也能够考虑的是,轮廓化的外轮廓多齿形地构成,例如构成为四齿形、五齿形或六齿形。当然,因此,为了将第一固定机构插入到包覆元件的容纳部中,包覆元件的容纳部的几何形状具有三边形轮廓、 四边形轮廓、五边形轮廓或六边形轮廓或者多齿形地构成为四齿形、五齿形或六齿形。

有利地,经由延长在包覆元件之间延伸的第一固定机构的从贴靠部段伸出的接合区域,能够提高可施加在固定单元上的夹紧力矩,其中根据本发明并且优选地与提高夹紧力矩成比例地增大在包覆元件之间可调节的卡紧力。相应地,与根据本发明的包角的结构大小无关地,通过增大、例如通过延长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并且也优选地通过由相对于用于制造包覆元件的材料更牢固的材料制造第一固定机构,提高或增大要施加在包覆元件之间的卡紧力。

优选地,至少经由改变两个、优选三个参数、即第一固定机构的材料特性、第一固定机构的在两个包覆元件之间延伸的接合区域的长度,并且随后通过共同形成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机构与第二固定机构错开,在包角的尺寸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两个间隔开地相对置的包覆元件作用到在夹紧区域中夹紧的门元件上的卡紧力被提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单元不需要改变在包覆元件上构成的贴靠部段的设计方案并且尤其是大小,以便由此可能提高包覆设备的卡紧力。

借助在此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角,在没有改变大小的情况下,即在没有改变长度、高度和结构深度的情况下,有利地可能的是,将大约为15Nm或更大的夹紧力矩施加到固定单元上。这表示: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包角,通过将夹紧力矩提高到大约15Nm或更大,能够将门元件在包覆元件之间容纳在夹紧区域中,并且能够将下述卡紧力施加到包角上,所述卡紧力允许,容纳或夹紧150kg或更重的门元件。

例如,常见的包覆件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应用例如构成为压铆螺母的第一固定机构构成用于容纳150kg重的玻璃门元件,所述常见的包覆件具有大约166×52mm的棱长并且其包括罩在内的高度、即其结构深度达到大约0.6cm至1.5cm,其中甚至能够仍进一步减小结构深度。

有利地至少一个包覆元件并且优选地两个包覆元件具有自由空间,在所述自由空间中能运动地支承保持元件。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例如将呈狭口或槽的形式的凹部理解成自由空间,所述凹部有利地沿包覆元件 的纵向延伸部在至少一个包覆元件中伸展。但是,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也将在两个包覆元件之间形成的间距理解成自由空间,所述间距能够实现,使有利地具有头部件和连接部件的保持元件与连接部件在包覆元件之间运动。与此相反地,沿包覆元件的纵向延伸部伸展的自由空间用于使保持元件借助其头部件可运动地支承或经由头部件力配合地或形状配合地容纳保持元件。

尤其有利地,保持元件和与保持元件有效连接的用于将门元件支承在转动点和/或轴线上的连接元件是包角的两个彼此连接的构件。所述彼此连接的构件优选地形成固定机械装置,所述固定机械装置有利地集成在两个构件上、即集成在保持元件以及连接元件上,并且所述固定机械装置能够从松开状态转换成固定状态并且反之亦然,其中在松开状态下,保持元件能够在包覆元件上移动并且在固定状态下至少力配合地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至少一个包覆元件上。因此,在保持元件和连接元件上构成的固定机械装置有利地用于:将包角无级地调节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即将保持元件和与保持元件连接的连接元件相对于包覆元件并且尤其相对于包覆元件的纵向延伸部无级地移动。此外,固定机械装置用于:将包角固定在调节的位置中,即保持元件经由固定机械装置至少力配合地或形状配合地固定在至少一个包覆元件上。相应地,保持元件为了将连接元件调节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能够与连接元件自由地移动,即根据本发明能够无级地沿着包覆元件的纵向延伸部移动地引导。如果连接元件的位置调节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那么经由固定机械装置以经由优选构成为卡紧板的保持元件进行与至少一个包覆元件力配合地卡紧连接的形式进行保持元件的固定进而也至少间接地进行连接元件的固定。

优选地,构成为凹处、槽或狭口的自由空间在这两个包覆元件中构成。在此,凹处、槽或狭口有利地沿这两个包覆元件的纵向延伸部而延伸并且在这两个包覆元件中优选在相同的高度上伸展并且彼此平行。包覆元件中的称作为凹处、槽或狭口的自由空间有利地用于:基本上平行于包覆元件地并且相对于其纵向延伸部引导保持元件。对此,保持元件有利地具有头部件,所述头部件用于将保持元件至少在固定机构松开的状态下运动地支承在这两个包覆元件的自由空间中。由于该设计方案,在固定机构固定状态下,保持元件经由头部件卡紧在两个包覆元件上、 即相应卡紧在这两个包覆元件的凹处中,由此在卡紧时作用的卡紧力有利地均匀地分布到这两个包覆元件上。

对于包角在不同的玻璃切口标准上的非常大的可变性,并且为了提高卡紧力,包覆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多个用于容纳各一个固定单元的容纳部。对此,有利地,在包覆元件中设有用于固定单元的至少两个容纳部。更有利地,包覆元件具有三个或四个用于固定单元的容纳部。尤其优选地,在包覆元件上或在包覆元件中构成五个或六个用于固定单元的容纳部。在此,分别在两个包覆元件上构成的至少一个容纳部用于容纳固定单元的至少第一和/或第二固定机构并且引导其穿过在在包覆元件之间夹紧的门元件中构成的穿通部,例如呈孔洞或孔的形式的穿通部。这表示,容纳部大致遮盖在门元件中构成的穿通部的位置,通过所述穿通部,第一和/或第二固定机构穿过门元件。

优选地,在包覆元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容纳部对在凹部中可运动地支承的保持元件限界。这就是说,在凹部中可运动地支承的保持元件有利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之间。

有利地,对用于保持元件的凹部限界的第一和第二容纳部优选地位于具有凹部的高度上、尤其位于具有凹部的相同的高度上。当然,容纳部也能够位于凹部的高度之下或之上。在此,容纳部直接邻接于凹部的设置然而是尤其有利的,以便将对门元件的负荷通过在凹部中可运动地支承的保持元件或通过在运行中由轴上的支承装置经由连接元件传递到保持元件上的力在其出现位置附近偏转到包覆元件上。此外,在平行地将夹紧力矩施加到固定单元上时,能够无问题地确定,保持元件此外是否能够在凹部的整个纵向延伸部中运动,所述固定单元直接邻接于凹部在包覆元件的容纳部中引导或插入。

因为第一和第二固定机构在包覆元件上插入到容纳部或穿过穿通部,即作为单独的构件至少形状配合地与包覆元件连接,所以其材料特性、即用于制造第一和第二固定机构的材料或物质能够与用于包覆元件的物质或用于包覆元件的材料不同。相应地,第一固定机构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材料特性、即整个固定单元的材料特性能够匹配于要施加的夹紧力矩、即包角的卡紧力,与用于包覆元件的物质或用于包覆元件的材料无关地被选择。优选地,由金属并且更优选地由钢构成的固定单元尤 其合适,其中材料有利地是抗扭转的且不生锈的。当然,固定单元的第一固定机构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材料特性也能够是不同的。

优选地,第一固定机构的接合区域以直至100%的长度延伸到在包覆元件之间作为间距形成的自由空间中。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在接合区域的长度等于在包覆元件之间形成的间距的大小时,第二固定机构借助其端部、优选端侧地支撑在包覆元件上,所述包覆元件与具有用于第二固定机构的容纳部的包覆元件相对置。这能够实现包角上的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的固定元件的尤其稳定的设计方案和尤其进行稳定的作用。

提高作用于夹紧区域的卡紧力的原理在本申请中应当针对包角尤其也针对所有类型和形状的全部门包覆件来理解。特别地,尤其应将例如锁和配对锁箱理解为门包覆件,所述锁和配对锁箱应在门板上、尤其在具有不同的玻璃厚度或玻璃厚的玻璃门上卡紧。在此,包角的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提出的特征以及在附图中示出和描述的特征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也能够用于门包覆件。

附图说明

其他的改进本发明的措施下面共同地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根据附图详细示出。在此,在权利要求中和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能够分别本身单独地或以任意的组合对本发明是重要的。

附图示出:

图1示出简化成对本发明重要的特征的包角的立体分解图,并且

图2示出已安装的根据本发明的包角的立体侧视图,所述包角卡紧在门元件的左下角上。

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始终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所述部件通常仅描述一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可设置到转动点和/或轴线上的门元件的包角1,所述包角具有第一包覆元件3和第二包覆元件4。包覆元件3和包覆元件4 分别至少部分地具有贴靠部段3.1和4.1。出于视图原因,放弃包角的其他元件,例如贴靠在贴靠部段3.1和4.1和门元件之间的垫片等,其中然而,示出的包角1的功能不应受限。

每个包覆元件3和4具有容纳部9,以用于第一固定机构5和第二固定机构6的穿引或插入,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用于将包覆元件3和4彼此连接。对此,固定机构穿过穿通部被引导在包覆元件3和4之间夹紧的门元件中。第二固定机构6当前是呈螺栓的形式的螺丝元件,所述螺丝元件在两侧、即不仅穿过包覆元件3的容纳部9并且穿过包覆元件4的容纳部9接合。分别在插入或穿引到容纳部9中的第二固定机构6的相对侧上,以压铆螺母的形式的第一固定机构5插入到包覆元件3和包覆元件4的容纳部9中。

构成为螺丝元件的第二固定机构6和构成为压铆螺母的第一固定机构5相应共同地形成固定单元,以便将门元件以相应的卡紧力可靠地卡紧在包覆元件3和4之间。构成为压铆螺母的第一固定机构5具有接合区域5.1,构成为螺丝元件的第二固定机构6作用到所述接合区域中。在此第一固定机构5的接合区域5.1至少部分地伸入或延伸到贴靠部段3.1和4.1中,即伸入或延伸到在包覆元件3和4之间形成的自由空间11中。自由空间11在包角1的安装状态下构成为包覆元件3和4之间的间距。在根据本发明的包角1的在此示出的状态下,接合区域5.1朝相对置的包覆元件4和3伸出包覆元件3和4的贴靠部段3.1和4.1。第一固定机构5的接合区域5.1具有呈内螺纹的形式的螺纹7,所述螺纹与构成为螺丝元件的第二固定机构6的构成为配合螺纹的外螺纹共同作用。

前部的包覆元件3中的构成为压铆螺母的第一固定机构5为了示出轮廓化的外轮廓8以部分地向前从包覆元件3中伸出的方式示出。构成为压铆螺母的第一固定机构5的轮廓化的外轮廓8优选是多边形的,当前构成为六边形件,这用于提高要施加到固定单元上的夹紧力矩或转矩并且用于第一固定机构5在第二固定机构6接合到第一固定机构5的接合区域5.1中时自锁。为了构成有多边形轮廓并且尤其外部六边形轮廓8的第一固定机构5能够插入到包覆元件3和4的容纳部9中并且在需要时再次从中拉出,并且为了在此容纳部9支持构成为多边形的第一固 定机构5的抗转动,用于固定机构5的容纳部9的几何形状匹配于第一固定机构5的轮廓化的外轮廓8,即当前地构成为多边形轮廓,并且尤其构成为内六边形轮廓。

两个包覆元件3和4沿其纵向延伸部具有凹部10,所述凹部用于可运动地支承保持元件,所述保持元件与连接元件有效连接,经由所述连接元件能够将门元件转动支承在轴线上。用于固定机构5和6的两个容纳部9在凹部10附近的左边和右边并且大致在包覆元件3和4中的凹部10的高度上构成。三个其他的容纳部9在视图中在包覆元件3和4的左边的区域中以向左上升的方式构成在包覆元件3和4中。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包角1兼有最重要的玻璃标准切口,所述玻璃标准切口在全世界使用。为了防止门元件在穿引固定机构5和6的区域中的损坏,至少能够将带帽套筒2推动或转动到第二固定机构6上,所述带帽套筒至少部分地位于螺纹部段上、即第二固定机构6的在夹紧区域中在穿通部中接触门元件的部分或区域上。有利地,带帽套筒2由塑料材料或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尤其优选地,带帽套筒2能够从PVC软管切出。

图2示出门元件30,所述门元件能够经由根据本发明的包角1支承到转动点20上,所述转动点例如也能够是BTS轴线(地面闭门器轴线)。包角1在门元件30的左下角中卡紧在门元件30上。在图2中示出的包角1因此构成为,使得所述包角也能够卡紧在门元件30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或右下角上为了将门元件30支承在转动点20和/或轴线上。固定机构5引入到容纳部9中,所述容纳部在右边由包覆元件3中的凹部构成。

在包覆元件3和4之间形成夹紧区域70,门元件30能够装入在所述夹紧区域中。优选地,由贴靠部段3.1和4.1包围的垫片60用于:防止门元件30与包覆元件3和4直接接触,以便例如防止优选为玻璃门元件的门元件30在卡紧到例如由灰口铸铁制成的包覆元件3或4中时的损坏。此外,垫片60优选地也用于固定机构5和6的自锁,其中在第一固定机构5接合到第二固定机构6中时,垫片60至少部分地弹性变形,由此固定机构5和6在置于接合时至少轻微地预紧,其中在包覆元件3和4之间构建卡紧力。

在两个包覆元件3和4之间设置有保持元件80,所述保持元件能够 相对于包覆元件3和4、尤其沿包覆元件3和4的纵向延伸部移动。与保持元件80有效连接的连接元件90用于将门元件30支承在转动点20和/或轴线上。当前,连接元件90经由两个固定元件100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与保持元件80有效连接。

与连接元件90有效连接的保持元件80在包覆元件3和包覆元件4中的作为呈槽的形式的凹部10构成的自由空间中可运动地引导。凹部10在此呈平行于包覆元件3和4的纵向延伸部的槽的形式构成。由此,保持元件80和经由固定元件100有效连接的连接元件90沿着凹部10平行地、即平行于或沿着包覆元件3和4的纵向延伸部可移动。连接元件90能够借助保持元件80相对于门元件30沿相反的方向移动,通过该方式,门元件30能够沿着轴线BB无级地定向到转动点20上,例如在其在门框或玻璃门设备中的位置中。如果例如转动点20或门元件30的通过轴线AA示出的转动轴线位于规定用于常规的转动点20的区域之外,即位于55mm、65mm或70mm之外,那么门元件30能够通过移动保持元件80进而与保持元件80有效连接的连接元件90调节到转动点20和/或轴线线上。

保持元件80和连接元件90当前构成为两个彼此连接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固定机械装置,所述固定机械装置当前在两个构件中、即在保持元件80和连接元件90中集成。为了将固定机械装置从松开状态转换到固定状态中,将保持元件80与连接元件90连接的固定元件100拧入到穿通部120中,在所述松开状态中保持元件80沿包覆元件3和4的纵向延伸部可移动地支承。在将固定元件100拧入到保持元件80中时,保持元件80的头部80.1至少部分地至少力配合地卡紧到包覆元件3和4上的呈槽的形式构成的凹部10中。因此,在固定机械装置的固定状态下,保持元件80的和与保持元件80有效连接的连接元件90的可移动性被阻止或保持元件80固定在包覆元件3和4上。

为了支持保持元件80和与其有效连接的连接元件90沿包覆元件3和4的纵向延伸部运动,在包覆元件3和4上构成下部的凹部180,所述下部的凹部优选平行于构成为槽的凹部10构成,并且所述下部的凹部优选在与凹部10相同的长度上延伸。下部的凹部18在此优选地在包覆元件3和4中构成并且优选经过在包覆元件3和4之间形成的自由空 间11从一个包覆元件3延伸至另一个保护元件4。

附图标记列表:

1 包角

2 带帽套筒

3 包覆元件

3.1 3的贴靠部段

4 包覆元件

4.1 4的贴靠部段

5 第一固定机构

5.1 5的用于6的接合区域

6 第二固定机构

7 5的螺纹

8 5的外轮廓

9 3和4中的用于5和6的容纳部

10 3和4中的凹部

11 自由空间

20 转动点

30 门元件

60 垫片

70 夹紧区域

80 保持元件

90 连接元件

100 固定元件

120 90中的穿通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