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婴幼儿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57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婴幼儿围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限制婴幼儿活动的家具制品,具体是一种折叠式婴幼儿围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幼儿围栏一般由于若干扇围栏相互连接而围闭形成,围成后再在围栏内放置地垫,婴幼儿在围闭的空间内活动,每扇围栏由若干铁支纵向布置,形成栅栏式围栏扇,全金属制造,重量相当重,折叠时需拆开其中一扇围栏,然后相互层叠而回收,这样生产成本高,安装时由于本体过重而不方便,收叠麻烦,存储、运输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方便,无需拆分折叠,折叠后体积小,减少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打开方便的折叠式幼儿围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折叠式婴幼儿围栏,包括婴幼儿围栏架(A)及围栏布套(B),围栏布套(B)套紧在婴幼儿围栏架(A)上后形成一个婴幼儿活动空间(C),婴幼儿围栏(A)架包括落地圈管(1),落地圈管(1)的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分别连接有对应的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所述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分别连接有对应的左前下柱(111)、左后下柱(121)、右前下柱(131)、右后下柱(141);所述左前下柱(111)的顶部连接有带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的顶部连接有左前上柱(113);所述左后下柱(121)的顶部连接有带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的顶部连接有左后上柱(123);所述右前下柱(131)的顶部连接有带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的顶部连接有右前上柱(133);所述右后下柱(141)的顶部连接有带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的顶部连接有右后上柱(143);所述左前上柱(113)的顶部连接有左上旋转折叠件一(114);所述左后上柱(123)的顶部连接有左上旋转折叠件二(124);所述右前上柱(133)的顶部连接有右上旋转折叠件一(134);所述右后上柱(143)的顶部连接有右上旋转折叠件二(144);所述左上旋转折叠件一(114)、左上旋转折叠件二(124)、右上旋转折叠件一(134)、右上旋转折叠件二(144)共同连接有护栏圈管(2)。优选方案:所述落地圈管(1)包括左落地半圆管(101)、右落地半圆管(102)、左前底管(103)、左后底管(104)、右前底管(105)、右后底管(106);所述左落地半圆管(101)的管两端分别活动式连接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分别固定式连接对应的左前底管(103)、左后底管(104);所述右落地半圆管(102)的管两端分别活动式连接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分别固定式连接对应的右前底管(105)、右后底管(106);所述左前底管(103)与右前底管(105)的两管端之间铰接有前折叠关节(107);所述左后底管(104)与右后底管(106)的两管端之间铰接有后折叠关节(108);

优选方案:所述护栏圈管(2)包括左U型管体(21)及右U型管体(22),左U型管体(21)连接在左上旋转折叠件一(114)、左上旋转折叠件二(124)上,右U型管体(22)连接在右上旋转折叠件一(134)、右上旋转折叠件二(144)上;所述左U型管体(21)与右U型管体(22)的相对应管端之间分别铰接有过度连接件一(23)、过度连接件二(24),过度连接件一(23)与前折叠关节(107)垂直对应,过度连接件二(24)与后折叠关节(108)垂直对应。

优选方案:所述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的关节结构均相同。

优选方案:所述前折叠关节(107)与后折叠关节(108)的关节结构相同。

优选方案:所述任一折叠铰接关节结构均包括左壳连接件(51)、右壳连接件(52)、左按键盖(53)及右按键盖(54);所述左壳连接件(51)包括外接物连接头一(511)及内腔一(512),内腔一(512)内设有连接腔壁的横板(513),横板(513)中间向腔口竖起有空心柱(5130);所述横板(513)两侧设有倒扣勾穿插通孔(514),倒扣勾穿插通孔(514)与内腔一(512)相通;所述内腔一(512)内底壁设有勾紧倒扣勾的台阶(515);所述横板(513)中间两侧设有缺口(5131),缺口(5131)与倒扣勾穿插通孔(514)连为一体;所述左按键盖(53)的反面延伸有两根倒扣勾一(531)及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左按键盖(53)通过两根倒扣勾一(531)穿过倒扣勾穿插通孔(514)勾紧在台阶(515)上防止反脱,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分别穿过两侧缺口(5131)伸入在内腔一(512)内;所述内腔一(512)内壁设有两条滑槽一(516);所述空心柱(5130)上依次串装有第一道锁件(517)、纵向复位弹簧(518)、第二道锁件(519);所述第一道锁件(517)的中间设有矩形通孔(5171),矩形通孔(517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相配合的推动第一道锁件(517)往一侧滑动的斜坡(5172);所述第一道锁件(517)外侧延伸有弹簧定位柱(5173),弹簧定位柱(5173)上安装有横向复位弹簧(5174),横向复位弹簧(5174)的另一端顶压在内腔一(512)内壁上;所述第一道锁件(517)反面延伸有两根锁柱(5175);所述第二道锁件(519)的外侧延伸两个定位凸件(5191),两个定位凸件(5191)分别插入在两条滑槽一(516)上,使第二道锁件(519)定向上下滑动,第二道锁件(519)的反面横截面上设有两个解锁孔(5192),两个解锁孔(5192)与两根锁柱(5175)配合解锁及上锁;所述右壳连接件(52)包括外接物连接头二(521)及内腔二(522),内腔二(522)的侧壁设有与第二道锁件(519)上下滑动解锁/上锁的两条滑槽二(523);所述内腔二(522)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道解锁推杆孔(525);所述内腔二(522)的底部内壁设有倒扣勾台阶(524);所述右按键盖(54)的反面延伸有两根倒扣勾二(541)及两根第二道解锁推杆(542),右按键盖(54)通过两根倒扣勾二(541)插入在倒扣勾台阶(524)上勾紧而防止反脱,两根第二道解锁推杆(542)穿过第二道解锁推杆孔(525)与第二道锁件(519)正面顶部接触;所述左壳连接件(51)与右壳连接件(52)的中间穿插有铆钉(55),通过铆钉(55)使两者形成铰式连接;所述左壳连接件(51)及右壳连接件(52)的侧壁均设有相互错位插入对方体内的凹入槽(510)及错位翼片(520),两者的错位翼片(520)相互插入在对方体内的凹入槽(510)上。

优选方案:所述任一折叠关节的结构均包括左关节件(61)及右关节件(62),左关节件(61)与右关节件(62)通过铆钉穿插边缘处连接,左关节件(61)及右关节件(62)的侧壁均设有相互错位插入对方体内的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两者的错位翼插片(620)相互插入在对方体内的翼片槽(610)上。

优选方案:所述围栏布套(B)的顶部一端边缘连接有一半圆的拉链(3),拉链(3)上连接有一软体布台(4),软体布台(4)的另一侧边缘连接有一横管(41),横管(41)的两端均设有夹扣(42),横管(41)通过两端的夹扣(42)分别横卡在护栏圈管(2)的前、后管体上固定;所述软体布台(4)的中间设有临时固定婴儿的卡扣带(43)。

优选方案:所述围栏布套(B)的顶部边缘与护栏圈管(2)连接,底部与落地圈管(1)连接,围栏布套(B)的内底放置有底垫。

优选方案:所述围栏布套(B)为网状式的围栏布套。

本发明的一种折叠式婴幼儿围栏优点为:1、第一道折叠时,用手按下左前折叠铰接关节、左后折叠铰接关节、右前折叠铰接关节、右后折叠铰接关节的按键解锁,然后推动关节向内,使所有连接在关节上的上柱及下柱向内倾斜而下折,使护栏圈管下降至最低点,完成上下折叠步骤,第一道折叠完成;2、第二道折叠时,以整体折叠式婴幼儿围栏的中间为中间线,在折叠过程中,以过度连接件一、过度连接件二、前折叠关节、后折叠关节为折叠点,将其中的一头向另一头翻折,翻折后形成二次折叠,压缩空间,减少包装体积,整体为连动折叠,无需拆分;3、在围栏顶部一边连接有软体布台,供临时更换婴儿尿布、更衣(整理衣物)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产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婴幼儿围栏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婴幼儿围栏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产品婴幼儿围栏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产品应用在婴儿围栏上的折叠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产品应用在婴儿围栏上的折叠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产品应用在婴儿围栏上的折叠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产品应用在婴儿围栏上的折叠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产品应用在婴儿围栏上的折叠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产品第一道锁件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产品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发明产品折叠铰接关节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产品折叠铰接关节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发明产品左壳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产品左壳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产品右壳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产品折叠铰接关节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产品折叠铰接关节的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产品折叠关节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折叠式婴幼儿围栏,包括婴幼儿围栏架A及围栏布套B,围栏布套B套紧在婴幼儿围栏架A上后形成一个婴幼儿活动空间C,婴幼儿围栏架A包括落地圈管1,落地圈管1的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分别连接有对应的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所述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分别连接有对应的左前下柱111、左后下柱121、右前下柱131、右后下柱141;所述左前下柱111的顶部连接有带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的顶部连接有左前上柱113;所述左后下柱121的顶部连接有带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的顶部连接有左后上柱123;所述右前下柱131的顶部连接有带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的顶部连接有右前上柱133;所述右后下柱141的顶部连接有带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的顶部连接有右后上柱143;所述左前上柱113的顶部连接有左上旋转折叠件一114;所述左后上柱123的顶部连接有左上旋转折叠件二124;所述右前上柱133的顶部连接有右上旋转折叠件一134;所述右后上柱143的顶部连接有右上旋转折叠件二144;所述左上旋转折叠件一114、左上旋转折叠件二124、右上旋转折叠件一134、右上旋转折叠件二144共同连接有护栏圈管2。

所述落地圈管1包括左落地半圆管101、右落地半圆管102、左前底管103、左后底管104、右前底管105、右后底管106;所述左落地半圆管101的管两端分别活动式连接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左前旋转折叠件11、左后旋转折叠件12分别固定式连接对应的左前底管103、左后底管104;所述右落地半圆管102的管两端分别活动式连接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右前旋转折叠件13、右后旋转折叠件14分别固定式连接对应的右前底管105、右后底管106;所述左前底管103与右前底管105的两管端之间铰接有前折叠关节107;所述左后底管104与右后底管106的两管端之间铰接有后折叠关节108;

所述护栏圈管2包括左U型管体21及右U型管体22,左U型管体21连接在左上旋转折叠件一114、左上旋转折叠件二124上,右U型管体22连接在右上旋转折叠件一134、右上旋转折叠件二144上;所述左U型管体21与右U型管体22的相对应管端之间分别铰接有过度连接件一23、过度连接件二24,过度连接件一23与前折叠关节107垂直对应,过度连接件二24与后折叠关节108垂直对应。

所述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的关节结构均相同,其的任一折叠铰接关节结构均包括左壳连接件51、右壳连接件52、左按键盖53及右按键盖54;所述左壳连接件51包括外接物连接头一511及内腔一512,内腔一512内设有连接腔壁的横板513,横板513中间向腔口竖起有空心柱5130;所述横板513两侧设有倒扣勾穿插通孔514,倒扣勾穿插通孔514与内腔一512相通;所述内腔一512内底壁设有勾紧倒扣勾的台阶515;所述横板513中间两侧设有缺口5131,缺口5131与倒扣勾穿插通孔514连为一体;所述左按键盖53的反面延伸有两根倒扣勾一531及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左按键盖53通过两根倒扣勾一531穿过倒扣勾穿插通孔514勾紧在台阶515上防止反脱,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分别穿过两侧缺口5131伸入在内腔一512内;所述内腔一512内壁设有两条滑槽一516;所述空心柱5130上依次串装有第一道锁件517、纵向复位弹簧518、第二道锁件519;所述第一道锁件517的中间设有矩形通孔5171,矩形通孔517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相配合的推动第一道锁件517往一侧滑动的斜坡5172;所述第一道锁件517外侧延伸有弹簧定位柱5173,弹簧定位柱5173上安装有横向复位弹簧5174,横向复位弹簧5174的另一端顶压在内腔一512内壁上;所述第一道锁件517反面延伸有两根锁柱5175;所述第二道锁件519的外侧延伸两个定位凸件5191,两个定位凸件5191分别插入在两条滑槽一516上,使第二道锁件519定向上下滑动,第二道锁件519的反面横截面上设有两个解锁孔5192,两个解锁孔5192与两根锁柱5175配合解锁及上锁;所述右壳连接件52包括外接物连接头二521及内腔二522,内腔二522的侧壁设有与第二道锁件519上下滑动解锁/上锁的两条滑槽二523;所述内腔二522的底部设有两个第二道解锁推杆孔525;所述内腔二522的底部内壁设有倒扣勾台阶524;所述右按键盖54的反面延伸有两根倒扣勾二541及两根第二道解锁推杆542,右按键盖54通过两根倒扣勾二541插入在倒扣勾台阶524上勾紧而防止反脱,两根第二道解锁推杆542穿过第二道解锁推杆孔525与第二道锁件519正面顶部接触;所述左壳连接件51与右壳连接件52的中间穿插有铆钉55,通过铆钉55使两者形成铰式连接;所述左壳连接件51及右壳连接件52的侧壁均设有相互错位插入对方体内的凹入槽510及错位翼片520,两者的错位翼片520相互插入在对方体内的凹入槽510上,增加旋转的稳定性、不会发生旋转偏位;正常使用情况下,第一道解锁推杆532的尖部位对准在斜坡5172上,处于待压状态,两根锁柱5175顶压在第二道锁件519的横截面上,不与两个解锁孔5192相对,第二道锁件519的一部分居于内腔一512上,另一部分居于内腔二522上,从而锁定不能折叠。

所述前折叠关节107、后折叠关节108的其中任一折叠关节结构均包括左关节件61及右关节件62,左关节件61与右关节件62通过铆钉穿插边缘处连接,左关节件61及右关节件62的侧壁均设有相互错位插入对方体内的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两者的错位翼插片620相互插入在对方体内的翼片槽610上,正常使用时的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的朝向是横向对出。

所述围栏布套B的顶部一端边缘连接有一半圆的拉链3,拉链3上连接有一软体布台4,软体布台4的另一侧边缘连接有一横管41,横管41的两端均设有夹扣42,横管41通过两端的夹扣42分别横卡在护栏圈管2的前、后管体上固定;所述软体布台4的中间设有临时固定婴儿的卡扣带43;软体布台4通过拉链3拉开后为可拆式的,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与否。

所述围栏布套B的顶部边缘与护栏圈管2连接,底部与落地圈管1连接,围栏布套B的内底放置有底垫。

所述围栏布套B为网状式的围栏布套。

正常使用后折叠过程:

折叠时,先用力按下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的左按键盖53,左按键盖53反面的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压迫斜坡5172,矩形通孔5171使第一道锁件517往一侧滑动,左按键盖53按尽后,第二道锁件519的两个解锁孔5192的孔口分别对准在第一道锁件517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第一道锁件517的横向复位弹簧5174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如果松开左按键盖53,横向复位弹簧5174通过自身的反弹力,将第一道锁件517退回复位,通过斜坡5172将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反向推出,从而将左按键盖53顶出),此时再按下右按键盖54,右按键盖54的两根第二道解锁推杆542推动居于内腔一512部分的第二道锁件519入内腔二522,第二道锁件519完全推入在内腔二522内,此时,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完全被推入两个解锁孔5192内,此时,用力推动整个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向内,两关节开始铰接折叠,左前下柱111、右前下柱131、左前上柱113、右前上柱133同步内倾斜,此时,左前下柱111、右前下柱131同步带动左前旋转折叠件11、右前旋转折叠件13向内同步内倾斜,左前旋转折叠件11、右前旋转折叠件13同步带动左前底管103、右前底管105旋转,左前底管103、右前底管105同步带动前折叠关节107同步翻旋,使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的朝向向上,即纵向布置,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折叠完成后,左前折叠铰接关节112、右前折叠铰接关节132旋转了90度角,前折叠关节107也翻旋了90度角(即横向对出的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变为纵向布置),此时,折叠式婴幼儿围栏的一侧折叠完成,另一侧的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开始折叠,先用力按下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的左按键盖53,左按键盖53反面的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压迫斜坡5172,矩形通孔5171使第一道锁件517往一侧滑动,左按键盖53按尽后,第二道锁件519的两个解锁孔5192的孔口分别对准在第一道锁件517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第一道锁件517的横向复位弹簧5174处于被压缩状态(此时如果松开左按键盖53,横向复位弹簧5174通过自身的反弹力,将第一道锁件517退回复位,通过斜坡5172将两根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反向推出,从而将左按键盖53顶出),此时再按下右按键盖54,右按键盖54的两根第二道解锁推杆542推动居于内腔一512部分的第二道锁件519入内腔二522,第二道锁件519完全推入在内腔二522内,此时,第一道解锁推杆532完全被推入两个解锁孔5192内,此时,用力推动整个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向内,两关节开始铰接折叠,左后下柱121、右后下柱141、左后上柱123、右后上柱143同步内倾斜,此时,左后下柱121、右后下柱141同步带动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向内同步内倾斜,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同步带动左后底管104、右后底管106旋转,左后底管104、右后底管106同步带动后折叠关节108同步翻旋,使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的朝向向上,即纵向布置,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折叠完成后,左后折叠铰接关节122、右后折叠铰接关节142旋转了90度角,后折叠关节108也翻旋了90度角(即横向对出的翼片槽610及错位翼插片620变为纵向布置),此时,折叠式婴幼儿围栏的另一侧折叠完成,两侧折叠折叠完成后,即完成了纵向折叠。

在纵向折叠过程中,护栏圈管2、左落地半圆管101、右落地半圆管102不作旋转(转动)。

上述完成了纵向折叠后,下一步进入翻转折叠,手握围栏的一端,用力搬起端部向另一端翻转,前折叠关节107、后折叠关节108、过度连接件一23、前折叠关节107为翻转折叠的铰接点,为中心折叠线,折叠后两端对称合为一体,从而完成二次折叠,即整个折叠过程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