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707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炸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炸锅的内锅的内侧上有一个凸台1,该凸台1位于内锅的底部,凸台1上设置一通孔2,搅拌杆穿过该通孔2设置在内锅内部,以在工作过程中对锅内食材进行搅拌。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中,食材汤汁易从通孔中流出,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汤汁易从通孔中流出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饪锅具,烹饪锅具包括外锅体;盖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外锅体上;内锅,设置在外锅体的内部;内锅包括内锅体,内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凸台的高度位于内锅高度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处。进一步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内锅体的底部,第二凸台设置在第一凸台上。进一步地,第一凸台的外直径大于第二凸台的外直径。进一步地,凸台的高度为20mm至40mm。进一步地,凸台逐渐收缩地向上延伸。进一步地,第二凸台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凸缘。进一步地,内锅还包括安装结构,设置在第二凸台与第一凸台之间,第二凸台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凸台上。进一步地,安装结构包括环形槽,设置在第二凸台的外壁上;卡簧,设置在环形槽内,第二凸台通过卡簧固定在第一凸台上。进一步地,内锅还包括密封结构,设置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进一步地,烹饪锅具还包括空气加热组件,空气加热组件包括发热器,设置在外锅体的内部且位于内锅的一侧;吹风马达,吹风马达位于发热器的下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内锅体上设置凸台,并将凸台高度设置在内锅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如此能够防止食材汤汁在烹饪时从第一通孔内流出,保证消费者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内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内锅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内锅体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内锅体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内锅体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锅具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烹饪锅具的剖视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锅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中烹饪锅具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凸台;2、通孔;10、内锅体;11、第一凸台;20、第二凸台;21、第二通孔;22、限位凸缘;31、卡簧;40、密封结构;50、外锅体;60、盖体;70、搅拌马达;80、空气加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锅具包括外锅体50、盖体60、内锅以及内锅体10。其中,盖体60可转动地设置在外锅体50上,内锅设置在外锅体50的内部,该内锅包括内锅体10,内锅体10的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台,且该凸台上设置有第一通孔,该凸台的高度为内锅体10高度的三分之一。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内锅体上设置凸台,并将凸台高度设置在内锅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如此能够防止食材汤汁在烹饪时从第一通孔内流出,保证消费者的正常使用。该凸台包括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20,且第一凸台11位于内锅体10的底部,第一凸台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搅拌马达70设置在内锅的底部,搅拌马达70与搅拌杆驱动连接,第一通孔供搅拌杆穿过内锅体10并对内锅体10内部的食材进行搅拌。第二凸台20固定设置在第一凸台11上,第二凸台20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21,如此可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21连通,搅拌杆即可穿过第二通孔21进入内锅体10内。具体地,第二凸台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二凸台20的第一端至内锅体10底部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台11顶端至内锅体10底部的距离。即通过设置第二凸台20能够提高第一凸台11的高度,避免食材汤汁从第一通孔内流出。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凸台20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凸台11上。通过在内锅体10的第一凸台11内设置第二凸台20,能够增加凸台第一通孔的高度,如此能够防止食材汤汁在烹饪时从第一通孔内流出,保证消费者的正常使用。可选地,凸台的整体高度可设置在20mm至40mm之间。如此可在避免汤汁从第一通孔内流出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凸台的占用空间。为了尽可能地缩小凸台在内锅体10内的体积,该凸台逐渐收缩地向上延伸,具体地,该凸台的截面可设置为梯形或锥形。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台20可直接设置在第一凸台11上,也可穿过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凸台11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台20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设置在内锅体10的内部。如此可方便安装,减少对内锅体10的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地,该第二凸台20的第二端设置在内锅体10的外部,第二凸台2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限位凸缘22。限位凸缘22可与第一凸台11的侧壁贴合,如此可防止第二凸台20整体穿过第一通孔进入内锅体10的内部,并且,也能够通过该限位凸缘22封堵第二凸台20与第一凸台11之间的缝隙,避免汤汁从第二凸台20与第一凸台11之间漏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锅还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设置在第二凸台20与第一凸台11之间。其中,第二凸台20通过安装结构安装在第一凸台11上。例如,可通过螺钉或螺纹结构将第二凸台20设置在第一凸台1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包括环形槽和卡簧31。其中,环形槽设置在第二凸台20的外壁上,卡簧31设置在环形槽内,卡簧31的弹力分别作用于第二凸台20上以及第一凸台11上,卡簧31通过与第二凸台20第二端上的限位凸缘22配合以使第二凸台20固定在第一凸台11上。为了提高密封效果,该内锅还包括密封结构40,密封结构40设置在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20之间,以进一步避免汤汁从第二凸台20与第一凸台11之间漏出。可选的,该密封结构40为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限位凸缘22与第一凸台11之间。为了满足实际烹饪需要,具体地,将第二凸台20的第一端至内锅体10底部的距离设计在15mm至29mm的范围内。如此能在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满足防止汤汁从通孔内流出的要求。为了简化装置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凸台20为柱体结构。具体地,该烹饪锅具还包括空气加热组件80,该空气加热组件80包括发热器和吹风马达,发热器设置在外锅体50的内部且位于内锅的一侧,吹风马达位于发热器的下方。在烹饪时,通过发热器加热空气,并通过吹风马达将热空气吹入内锅体10中,以达到加热食材的目的。如图5至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二的烹饪锅具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二的烹饪锅具的第二凸台20与第一凸台11设置为一体结构。通过该烹饪锅具,能够在烹饪时避免汤汁从内锅中的通孔中流出,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要,提高该锅具整体的使用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