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471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桌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具体是一种智能桌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桌子采用半自动化方式对升降装置进行简单控制实现升和降的操作,这样主动权完全交到使用者手里,只有使用者感觉需要调节高度才进行操作,其实这时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者身体特别是颈椎已经长时间地承受了消耗,也已经疲劳了,这样就达不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无法做到预防和锻炼颈椎的效果;另外,现在技术中的智能桌子并没有wifi和蓝牙部分,没有将桌子接入到互联网,这就让桌子成为一个孤立的点,只有将桌子接入到互联网中,让桌子能够主动将使用者每天的习惯记录下来上传至云数据中心,这样系统就可主动根据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使用者提供人性化、科学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桌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桌子,包括桌体、WiFi、蓝牙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桌体包括桌面板和桌腿,所述WiFi、蓝牙和电子控制单元设置在桌面板内,所述桌面板一侧下方设有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所述桌面板固定在桌腿的上方,所述桌腿上设有升降装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升降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机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与电机连接,所述WiFi和蓝牙无线连接到客户终端,所述客户终端无线连接到云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利用电子单元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高度及频率,通过桌子在设定时间内自动循环升高和降低来带动人的坐姿变化。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通过桌体内嵌wifi和蓝牙,使升降装置具备物联网特性,并通过客户终端实现远程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智能桌子能够主动识别伏案者的身体状况和锻炼效果,并通过升降装置与桌体结合,主动进行升降动作来调节桌面高度从而带动使用者的伏案姿势,从而达到避免长时间伏案对人类颈椎、腰椎的伤害,以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能够比较准确地自动升降已定的高度和次数;更加符合现代工艺要求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适用于现代健康生活、办公。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桌子的控制原理图。

图2为智能桌子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智能桌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智能桌子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桌子,包括桌体1、WiFi2、蓝牙3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桌体1包括桌面板11和桌腿12,所述WiFi2、蓝牙3和电子控制单元设置在桌面板11内,所述桌面板11一侧下方设有手动/自动转换开关15,所述桌面板11固定在桌腿12的上方,所述桌腿12上均设有升降装置13和电机14,所述电机14与升降装置13电连接,所述电机14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有用于连接电源的插头16,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15与电机14连接,所述WiFi2和蓝牙3无线连接到客户终端4,所述客户终端4无线连接到云服务器5,客户终端4上接收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至云服务器5。

本发明通过升降装置与桌体结合,来调节桌面高度从而带动使用者的伏案姿势,智能桌子能够主动识别伏案者的身体状况和锻炼效果;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分析计算,桌子能够 主动进行升降动作,而不是人工来调节桌面高度;通过桌体内嵌wifi和蓝牙,使桌子升降装置具备物联网特性,通过客户终端实现远程控制。

本发明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让桌体1能够感知并主动控制升降装置13升降的高度和次数,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桌子的升降而不断微调自己的伏案姿势,让颈椎、腰椎等身体众多部位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升降装置,根据使用者的身高科学计算出在工作状态下,桌子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升高、降低多少毫米,依次循环,并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和wifi方式进行远程操控并将使用数据统计出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