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47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共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公共座椅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公共座椅。



背景技术:

在公共场合设置的一些公共座椅供人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在众多公共悠闲地区如公园等地,也是老年人比较喜欢休息、聊天的地方,对于众多老年人来说下象棋也是个重要的爱好,现在的一些公园中虽然也设置了一些象棋桌等,但占用空间都比较大,并且遇上下雨天过后,桌面、凳子都会留有雨水,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共座椅,它设有可翻转坐板,并且座椅中间还设有可滑动拆卸棋盘,使用方便,下雨天后也能随时使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共座椅,它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底面上,所述的主体上设有坐板和用于容置坐板的台阶,所述的坐板与主体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主体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板,所述的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内,所述的滑板与滑槽底面留有间隙,所述的滑板一面为光滑平面,滑板的另一面设有棋位网格线,当带有棋位网格线的一面朝上安装时用来当作棋盘。

所述的坐板可翻转至与主体呈90°。

所述的坐板上设有翻转时用来放置手指的方孔。翻转坐板时,增加此方孔更加方便。

所述的滑槽侧面设有内凹形成的梯形槽,所述的滑板上设有与梯形槽对应配合的梯形凸起。梯形槽设置使得滑板与很好的卡合在滑槽内,不易掉出来。

所述的主体位于方形槽两侧位置上设有用来放置水杯的圆柱孔。圆柱孔可以对水杯等柱状物体进行限位,防止水杯等易碎品滑落摔坏。

所述的台阶底面上设有密封圈。刚下过雨后,雨水容易沿着座椅侧壁或者缝隙渗入到台阶面,影响人们休息,密封圈设置起到了防水、密封作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公共座椅具有以下优点:座椅一般使用时座位正常水平座椅,可供人坐着休息,可以直接坐在坐板位置上;坐板可以翻转至90°位置,可以形成靠板,休息时可以倚靠;下雨天过后也能随时使用,因为坐板容置于台阶,并且有密封圈存在,雨水不会留到台阶,只要将坐板翻折,任何时候台阶都可以坐着休息;座椅上还同时设有滑动装配在座椅主体内的棋盘,可随时滑动取出使用,用完后棋盘又可以重新装回到座椅中形成平面,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座椅的滑槽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滑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座椅的一般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1、主体2、支撑板3、坐板3.1、方孔4、台阶5、滑槽5.1、梯形槽6、滑板6.1、梯形凸起7、圆柱孔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共座椅,所述的主体1通过支撑板2固定在底面上,所述的主体1上设有坐板3和用于容置坐板3的台阶4,所述的坐板3与主体1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主体1上设有滑槽5,所述的滑槽5内设有滑板6,所述的滑板6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槽5内,所述的滑板6与滑槽5底面留有间隙,所述的间隙有效防止滑板6表面在滑槽5中滑动时产生过度摩擦而损坏,所述的滑板6一面为光滑平面,滑板6的另一面设有棋位网格线,当带有棋位网格线的一面朝上安装时用来当作棋盘。

所述的坐板3可翻转至与主体1呈90°,所述的坐板3上设有翻转时用来放置手指的方孔3.1。翻转坐板3时,增加此方孔3.1更加方便。

所述的滑槽5侧面设有内凹形成的梯形槽5.1,所述的滑板6上设有与梯形槽5.1对应配合的梯形凸起6.1。此结构设计使得滑板6与很好的卡合在滑槽5.1内,不易掉出来,并且滑板6在任意一面朝上方向都可以配合装入滑槽5.1。

所述的主体1位于滑槽5两侧位置上设有用来放置水杯的圆柱孔7。圆柱7可以对水杯等柱状物体进行限位,防止水杯等易碎品滑落摔坏。

所述的台阶4的底面上设有密封圈8。下过雨后,雨水容易沿着座椅侧壁或者缝隙渗入到台阶4平面,不能马上坐下休息,密封圈10设置起到了防水、密封作用。

如图4所示,当座椅在一般使用状态时,坐板3水平容置于台阶4内,滑板6也容置于滑槽5内,此时滑板6的光滑一面朝上,并且与坐板3平齐用来供人坐着休息,此种结构座椅,下雨天后也能随时使用,由于坐板3容置在台阶4内,并且台阶4底面设有密封圈8,下雨天也能防止雨水漏到台阶4内,雨后使用只要坐板4翻折,台阶4就能继续充当座位使用,翻起的坐板3又能用来倚靠。在特殊使用时,随时可以翻转坐板3用来倚靠,当滑板6的带有棋位网格线的一面朝上安装则变成了棋桌用来供人下棋使用,滑板6充当棋盘时也可以移动到其他休息的座椅上使用,相同型号座椅滑板6可相互替换使用,使用方便,可替换性强,节省空间。

以上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发明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