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69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防溢锅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烹调用具辅助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溢锅盖。



背景技术:

传统普通锅是由锅体和锅盖构成,锅盖直接搁置于锅体上,目前市面上的锅盖大多为硅胶锅盖,其与锅体可以形成密闭作用,在烹饪时,锅体内的沸水就会从锅体顶部的边缘溢出,造成锅体及炉子湿脏,而且也会流失营养成分。

另外,有部分硅胶锅盖在盖体上开通气孔用于排出水蒸气和热量,这样的设计,由于锅盖上所开有的通气孔不能闭合,如果开孔太大,异物有可能掉进锅里,而且影响外观,通孔开得过小,又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溢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溢锅盖,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避免使用时汤汁溢出而弄脏锅体及造成营养成分流失以及如何增加锅盖的使用功能等。

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体及设置于盖体表面的提手,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及与所述第一盖体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空心夹层,所述第二盖体向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弧形,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有若干通孔,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盖体均匀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孔径沿所述第二盖体的中心向外侧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盖体边缘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盖体边缘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4~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盖体中心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二盖体中心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5~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为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盖体边缘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卡扣连接。

上述防溢锅盖,通过将第二盖体设置为内凹弧形,且设置有通孔,当使用时,水蒸气会在第二盖体的上方凝结并回流至锅体内,而且水蒸气还可以通过通孔回流至锅体内,从而有效避免了汤汁的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防溢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溢锅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功能锅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防溢锅盖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防溢锅盖100包括盖体110及设置于盖体110表面的提手120,盖体110包括第一盖体111及与第一盖体111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112,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之间设置有空心夹层113,第二盖体112向远离第一盖体111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弧形,提手120设置于第一盖体111,第二盖体112设置有若干通孔114。

上述防溢锅盖,通过将第二盖体设置为内凹弧形,且设置有通孔,当使用时,水蒸气会在第二盖体的上方凝结并回流至锅体内,而且水蒸气还可以通过通孔回流至锅体内,从而有效避免了汤汁的溢出。

进一步的,通孔114为圆形,且通孔114沿第二盖体112均匀分布。例如,为了降低汤汁溢出的概率,例如,通孔114的孔径沿第二盖体112的中心向外侧逐渐增加,例如,位于所述第二盖体边缘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6mm。具体的,位于所述第二盖体边缘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4~5mm。又如,位于所述第二盖体中心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4mm。又如,位于所述第二盖体中心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5~3mm。通过使第二盖体中心处的通孔孔径小于边缘处的通孔孔径,可以防止水蒸气在边缘处聚集而从第二盖体的边缘处溢出,降低了汤汁发生溢出的概率。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第一盖体111向靠近提手120的一侧凸起形成弧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加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第一盖体的温度较低,这样,可以使穿过通孔的水蒸气在第一盖体处冷凝回流至锅体内,而且使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之间可容纳的水蒸气或水滴的体积较大,从而减少汤汁溢出的概率。

进一步的,第一盖体111的弧度为135°~165°,优选的,第一盖体111的 弧度为145°~150°,使第一盖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同时还可减少第一盖体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的,第二盖体112的弧度为150°~165°,这样,既可以避免汤汁溢出锅体,同时也可以减少锅盖占用锅体的体积。又如,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盖体111的壁厚大于第二盖体112的壁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1的壁厚为2.5~5mm,第二盖体112的壁厚为1~2mm。这样,可以减轻锅盖的重量,同时,还可保证锅盖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被锅盖烫伤,例如,第一盖体110远离第二盖体112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115,通过设置隔热层115,可以阻止热量快速散失至空气中,同时可以降低锅盖的温度,避免被锅盖烫伤。

进一步的,隔热层的厚度为3~20微米,优选的,隔热层的厚度为5~10微米,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锅盖的温度,同时降低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例如,请参阅图1,第一盖体111远离提手120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116。又如,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0~20微米。通过设置反射层116,可以将热量反射至锅内,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锅盖长期使用中容易被腐蚀生锈,例如,第二盖体112的表面还设置有耐腐蚀层117,又如,耐腐蚀层117的厚度为10~20微米,这样,可以放置锅盖长期使用中容易被腐蚀生锈。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例如,第一盖体111和第二盖体112为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盖体111设置有内螺纹,第二盖体112边缘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合连接。又如,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卡扣连接。这样,可以在第二盖体上放置待加工食品,锅内的水蒸气可以进一步对第二盖体的食品加热,以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提手的使用,例如,提手120的一端与第一盖体111转动连接,使用时,转动提手120,使提手120的一端伸出第一盖体111外,使 提手120可充当手柄功能,可以方便将锅盖揭开,当需要放置时,转动提手120使其位于第一盖体111内,可以节省盖体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了解锅内的温度,例如,第二盖体112远离第一盖体111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提手12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上检测温度的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这样,通过观测提手上温度显示器上的温度,可以清楚了解锅内的温度。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使用时锅盖从手中的滑落,例如,提手120上还设置有防滑凸条,通过设置防滑凸条,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时锅盖从手中滑落。

上述防溢锅盖,通过将第二盖体设置为内凹弧形,且设置有通孔,当使用时,水蒸气会在第二盖体的上方凝结并回流至锅体内,而且水蒸气还可以通过通孔回流至锅体内,从而有效避免了汤汁的溢出。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防溢锅盖。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多功能锅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多功能锅10,包括锅盖100及锅体200,锅盖100包括盖体110及设置于盖体110表面的提手120,盖体110包括第一盖体111及与第一盖体111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112,第一盖体111与第二盖体112之间设置有空心夹层113,第二盖体112向远离第一盖体111的一侧凹陷形成内凹弧形,提手120设置于第一盖体111,第二盖体112设置有若干通孔113。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在空心夹层内放置待加热食品,例如,空心夹层113的最大高度不小于5厘米。又如,空心夹层113的最大高度大于8厘米。这样,可以方便在空心夹层内放入待加热食品,提高多功能锅的实用性。又如,空心夹层中设置有滑槽及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的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沿所述滑槽滑动以便在空心夹层内放入待加热食品。例如,所述托盘上还设置承载件,其与所述托盘可拆卸连接,以便清洗。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锅盖被丢失,例如,第二盖体112与锅体200铰接,这样,可以避免锅盖被丢失。

进一步的,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汤汁溢出锅体,例如,锅体200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锅盖100上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液位计连接。液位计 测定锅体内的液面高度,报警器根据液位计的高度做出判断,当锅体内的液面高度超过预设液面高度时,报警器将会发出报警信号,提示锅内液面过高,需要降低加热温度。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汤汁溢出发生的概率,例如,锅体200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挡板210。又如,若干挡板210距离锅体200的锅底的高度不相等。具体的,挡板210环绕锅体200设置,且相邻挡板210距离锅底200的高度不相等。进一步的,各挡板210的高度距离锅底的距离大于锅体200高度的1/2,即,各挡板210设置的高度大于锅体200的内侧壁的上半部分。这样,挡板可以从各个角度阻挡水滴沿着锅体的内侧壁上升,而避免溢锅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各挡板210的长度均相等。例如,挡板210的高度为0.1~1厘米。优选的,挡板的长度为0.3~0.5,既可以有效阻挡沿锅体的内侧壁上升的水滴,同时还可以不影响锅体的容量。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热能利用率,使锅体的受热更加均匀,例如,锅体200的锅底设置有导热环,又如,锅底为圆弧形,即内凹弧形,这样,可以使锅体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热能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锅体的受热面积,例如,锅体200的锅底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圆弧状凸起。又如,锅体200的锅底设置有以绕锅底中心排列的辐射线体,这样,可以提高锅体的受热面积,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锅体的清洗,例如,锅体200的内侧壁设置有防粘涂层,所述防粘涂层的厚度为15~25微米,又如,所述防粘涂层的厚度为15~20微米,这样,防止锅内物质粘到锅体上,有利于锅体的清洗。

上述多功能锅,通过将第二盖体设置为内凹弧形,且设置有通孔,当使用时,水蒸气会在第二盖体的上方凝结并回流至锅体内,而且水蒸气还可以通过通孔回流至锅体内,从而有效避免了汤汁的溢出。

而且,通过在锅盖上设置有报警器,当可能出现溢锅时,报警器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使用者及时处理,以避免溢锅现象的发生。

此外,通过将第一盖体设置为凸起结构,可以在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待加热食品,这样,在锅体内加热食品的同时,可以加热盖体内的食品,提高 了热能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