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机及其制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9138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浆机及其制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浆机及其制浆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加热方式的豆浆机,一方面,在熬煮浓度较高的豆浆时容易发生糊锅,另一方面,熬煮过程以碰防溢来控制加热装置的通断电,由于传统加热装置的热惯性问题,往往会出现过热熬煮的情况,进而造成豆浆易溢出。而蒸汽加热式豆浆机是利用加热装置对水或其他液体进行加热产生高温蒸汽,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送入杯体中对豆浆或其他待处理食品进行加热,克服了上述传统加热方式带来的缺陷。现有蒸汽加热式豆浆机通常包括制浆容器、粉碎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导管。但是,这种豆浆机往往需要单独设置用以存储产生蒸汽的水的水箱,在操作过程中,用户不仅需要向制浆容器内倒水,还要向水箱内倒水,相应的,机器本身还需在水箱内设置水位检测装置,防止用户忘加水或者水量不足等误操作,带来不佳的用户体验。另外,考虑到蒸汽加热的热效率问题,缩短制浆周期,现有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内还单独设置加热装置,用以将制浆容器内物料和水加热至一定温度,随后再通过蒸汽加热的方式将制浆容器内物料和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熬煮,这样不仅增加了部件成本,而且造成机器内部物理结构和电路控制的复杂性提高,可靠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壳、用来盛放制浆物料和水的制浆容器和对制浆容器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水箱和将水箱内的水加热以形成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水箱与制浆容器间设有自制浆容器向水箱进水的第一通道和自水箱向制浆容器进蒸汽的第二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隐藏于机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豆浆机包括杯体和扣置于杯体上的机头,所述机头包括粉碎装置,所述杯体包括制浆容器和位于杯体外侧的机壳,所述水箱位于制浆容器的底部和/或侧部且隐藏于机壳内;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杯体和扣置于杯体上的机头,所述杯体包括制浆容器,所述机头包括粉碎装置和位于机头外侧的机壳,所述水箱位于机头内部且隐藏于机壳内,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端和第二通道的出口端伸入制浆容器的制浆液面以下;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座和置于机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制浆容器,所述粉碎装置包括位于制浆容器内的粉碎刀具和位于机座内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并驱动粉碎刀具,所述机壳位于机座的外侧,所述水箱位于机座内部且隐藏于机壳内;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座和置于机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制浆容器,所述粉碎装置包括位于制浆容器内的粉碎刀具和位于机座内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并驱动粉碎刀具,所述机壳位于杯体的外侧,所述水箱位于制浆容器的底部和/或侧部且隐藏于机壳内;或者,所述豆浆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下方设有接浆杯,所述粉碎装置和制浆容器位于机座内,所述机壳位于机座的外侧,所述水箱位于机座内部且隐藏于机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与制浆容器间设有第三通道,所述水箱或者第三通道上设有对流经第三通道的水加热的预热装置,所述第三通道内的水自水箱向制浆容器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复用为第三通道,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复用为预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位于第二通道上,所述第二通道内位于蒸汽发生装置和水箱间部分设有将水箱内的水向蒸汽发生装置抽送的液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制浆容器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控制第一通道开闭的第一阀体,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控制第二通道开闭的第二阀体;或者,所述制浆容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水箱一侧设有共用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和第二通道的一端分别与共用通道连通,所述开口内设有双向开闭共用通道的阀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复用为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双向抽送液体的液压泵,所述制浆容器上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双向开闭第一通道的阀体,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于第一通道内位于液压泵和阀体之间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豆浆机的制浆方法,制浆方法依次包括水箱进水阶段和蒸汽加热阶段,所述水箱进水阶段包括,所述制浆容器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进入水箱内,所述蒸汽加热阶段包括,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形成蒸汽后,通过第二通道对制浆容器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加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豆浆机的制浆方法,制浆方法依次包括水箱进水阶段、预热出水阶段和蒸汽加热阶段,所述水箱进水阶段包括,所述制浆容器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进入水箱内,所述预热出水阶段包括,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预热装置加热后,通过第三通道进入制浆容器内,其中,水的预热温度为80℃-92℃,所述蒸汽加热阶段包括,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蒸汽发生装置形成蒸汽后,通过第二通道对制浆容器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通过在水箱与制浆容器间设置自制浆容器向水箱进水的第一通道,用户无需向水箱内单独倒水,只需在制浆容器内放入一定量和比例的制浆物料和水即可。在制浆过程中,制浆容器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向水箱内进水,至少用于蒸汽加热时形成蒸汽,而水箱对于用户而言可做到不可感知。进一步的,水箱隐藏于机壳内,即做到水箱对用户而言既不可感知亦不可见。另外,考虑到蒸汽加热的热效率问题,缩短制浆周期,还可设置自水箱向制浆容器内导入经过预加热的水的第三通道,较优的,可将第二通道复用为第三通道,同时将蒸汽发生装置复用为预加热水的预热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水路的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水路的实施方式三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九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壳、制浆容器1和粉碎装置2,制浆容器1用来盛放制浆物料和水,粉碎装置2为粉碎刀片,用来对制浆容器1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粉碎,当然,粉碎装置也可以采用研磨粉碎装置或者剪切粉碎装置等其它结构,此处不进一步展开。豆浆机还包括水箱3和蒸汽发生装置4,水箱3与制浆容器1间设有第一通道51和第二通道52,蒸汽发生装置4位于第二通52道上,其中,第一通道51为自制浆容器1向水箱3进水的通道,第二通道52为自水箱3向制浆容器1进蒸汽的通道。值得一提的是,蒸汽发生装置也可以设置于水箱上,例如在水箱外侧设置加热管,对水箱内的水直接加热形成蒸汽,此时,缠绕于水箱上的加热管即构成了蒸汽发生装置。

在制浆过程中,豆浆机工作依次包括水箱进水阶段和蒸汽加热阶段。其中,水箱进水阶段包括,制浆容器1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51进入水箱3内;蒸汽加热阶段包括,水箱3内的水通过蒸汽发生装置4形成蒸汽后,通过第二通道52对制浆容器1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加热。相比于传统蒸汽加热豆浆机需要用户单独向水箱内倒水而造成操作上的繁杂,本方案中,用户只需向制浆容器内放入适当比例的制浆物料和水即可,在后续的制浆过程中用户无需针对水箱单独操作,即感知不到水箱的存在。上述不可感知的水箱可以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设置于机壳外壁上,进而为用户所见。较优的,水箱隐藏于机壳内,即做到水箱对用户而言既不可感知亦不可见。一般的,将水箱内置于机壳内且不可拆装,此时,机壳可以为完整的壳体;或者,水箱设置于机壳外壁上,而机壳位于水箱外露部分的外围区域与该外露部分呈一体式设计,即采用一致的外观风格,例如,相同的颜色,相同的图案,一致的颜色或者图案过渡等。另外还可以在机壳上设置水箱拆装口,而水箱拆装口所处位置的外围区域与该水箱外露部分呈一体式设计,其中在可拆装式水箱结构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需与水箱可拆装式水耦合。

本实施例中,豆浆机包括杯体7和扣置于杯体7上的机头6,粉碎装置2设置于机头6上,杯体7包括制浆容器1和位于杯体外侧的机壳8,水箱3位于制浆容器1的底部。机壳8为包覆在杯体7的侧壁和底部的外壳,构成了杯体7的外露部分。当然,机壳也可以仅仅包覆在杯体的底部,制浆容器的侧壁呈外露状,而机壳则构成了杯体下部的外露部分。另外,水箱也可以设置于制浆容器的侧部,或者部分位于底部,部分位于侧部,此时,机壳包覆于杯体的侧壁外并将水箱包覆其内。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豆浆机包括杯体7a和扣置于杯体7a上的机头6a,杯体7a包括制浆容器1a,机头6a包括粉碎装置2a和位于机头6a外侧的机壳8a,水箱3a位于机头6a内部,其中,粉碎装置2a包括位于制浆容器1a内的粉碎刀具和位于机头内的电机。机壳8a为包覆在机头7a外的外壳,构成了机头7a的外露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51a的入口端和第二通道52a的出口端伸入制浆容器1a的制浆液面以下。另外,由于水箱3a高于制浆容器1a,需在第一通道51a内设置液压泵以提供水自制浆容器1a向水箱3a运动的动力。

作为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豆浆机包括机座6b和置于机座6b上的杯体7b,杯体7b包括制浆容器1b,粉碎装置2b包括位于制浆容器1b内的粉碎刀具和位于机座6b内的电机61b,电机61b通过联轴器62b连接并驱动粉碎刀具,机壳8b位于机座6b的外侧,水箱3b位于机座6b内部。机壳8b为包覆在机座6b外的外壳,其构成了机座6b的外露部分。其中,第一通道51b和第二通道52b的部分位于杯体7b上,其位于机座6b内的部分通过水耦合的方式,在机头7b放置到位后与部分位于杯体7b上的部分实现连通。

作为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豆浆机包括机座6c和置于机座6c上的杯体7c,杯体7c包括制浆容器1c,粉碎装置2c包括位于制浆容器1c内的粉碎刀具和位于机座6c内的电机61c,电机61c通过联轴器62c连接并驱动粉碎刀具,机壳8c位于杯体7c的外侧,水箱3c位于制浆容器1c的底部,第一通道51c和第二通道52c同样位于制浆容器1c的底部。机壳8c为包覆在杯体7c的侧壁和底部的外壳,构成了杯体7c的外露部分。当然,机壳也可以仅仅包覆在杯体的底部,制浆容器的侧壁呈外露状,而机壳则构成了杯体下部的外露部分。另外,水箱也可以设置于制浆容器的侧部,或者部分位于底部,部分位于侧部,此时,机壳包覆于杯体的侧壁外并将水箱包覆其内。

作为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豆浆机包括机座6d,机座6d上设有出浆口63d,出浆口63d下方设有接浆杯64d,在制浆容器1d内完成粉碎和熬煮后,浆液自出浆口63d排除接浆杯64d内。粉碎装置2d和制浆容器1d位于机座6d内,机壳8d位于机座6d的外侧。第一通道51d和第二通道52d位于机壳8d内,并连通水箱3d和制浆容器1d。水箱3d位于机座6d内部且隐藏于机壳8d内。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二、三、四、五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工作原理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形式的豆浆机内,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形式的豆浆机,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对于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进一步描述,一般在第一通道51内设置控制其开闭的电磁阀,通过豆浆机的控制芯片控制电磁阀开闭,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制浆容器1进入水箱3。另外,如水箱设置在其它位置,还可以在第一通道内设置液压泵,将水自制浆容器抽入水箱内。第二通道52内设置液压泵521和即热式的蒸汽发生装置522,其中,液压泵521应当位于蒸汽发生装置522前端,一方面,流经液压泵521的为常温水,避免对设备产生损坏,另一方面,为蒸汽发生装置522内形成的蒸汽提供进入制浆容器1内的动力。对于制浆容器1内的制浆物料和水可以通过蒸汽加热的方式自常温一直加热至沸腾,最后煮熟豆浆。但是,考虑到蒸汽加热的热效率、制浆周期等问题,还可以在制浆容器的侧壁和/或底壁上或者机头上单独设置加热管,对制浆容器预加热至沸点附近,再通过蒸汽加热至沸腾并进一步熬煮豆浆。另外,也可以将蒸汽发生装置522复用为预热装置,即该装置将常温水预加热至沸点或者沸点附近并排入制浆容器1内,并循环该过程,将制浆容器1内的制浆物料和水预加热至沸点附近后,豆浆机的控制芯片再控制该装置将水加热形成蒸汽,完成后续的蒸汽熬煮过程,本方式不仅制浆周期短,而且无需单独设置加热管,增加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水箱3e与制浆容器1e间设置了第一通道51e和第二通道52e的同时,还设置了第三通道53e,第三通道53e内的水自水箱3e向制浆容器1e流动。第三通道53e上设有对流经第三通道53e的水加热的预热装置532e,一般该装置采用即热式加热管,可将流经该装置的水在极短时间内加热至高温,另外,在预热装置532e的前端还设置了为第三通道53e内水流动提供动力的液压泵531e。制浆容器1e上设有第一开口11e和第二开口12e,第一通道51e的一端与第一开口11e连通,第二通道52e的一端与第二开口12e连通,第一开口11e内设有控制第一通道51e开闭的第一阀体,第二开口12e内设有控制第二通道52e开闭的第二阀体,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了第三开口13e和设置于其内的第三阀体。上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通过其阀体下方的压力来控制其开闭,具体的,液压泵511e工作形成向水箱方向的吸力,第一阀体下方的压力降低进而向下开启,液压泵511e停止工作,则第一阀体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关闭;液压泵521e和液压泵531e工作形成向制浆容器方向的压力,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下方的压力增大进而向上开启,液压泵521e和液压泵531e停止工作,则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关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水箱3e的容量不小于制浆容器1e内最高水位线对应的水的容量,在制浆过程中,用户将一定量和比例的制浆物料和水放入制浆容器1e内后,水箱进水阶段时,通过液压泵511e将制浆容器1e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51e全部或者大部分抽入水箱3e内,而后进入预热出水阶段,在液压泵531e的作用下,水箱3e内部的水进入第三通道53e内,流经预热装置532e后水被预加热至沸点附近,综合考虑到海拔、家用电器安全功率以及后续的制浆周期的情况下,一般较优的预热温度为80℃-92℃,被预加热后的水回到制浆容器1e内。另外,水箱3e还需留有一定容量的水,用以为后续的蒸汽加热阶段提供水。对于上述制浆容器内最高水位线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豆浆机都会在制浆容器的内侧壁设置刻度线,便于用户选择制浆量,而本发明采用了蒸汽加热方式,需预留形成蒸汽的水,因此,该刻度线对应的实际水量会大于标识水量。预热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其是设置在水箱上,预加热的对象为水箱内全部的水,不仅完成了预热目的,同时还对水箱具有高温杀菌作用,保持内部长期干净无菌的状态,另外,由于进入第二通道52e的水已处于高温状态,对蒸汽发生装置522e的要求则有所降低。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水箱和通道的改变,同样也可以应用于上述几种形式以及其它形式的豆浆机内。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七,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第二通道52f复用为第三通道,蒸汽发生装置522f复用为预热装置。在水箱进水阶段时,通过液压泵511f将制浆容器1f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51f全部或者大部分抽入水箱3f内,而后进入预热出水阶段,在液压泵521f的作用下,水箱3f内部的水进入第二通道52f内,流经蒸汽发生装置522f,此时蒸汽发生装置522f实现预热装置的功能,水被预加热至沸点附近,被预加热后的水回到制浆容器1f内,随后进入蒸汽加热阶段,具体的,水箱3f内的水通过蒸汽发生装置522f形成蒸汽后,通过第二通道52f对制浆容器1f内已被预加热过的制浆物料和水进一步加热,并配合后续粉碎工艺,粉碎熬煮成豆浆。本实施例中,制浆容器1f上设有第一开口11f和第二开口12f,第一通道51f的一端与第一开口11f连通,第二通道52f的一端与第二开口12f连通,第一开口11f内设有控制第一通道51f开闭的第一阀体,第二开口12f内设有控制第二通道52f开闭的第二阀体。另外,如图8所示,制浆容器1g上设有开口11g,开口11g朝向水箱3g一侧设有共用通道55g,共用通道55g另一端设有三通管分别与第一通道51g和第二通道52g连通,开口11g内设有双向开闭共用通道55g的阀体,不仅减少了制浆容器1g内壁的开口数量,同时减少了阀体数量,降低了水路整体的复杂性。进一步简化水路结构,如图9所示,第一通道51h复用为第二通道,第一通道51h内设有双向抽送液体的液压泵511h,制浆容器1h上设有与第一通道51h连通的开口11h,开口11h内设有双向开闭第一通道51h的阀体,蒸汽发生装置522h设置于第一通道51h内位于液压泵511h和阀体之间部分。在水箱进水阶段时,通过液压泵511h将制浆容器1h内的水通过第一通道51h抽入水箱3h内,同时蒸汽发生装置522h不工作仅作为通道的一部分使用,而后进入蒸汽加热阶段,水箱3h内的水通过蒸汽发生装置522h形成蒸汽后,通过由第一通道51h复用而成的第二通道对制浆容器1h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加热,可以将制浆容器1h内的水自常温一直蒸汽加热至沸腾,也可以采用上述其它实施方式进行预加热,比如在制浆容器上设置单独的加热装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蒸汽发生装置522h还可以复用为预热装置,在上述水箱进水阶段和蒸汽加热阶段之间设置预热出水阶段,具体的,在液压泵521h的作用下,水箱3h内部的水进入由第一通道51h复用而成的第三通道内,流经由蒸汽发生装置522f复用而成的预热装置,此时蒸汽发生装置522f实现预热装置的功能,水被预加热至沸点附近,被预加热后的水回到制浆容器1h内,随后进入蒸汽加热阶段,并配合后续粉碎工艺,粉碎熬煮成豆浆。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八,如图10所示,豆浆机,包括机壳、用来盛放制浆物料和水的制浆容器1i和对制浆容器1i内的制浆物料和水进行粉碎的粉碎装置2i,其中,粉碎装置2i位于机头6i上,杯体7i包括制浆容器1i和位于杯体7i外侧的机壳8i,水箱3i位于制浆容器1i的底部和/或侧部且隐藏于机壳8i内。豆浆机还包括余水盒31i,水箱3i与制浆容器1i间设有自制浆容器1i向水箱3i进水的第一通道51i、自水箱3i向制浆容器1i进蒸汽的第二通道52i、自水箱3i向制浆容器1i进水的第三通道53i和自制浆容器1i向余水盒31i排水的第四通道54i。蒸汽发生装置522i位于第二通道52i上,也可以设置在水箱上。余水盒31i为可拆装结构,便于用户拆卸后倒水和清洗。机壳8i上设有余水盒拆装口,第四通道54i与余水盒31i可拆装式水耦合,较优的,余水盒31i隐藏于机壳8i内,具体的,余水盒拆装口所处位置的外围区域与该余水盒外露部分呈一体式设计,即采用一致的外观风格,例如,相同的颜色,相同的图案,一致的颜色或者图案过渡等。本实施例中,制浆容器上1i分别设有与第一通道51i、第二通道52i、第三通道53i和第四通道54i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并且各个开口内分别设有控制相应通道开闭的阀体。这种设置了余水盒的方案同样也可以应用于上述几种形式以及其它形式的豆浆机内,此处不一一展开。

本实施例的豆浆机内设置了预约制浆流程,具体的,依次包括水箱进水阶段、预约阶段和蒸汽加热阶段。其中,水箱进水阶段包括,制浆容器1i内的部分的水通过第一通道51i进入水箱3i内,制浆容器1i内留有部分浸泡水用以泡豆。而后进入预约阶段,预约阶段依次包括持续一定时长的物料浸泡过程、浸泡水排水过程和制浆水进水过程,其中,浸泡水排水过程包括,将制浆容器1i内浸泡物料的水通过第四通道54i排入余水盒31i,将泡豆的脏水排出,避免污染豆浆;制浆水进水过程包括,将水箱3i内的水通过第三通道53i导入制浆容器1i内,为后续制浆所用,当然,为了缩短制浆周期,也可以在第三通道或者水箱或者制浆容器上设置预热装置。随后进入的蒸汽加热阶段包括,水箱3i内的水通过蒸汽发生装置522i形成蒸汽后,通过第二通道52i进入制浆容器1i内对其进行加热熬煮。本实施例中的水箱3i的容量和余水盒31i的容量之和不小于制浆容器1i内最高水位线对应的水的容量。作为另一种预约制浆流程的实施方式,在水箱进水阶段可以使制浆容器1i内的全部的水通过第一通道51i进入水箱3i内,而后进入的预约阶段依次包括了浸泡水上水过程、物料浸泡过程、浸泡水排水过程和制浆水进水过程,其中,浸泡水上水过程包括将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三通道53i导入制浆容器1i内,并进入后续的物料浸泡过程,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在第三通道53i内设置预热装置(图中未示意),进而在浸泡水上水过程中使得浸泡水为具有一定温度,可以使制浆物料更快吸收水分而膨胀变软,提高了浸泡效率,也可以抑制制浆容器1i内的细菌滋生。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九,如图1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八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九在水路结构上有所简化和改进。具体的,制浆容器上设有开口11j,开口11j朝向水箱3j一侧设有共用通道55j,第一通道51j的一端和第四通道54j的一端分别与共用通道55j连通,开口11j内设有双向开闭共用通道55j的阀体,第一通道51j内设有控制第一通道51j开闭的第一阀体,第四通道54j内设有第四通道54j开闭的第四阀体,豆浆机控制芯片通过控制第一阀体和第四阀体的开闭进而控制自制浆容器1j内排出的水进入水箱3j或者进入余水盒31j,当然,也可以在第一通道51j和第四通道54j在与共用通道55j连通处设置三通阀,通过控制三通阀的开闭口来控制自制浆容器1j内排出的水进入水箱3j或者进入余水盒31j。进一步的,第二通道52j还可以复用为第三通道,同时将蒸汽发生装置522j复用为预热装置,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考实施例七,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