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被子。
背景技术:
被子用于睡眠保暖用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种,是面积足以覆盖人体、长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时保暖。但是,现有被子由两块布料通过四边处缝合形成双层被面,再填充内容物。经过上述方式,被子四边存在缝合线,导致被子上下两边内容物较少,且缝合线贴肤性差,导致舒适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被子,包括,被面;所述被面是将面料的相对两侧边缝合后铺展得到的双层被面;且相对两侧边缝合的缝合边所处的位置不位于该双层被面的侧边上。
其中,该双层被面内填充内容物。
其中,所述内容物为羽绒、羊毛、聚酯纤维、驼毛、棉花或蚕丝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该双层被面的经线缝合线以双曲线形式进行缝制。
其中,所述经线缝合线至少设置一组,当设置多组经线缝合线时,多组经线缝合线同轴且焦距不同。
其中,该双层被面的纬线缝合线以双曲线形式进行缝制。
其中,所述纬线缝合线至少设置一组,当设置多组纬线缝合线时,多组纬线缝合线同轴且焦距不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被子,上下两边贴肤性优异,减少缝合边对于肌肤的刺激,提高舒适度。且提高上下两边的内容物含量,使被子更易贴合床面以及肌肤,增加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被子的缝合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被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2所示,作为实施例,选取一块长方形布料作为被面1,将长方形布料的短边101的相对两侧边向内翻折,折至布料的中折线2位置处,将相对两侧边进行缝合并进行包边处理,铺展开得到双层被面,33缝合边3位于双层被面的中折线上。通过上述设计,在被子进行使用时,贴合上身及贴合脚部的位置,即被子的上下侧边111没有缝合线,从而内容物填充更加充实,保暖效果更好,更易贴合肌肤,避免被子内的暖气外泄。同时,减少缝合边对于肌肤的刺激,提高舒适度,加快入睡速度。此时,双层被面的长边处存在两个开口,缝合一个开口4,预留另一个开口5。若内容物为羊毛、聚酯纤维、驼毛、蚕丝或棉花,则将羊毛、聚酯纤维、驼毛、棉花或蚕丝的一种或者上述多种混合物制成与被面适应尺寸大小的片状。将内容物从预留的开口处塞入,并整理平整。为保证被子的内容物不会随使用而发生移位或折叠的情况发生。整理平整后将预留的开口缝合。并开始缝制经线6以及纬线7,经纬线的缝制为将双层被面与内容物缝制一体,从而将内容物固定于双层被面内。经线与纬线可为多组,经纬线的缝制形状采取双曲线的形状进行缝制。当为多组时,采用同轴不同焦距的方式进行缝制。
以宽150cm,长210cm的单人被子进行举例。以中折线,即上述缝合边的位置处为轴线,先进行经线的缝制,选用一组经线,纬线的缝制原理同上。纬线可设置两组。通过上述经纬线的设置,使被子在使用时,经线外侧自然向下贴合与床面,经线内侧为使用者身体位置处。从而形成良好密闭空间,解决传统被子易盖合不严,导致保暖效果差的问题发生。
若内容物为羽绒或羽绒与上述的混合,则先进行经纬线的缝制,缝制过程中,经纬线的交叉处预留通口,使被面经过经纬线分隔后的区域可互通,再将羽绒充入双层被面内,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