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9943阅读:20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窗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动窗。



背景技术:

滑动窗是一种可在竖直方向实现窗扇开启的新型窗体,在楼宇建设领域逐步获得应用。图1是一种滑动窗结构示意图,图2是滑动窗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放大图。如图1和图2,滑动窗包括窗体边框、固定扇1、开启扇2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窗体边框又分为竖直边框3、上边框4和中梃框,竖直边框3安装有变向滑轨5,开启扇2与竖直边框3配合的表面安装有沿着变向滑轨滑动或滚动的导向部件;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窗体边框上、通过牵引索和开启扇23连接以实现开启扇2沿变向滑轨5的移动,实现开启扇2的位置移动。如图3,变向滑轨5的顶端为变向段51,导向部件活动至变向段51内后,开启扇2分别与上边框3和中梃框扣合,随后驱动装置内部的锁紧机构和竖直边框3上的锁紧部件实现开启扇2的锁紧。

因为上边框4和开启扇2间具有密封条,且开启扇2关闭后密封条被压紧,所以一般认为开启扇2扣合后窗体的密封性较好。但在试制测试时发现,开启扇2和窗体边框之间仍然出现漏风、漏水的情况,即使增加上边框4和开启扇2之间的密封条厚度和二者的配合程度,漏风漏水情况并没有改善。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滑动窗的结构,以提高开启扇2和窗体边框的密封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分析和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滑动窗,解决现有滑动窗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滑动窗,包括竖直边框、上边框和开启扇;所述竖直边框上具有变向导轨;所述开启扇与所述竖直边框配合的表面具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插入所述变向导轨中并沿所述变向导轨上下移动;所述变向导轨的上端具有窗体关闭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框与所述开启扇配合的表面具有卡合部;所述开启扇具有与所述卡合部卡接的卡合配合部;所述导向部件移动至所述窗体关闭段内时,所述卡合部和所述卡合配合部扣合。

可选的,所述卡合部为凸起;所述卡合配合部为凹槽。

可选的,所述凸起为沿所述上边框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条;所述凹槽为沿所述上边框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凹槽。

可选的,所述凸起条为具有与所述上边框一体连接的凸起条本体和与所述凸起条本体固定卡接的凸起条活动体。

可选的,所述上边框具有向下伸出的下垂段;所述导向部件移动至所述窗体关闭段时,所述下垂段和所述活动窗的外侧面配合。

可选的,所述滑动窗分为传动装置安装框和窗体上边框;所述传动装置安装框和所述窗体上边框固定连接;所述窗体上边框和所述竖直边框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安装框分为外表面安装型材和传动装置安装型材;所述外表面安装型材和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型材通过断桥连接,且所述外表面安装型材和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型材间具有隔热腔。

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型材具有沿所述上边框长度方向延伸的传动装置安装腔,所述传动装置安装腔的内表面具有卡合槽。

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安装型材还包括位于所述传动装置安装腔和所述隔热腔之间的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上边框外侧还具有窗纱固定卡槽。

本发明提供的滑动窗,包括竖直边框、上边框和开启扇;竖直边框上具有变向导轨;开启扇与竖直边框配合的表面具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插入变向导轨中并沿变向导轨上下移动;变向导轨的上端具有窗体关闭段;上边框与开启扇配合的表面具有卡合部;开启扇具有与卡合部卡接的卡合配合部;导向部件移动至所述窗体关闭段内时,也就是窗体关闭时,卡合部和卡合配合部扣合,减少窗体因外力作用在水平方向的变形度,进而提高窗体的密封程度。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滑动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动窗部分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活动窗和上边框配合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装置安装型材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滑动窗部分区域截面图;

其中:1-固定扇、2-开启扇、21-凹槽、3-竖直边框、4-上边框、41-凸起条、43-下垂段、44-传动装置安装框、45-窗体上边框、46-外表面安装型材、47-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8-隔热腔、49-传动装置安装腔、410-卡合槽、411-加强筋、412-窗纱固定卡槽、413-固定板卡槽、5-变向滑轨、51-变向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背景技术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滑动窗包括窗体边框和开启扇2,其中窗体边框可分为竖直边框3、上边框4和下边框,竖直边框3上具有变向导轨,开启扇2和竖直边框3配合的表面具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插入到变向导轨中并可沿变向导轨上下移动。变向导轨的上端具有窗体关闭段,当导向部件活动至窗体关闭段时,活动窗和上边框4、侧边框以及下边框配合实现窗体的关闭。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活动窗和上边框4配合截面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截面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滑动窗部分区域截面图。如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上边框4与开启扇2配合的表面具有凸起,在活动窗的上表面具有与凸起卡接的凹槽,当导向部件移动至窗体关闭段内时,也就是开启扇2与上边框4和下边框配合而关闭窗体时,凸起和凹槽卡接配合。

在针对已有的活动窗进行测试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开启扇2关闭时,因为开启扇2的重力和牵引索的拉力共同作用,开启扇2上的导向部件贴紧窗体关闭段的一个侧面而使开启扇2在水平方向形成两点简支梁结构,且开启扇2与上边框4仅通过密封圈压紧。安装使用时,因为滑动窗内外侧的压力不同,活动窗收到压力作用发生变形而使得密封功能失效,所以出现漏风漏水等情况。而本实施例在上边框4上设置凸起,在开启扇2的上表面设置与凸起配合的凹槽,窗体关闭后,凸起和凹槽配合使得上边框4锁紧开启扇2,减少开启扇2在水平方向的变形度,因此提高了窗体的密封性能。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滑动窗中,凸起设置在上边框4上、凹槽设置在开启扇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和凹槽也可换位设置,即将凸起设置在开启扇2上、将凹槽设置在上边框4上。

本实施例中的凸起为沿上边框4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条41,凹槽为沿上边框4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凹槽21。在实际使用时,窗体边框、开启扇2的主体均为铝合金或塑钢材料制造的型材,所以将凸起设置为凸起条41、将凹槽设置为条状凹槽21可以方便型材的加工。另外,凸起条41和条状凹槽21配合,也可保证开启扇2在水平方向均受到约束,提高了窗体的密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沿上边框4长度方向在上边框4下表面设置多个凸起块、在开启扇2与上边框4配合的表面设置位置与凸起块对应的凹槽,利用凸起块和凹槽配合限制开启扇2的变形度。

如图4,本实施例中的凸起条41具有与上边框4一体连接的凸起条本体和与所述凸起条本体固定卡接的凸起条活动体。活本实施例中,凸起条本体截面为设置为t型,凸起条活动体卡接在凸起条本体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条本体也可为其他形状。

另外,如图4,本实施例中的上边框4还可具有向下伸出的下垂段43,下垂段43设在窗体的外侧,当导向部件移动至变向导轨的窗体关闭段时,下垂段43和开启扇2的外侧面上边缘配合。下垂段43和开启扇2的上边缘配合可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特别是防止雨水进入到开启扇2的凹槽。可想到,因为下垂段43设置在窗体外侧,所以开启扇2打开时应当向窗体内侧打开。

如图4,本实施例中的滑动窗分为传动装置安装框44和窗体上边框45,传动装置安装框44和窗体上边框45固定连接,窗体上边框45和竖直边框3固定连接。实际应用中,随着窗体水平长度的增加,上边框4重量可达到50kg以上,将上边框4分成可组装的传动装置安装框44和窗体上边框45,可便于上边框4的运输。此外,因上边框4是模块化组装而成,还可减小组装模块(也即是窗体上边框45和传动装置安装框44的尺寸),减小各个组装模块的加工难度。

更进一步的,传动装置安装框44又可分为外表面安装型材46和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两个部分,如图5所示。外表面安装型材46外漏在窗体外侧,通过断桥与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连接。断桥除具有连接作用外,还在外表面安装型材46和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件形成隔热腔48,减少外表面安装型材46和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件的热量传递,提高窗体的保温效果。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窗体上边框45和开启扇2边框上也设置有断桥,利用断桥起到隔热保温效果。

继续结合图5,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具有沿上边框4长度方向延伸的传动装置安装腔49,驱动开启扇2上下移动的传动装置就安装在传动装置安装腔49中。实际使用时,可在传动装置安装腔49内表面设置相应的卡合槽410,利用卡合槽410固定传动装置。继续结合图5,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一侧壁和断桥连接后收到承受窗体上边框45和外表面安装型材46重力产生的扭矩作用,长期使用结构可能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在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连接断桥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强筋411,利用加强筋411提高此区域结构强度,减少变形度。

如图4,本实施例中的上边框4外侧还具有窗扇固定卡槽,可便于在窗体外侧面安装纱窗;为实现传动装置安装框44在墙壁的固定,在外表面安装型材46和传动装置安装型材47上侧还设有固定板卡槽413。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滑动窗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