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热饮水机的水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978549阅读:136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热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即热饮水机的水路系统。


背景技术:

即热饮水机是一种即按即出热水,无需用户等待的饮水机,因其提供热水便捷高效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然而,现有的即热饮水机普遍出水流量较小,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因为将冷水即时烧开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大,为了提高出水流量,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加大电热器的功率,但出于用电安全因素考虑,电热器的功率不能无限制的提升,一般不允许超过2500W。
因为家用排插的额定电压是250V,额定电流10V,当插在排插上的电器功率超过2500W时,电流超过10A,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即热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的即热饮水机热水出水流量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即热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包括平衡水箱、水泵A和水泵B;
平衡水箱内设有出水仓、加热仓、储水仓、进水仓和排水仓;出水仓下部设有出水口,进水仓下部或平衡水箱的箱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直接或间接连通至进水仓内部,排水仓下部设有排水口;
出水仓、加热仓、储水仓、进水仓和排水仓均处在同一大气压下;
加热仓与储水仓在下端相互连通;
储水仓与进水仓单向连通,进水仓的水可进入储水仓;
进水仓达到最高水位而溢出的水流入排水仓;
加热仓内的水沸腾时翻滚越过加热仓的侧壁进入出水仓;
水泵A出水端与进水口连通,水泵A进水端与水源连通,水泵B一端通过管道A连通至加热仓内,水泵B另一端通过管道B连通至储水仓内。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储水仓与进水仓通过单向阀实现单向连通,单向阀设在储水仓与进水仓之间的隔板A上,以使进水仓的水可通过单向阀进入储水仓。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出水仓、加热仓、储水仓、进水仓和排水仓在上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腔壁与平衡水箱顶壁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平衡水箱内还设有排气腔,排气腔的上端与出水仓的上端连通,排气腔的下端与大气相通。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加热仓与储水仓通过隔板C分隔开,且加热仓与储水仓在下端通过隔板C与平衡水箱底面之间的间隙连通。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管道A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连接端,其自由端伸入并位于加热仓的上端,其连接端连接在水泵B的进水端口上;管道B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连接端,其自由端伸入并位于储水仓的上端,其连接端连接在水泵B的出水端口上。
结合本发明在即热饮水机上的应用说明优点:
1、即热饮水机通电后即开始预热,加热仓与储水仓内的水通过大范围的循环而混合均匀,且水温始终保持在预定温度(高于水源温度的温水)附近。当用户按下出水键后,电热器仅需将温水加热至沸腾,需要消耗的能量减少,在不增加电热器功率的前提下,加热效率提升,出水水量增加。
2、加热仓与储水仓在下端相互连通,管道A的自由端位于加热仓的上端,管道B的自由端位于储水仓的上端。当水泵B启动后,加热仓与储水仓的水可形成由下之上的大范围循环,使两个仓的水温在各层面各处均一致,避免出现热水分层的现象。
3、出水温度始终保持在水的沸点,不受环境、水源温度的干扰。平衡水箱本质上为连通器,这使得加热仓与储水仓的水位始终保持等高,加热仓所能达到的最高水位为隔板D99的顶部,该高度低于加热仓的侧壁17的高度,两者的高度差为S,只有当加热仓内的水沸腾翻滚越过侧壁,才能流入出水仓,即保证了出水温度的恒定。
4、水泵A的泵出流量设置为定值即可,无需精细调控也能保证出水量稳定及水温恒定,降低了控制电路板的设计制造成本。当单位时间内进入进水仓的水量大于单位之间内加热仓翻滚而出的沸水量时,多出的水会漫过进水仓的最高水位流入排水仓。使加热仓的沸水水位处于动态平衡。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本发明适配的即热饮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即热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包括平衡水箱、单向阀2、水泵A3和水泵B4。
平衡水箱内设有出水仓11、加热仓12、储水仓13、进水仓14和排水仓15。出水仓11底部设有出水口111,进水仓14底部设有进水口141,排水仓15底部设有排水口151。
出水仓11、加热仓12、储水仓13、进水仓14和排水仓15均处在同一大气压下。具体地说,出水仓11、加热仓12、储水仓13、进水仓14和排水仓15在上端分别通过各自的腔壁与平衡水箱顶壁之间的间隙相互连通,平衡水箱内还设有排气腔18,排气腔18的上端与出水仓11的上端连通,排气腔18的下端与大气相通。
加热仓12与储水仓13在下端相互连通。具体地说,加热仓12与储水仓13通过隔板C19分隔开,且加热仓12与储水仓13在下端通过隔板C19与平衡水箱底面之间的间隙连通。
储水仓13与进水仓14相邻,单向阀2设在储水仓13与进水仓14之间的隔板A16上,以使进水仓14的水可通过单向阀2进入储水仓13。
参看图1,排水仓15与进水仓14相邻,进水仓14所能达到的最高水位为隔板D99的顶部,进水仓14达到最高水位而溢出的水全部流入排水仓15。
出水仓11与加热仓12相邻,加热仓12内的水沸腾后翻滚越过加热仓的侧壁17进入出水仓11。
水泵A3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进水仓14的进水口141连通,水泵A3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水源连通。水泵B4一端通过管道A41连通至加热仓12内,水泵B4另一端通过管道B42连通至储水仓13内。
管道A41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连接端,其自由端伸入并位于加热仓12的上端,其连接端连接在水泵B4的进水端口上。管道B42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连接端,其自由端伸入并位于储水仓13的上端,其连接端连接在水泵B4的出水端口上。
简述本发明的原理:
与本发明适配的即热饮水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即热饮水机下端的壳体5内设有控制电路板6,加热仓12内设有电热器7,储水仓13内设有温度水位复合传感器组8。控制电路板6分别与水泵A3、水泵B4、电热器7及温度水位复合传感器组8电连接,其可接收来自温度水位复合传感器组8的信号,进而调控水泵A3、水泵B4及电热器7的运行状态。
当用户接通即热饮水机的电源后,即开始预热,水泵A3启动,将水源处的水泵入进水仓14,进水仓14的水通过单向阀2进入储水仓13和加热仓12,当储水仓13的水漫过温度水位复合传感器组8后,水泵A3断电,电热器7通电启动加热,水泵B4随后启动,使加热仓12与进水仓13的水形成大范围的循环,最终达到温度一致。
当储水仓13的水温达到预设温度后(温度水位复合传感器组8可检测水温),电热器7和水泵B4断电。过一段时间,当储水仓13的水温低于预设的预热温度后,电热器7和水泵B4再次启动,将储水仓13的水温提升至预设温度,之后,电热器7和水泵B4再次断电,如此循环往复,以保证加热仓12与储水仓13始终在预设温度附近。
当用户需要热水时,按下出水键(图中未示出),电热器7仅需将加热仓12的温水加热至沸腾,需要消耗的能量减少,在不增加电热器功率的前提下,加热效率提升,出水水量增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