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043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家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家具,例如,椅子、床或类似物,其中一个家具部件可以相对于另一个家具部件移动。调节可以是电动的(使用电马达或类似物)或手动的。

可调节的椅子是已知的,其中可以改变靠背的角度来提供后倾功能和/或其中可移动脚踏可以独立地移动到用于下肢支撑的展开位置。躺椅可以是手动或电动的。在电动的情况下,调节通常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动力致动器(通常是电马达)来实现。一些机动椅具有提升椅子或至少提升椅子的座部区段以辅助入座者从就座位置到站立位置的能力。已经开发出所谓的“零壁(zero-wall)”躺椅,其能够使躺椅在靠背紧靠壁或其它结构的情况下定位,并允许靠背后倾而不与壁发生干涉。这可以通过使靠背移动与座部移动及靠背所枢转连接的相关联的结构的移动相协调来实现。可调节床也是已知的,其中,床的头部支撑和靠背区段可以移动以调节靠背的倾斜度。

在wo2011/021002中描述了可调节家具的各种布置,该可调节家具包括具有立在地板上的基部区段、承载座部的中间支撑区段、靠背以及脚踏的躺椅。该椅子具有零壁功能。当靠背后倾时,中间支撑件和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向前并朝上移动。各种可调节区段的协调移动借助于一系列引导件、枢轴、滚动件、连杆机构或类似物实现。躺椅可以是电动的或手动的。在电动布置中,躺椅可以包括用于移动靠背的电气线性致动器和用于独立地移动脚踏的第二电气线性致动器。

当代家具概念包括深背沙发(deepbacksofa)和椅子,其中靠背从沙发或椅子的前部回退显著的距离,以提供更大的座部深度。低背概念在当代家具设计中也很常见。深背和/或低背设计可以包括头靠(headrest)或颈靠(neckrest)形式的附加可调节区段,用于当家具后倾时更舒适地支撑入座者。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头靠和颈靠可互换使用,并且不具体地表示专门支撑入座者的头部或颈部,而是支撑头部或颈部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类似地,当提到“椅子”时,应理解,这不仅包括对单座椅子的引用,而且还包括对多座沙发、可能本身不被认为是椅子的其它形式的椅座、以及睡椅或类似物的引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家具物品,其包括立在地板上的基部区段、可调节的座部区段、靠背区段和头靠区段以及用于移动所述靠背区段和头靠区段的致动器装置,该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可移动地安装,靠背相对于座部区段可移动地安装,并且头靠相对于靠背区段可移动地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装置包括用于可调节靠背区段和头靠区段的协调移动的单个致动器,用于选择性地改变所述家具物品的构型。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是特别有利的,这是由于其仅使用单个致动器,例如,电动马达或气动支杆或弹簧,用于可调节头靠和家具物品的后倾功能。与需要专门的致动器用于后倾和头靠调节功能的布置相比,这可以显著降低家具的成本。因此,可以实现显著节省制造成本,这可以在具有可调节头靠的可调节家具类型的市场中提供更广泛的吸引力。此外,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提供了更简单的机械构造,这是因为不必要的部件重复很容易地被避免。

优选地,致动器具有用于使头靠区段相对于靠背区段移动的第一移动范围和用于使靠背相对于座部区段移动以提供具有后倾功能的靠背的第二移动范围。以这种方式,头靠可以独立于正被移动的靠背而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在靠背移动之前,头靠可以被展开,并且一旦靠背已经返回到其直立位置,则头靠随后缩回到其收起位置。因此,当靠背直立时,即当靠背处于其非后倾位置中时,可以独立于靠背致动头靠。

第一移动范围和第二移动范围优选地是邻接的(contiguous)。以这种方式,第二移动范围紧随第一移动范围。因此,致动器的整个移动范围可以在头靠的移动和靠背的移动之间的不间断过渡的情况下被使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致动器在第一移动范围内的移动仅使头靠相对于靠背区段移动。因此,对于观察者而言,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家具物品设置有用于靠背和头靠的独立顺序移动的专用致动器。

优选地,致动器在第二移动范围内的移动导致靠背相对于座部区段移动,而不会使头靠区段相对于靠背区段进一步移动。以这种方式,头靠可以仅在第一移动范围内移动,并且靠背在第二移动范围内移动,使得靠背和头靠看起来处于利用用于相应移动的专用致动器的独立顺序控制下。

可调节家具物品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线,该至少一个连接线具有与致动器的可移动部分关联地固定的第一端和与头靠部分关联地固定的第二端,由此致动器的移动经由连接线被传送到头靠。以这种方式,头靠可以通过致动器在其第一运动范围内的移动和连接线在张力下的相关联移动而相对于靠背移动。连接线可以包括提升机的一部分,用于在起重机升起时使头靠延伸并且当提升机下降时降低头靠。连接线容易使致动器能够远距离地连接到头靠并且最优地定位在家具物品内,用于头靠和靠背调节。

优选地,连接线包括皮带、带、缆线、绳子、绳索或类似物。连接线的选择可以由特定应用的要求来确定,并不限于皮带、带、缆线、绳子或绳索的上述示例中的一个。

可调节家具物品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座部区段和所述致动器装置中的一个相关联的引导凸轮和与所述座部区段和所述致动器装置中的另一个相关联的从动件。以这种方式,引导凸轮和从动件在一个可以与致动器或座部区段中的任一个关联地固定且另一个可以与致动器和座部区段中的另一个关联地固定的意义上是可互换的。引导凸轮和从动件提供了用于界定第一移动范围和第二移动范围并且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方便且机械上简单的布置。

优选地,引导凸轮与座部区段关联地固定,并且从动件与致动器装置的可移动部分关联地固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从动件安装在致动器上或与致动器关联地安装,使得从动件可以在致动器装置的所述第一移动范围和第二移动范围内沿引导凸轮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引导凸轮具有凸轮轮廓,该凸轮轮廓包括界定致动器装置的第一移动范围的第一线性区段和界定第二移动范围的相对于第一区段倾斜的第二线性区段。

凸轮轮廓优选地使得从动件沿第一区段自由地前后移动以实现头靠的移动,从动件沿第二区段的移动受到从动件和倾斜区段的接合的约束,该接合在从动件和倾斜区段之间产生反作用力,以实现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和靠背区段相对于座部区段的移动。因此,在引导凸轮与座部区段关联地固定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从动件沿第二倾斜区段或在第二倾斜区段中的移动实现了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的移动。优选地,致动器与基部关联地固定,使得座部区段通过致动器对作用在引导凸轮上的从动件的直接作用并因此作用于座部区段而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从动件与致动器的可移动部分关联地安装。可移动部分可以是例如,线性致动器的移动块体或顶杆部分。

引导装置可以设置在座部区段和基部区段之间,用于当靠背区段围绕其枢转轴线移动时,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受到引导地移动。以这种方式,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的移动由这些区段之间的引导装置确定。

优选地,座部区段包括一对横向侧面板,并且引导装置的引导件设置在侧面板中或侧面板上。引导件可以作为座部区段的侧面板中的相应狭槽提供。

优选地,引导装置的引导件相对于第一线性区段以与凸轮轮廓的所述第二线性区段的倾斜度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倾斜度倾斜。因此,当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移动时,从动件可以相对于基部沿其行进方向水平地移动。如果凸轮引导装置的被从动件沿其行进的倾斜区段具有与引导装置的确定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的移动的倾斜度相等且相反的倾斜度,则这是可能的。因此,由于引导装置在座部和基部之间的倾斜,在前后移动过程中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的任何向上或向下移动由相对于座部区段固定的凸轮引导装置的倾斜精确地补偿。因此,当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升高和降低时,从动件在座部区段的移动过程中沿凸轮引导装置的第二区段自由地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靠背后倾时,座部区段在向前和向上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当靠背升高时,座部区段在向后和向下的方向上移动。这提供了对家具物品的有效的平衡配重,并从而当靠背被移动时减小了致动器装置上的操作载荷。向上和向前的移动由引导件的向上和向前定向确定,并且通过凸轮引导装置的第二区段的向下倾斜来补偿。以这种方式,凸轮引导装置的第二区段可以被认为相对于第一区段向下倾斜。

可以通过另外的引导装置来引导靠背区段移动,该另外的引导装置包括与基部区段和靠背区段中的一个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引导件和与基部区段和靠背区段中的另一个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从动件。这种布置容易地使得靠背区段的枢转移动能够连接到座部区段相对于基部区段的移动。以这种方式,家具物品可以容易地提供所谓的“零壁”功能,其中家具物品在靠背后倾时向前移动,以在靠背后倾时在靠背和相邻结构(例如,壁)之间保持相同的分隔程度。

家具物品可以是具有可调节靠背和头靠的可调节的椅子、沙发、睡椅、可调节的床或类似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家具物品,其包括靠背和相对于靠背可移动地安装的可调节头靠、用于使头靠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的致动器装置、和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布置在头靠和靠背之间用于当头靠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时使头靠相对于靠背旋转。

因此,可调节家具物品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可调节头靠,该可调节头靠当相对于家具物品的可调节靠背升高或降低时具有旋转运动或旋转运动的至少一个分量。因此,头靠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其在处于其降低位置中时大体上平坦地位于靠背的顶部上并且与其大体上正交。当升高时,头靠容易地提供靠背的有效向上伸展,用于根据头靠的精确构型来支撑入座者的颈部和/或头部。头靠的旋转运动容易地使得当头靠被降低时保持可调节家具物品的低背美观,并且当头靠被升高时,特别是当靠背被降低当需要进一步支撑时,为入座者提供进一步的支撑和舒适性。

优选地,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每个引导件与靠背和头靠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具有与靠背和头靠中的另一个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从动件,且其中,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相对于彼此倾斜,使得当头靠被升高或降低时在头靠上产生转动力矩。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引导件与靠背相关联,从动件与头靠相关联,但是本发明考虑了其中这些项被颠倒过来的实施方案。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引导件的从动件和第二引导件的从动件连接到所述头靠上的相应的前枢转连接件和后枢转连接件,使得当头靠升高或降低时,这些从动件的在第一引导件的方向上的不同移动(differentialmovement)导致头靠旋转。引导件的倾斜度容易地提供相应的从动件在引导件的方向上的不同移动,使得相应的从动件的移动差异可以与枢轴连接件结合使用,以在头靠移动时在头靠上施加转动力矩。

优选地,当头靠升高时,从动件沿相应的引导件遵循收敛路径行进,当头靠降低时,从动件沿所述引导件遵循发散路径行进。通过这种具体的布置,可以在可用空间包络线内容易地优化头靠和靠背之间的引导装置的几何形状。

优选地,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包括相应的从动件定位在其中的狭槽、凹槽、轨道或类似物。从动件优选地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相应引导狭槽中。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优选地是线性的,使得从动件在引导件中线性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靠背包括一对横向侧面板,并且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设置在相应的侧面板上或设置在相应的侧面板中。这提供了机械简单的布置,其中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引导装置包含在头靠的横向侧内并与头靠的横向侧相邻。侧面板为引导件提供结构支撑,并支撑作用在头靠上的操作载荷,并且大体上减少头靠升高时头靠的横向载荷和扭转。

引导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在第一引导件的从动件和第二引导件的从动件之间的第三引导件,用于在头靠被移动时保持在所述第一引导件从动件和第二引导件从动件之间的预定的空间关系。第三引导装置容易地使相应的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以协调且连接的方式在预定的收敛或发散的路径中移动,以便在头靠的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致动头靠。

第三引导件优选地与第一引导件从动件或第二引导件从动件中的一个关联地固定,并且第三引导件的相应的从动件与第一引导件从动件或第二引导件从动件中的另一个关联地安装。以这种方式,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的运动被链接,使得第一从动件和第二从动件沿其相应的引导件一致地移动而没有机械干扰。

优选地,第三引导件是弯曲的或包括至少一个弯曲区段。这适应或补偿引导狭槽的收敛方向,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致动器装置包括致动器和提升机(hoist),提升机具有与第一引导件的从动件关联地连接和固定的第一端和与致动器的移动部分关联地固定的第二端。以这种方式,提升机可以直接作用在第一引导件的从动件上,使得第二引导件的从动件随动于第一引导件的运动。提升机可以适当地布置成,使得致动器位于提升机的远处,或者至少远离靠背。

提升机优选地包括柔性连接线,例如,皮带、带、缆线、绳索或类似物。这使得致动器力能够通过连接线中的张力远距离地传送。致动器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提供驱动力,例如,用于经由连接线中的张力升高头靠。当线中的张力通过致动器在相反方向上的移动而松弛时,连接线然后可以允许头靠在重力作用下降低。

优选地,柔性连接线经过(passover)并接合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与家具物品的座部区段关联地固定。这容易使连接线的方向被转变,使得线中的张力沿期望的方向作用。

致动器装置具有用于使头靠区段相对于靠背区段枢转地移动的第一移动范围和用于使靠背相对于座部区段枢转地移动以提供具有后倾功能的靠背的第二移动范围。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范围和第二移动范围是邻接的。致动器装置在所述第一移动范围内的移动仅使头靠相对于靠背区段移动。致动器在第二移动范围内的移动导致靠背相对于座部区段移动,而不会使所述头靠区段相对于所述靠背区段进一步移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头靠区段的进一步移动通过从动件与相应的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端部的抵靠来防止。因此,当从动件在相应的引导件中到达其行程的终点时,通过与相应的引导件的端部抵靠来防止进一步的移动。以这种方式,致动器的行程可以被限制为对应于从动件在相应的引导件中或在其上的行进范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家具物品是可调节的椅子、沙发、床或类似物。因此,本发明考虑了具有可调节靠背和可调节头靠的所有类型的可调节家具。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可调节家具制品的改进的支撑布置,特别是需要一种与迄今为止已知的布置相比机械上较不复杂、重量较轻且成本较低的支撑布置。

现在,将仅参照附图通过示例来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从躺椅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上方看到的透视图,其中椅子处于直立构型;

图2是图1的椅子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视图,其中椅子的脚踏板处于延伸位置中;

图3是图1的椅子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视图,其中椅子的头靠板处于升高位置中;

图4是图1的椅子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视图,其中头靠如图3中所示被升高,且椅子的靠背处于后倾位置中;

图5是类似于图4的构型的图1的椅子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视图,其中脚踏板延伸;

图6是处于图4的后倾构型中的图1的椅子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详细视图,其中从图中省略了许多零部件,包括脚踏板;

图7是除去与图6中相同的零部件的图1的椅子的详细侧视图。

图8是以图1的直立构型示出的图1的椅子的侧视图;

图9是以图1的直立构型示出的图1的椅子的侧视图,其中脚踏被延伸;

图10是以图1的直立构型示出的图1的椅子的侧视图,其中头靠被延伸;

图11是以图4的后倾构型示出的图1的椅子的侧视图,其中头靠被延伸;

图12是以图5的后倾构型示出的图1的椅子的侧视图,其中头靠和脚踏被延伸;

图13是以图1的直立构型示出的图1的椅子的靠背和头靠区域的放大侧视图;

图14是类似于图13的图1的椅子的靠背和头靠的放大侧视图,其中图中省略了靠背的侧面板;

图15是图1的椅子的靠背和头靠区域的放大侧视图,如图4中所示,示出了后倾的靠背和升高的头靠;

图16是图1的椅子的靠背和头靠的类似于图15的放大侧视图,其中如图14中所示图中省略了靠背的侧面板;

现在参考图1-16,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躺椅布置的结构布置和移动零件。所示的躺椅与wo2011/021002中描述的相似但不同,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附图中,图1至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躺椅10的结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透视图。应理解,在添加装饰件之前,框架构成躺椅的框架。框架构造主要包括在家具工业中通常使用的类型的金属部件和板材料,例如,在数控镂铣机(cncrouter)等上可容易加工的中密度纤维板(mdf)或工程板。

在图6的透视图和图7的侧视图中,应理解,图中省略了椅子的结构框架和操作机构的各种部件。这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从下面的描述将会变得明显。在图6和图7中,例如,图1-5所示的横向左手侧面板12和脚踏布置14已经被移除,以显示椅子内部零件的详细布置。

参考附图,用于可调节躺椅的支撑及操作机构10包括脚踏14、基部支撑件16、中间支撑件18以及靠背或背部支撑件20。基部支撑件16构成椅子的立在地板上的部分,并且包括呈在椅子的横向侧(左手侧和右手侧)上延伸的l形截面长形构件22形式的一对平行的横向底座支腿。底座支腿优选地为金属构造,更优选地为压制钢,并且在椅子的前部处和后部处通过也是金属构造的前l形截面的横向构件24和后l形截面的横向构件26连接在一起。底座支腿22和横向构件24、26构成地板支撑构件,脚轮或类似物可以附接在地板支撑构件上,以便与椅子站立在其上的地板接触。

底座支腿22各自承载一对直立构件,该对直立构件包括朝向椅子前部定位的大致三角形形状的直立构件28和定位在椅子的中点和后部之间的直立构件30。直立构件30也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构造。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直立构件28和30由金属构成,优选地由钢构成,并且通过焊接或合适的固定装置(例如,螺栓、螺钉或类似物)连接到相应的底座支腿22。轴承32形式的滚动件安装在直立构件28的远端或顶点处。轴承32安装在直立构件28的面向外的侧上。直立构件30在底座轨道和其远端之间在沿其长度的中途部承载轴承34形式的滚动件。轴承34安装在直立构件30的面向外的侧上,使得轴承34位于与轴承32相同的平面中以用于在相应的滚道狭槽36和38中接合,滚道狭槽36和38在适当间隔开的位置处设置在横向侧面板12中。

狭槽36和38设置有相应成形的插入件,优选地耐磨塑料材料(例如,尼龙或玻璃增强尼龙)的插入件,并且该插入件装配到中间支撑件18的相应横向侧面板12中的相应成形的狭槽36和38中。狭槽36和38相对于相应的侧面板的底部边缘40倾斜,使得侧面板在椅子的向前方向(如图1中的方向42所指示的方向)上的移动导致侧面板相对于基部支撑区段16的向前移动,该向前移动具有向上的分量,该向上的分量使侧面板的底部边缘40相对于底座支腿向上升高,底座支腿平行于侧面板12放置用于将椅子支撑在该椅子所站立的地板上。

后部直立构件30各自在其面向内的侧上设置有垂直凸片44。凸片44为另一个横向构件46提供连接点,如图1中最佳所示的,该横向构件46优选地由金属构成并通过其它固定装置的螺栓、螺钉连接到相应的凸片。横向构件46加固直立构件30的上部区域将直立构件30连接在一起以进一步提高基部支撑结构16的刚度。直立构件30的远端承载轴承48形式的另外的滚动件。轴承48位于从轴承32和34的平面偏移即朝向椅子内部向内偏移的平面中。这借助于在由支撑件30承载的两个轴承(即轴承34和48)的位置之间的直立支撑件30中的微小的曲柄形状或台阶来实现。以这种方式,轴承48定位在稍微朝向椅子内部区域偏移的平面中。这种偏移的原因将从以下描述中变得明显。

横向侧面板12构成椅子的中间支撑结构18的一部分,该中间支撑结构通过包括如前所述的轴承32、34以及相应的狭槽36和38的引导布置相对于基部结构是可移动的。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轴承32、34和相应侧面板12中的相应的狭槽36、38构成第一引导装置以用于确定中间支撑件相对于静止的基部支撑件的移动,即前后移动,该移动具有在向前方向上的稍微向上的分量和在朝后方向上的对应的向下的分量,如先前所指示的。

如前所述,图6中所示的左手侧面板12已经从椅子的支撑及操作机构的视图中移除。然而,应理解,相应的横向侧面板12连接在一起,以借助于朝向椅子后部的横向构件50、位于沿侧面板12在中点处的横向构件51以及大致矩形的座部框架(未示出)形成刚性结构,该大致矩形的座部框架大体上沿相应的侧面板的长度延伸,并且如在图1中可以看到的,借助于侧面板12的在其顶部边缘55处的面向内的表面上的l形固定支架54在多个位置处固定到面板。

座部框架优选地包括外部矩形框架,优选地金属(比如钢)的外部矩形框架,但是也可以设想座部或框架是木材或mdf结构的实施方案。座部框架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支撑椅子的座部和座垫(未示出)。在这方面,应理解,座部框架构成中间支撑件的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横向侧面板12固定,以与侧面板相同的方式相对于基部支撑件移动。以这种方式,侧面板可以承载软垫椅的扶手,使得当椅子在其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扶手随座部一起移动。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躺椅是电动的。椅子10设置有用于使中间支撑结构相对于静止的基部移动的致动器装置100。这在以下将更加详细地描述。

致动器装置100包括可以从derwert-okin获得的betadrive(tm)型电气线性致动器102,该电气线性致动器102具有可逆马达104、可移动部件块体106以及轨道或导轨形式的静止部件108,可移动部分106安装在该静止部件108上。致动器102在一端固定到椅子的前部处的横向构件24,在另一端固定到朝向椅子后部的横向构件26。致动器102被定向成使得引导轨道平行于底座支腿22延伸。可移动部分或块体106安装在固定引导轨道108上。致动器102的致动根据可逆马达的方向影响可移动部分106在向后和向前方向上沿引导轨道的平移移动。

u形支架110可固定地安装在可移动部分106的顶部。轴承形式的滚动件112在支架110的后端在支架110的顶部拐角位置处可旋转地安装在u形支架的两侧之间的销114上。滚动件112被接纳在大体上平坦的支架118中的引导狭槽116内,该支架118借助于在沿横向构件51的中途部固定的u形支架120与横向构件51关联地固定。支架118沿其上表面具有唇缘或凸缘121,该唇缘或凸缘121使支架抵着横向构件51的下表面定位。支架118的平坦面,即与唇缘121相反的侧面,抵着u形支架120的平坦面定位。横向构件51、支架118和120具有金属构造,并且优选地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致动器102、支架110,引导狭槽支架118和滚动件112构成用于调节椅子构型的致动器装置。

如在图7中可以最佳看到的,引导狭槽116包括第一线性区段122和第二线性区段124,其中第一线性区段122相对于第二线性区段倾斜。第二线性区段124在底座支腿22的方向上延伸并与底座支腿22平行,即,在椅子的正常取向上水平地延伸。第一线性区段122相对于第二区段124倾斜大体上与引导狭槽36和38的倾斜度相等且相反的量。第一线性区段122的长度也大体上等于狭槽36和38的长度。当座部区段18通过致动器102相对于基部支撑区段16前后移动时,这种几何结构确保了引导狭槽116中的滚动件112沿狭槽自由地移动。椅子通过致动器102的调节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一步说明。

因此,应理解,引导狭槽116界定所示实施方案的致动器装置的引导凸轮,并且滚动件112界定所示实施方案的致动器装置的从动件。当致动器102使可移动块体106沿引导导轨108移动时,滚动件112沿着狭槽的轮廓行进。

u形支架110还在支架的下后拐角处设置有第二销126。柔性的力传送连接线(在该实施方案中为皮带或带128)的一端附接到销126,并且从而牢固地固定到致动器102的可移动部分106。带128包括用于使靠背20上端处的头靠或颈靠130移动的提升机布置的一部分,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背部支撑件20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箱型框架58,该箱型框架58具有通过前面板和后面板连接的一对横向侧面板60。在附图中仅示出了后面板62,从附图中省略了前面板以示出用于头靠或颈靠130的提升机的内部布置。

箱型框架靠背结构58优选地由mdf或其它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金属支架68附接到朝向靠背的下端的面向外的横向侧,使得靠背58可以在一对弓形杠杆臂72的远端处的对应成形的连接器70上来回滑动。杠杆臂72设置在椅子的两侧上,并借助于在杠杆臂的相对端处的连接器70的枢转销74将靠背枢转地连接到相应的横向侧面板12。相应的左侧杠杆和右侧杠杆72上的枢转销74界定靠背的枢转轴线,该靠背通过枢转销与中间支撑件关联地枢转地安装。靠背围绕其枢转轴线的移动由第二引导装置布置约束,该第二引导装置布置包括在相应的u形引导通道76中运行的相应的滚动件轴承48,该u形引导通道76在相应的杠杆臂72的向内的侧上即在杠杆臂的面向椅子内部的一侧上具有其开口侧。引导通道76在枢转点74和连接器70之间沿杠杆的中间区段设置,并且引导通道76形成为u形横截面,使得滚动件48接合u区段的上唇缘或壁80。滚动件轴承48与u形横截面的相应的上唇缘部分80的接合确保座背由枢转销74和致动器102支撑。靠背的重量部分地通过轴承48与狭槽76的上接合唇缘或壁80的反作用力来支撑。

在这方面应理解,背部支撑件(包括靠背框架和座垫等)的重量以及入座者的上身的重量所引起的转动力矩在轴承48处由相等且相反的力矩反作用,该相等且相反的力矩由在轴承48处产生并且由基部支撑结构承载的反作用力引起。应理解,各个轴承32、34以及48的位置;枢轴74的位置;狭槽36和38的位置和倾斜度;以及引导件76的形状特别是接合轴承48的上唇缘表面的形状,以上项之间的几何关系使得靠背的枢转移动直接联系到中间支撑件的移动。

因此,中间支撑区段18(包括座部)的移动始终与靠背的移动协调,以确保椅子的不同位置之间的自然过渡。靠背围绕其枢转轴线的枢转移动部分地受到轴承48和相应引导表面80的相互接合的约束,使得当支撑臂72旋转时,轴承48沿着支撑臂的凸轮引导表面80行进,这在枢转销74处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约束靠背和中间支撑件在引导狭槽36、38的线性方向上相对于基部移动。

应理解,当致动器102被通电以将椅子从其图1、图2以及图3的直立位置移动到图4和图5的倾斜位置时,致动器将轴承112从狭槽116中的位于第一线性区段和第二线性区段之间的过渡位置123朝向狭槽的前端向前移动,即,通过朝向椅子的前端移动块体106。在轴承112处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分量导致中间支撑件相对于基部支撑件向上并向前移动,如前所述。轴承112通过与狭槽116的倾斜部分的接合而有效地向前拉动中间支撑件和靠背。同时,在轴承48处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分量引起靠背随着轴承48沿着引导件76行进而倾斜。

在这方面,应理解,入座者的体重以平衡配重(counterbalance)的方式分布在椅子上,某种程度上说,在靠背的后倾移动期间,或在使椅子从后倾位置朝向其直立位置返回的反向移动期间,入座者体重的大体上一半与另一半平衡配重。在这方面,将进一步理解,由枢转销74界定的枢转轴线优选地定位在就座的入座者的臀部处或附近,以使入座者舒适并且优化躺椅的平衡配重操作,以提供一种需要对线性致动器102的部分付出最小的努力而使椅子在其后倾位置和直立位置之间移动的躺椅。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案,中间支撑件在座背后倾时的倾斜及向前(朝上)移动给予椅子“零壁”型椅子的特征,这是由于座背的枢转点朝向椅子的前部并远离任何相邻的结构向前移动,从而避免了如果椅子未被构造成具有这种特定设计功能时否则可能发生的干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当靠背围绕其枢转轴线向下枢转时,由轴承48界定的支点的位置相对于枢转轴线和压力的中心移动,该压力当支架在后倾过程中移动时由就坐的入座者的体重施加到靠背。

背靠的横向侧面板60借助于与侧面板正交并且朝向后面板62定位的管状金属横向构件132进一步连接在一起,如可以参考图6最佳地看到的。横向构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凸缘134(在图16中最佳看到的),该安装凸缘134邻接相应的侧面板60的面向内的表面并且借助于合适的固定装置(例如,螺钉、螺栓或类似物136)固定到其上。

如图13至16中最佳示出的,在每个侧面板60中设置一对长形线性引导狭槽138、140。引导狭槽138、140设置有相应的耐磨插入件138'和140',例如,尼龙或类似的耐磨材料,并且在其中接纳相应的长形从动件142和144。从动件142、144在狭槽的线性方向上沿狭槽的长度在相应的引导狭槽中并沿相应的引导狭槽是可滑动的。

狭槽中的第一个138从竖直面(如在椅子的直立构型中由后面板62界定的)在向前朝上的方向上倾斜,并且狭槽138大体上从面板6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即,当靠背直立时从顶部延伸到底部。第二引导狭槽140稍微朝后倾斜,使得狭槽138、140在侧面板的向上方向上朝向彼此收敛,即,再次在靠背正立的情况下。第二引导狭槽140具有比第一引导狭槽138更小的纵向尺寸,使得在狭槽的收敛端之间保持最小间隔。

狭槽138、140和相应的从动件142、144构成靠背20和头靠130之间的引导装置的一部分,用于当头靠在其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时使头靠相对于靠背旋转。可滑动从动件142经由长形连杆元件或撑杆148和引导块体150在枢轴146处枢转地连接到的头靠面板130”。引导块体优选地为模制塑料构造,并与从动件142整体模制。连杆元件148的在一端处借助于销或类似物在146处枢转地连接到头靠面板,并且连杆元件148在其另一端处在固定点152处连接到引导块体150并且连接到横向构件154的相应端,横向构件154在靠背两侧上的连杆元件148之间延伸。横向构件154具有金属管状构造,并且通过其它合适方式的焊接连接到相应的连杆元件148的端部。

可滑动从动件144经由长形曲折的w形连杆元件或撑杆158在枢轴156处枢转地连接到头靠面板130'。连杆元件158在一端处借助于在头靠面板的下侧上的安装支架160上的销或类似物在156'处枢转地连接到头靠面板130'。连杆元件158在其另一端处在固定点162处固定地连接到从动件144。销(未示出)在从动件144的面向内的侧上在从动件144的在固定点162之间的区域中设置在连杆元件158上。销被接纳在引导块体150中的周向狭槽166中,使得当从动件144随着头靠面板被升高和降低而在狭槽140内移动时,销沿着引导狭槽行进。应理解,当在头靠的调节过程中从动件随着其沿着相应的引导狭槽138、140上下移动而收敛和发散时,销和引导狭槽166对于保持相应的从动件142、144的空间关系是必需的。因此,头靠引导装置还包括在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的从动件142、144之间的呈狭槽166形式的第三引导件,用于在头靠被移动时保持第一引导件从动件142和第二引导件从动件144之间的预定空间关系。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构成头靠撑杆元件的连杆元件148和158优选地具有金属片材构造。

因此,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头靠引导装置包括第一引导件138和第二引导件140,其中每个引导件与靠背相关联,且每个从动件142、144与头靠相关联。然而,本发明考虑了其中从动件与靠背相关联,且引导件与头靠相关联的实施方案。

第一引导件138和第二引导件140相对于彼此倾斜,使得当头靠升高或降低时在头靠上产生转动力矩。

应理解,从动件142在引导狭槽138中的纵向行程大于第二从动件144在引导狭槽140中移动的距离。这使得头靠面板130'在升起时向前枢转并倾斜,使得其从在非后倾靠背上当处于降低位置中时的大体上水平的位置移动到当升高时的升高且向前倾侧的位置。第一引导狭槽的从动件142和第二引导狭槽的从动件144连接到头靠面板上的相应的前枢转连接件和后枢转连接件,且因此当头靠升高或降低时,从动件在第一引导狭槽138的方向上的不同移动导致头靠旋转。

头靠面板130"的移动由包括带128的致动器装置100实现,该带128构成提升机布置的一部分,提升机可操作以使横向构件152相对于靠背侧面板60升高和降低。如前所述,提升机包括致动器装置的一部分,并且包括带128,带128借助于销126在一端处连接到u形安装支架110。带128的另一端连接到安装在u形夹支架170上的销168,该u形夹支架170在横向构件154的在相应的侧面板60之间的长度的中点处牢固地连接到横向构件154。在销126和168之间,带128经过一系列滚动件或销。带从销端126朝后延伸,并在滚动件或销171的下方通过,滚动件或销171安装在u形夹支架172上,该u形夹支架172在沿横向构件50的长度的中点处固定到横向构件50。当带经过销171时,带转过约90度,从该处起,带向上延伸直到带经过第二销或滚动件174,第二销或滚动件174安装在u形夹支架176上,该u形夹支架176在沿横向构件132的长度的中点处固定到横向构件132,在经过第二销或滚动件174时的点处,带转过180度左右,直到带与销168连接。

当头靠处于其下降位置时,带保持在张力下或存在大体上很小的松弛。在该位置中,致动器102定位成可移动块体106完全朝后,并且从动件112定位在狭槽116的非倾斜区段124的端部处,即,定位在从动件112的沿狭槽116的朝后的行进范围。因此,当致动器被通电以使可移动块体106向前移动时,从动件112沿狭槽的线性区段124移动。销126与块体106一起向前移动,该移动使带朝上提升横向构件154,并且从而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升高头靠面板。当从动件112在引导狭槽116中移动到相应线性区段之间的,即在狭槽的水平区段和倾斜区段之间的过渡点123时,头靠到达其完全升高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从动件142、144到达相应狭槽138、140中的端部位置,其中从动件抵靠狭槽的相应的端部。因此,防止了头靠面板相对于头靠面板的进一步移动。然而,当从动件112现在与引导狭槽116的倾斜区段122接合时,致动器块体106的进一步向前移动导致靠背后倾,并且由此经由横向构件51向椅子的中间区段施加力,以相对于基部支撑区段向前驱动中间区段。如前所述,靠背的移动与中间区段的移动同时发生,且因此致动器块体106的继续向前移动导致靠背后倾。当从动件112到达狭槽的倾斜部分的端部时,靠背达到其完全后倾的状态。因此,致动器具有用于相对于靠背区段枢转地移动头靠区段的第一移动范围,和用于相对于座部区段枢转地移动靠背以提供具有后倾功能的靠背的第二移动范围。第一移动范围和第二移动范围是邻接的,即,一个跟随另一个,其间具有过渡点。因此,致动器在所述第二移动范围内的移动导致靠背相对于座部区段移动,而不会使头靠区段相对于靠背区段进一步移动。以这种方式,头靠可以升高而不使靠背后倾,但是靠背可以仅随着头靠升高而移动。

在根据示出的实施方案的躺椅中,脚踏14可以独立于椅子的后倾部分操作,使得脚踏板可以从其缩回的竖直位置展开到大体上水平的位置,而与椅子的后倾移动无关。这种构型通常被称为“tv位置”。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提供了额外的电气线性致动器用于将脚踏朝外驱动到其展开位置,使得椅子采用“tv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