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643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餐具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适合儿童使用的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古称“箸”,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国君,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4000多年。

筷子的使用主要依靠手指的指力,儿童指力不足,且对筷子的使用不熟练,难以很好地使用筷子,无法稳稳地夹起饭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合儿童使用的筷子,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夹起饭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儿童筷子,包括具有小径端和大径端的第一餐筷、第二餐筷,第一餐筷的大径端设有第一环槽,第二餐筷的大径端设有第二环槽,第一环槽上绑缚有连接绳,连接绳另一端绑缚在第二环槽上,第一餐筷和第二餐筷通过连接绳连接;第一餐筷的中段还设有凹槽一,凹槽一内设有滑块一和用于将滑块一紧固在凹槽一内的紧固弹簧一、紧固弹簧二,紧固弹簧一与紧固弹簧二的弹簧直径、弹簧钢丝直径、弹簧节距和弹簧材料均相同,紧固弹簧一的长度与紧固弹簧二的长度不相等,紧固弹簧一的长度大于紧固弹簧二的长度,第一餐筷上连接有用于套装并与拇指套紧的上指套,第一餐筷上还设有指套连接点一,指套连接点一位于凹槽一与第一环槽之间,上指套一端与滑块一连接、另一端与指套连接点一连接;第一餐筷的小径端挖设有空腔一,空腔一内填充有磁铁,第二餐筷的小径端挖设有空腔二,空腔二内填充有铁块;第二餐筷的中段还设有凹槽二,凹槽二内设有滑块二和用于将滑块二紧固在凹槽二内的紧固弹簧三、紧固弹簧四,紧固弹簧三与紧固弹簧四的弹簧直径、弹簧钢丝直径、弹簧节距和弹簧材料均相同,紧固弹簧三的长度与紧固弹簧一的长度相等,紧固弹簧四的长度与紧固弹簧二的长度相等,第二餐筷上连接有用于套装并与拇指套紧的下指套,第二餐筷上还设有指套连接点二,指套连接点二位于凹槽二与铁块之间,下指套一端与滑块二连接、另一端与指套连接点二连接。

所述凹槽一与第一环槽的距离为10-50mm,第一环槽与第一餐筷大径端端部的间距为5-20mm。

所述凹槽二与第二环槽的距离为10-50mm,第二环槽与第二餐筷大径端端部的间距为5-20mm。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指套、下指套、铁块、磁铁改变了传统餐筷单一的结构,使其适合于还无法熟练使用筷子的儿童使用,儿童将拇指依次穿入上指套、下指套内,依靠上指套、下指套来保证儿童稳稳地拿住筷子,改善儿童由于筷子使用不熟练而产生的筷子握姿不正确的问题;利用磁铁与铁块的相互磁吸,提升筷子小径端夹持饭菜的力道,改善儿童指力不足而难以夹稳饭菜的问题。此外,通过连接绳将两根餐筷连接在一起,当儿童因为手没持稳筷子而掉落一根筷子时避免筷子掉落地面。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儿童筷子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儿童筷子,包括具有小径端和大径端的第一餐筷1、第二餐筷2,第一餐筷1的大径端设有第一环槽3,第二餐筷2的大径端设有第二环槽4,第一环槽3上绑缚有连接绳5,连接绳5另一端绑缚在第二环槽4上,第一餐筷1和第二餐筷2通过连接绳5连接;第一餐筷1的中段还设有凹槽一6,凹槽一6内设有滑块一7和用于将滑块一7紧固在凹槽一6内的紧固弹簧一8、紧固弹簧二9,紧固弹簧一8与紧固弹簧二9的弹簧直径、弹簧钢丝直径、弹簧节距和弹簧材料均相同,紧固弹簧一8的长度与紧固弹簧二9的长度不相等,紧固弹簧一8的长度大于紧固弹簧二9的长度,第一餐筷1上连接有用于套装并与拇指套紧的上指套10,第一餐筷1上还设有指套连接点一,指套连接点一位于凹槽一6与第一环槽3之间,上指套10一端与滑块一7连接、另一端与指套连接点一连接;第一餐筷1的小径端挖设有空腔一,空腔一内填充有磁铁11,第二餐筷2的小径端挖设有空腔二,空腔二内填充有铁块12;第二餐筷2的中段还设有凹槽二13,凹槽二13内设有滑块二14和用于将滑块二14紧固在凹槽二13内的紧固弹簧三15、紧固弹簧四16,紧固弹簧三15与紧固弹簧四16的弹簧直径、弹簧钢丝直径、弹簧节距和弹簧材料均相同,紧固弹簧三15的长度与紧固弹簧一8的长度相等,紧固弹簧四16的长度与紧固弹簧二9的长度相等,第二餐筷2上连接有用于套装并与拇指套紧的下指套17,第二餐筷2上还设有指套连接点二,指套连接点二位于凹槽二13与铁块12之间,下指套17一端与滑块二14连接、另一端与指套连接点二连接;凹槽一6与第一环槽3的距离为50mm,第一环槽3与第一餐筷1大径端端部的间距为20mm;凹槽二13与第二环槽4的距离为50mm,第二环槽4与第二餐筷2大径端端部的间距为20mm。

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指套、下指套、铁块、磁铁改变了传统餐筷单一的结构,使其适合于还无法熟练使用筷子的儿童使用,儿童将拇指依次穿入上指套、下指套内,依靠上指套、下指套来保证儿童稳稳地拿住筷子,改善儿童由于筷子使用不熟练而产生的筷子握姿不正确的问题;利用磁铁与铁块的相互磁吸,提升筷子小径端夹持饭菜的力道,改善儿童指力不足而难以夹稳饭菜的问题。此外,通过连接绳将两根餐筷连接在一起,当儿童因为手没持稳筷子而掉落一根筷子时避免筷子掉落地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