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45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拖把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压式分体拖把桶。



背景技术:

旋转拖把桶及拖把是近年来出现的便于拖地的日用产品,一般分为脚踏式、手压式和电动式,分别通过脚踏、手压或电动的方式驱动拖把桶内的清洗机构和脱水机构旋转,以脚踏式和手压式居多,使用时将拖把头浸入拖把桶内并置于清洗机构上,通过旋转润湿和清洗拖把,然后置于脱水机构上,通过旋转离心力甩干拖把头即可。此类旋转拖把桶及拖把由于具有手不沾水、干湿度可控、省力便捷、老少皆宜等优点,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的拖把产品,尤其是在地板清洁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但是,此类旋转拖把桶由于具有脱水机构和清洗机构,一般体积较大也比较重,装水后更重,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在装水、换水和清洗拖把桶时都会比较费力,并且在收纳时也很占居家空间,而且由于此类拖把桶的体积较大,在包装、运输和仓储时都会占据较大空间,增加成本。

有鉴于此,有业者发明了手压式的分体拖把桶,即具有相互独立的清洗桶和脱水桶,分体拖把桶的清洗桶和脱水桶是可以相互扣合为一体的,并且在包装、运输、仓储和收纳时可以将两桶分离并且将脱水桶叠放于清洗桶内,以节省占用空间,并且宣称可以在加水、换水和倒水的时候只拎一个桶,使用者更省力,然而实际并非如此。

现有的分体拖把桶由于其扣合机构的局限性,普遍存在扣合时对位困难,以及扣合后太紧很难拆分等缺点,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分体拖把桶,通过脱水桶A2的卡条A21垂直插入清洗桶A1的卡槽A11实现扣合,但是由于卡条和卡槽同为“T”字形,较窄薄也易变形,造成扣合时对位困难以及插入不畅;图2所示的另一种分体拖把桶,通过另一种脱水桶B2的插片B21垂直插入另一种清洗桶B1的插孔B11,且该另一种清洗桶B1的上沿的卡扣卡于该另一种脱水桶B2的上沿的卡槽内实现扣合,由于插片和插孔需要对位,卡扣和卡槽也需要对位,增加了扣合时的对位难度,而且扣合机构扣的太紧造成拆分不便。由上可知,现有技术的分体拖把桶由于其扣合机构的结构限制,不能够便利地拆合拖把桶,使用者几乎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拆合拖把桶,上述分体式拖把桶基本上都是在包装、运输和仓储时是分体叠放在一起的,而在居家使用时基本上都是扣合在一起的。再者,由于扣合机构的结构限制,为了使脱水桶能够叠放于清洗桶内,只能将清洗桶设计为大桶而将脱水桶设计为小桶,虽然此种结构可以在分体叠放时节省一定的空间,但是在对空间的利用率上并没有达到最优化。

此外,现有分体拖把桶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清洗桶内清洗过的湿拖把头会放到脱水桶内进行脱水,即清洗桶内的水会被拖把头带入脱水桶内,而两桶又是相互隔离的,很快会导致清洗桶内水量不够,而脱水桶内水过多,使清洗和脱水都无法正常进行,即便是拆分开拖把桶将脱水桶内的水倒回清洗桶内,水也很脏,大部分使用者还是会选择直接去更换水,实际增加了倒水和换水的频率,此种频繁地将桶体拆开、换水及扣合一体的使用过程实际上并不省力,并没有提升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不仅可以在包装、运输、仓储和收纳时实现空间的最优利用,更能够在加水、换水等使用过程中进行快速拆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两桶内的水循环,可以减少换水频率,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换水次数少且换水省力,真正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包括相互独立的清洗桶和脱水桶,所述清洗桶内设有清洗机构,所述脱水桶内设有脱水机构,所述清洗桶与所述脱水桶通过扣合机构相互扣合并且能够相互拆分,所述清洗桶与所述脱水桶相互连接的侧壁为扣合壁;

所述扣合机构包括凹凸部和限位板,所述清洗桶的扣合壁和所述脱水桶的扣合壁皆具有所述凹凸部,所述清洗桶的凹凸部包括一条向外凸的纵向凸槽和一条向内凹的纵向凹槽,所述脱水桶的凹凸部包括一条向外凸的纵向凸槽和一条向内凹的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和所述纵向凸槽皆是自扣合壁的下端延伸至扣合壁的上端,所述脱水桶的凹凸部与所述清洗桶的凹凸部相匹配,所述清洗桶与所述脱水桶相互连接扣合时两凹凸部相吻合,所述清洗桶与所述脱水桶相互拆分并且叠放时两凹凸部相吻合;所述脱水桶的上端朝向所述清洗桶向下翻折延伸形成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能够由上至下地插于所述清洗桶的扣合壁的内侧以使所述脱水桶的扣合壁卡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清洗桶的扣合壁之间;

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泵和导水管,所述抽水泵和所述导水管安装于所述脱水桶内,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脱水桶的最低液位处,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导水管的一端,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洗桶相通,所述脱水机构驱动所述抽水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地说,所述水循环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清洗桶或所述脱水桶,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清洗桶相通。

进一步地说,所述纵向凹槽和所述纵向凸槽的横截面皆为弧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限位板由上至下地朝所述清洗桶方向偏离垂直方向2-4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盒,所述脱水桶的上端设置所述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包括盒盖、盒体和过滤材料,所述盒体内填充有所述过滤材料,所述盒盖能够密封所述盒体且能够打开;所述脱水桶与所述清洗桶相互扣合后,所述过滤盒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清洗桶的上端。

进一步地说,所述抽水泵包括泵壳和位于泵壳内的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心连接有驱动叶轮旋转的旋转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轴连接所述脱水机构,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泵壳的底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脱水桶的脱水机构包括挡水圈、脱水篮和脱水转轴,所述挡水圈固定于所述脱水桶的上端,所述脱水篮位于所述挡水圈的下方,所述脱水转轴与所述脱水篮连接,所述过滤盒位于所述挡水圈朝所述清洗桶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凹凸部上方,所述限位板是自所述挡水圈的边沿朝所述清洗桶方向向下延伸形成。

进一步地说,所述脱水篮的底面中心具有一穿孔,所述穿孔处设有一帽盖,所述帽盖的下端穿过所述穿孔并且与所述脱水转轴的上端连接,所述帽盖的上端构成脱水篮的中心处底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清洗桶的清洗机构包括清洗座和固定座,所述清洗座的中心具有清洗轴,所述固定座一体成型于所述清洗桶的内底面,所述清洗座与所述固定座两者之一设有若干插孔且另一设有若干插接柱头,所述插接柱头与所述插孔相互插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清洗桶和所述脱水桶的侧壁中除所述扣合壁以外的其他侧壁皆由上至下地朝桶体中心方向缩进构成上宽下窄的桶体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的扣合机构包括凹凸部和限位板,两个桶体通过所述限位板实现左右定位连接并且通过所述凹凸部实现前后定位连接,并且两桶体在连接扣合时是通过两凹凸部直接接触对接且限位板是由上至下地插入另一桶体内的,扣合时不费力,因此不仅便于两桶体连接扣合或拆卸,进而不仅能够在包装、运输、仓储和收纳时节省占据空间,更能够在加水、换水等使用过程中进行快速拆合,真正达到省力的目的;水循环装置设有的抽水泵能够将脱水桶内的水通过导水管抽回清洗桶内,实现脱水桶内水的回收利用,并且水循环装置设有的过滤装置能够将脱水桶内的水过滤后流入清洗桶,可以降低清洗桶内污水的浓度,减少清洗桶的换水次数,加水、倒水、换水只需要拎清洗桶,提升拖把桶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凹凸部的巧妙设计,不仅使两桶体在扣合连接时两扣合壁是相互吻合的,而且在分体叠放在一起两扣合壁也是相互吻合的,这种设计使两个桶体在尺寸上可以趋于相同大小,使得两桶体在分体叠放在一起时空间占用率接近整桶的一半,在空间利用率上实现最优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分体拖把桶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分体拖把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于连接扣合状态时的整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扣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凹凸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脱水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脱水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于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如图3-10所示,包括相互独立的清洗桶1和脱水桶2,所述清洗桶1内设有清洗机构,所述脱水桶2内设有脱水机构,所述清洗桶1与所述脱水桶2通过扣合机构相互扣合并且能够相互拆分,所述清洗桶1与所述脱水桶2相互连接的侧壁为扣合壁3。

如图4所示,所述扣合机构包括凹凸部31和限位板32,所述清洗桶1的扣合壁和所述脱水桶2的扣合壁皆具有所述凹凸部31,所述清洗桶1的凹凸部包括一条向外凸的纵向凸槽311和一条向内凹的纵向凹槽312,所述脱水桶2的凹凸部包括一条向外凸的纵向凸槽311和一条向内凹的纵向凹槽312,所述纵向凹槽311和所述纵向凸槽312皆是自扣合壁的下端延伸至扣合壁的上端,所述脱水桶2的凹凸部与所述清洗桶1的凹凸部相匹配,所述清洗桶1与所述脱水桶2相互连接扣合时两凹凸部相吻合,所述清洗桶1与所述脱水桶2相互拆分并且叠放时两凹凸部相吻合;所述脱水桶2的上端朝向所述清洗桶1向下翻折延伸形成所述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能够由上至下地插于所述清洗桶1的扣合壁的内侧以使所述脱水桶2的扣合壁卡于所述限位板32与所述清洗桶1的扣合壁之间。本发明的清洗桶和脱水桶通过限位板实现左右定位连接并且通过凹凸部实现前后定位连接。在扣合清洗桶和脱水桶时,是在凹凸部的引导下,限位板自上而下地插于清洗桶的扣合壁的内侧使脱水桶的扣合壁卡于限位板与清洗桶的扣合壁之间,同时清洗桶和脱水桶的凹凸部相互吻合,实现拖把桶的快速连接扣合;拆分清洗桶和脱水桶时,将脱水桶向上提起即可;拆分后可以将脱水桶叠放于清洗桶内,清洗桶和脱水桶的凹凸部相互吻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清洗桶1的凹凸部位于所述清洗桶1的扣合壁的中部,所述脱水桶2的凹凸部位于所述脱水桶2的扣合壁的中部,所述限位板32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所述凹凸部31的两旁。此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作为本发明的变型与替换,不排除位于其他位置的凹凸部和限位板组合,例如:限位板设有一块且位于扣合部上方中间,凹凸部的纵向凸槽和纵向凹槽则分别位于限位板的两旁。本发明限位板与凹凸版的位置设计的主旨是:使清洗桶和脱水桶在相互连接扣合时和相互拆分叠放时,两扣合壁的凹凸部均吻合。因此,扣合壁上的纵向凸槽和纵向凹槽距离扣合壁的中心的距离相等,而限位板则是对应于扣合壁除凹凸部以外的平直区域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凹槽311和所述纵向凸槽312的横截面皆为弧形。此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作为本发明的变型与替换,不排除其他横截面形状的纵向凹槽和纵向凸槽,比如等腰梯形或V形等。纵向凹槽和纵向凸槽设计成截面为弧形的形状可以引导两扣合壁顺利对接,降低对位难度。

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板32由上至下地朝所述清洗桶1方向偏离垂直方向2-4度。限位板略微倾斜的设计,可以便于限位板顺畅且快速插入和拔出。

如图7-9所示,设有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抽水泵4和导水管5,所述抽水泵4和所述导水管5安装于所述脱水桶2内,所述抽水泵4的进水口位于所述脱水桶2的最低液位处,所述抽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导水管5的一端,所述导水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洗桶1相通,所述脱水机构驱动所述抽水泵4。抽水泵在脱水机构的驱动下能够将脱水桶底的水通过导水管抽回清洗桶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管5的水平方向上的一段位于所述脱水桶2的底面并朝向所述清洗桶1,且垂直方向上的一段位于所述脱水桶2的扣合壁的纵向凸槽内。此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作为本发明的变型与替换,不排除导水管位于脱水桶内的其他位置。本发明导水管位置的设计可最优利用脱水桶空间。

又如图7所示,所述水循环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脱水桶2,所述导水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清洗桶1相通。过滤装置以净化来自脱水桶内的水,过滤后的水体流入清洗桶,可以降低清洗桶内污水的浓度,减少使用过程中清洗桶的换水次数。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盒6,所述脱水桶2的上端设置所述过滤盒6,所述过滤盒6包括盒盖61、盒体62和过滤材料,所述盒体62内填充有所述过滤材料,所述盒盖61能够密封所述盒体62且能够打开;所述脱水桶2与所述清洗桶1相互扣合后,所述过滤盒6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清洗桶1的上端。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过滤盒打开,取出其中的过滤材料进行清洗以恢复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过滤材料可以是过滤棉,过滤棉能有效过滤脱水桶内的污泥和颗粒悬浮物,有效净化脱水桶内的水体。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抽水泵4包括泵壳41和位于泵壳内的叶轮42,所述叶轮42的中心连接有驱动叶轮旋转的旋转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轴连接所述脱水机构,所述抽水泵4的进水口位于所述泵壳41的底面。还可以在抽水泵的进水口设有过滤层,过滤层能够截留脱水桶内头发等较大的异物,实现初步过滤后再抽到过滤盒进行进一步过滤。

如图9所示,所述脱水桶2的脱水机构包括挡水圈21、脱水篮22和脱水转轴23,所述挡水圈21固定于所述脱水桶2的上端,所述脱水篮22位于所述挡水圈21的下方,所述脱水转轴23与所述脱水篮22连接,所述脱水转轴23的下端与所述叶轮42的旋转驱动轴(图未示意)连接,所述脱水篮22的底面中心具有一穿孔,所述穿孔处设有一帽盖24,所述帽盖24的下端穿过所述穿孔并且与所述脱水转轴23的上端连接,所述帽盖24的上端构成脱水篮22的中心处底面,所述过滤盒6位于所述挡水圈21朝所述清洗桶1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凹凸部31上方,所述限位板32是自所述挡水圈21的边沿朝所述清洗桶1方向向下延伸形成。

本实施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在脱水篮的中心取消了与拖把头相匹配的凸销(旋转支点),而是采用了平坦的帽盖,将拖把头插入脱水机构时,可使拖把头直接与脱水篮底面中心处的帽盖上端接触,故拖把头因受脱水篮底面的挤压而瞬间出水,提升脱水效率,减少脱水时间。

如图3所示,所述清洗桶1的清洗机构包括清洗座(图未示意)和固定座11,所述清洗座的中心具有清洗轴,所述固定座11一体成型于所述清洗桶的内底面所述清洗座与所述固定座两者之一设有若干插孔且另一设有若干插接柱头,所述插接柱头与所述插孔相互插接。较佳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固定座11的上表面具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插接柱头111,所述插接柱头是直径自下而上渐缩的异径柱,所述清洗座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若干个与插接柱头相对应的插孔,所述固定座11的插接柱头能够插于所述清洗座的插孔内。此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作为本发明的变型与替换,不排除其他的插接方式,比如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具有若干个向下凹陷的插孔,所述插孔是直径自上而下渐缩的异径孔,所述清洗座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若干个与插孔相对应的插接柱头,所述清洗座的插接柱头能够插于所述固定座的插孔内。

传统的清洗机构一般是一体注塑成型在清洗桶底部的,或者是通过螺丝固定在清洗桶底部,前者使桶体的模具和制造变得复杂,增加成本,而且强度较低易损坏,一旦损坏整桶报废,后者虽然在桶体制造难度上有所降低以及强度上有所提升,清洗机构损坏也可更换,但是存在漏水的可能,并且螺丝连接的方式增加了组装难度。本发明采用快速插接的结构,不仅降低了桶体的制造难度,而且清洗机构强度高不易损坏,再者插接便捷,组装容易,若损坏可拆卸更换,不需要将整桶报废。

如图10所示,所述清洗桶1和所述脱水桶2的侧壁中除所述扣合壁3以外的其他侧壁皆由上至下地朝桶体中心方向缩进构成上宽下窄的桶体形状。桶体的上宽下窄的形状设计,不仅便于清洗桶和脱水桶叠放,而且便于拖把头进出桶体,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洗时上宽下窄会由于水压力差产生向下的压力,故会向下吸住拖把头,减少拖把头纤维的上浮时间,加快润湿,也能够防止旋转时水花溅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桶1和所述脱水桶2的上端皆设有提手7和用于容置所述提手7的提手槽,所述提手7放平后嵌于所述提手槽内且其外侧被所述提手槽包围。内置的提手不仅可以提高桶体的整体美观度,并且内置的提手可免于桶体收纳时与他物相撞导致提手损坏。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本发明的水循环式易拆合分体拖把桶在使用时,单独拎取清洗桶装入适量的水后,将脱水桶拎起并且沿着两桶体的凹凸部的引导自上而下地将脱水桶的限位板插于清洗桶内,使清洗桶的扣合壁被卡于限位板和脱水桶的扣合壁之间,同时清洗桶的凹凸部与脱水桶的凹凸部相互吻合,实现拖把桶的快速连接扣合;将拖把置于清洗桶润湿、清洗后置于脱水桶的脱水篮上,在离心力作用下快速甩干,同时脱水转轴会带动抽水泵将脱水桶底的水抽入导水管,水体经二次过滤后流入清洗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使用过程中换水次数;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换水,只需将脱水桶向上提,即可使脱水桶与清洗桶分离,由于脱水时水已全部进入清洗桶内,只需拎清洗桶去换水即可,换完水再将脱水桶与清洗桶连接扣合即可,由于扣合机构便于拆合,只需拎清洗桶换水,大大减小劳动强度;使用完毕后,只需将脱水桶往上一提,清洗桶和脱水桶即可轻易拆开,然后将脱水桶叠加于清洗桶内,减少收纳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