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便器领域,具体涉及马桶盖、马桶及马桶坐垫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马桶的坐垫是与人亲密接触的部分,许多马桶的坐垫没有设置消毒装置。在公共场所,例如酒店、公厕,大家都不愿意使用马桶,因为,没有对马桶的坐垫进行清洁和消毒,使人产生害怕,怕感染致病病毒和细菌。有的家庭为了干净,会经常擦洗,但是不可能做到每一次解手后都擦洗,这样擦洗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坐垫上仍然存在病毒、细菌,为此有人设计了一次性坐垫,就是在现有坐垫上铺设一层卫生纸,但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纸张,造成资源浪费,使用也不方便。
为了满足消毒需求,已有马桶在其上盖上设置喷嘴,通过喷嘴喷出消毒液对坐垫进行消毒。但是由于喷嘴是固定的,只能清洁固定地方,容易导致顾此失彼,残留的病毒和细菌依然会感染使用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坐垫进行污渍清洁及消毒杀菌的马桶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马桶盖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马桶盖,包括坐垫、上盖和清洁器,所述清洁器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坐垫上而能够沿所述坐垫周向移动的清洁本体,所述清洁本体上设有用于喷液至所述坐垫的喷液装置、用于擦拭所述坐垫的擦拭装置和用于发出电磁波辐射所述坐垫的辐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器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装置,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清洁本体沿所述坐垫周向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坐垫上是否存在污渍的污渍检测装置,所述污渍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污渍检测装置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清洁器工作。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开所述坐垫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感应装置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清洁器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上设有沿该坐垫的周向延伸的导轨,所述清洁本体活动设于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的内侧和外侧上均设有所述导轨,所述清洁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内侧上的导轨对应,所述清洁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坐垫的外侧上的导轨对应,各所述导轨与所述清洁本体之间均通过滚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本体包括本体顶壁、本体外侧壁和本体内侧壁,所述本体顶壁与所述坐垫的正面相对,所述本体外侧壁与所述坐垫的外侧相对,所述本体内侧壁与所述坐垫的内侧相对,所述擦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本体顶壁和所述坐垫正面之间的第一清洁件、设于所述本体外侧壁和所述坐垫外侧之间的第二清洁件及设于所述本体内侧壁和所述坐垫内侧之间的第三清洁件。
进一步地,所述辐照装置包括深紫外LED,所述本体顶壁、所述本体外侧壁和/或所述本体内侧壁设有所述深紫外LED。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器或所述坐垫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擦拭装置进行除湿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本体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压力泵、喷液管和用于形成喷出液雾的喷头,所述喷液管一端伸入所述储液箱,另一端连接所述喷头,所述压力泵设于所述喷液管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液管和设于进液管上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液箱上设有进液口,在所述清洁器复位时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液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器,所述清洁器还包括顺序连接的充电电池、充电线和充电口,在所述清洁器复位时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充电口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盖的有益效果在于:沿坐垫移动清洁本体的过程中,喷液装置对坐垫喷液,润湿坐垫,擦拭装置对润湿的坐垫进行擦拭,以去除坐垫上的污渍,实现坐垫清洁,辐照装置对坐垫进行电磁波辐射,以对坐垫进行消毒杀菌,保证坐垫无污物、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坐垫进行污渍清洁及消毒杀菌的马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马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马桶,包括马桶座,同时还设有前述的马桶盖,所述马桶盖设于所述马桶座上。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的有益效果在于:沿坐垫移动清洁本体的过程中,喷液装置对坐垫喷液,润湿坐垫,擦拭装置对润湿的坐垫进行擦拭,以去除坐垫上的污渍,实现坐垫清洁,辐照装置对坐垫进行电磁波辐射,以对坐垫进行消毒杀菌,保证坐垫无污物、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够对坐垫进行污渍清除及消毒杀菌的马桶坐垫清洁方法。
马桶坐垫清洁方法,包括: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清洁器的清洁本体沿坐垫的周向移动;并在所述清洁本体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如下步骤:
设于所述清洁本体上的所述喷液装置喷液至所述坐垫,以对所述坐垫进行润湿;
设于所述清洁本体上的所述擦拭装置擦拭经润湿的所述坐垫,以对所述坐垫进行清洁;以及
设于所述清洁本体上的所述辐照装置发出电磁波辐射所述坐垫,以对所述坐垫进行杀菌。
进一步地,在所述清洁本体移动的过程中还实现如下步骤:
污渍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坐垫是否存在污渍;若是,则暂停所述清洁本体沿所述坐垫的行进,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清洁本体在污渍处往复移动而使所述擦拭装置反复擦拭所述污渍,直至污渍去除;若否,则继续所述清洁本体沿所述坐垫的行进。
进一步地,还包括:感应装置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开;若是,所述清洁器开始清洁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马桶坐垫清洁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装置驱动清洁本体沿坐垫移动的过程中喷液装置对坐垫喷液,润湿坐垫,擦拭装置对润湿的坐垫进行擦拭,以去除坐垫上的污渍,辐照装置对坐垫进行电磁波辐射,以对坐垫进行消毒杀菌,该马桶盖具有污渍清洁和消毒杀菌功能,保证坐垫无污物、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清洁器与坐垫正面相对的一侧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坐垫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清洁器的擦拭装置所在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清洁器的辐照装置所在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清洁器的喷液装置所在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马桶盖、11-坐垫、111-导轨、12-上盖、13-清洁器、131-清洁本体、1311-本体顶壁、1312-本体外侧壁、1313-本体内侧壁、132-驱动装置、1321-电机、1322-传动机构、1303-喷液区、133-喷液装置、1331-压力泵、1332-支液管、1333-喷头、13331-喷射板、13332-喷嘴、1333-腔体、1304-擦拭区、134-擦拭装置、1341-第一清洁件、1342-第二清洁件、1343-第三清洁件、1344-上清洁件、1345-下清洁件、1305-电磁波辐射区、135-辐照装置、1351-深紫外LED、136-储液箱、137-充电电池、138-充电线、139-充电口、14-滚珠、15-电路板、16-电线、17-安装柱、18-进液口、2-马桶座、3-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和图4-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盖1,包括坐垫11、上盖12和清洁器13,清洁器13包括活动设于坐垫11上而能够沿坐垫11周向移动的清洁本体131,清洁本体131上设有用于喷液至坐垫11的喷液装置133、用于擦拭坐垫11的擦拭装置134和用于发出电磁波辐射坐垫11的辐照装置135。
使用时,沿坐垫移动清洁本体,在沿坐垫移动清洁本体的过程中,喷液装置对坐垫喷液,润湿坐垫,擦拭装置对润湿的坐垫进行擦拭,以去除坐垫上的污渍,辐照装置对坐垫进行电磁波辐射,以对坐垫进行消毒杀菌,该马桶盖具有清洁和消毒杀菌功能,保证坐垫无污物、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清洁本体131相对于坐垫11周向移动的方向上,清洁器13包括如下三个区域:喷液区1303、擦拭区1304和电磁波辐射区1305,喷液装置133位于喷液区1303、擦拭装置134位于擦拭区1304,辐照装置135位于电磁波辐射区1305,喷液区1303、擦拭区1304和电磁波辐射区1305可按任意顺序排列,移动清洁器13都能够实现润湿、擦拭和消毒杀菌。优选在清洁本体131相对于坐垫11周向移动的方向上(如后述的导轨111正向移动的方向上),喷液区1303、擦拭区1304和电磁波辐射区1305前后顺序排列,这样能够在清洁器13正向移动时依次进行润湿、擦拭和消毒杀菌,先清洁,再杀菌,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喷液装置喷出的液体具体可以是水或消毒液等能够润湿坐垫的液体。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设置控制器来控制各电子元件的工作,如将辐射装置135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然后续的驱动装置132、污渍检测装置、感应装置、压力泵、电磁阀等也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其工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清洁器13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驱动装置132,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装置132驱动清洁本体131沿坐垫11周向移动。利用控制器智能控制驱动装置132驱动清洁本体131,自动清洁坐垫11,智能化,操作简便,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装置132包括设置于清洁本体131上的电机1321和与电机1321连接的传动机构1322,通过电机1321带动传动机构1322实现对清洁本体131移动的驱动。为了简化结构,缩小清洁器13的体积,可将电机1321设置于清洁本体131的外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监测坐垫11上是否存在污渍的污渍检测装置,污渍检测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污渍检测装置反馈的信息控制清洁器13工作。污渍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自动获取坐垫11是否有污渍,清洁器13清洁的过程中,若坐垫11上有顽固污渍未去除,则控制器控制清洁器13在顽固污渍附近往复移动,擦拭装置134反复擦拭顽固污渍,直至清除顽固污渍,提高坐垫11的洁净度。具体地,污渍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清洁器13上,在清洁器13进行清洁的同时检测是否去除污渍,减少清洁行程,提高清洁效率,节省能耗,而且结构模块化,还有利于提高紧凑性,便于检修、维护,简化马桶盖1的装配。污渍检测装置具体可以是摄像装置、超声波检测装置等,以污渍检测装置采用摄像装置为例,对坐垫的一种清洁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如下:摄像装置获取坐垫的影像信息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影像信息判断坐垫是否存在污渍,若是,则驱动装置驱动清洁本体往复移动而使擦拭装置反复擦拭污渍,直至污渍去除。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开坐垫11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感应装置反馈的信息控制清洁器13工作。具体地,感应装置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能够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开坐垫11的结构,压力传感器可设于坐垫11上,红外传感器可设于坐垫11上,也可设于马桶盖1的其它位置(如清洁器13、上盖12等),当感应装置设于清洁器13上时,结构模块化,有利于提高结构紧凑性,便于检修、维护,简化马桶盖1的装配。感应装置的设置,能够自动感应坐垫11是否处于使用状态,使用者离开后,控制器自动控制清洁器13进行清洁工作,进一步提高坐垫11清洁的智能化程度。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设置清洁按键,通过清洁按键控制清洁器13的清洁工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6所示,坐垫11上设有沿该坐垫11的周向延伸的导轨111,清洁本体131活动设于导轨111上。
使用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装置132驱动清洁本体131沿导轨111移动,清洁本体131移动的过程中喷液装置133对坐垫11喷液,润湿坐垫11,擦拭装置134对润湿的坐垫11进行擦拭,以去除坐垫11上的污渍,辐照装置135对坐垫11进行电磁波辐射,以对坐垫11进行消毒杀菌,甚至于辐照装置135发出的电磁波还能够辐射到擦拭装置134,进而实现擦拭装置134的消毒杀菌,即该马桶盖1具有智能清洁和消毒杀菌功能,自动保证坐垫11无污物、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导轨111与清洁本体131之间均通过滚珠14连接。滚珠14的设置,使清洁器13相对于与导轨111移动时,两者之间为滚动摩擦,清洁器13能够在较小驱动力的作用下顺畅沿导轨111移动,既节省能耗,又能减小摩擦损耗,延长马桶盖1的使用寿命。当然也可在清洁本体131上设置滚轮,滚轮限位于导轨111内,驱动装置132驱动滚轮在导轨111内滚动,而实现清洁本体131相对于导轨111的移动。具体地,滚珠14可限位于清洁本体131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坐垫11的内侧和外侧上均设有导轨111,清洁本体131的一端与坐垫11的内侧上的导轨111对应,清洁本体131的另一端与坐垫11的外侧上的导轨111对应。坐垫11的内外两个侧上的导轨111与清洁本体131的两端对应,能够增加清洁本体131与坐垫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保证清洁器13能够相对于导轨111平稳移动,保证清洁时擦拭装置134与坐垫11无缝接触,保证清洁器13对坐垫11的可靠清洁。当然导轨111也可以设置坐垫11的上表面(即正面)或下表面(即背面)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清洁本体131包括本体顶壁1311、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本体顶壁1311与坐垫11的正面相对,本体外侧壁1312与坐垫11的外侧相对,本体内侧壁1313与坐垫11的内侧相对;如图4所示,擦拭装置134包括设于本体顶壁1311和坐垫11正面之间的第一清洁件1341、设于本体外侧壁1312和坐垫11外侧之间的第二清洁件1342及设于本体内侧壁1313和坐垫11内侧之间的第三清洁件1343。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第三清洁件1343分别用于对应坐垫11的正面、外侧和内侧,驱动装置132驱动清洁器13沿坐垫11的周向(或导轨111,如有设置导轨11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和第三清洁件1343分别对坐垫11的正面、外侧和内侧进行擦拭,实现坐垫11的无缝清洁。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和第三清洁件1343这三者为一体结构,也可其中相邻的两者为一体结构。当然,为了对坐垫11进行更为彻底的清洁,清洁本体131还可包括本体底壁,本体底壁与坐垫11的背面相对,在本体底壁与坐垫11之间设置第四清洁件。当坐垫11的外侧(或内侧)设有一个导轨111时,第二清洁件1342(或第三清洁件1343)包括上清洁件1344和下清洁件1345,上清洁件1344位于坐垫11与清洁本体131之间的连接处的上部,下清洁件1345位于坐垫11与清洁本体131之间的连接处的下部;通过上下清洁件1345的设置,保证坐垫11的外侧(或内侧)表面的无缝清洁,同理的,坐垫11相应侧具有导轨111时,相应的清洁件为多个清洁件分体的组合,以保证坐垫11相应侧表面的无缝清洁。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和第三清洁件1343三者中的一者都可以采用海棉、橡胶、清洁布等能够擦除污渍的材质作为清洁件擦拭坐垫11。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辐照装置135可以通过微波、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电磁波对坐垫11进行灭菌。辐射装置可设置一个辐射源,也可设置多个辐射源,设置多个辐射源时可以采用单一辐射源,如设置紫外装置以发出紫外光对坐垫11杀菌,也可以采用多种辐射源。紫外装置可为冷阴极汞灯、紫外LED灯等能够发出紫外光的灯具,紫外LED灯具有更好的发光效果、更长的使用寿命。优选紫外装置发出波长为200-380nm的紫外光,该波段的紫外光能够高效杀菌,更优选紫外装置发出波长为230-290nm的深紫外光,该波段的紫外光既能够高效杀菌,又不会产生臭氧等副产物,环境友好,具体可通过深紫外LED灯发出深紫外光。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辐照装置135包括深紫外LED1351。为提高杀菌效果,可在清洁本体131上设置多个深紫外LED1351,为保证整个坐垫11表面都能够照射到深紫外光,可在清洁本体131对应于坐垫11各方位表面的部位(如正面、内侧、外侧、背面)均设置深紫外LED1351,当然也可仅在清洁本体131的某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深紫外LED1351,通过深紫外LED1351与坐垫11各方位表面的光通道实现坐垫11的多方位杀菌;如,在清洁本体131包括本体顶壁1311、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时,可在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三者上都设置深紫外LED1351,结构简单,能够对坐垫11的正面及内外侧进行消毒杀菌,也可仅在三者中的一部分上设置深紫外LED1351(如仅在本体顶壁1311设置深紫外LED1351),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清洁器13或坐垫11上还设有用于对擦拭装置134进行除湿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设置,能够对擦拭装置134进行除湿,去除擦拭装置134(如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和第三清洁件1343)中的液体,防止擦拭装置134滋生细菌。具体地,控制器可以在清洁器13复位时(即完成清洁工作后),控制加热装置工作,对擦拭装置134进行除湿。当然了,优选辐照装置135发出的电磁波也能够辐射到擦拭装置134,对擦拭装置134进行消毒杀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清洁本体131上设有储液箱136,喷液装置133包括压力泵1331、喷液管和用于形成喷出液雾的喷头1333,喷液管一端伸入储液箱136,另一端连接喷头1333,压力泵1331设于喷液管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压力泵1331将储液箱136的液体引至喷头1333,喷头1333将液体以液雾的形态喷出,既能够润湿坐垫11以便擦拭装置134擦拭清洁坐垫11,节约用液量,节省能耗,延长清洁器13的使用寿命,又能够避免液体成股流出而将污渍带出而污染清洁器13(如污渍污染辐照装置135的出光面,则会影响杀菌效果)、马桶上盖12甚至于在使用时溅射到地面,提高马桶盖1清洁、消毒杀菌的可靠性。具体地,喷头1333可包括喷射板13331和喷嘴13332,喷射板13331和喷嘴13332配合,促使液体转变为液雾。喷嘴13332上还可设置与控制器连接的喷液开关,控制器控制喷液开关打开时,喷嘴13332能够向外喷出液雾。为保证整个坐垫11表面都能够喷到液雾,可在清洁本体131对应于坐垫11各方位表面的部位(如正面、内侧、外侧、背面)均设置喷嘴13332,当然也可仅在清洁本体131的某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喷嘴13332,通过喷嘴13332对坐垫11各方位表面的进行润湿;如,在清洁本体131包括本体顶壁1311、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时,可在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三者上都设置喷嘴13332,结构简单,能够对坐垫11的正面及内外侧进行润湿,可仅在本体顶壁1311设置喷射板13331,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上设置的喷嘴13332通过支液管1332与喷射板13331连通,也可仅在三者中的一部分上设置喷嘴13332(如仅在本体顶壁1311设置喷嘴13332),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液管和设于进液管上的开关阀,储液箱136上设有进液口18,清洁器13复位时,进液管与进液口18密封连接。使用时将进液管接入自来水管或者水箱式马桶的水箱3(水箱3是指用于为贮存马桶冲水用水的水箱,如图7所示)或者其它液体存储设备等供液结构即可;在清洁器13复位时打开开关阀即可为储液箱136补液,补液完毕后关闭开关阀即可。当然为实现储液箱136自动补液,优选开关阀为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阀,使用时,控制器可在清洁器13复位时,自动控制电磁阀打开,对储液箱136补液,而补液完毕后,自动控制电磁阀关闭,进一步提高了马桶盖1的智能化。进液管可自动为储液箱136进液,如:与进液管连接的水箱3高于储液箱136时,水箱3的水在势能的作用下自动流入储液箱136;进液管与自来水管连接,此时优选设置开关阀,开关阀可以控制进液管的通断,增大适用性,储液箱136与进液管分离时,能够关闭进液管的液通路,阻断液流。进液管也可通过进液泵为储液箱136进液,具体地,喷液装置133的压力泵1331和进液管的进液泵可共用一个泵,通过压力泵为储液箱136进液时,可不设置开关阀,利用控制器对压力泵的控制,进行储液箱136补液的控制。具体地,进液管可固定于上盖12上或者与该马桶盖1配合的马桶座2上,当然进液管也可固定在其它位置,如刚性固定于邻近马桶盖1的墙体上。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清洁器13是否复位,控制器可通过对清洁器13的移动进行计算得出。为提高控制精度,简化控制过程,可设置复位传感器,检测清洁器13是否复位。若有设置红外传感器作为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开的感应装置时,也可将该红外传感器作为复位传感器。当然还可通过其它可行的方式,来判断清洁器13是否复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清洁器13还包括顺序连接的充电电池137、充电线138和充电口139。设置充电电池137能够储存电能,方便使用,避免了直接将清洁器13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而导致的布线及导线缠绕问题;电量不足时,利用充电器连接充电口139,即可对充电电池137充电,保证清洁器13供电,使用电部件正常工作(如辐照装置135、驱动装置132、控制器等)。当然也可设置充电电池137可拆卸,需要时,直接取出充电电池137进行充电。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自动充电,优选马桶盖1还包括充电器,在清洁器13复位时,充电器与充电口139连接,而能够实现充电电池137的自动充电,智能化程度高,使用便捷。具体地,充电器可固定于上盖12上或者与该马桶盖1配合的马桶座2上,当然充电器也可固定在其它位置,如刚性固定于邻近马桶盖1的墙体上。
以下对本发明马桶盖1优选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检测使用者离开后,控制器控制清洁器13进行运动以清洁坐垫11。优选在清洁器13进行清洁工作之前,控制器先判断清洁器13是否位于初始位置,若清洁器13没有位于初始位置,控制器控制清洁器13逆向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具体地,清洁器13可在导轨111上来回运动,对坐垫11进行清洗杀菌,保证坐垫11没有污物以及细菌。清洁器13的前进方向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喷液装置133、擦拭装置134以及辐照装置135。
清洁时,打开喷嘴13332,喷出液雾,润湿坐垫11,同时打开深紫外LED1351对坐垫11进行紫外光照射(优选对坐垫11的正面和内外两侧表面都进行紫外光照射),与此同时,驱动电机1321驱动清洁器13沿导轨111开始运动,清洁器13运动的过程中清洁件(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第三清洁件1343)将润湿有液雾的坐垫11擦干净,进而坐垫11上没有污渍、液雾,保持干净。
清洁器13上安装的污渍检测装置获取坐垫11的影像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分析接收的影像信息,判断坐垫11上是否有污点或者污物,有的话,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132驱动清洁器13反复在污点附近运动,直到去除污点为止。
清洁完成后,控制器控制清洁器13回到初始位置(即复位)。回到初始位置后,控制器判断是否缺电和缺液,若缺,控制充电器自动对充电电池137进行充电,控制进液管上的电磁阀打开(或者控制压力泵进行补液工作),自动对储液箱136进行补液。控制器可通过充电电池137的充电量和耗电量来计算充电电池137是否缺电,也可通过电量检测装置来检测充电电池137的电量以判断是否缺电。控制器可通过储液箱136的进液量和耗液量来计算是否缺液,也可通过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液位计来检测储液箱136内的液量以判断是否缺液。当然也可通过其它可行的方式来判断充电电池137是否缺电、储液箱136是否缺液。
以下对附图所示马桶盖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马桶盖包括上盖12、坐垫11和清洁器13,清洁器13能够沿坐垫11上的导轨111来回运动,以对坐垫进行清洗、杀菌,保证坐垫没有污物及细菌。
如图2所示:清洁器13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区域,其中第一区域为喷液区1303,具有喷嘴13332,用于喷雾;第二区域是擦拭区1304,擦拭区1304具有清洁件(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第三清洁件1343),第一清洁件1341的横向尺寸大于坐垫11内、外两侧之间的宽度,这样第一清洁件1341可以将坐垫11的上表面(即坐垫11的正面)全部覆盖;第三区域是电磁波辐射区1305,设置有深紫外LED1351,深紫外LED1351的数量为三到六颗,能将整个坐垫11上表面照射,要是坐垫11侧面照射不到紫外光,可以在清洁器13抓壁的内侧设置一些深紫外LED1351。
如图3所示:坐垫11的内外侧具有凹槽,凹槽即为导轨111,供滚珠14运动,对滚珠14进行支撑和限位。
如图4所示:清洁器13包括清洁本体131、电机1321、传动机构1322、滚珠14、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第三清洁件1343,第二清洁件1342包括上清洁件1344和下清洁件1345。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第三清洁件1343无缝清洁坐垫11的正面和内外侧。为了防止清洁件(第一清洁件1341、第二清洁件1342、第三清洁件1343)潮湿,在本体顶壁1311、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处设有加热块,在清洁器13回到初始位置时,进行加热,除去清洁件中的液体,防止清洁件中细菌繁殖。
如图5所示:清洁器13包括深紫外LED1351(在本体顶壁1311、本体外侧壁1312和本体内侧壁1313上都设置为较优方案)、充电电池137、控制器(包括电路板15)、电线16(用于连接电路板15和深紫外LED1351)、充电口139、充电线138、安装柱17。深紫外LED1351处安装有反光杯,电路板15安装在安装柱17上,通过螺丝固定。
如图6所示:清洁器13包括压力泵1331、进液口18(用于为储液箱136补液)、喷液管(用于将储液箱136的液体导向喷嘴13332)、喷射板13331具有腔体13333,喷射板13331上具有喷嘴13332,喷嘴13332喷出液雾,用于清洁坐垫11,通过螺丝将喷液管、清洁本体的本体内、外侧壁对应的喷嘴13332相应的固定在本体内、外侧壁上,实现喷嘴13332的固定。压力泵1331将液体压至各个喷嘴13332,实现喷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包括马桶座2和前述的马桶盖1。该马桶具有前述任一实施例述及的马桶盖1,具有前述马桶盖的优点,能够在马桶坐垫11使用后,对坐垫11进行清洁、消毒杀菌,使用方便,安全卫生。马桶可以是具有水箱3的贮水式马桶,也可以非贮水式马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桶坐垫清洁方法,包括: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装置驱动清洁器的清洁本体沿坐垫的周向移动。在清洁本体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如下步骤:
设于清洁本体上的喷液装置喷液至坐垫,以对坐垫进行润湿;
设于清洁本体上的擦拭装置擦拭经润湿的坐垫,以对坐垫进行清洁;以及
设于清洁本体上的辐照装置发出电磁波辐射坐垫,以对坐垫进行杀菌。
在驱动装置驱动清洁本体沿坐垫移动的过程中,喷液装置对坐垫喷液,润湿坐垫,擦拭装置对润湿的坐垫进行擦拭,以去除坐垫上的污渍,辐照装置对坐垫进行电磁波辐射,以对坐垫进行消毒杀菌,该马桶盖具有污渍清洁和消毒杀菌功能,保证坐垫无污物、无菌,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前述实施例述及的马桶盖、马桶都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马桶坐垫清洁方法对坐垫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清洁本体沿坐垫移动的过程中还实现如下步骤:
污渍检测装置检测坐垫是否存在污渍;若是,则暂停清洁本体沿坐垫的行进,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清洁本体在污渍处往复移动而使擦拭装置反复擦拭污渍,直至污渍去除;若否,则继续清洁本体沿坐垫的行进。根据污渍检测装置确定顽固污渍,对顽固污渍进行反复擦拭,使得坐垫更为洁净。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感应装置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开;若是,清洁器开始清洁工作。通过感应装置检测使用者是否离去,来确定清洁器工作的起点,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