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507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动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及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沙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给人们使用带来了巨大的便捷,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沙发样式繁多,但其内部调节大多采用多连杆机构来实现的,多连杆机构结构复杂,装配繁琐,且多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不好;长时间使用,其连接处结构容易产生松动,结构稳定性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合理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运动结构、搁脚结构及靠背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架及设置在固定框架上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运动结构包括运动框架,固定在运动框架上的座框及设置在运动框架上的运动导轨,所述第一滚轮与运动导轨配合设置,所述运动框架或座框前端设有脚部横杆,所述运动框架或座框后端设有背部横杆,所述脚部横杆上设有第三滚轮,所述搁脚结构包括搁脚板及与搁脚板转动连接的搁脚导轨,所述第三滚轮与搁脚导轨配合设置;所述靠背结构底部连接设置靠背导轨,所述靠背导轨与运动框架或座框转动连接,且第二滚轮与靠背导轨配合设置;所述脚部横杆与背部横杆之间固定设置脚部驱动器,所述脚部驱动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搁脚板转动连接,所述背部横杆上设有背部驱动器,所述背部驱动器一端与背部横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且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能绕其固定点自由转动。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导轨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运动框架固定连接,或集成在运动框架内部。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导轨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搁脚板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导轨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运动导轨或座框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结构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靠背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横杆上固定设置用于防止搁脚导轨脱落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设置在脚部横杆上,或脚部横杆上集成限位结构。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驱动器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背部横杆转动连接,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固定框架上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搁脚板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导轨倾斜设置在运动框架上;所述靠背导轨和/或搁脚导轨为弧形导轨。

所述的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导轨之间固定设置连接横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轮与导轨的配合,结构稳定性较强,使得框架运动过程更加平稳,且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采用驱动器进行调节,使得操作更加轻松快捷。运动导轨倾斜设置及采用弧形靠背导轨,可以使调节角度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运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搁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靠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固定结构,B-运动结构,C-搁脚结构,D-靠背结构,1-固定框架,2-第一滚轮,21-第二滚轮,3-运动框架,4-座框,5-运动导轨,6-第三滚轮,7-背部横杆,8-脚部横杆,9-搁脚板,10-搁脚导轨,11-靠背导轨,12 -脚部驱动器,121-滑块 ,13-背部驱动器,14-推杆,15-限位结构,16-连接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双电机电动可调座椅,包括固定结构A、运动结构B、搁脚结构C及靠背结构D,具体包括固定框架1、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21、运动框架3、座框4、运动导轨5、第三滚轮6、背部横杆7、脚部横杆8、搁脚板9、搁脚导轨10、靠背导轨11、脚部驱动器12 、滑块121、背部驱动器13及推杆14。第一滚轮2及第二滚轮21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与固定框架1固定连接,第一滚轮2及第二滚轮21可绕其固定点做自由转动;运动框架3与座框4固定连接,运动导轨5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运动框架3固定连接或运动导轨5集成在运动框架3内部;通过固定结构A中的第一滚轮2与运动结构B中的运动导轨5相配合,使得固定结构A与运动结构B安装在一起,第一滚轮2与运动导轨5可做相对滚动,因此固定结构A与运动结构B间可相对运动。第三滚轮6固定设置在脚部横杆8上,且第三滚轮6可绕其固定点做自由转动;背部横杆7与运动框架3或座框4固定连接,脚部横杆8与运动框架3或座框4固定连接,脚部横杆8上固定设置用于防止搁脚导轨10脱落的限位结构15,限位结构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设置在脚部横杆8上,或脚部横杆8上集成限位结构15,限位结构15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搁脚导轨10的运动,防止搁脚导轨10与第三滚轮6相对运动时发生脱落。搁脚导轨10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搁脚板9转动连接,搁脚板9与搁脚导轨10可做相对转动运动,通过搁脚结构C中的搁脚导轨10与运动结构B中的第三滚轮6相配合,使得搁脚结构C与运动结构B安装在一起,搁脚导轨10与第三滚轮6可做相对滚动,因此C与B间可相对运动。靠背结构D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靠背导轨11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背导轨11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B中运动框架3或座框4转动连接,靠背导轨11与固定结构A中第二滚轮21相配合,两者可做相对滚动运动,靠背导轨11之间固定设置连接横杆16,可以提高靠背导轨1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背部驱动器13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固定框架1连接,另一端与运动结构B上的背部横杆7连接;脚部驱动器12通过设置在运动结构B上的背部横杆7与脚部横杆8安装在运动结构B上,脚部驱动器12上设有推杆14,推杆14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滑块121转动连接,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辅助零件间接与搁脚结构C中的9转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滚轮2直接与固定框架1固定连接,第二滚轮21通过两端设有通孔的滚轮座与固定框架1固定连接;运动导轨5直接与运动框架3固定连接;搁脚导轨10设置在搁脚板9上的带有通槽的六面体结构,且通槽中间设有固定轴的辅助零件与搁脚板9转动连接;靠背结构D通过三角形插件与靠背导轨11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背导轨11的另一端直接与运动导轨3转动连接;背部驱动器13一端通过中间设有固定轴的C型连接件与背部横杆7转动连接,另一端同样通过中间设有固定轴的C型连接件与固定框架1上转动连接。推杆14一端通过中间设有固定轴的C型连接件与滑块121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由两个三棱柱及连接在两个三棱柱之间的固定杆构成的连接件与搁脚板9转动连接。运动导轨5根据需要设置在固定框架1相应的位置处,运动导轨5结构可以多样化,以满足运动导轨5与第一滚轮2配合运动为主,靠背导轨11根据需要设置在运动框架3或座框4的相应位置处,靠背导轨11的结构可以多样化,以满足脚部横杆8与第一滚轮2配合运动的要求为主。背部横杆7及脚部横杆8根据需要设置在运动框架3或座框4的相应位置处。第一滚轮2及第二滚轮21的数量根据客户需要进行设置。为保证功能良好、结构稳定及运动的同步性,本发明的其他相应结构也可以固定设置连接横杆16或与其类似的连接结构。

工作过程:

当脚部驱动器12开始运行,滑块121开始运动,推动推杆14,推杆14推动搁脚板9,使得搁脚导轨10与第三滚轮6之间产生相对滚动,从而实现搁脚结构C的打开功能。

当背部驱动器13开始运行,运动结构B与固定结构A产生相对运动,运动导轨5与相对第一滚轮2滚动,导致靠背导轨11与第二滚轮21之间相对滚动,使得靠背导轨11绕在运动框架3或座框4上的转动点转动,从而实现调节靠背结构D角度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